石猴出世——潜龙勿用之猴行者的诞生
孙悟空这个人物不是真有其人,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西游记》最初的本子,是玄奘取经回来以后,与他的弟子翻译、整理经书,同时把他去西天取经沿途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讲述给他的弟子听,由他的弟子将他的口述记录下来,编辑成一本书,叫《大唐西域记》。这是《西游记》的底本,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纪实文本。再往后,就变成了一种艺术的话说形式,就像今天的评书,民间流传的说书,但与一般的聊天,讲故事有所不同,带有艺术色彩。
每一位艺人的讲述,都有他新的构思、新的发挥。再后来,为了让他的故事传神,又塑造了一个人物形象,开始叫猴行者,曾经考过秀才,让他保唐僧取经。以后,猴行者逐渐演变成美猴王,又给他取了一个法名,叫悟空。
第一回的卷首诗中就有交代:“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这是《西游记》早期版本的书名)。”释厄,消灾禳祸的意思。灾祸的反义是幸福,《说文解字》对“幸”字的解释是:“吉而免凶也。”释厄,就是免凶的意思,免凶而得吉,释厄而得福。这个“凶”字,广义而言,主要是指烦恼,即忧烦和烦怒,这是凶的因,也是凶的前兆。所以说,免凶就是免烦恼。
到了元代, 《西游记》这个书名才开始形成。在宋代只是话本,到了元代演变为杂剧,杂剧的名字就叫《西游记》。吴承恩就是根据杂剧《西游记》和民间流传的各种话本,再采纳《大唐西域记》以及《易经》原创思维和佛教故事等写成了这部小说,孙悟空这个人物就和唐僧取经这件事再也分不开了,大家都信以为真了。这是一种艺术的魅力。
+
我们再来看看作者。作者不仅仅是吴承恩一个人,还包括宋代话本里面塑造“猴行者”这个人物的原作者,以及多少说书人一代一代地演绎,这是一种集体创作的智慧。 到了吴承恩笔下, 他以小说为体裁, 用文学虚构的笔法再次加工升华。
孙悟空是何许人也?他出生在哪里呢?在东胜神洲。从亚洲来说,当时大唐的国都在长安。往东是海边,东胜神洲是在一个海岛上, “名日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
按大唐的位置来推测,大唐往东,沿海一带的大陆都是东部,都可以称为东胜神洲。今天江苏连云港有云台山,云台山有花果山,那里面临大海。如果说“海外”,跨过海洋,外边的岛崎最大的就是台湾岛了。我曾经与台湾学者闲聊过,今天的合湾还是以水果而出名,因为合湾是海洋气候,气候适宜,所以台湾出产的水果比大陆的水果好。据说, 以前台湾岛与大陆之间还有一条陆地连着,我想:也许毗连台湾宝岛的此岸就是连云港吧。否则何以名为“连云港”呢?可惜这条与大陆的链带以后逐渐消失了。
此文给小编一个大觉悟,凡是知晓西游记的地区,都可视为我华夏文明的疆界。为何如此说?文中说到江苏连云港有云台山,小编所知,河南焦作也有云台山。这说明什么呢?河南和江苏自古就很紧密的融入华夏文明圈。西游记融合儒释道,集华夏传统文化的大成。据此推导,如果能认同西游记的文化,那也多少就承认了华夏文化。一己所见,期待百家争鸣。
近期热门文章:点击下面蓝色字体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