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人云:没有成人礼就没有新生活

2017-05-15 学国学网


近几年,随着国人对于子女教育思想的改变,全国各地不时地能看到家长为孩子们举行传统的成人礼,通过体验传统服饰和礼仪风采,唤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现在成人礼的举行一般都在18周岁或者高三结束时。


成人礼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礼仪之一,宣告我们开始享有成人的权利,更多的是意味开始承担责任。


现今的成人礼,都是男女一起举行成人仪式,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仪式,符合新中国特色国情的仪式。


殊不知,在古时,成人礼对于男女的意义何其重大,可谓是没有成人礼就没有新生活。





“冠礼”,古代男子成人的标志


冠礼,俗称成年礼、成丁礼,是古代男子成人的标志。


在我国古代,男子在加冠前称为“童子”,接近加冠的年龄称为“弱冠”之年。据《礼记·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冠而字”就是“加冠称字”。


这是因为在古代,每个人都有名和字。名是在人出生三月便取定的,而字则要等进入成年后才取,由成年礼上制定宣布后使用。


因此,成年礼也就是人生中的第二次命名礼,或叫称字礼,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冠礼,经书记载,最早实行于周代。据《礼记·士冠礼》的记载,冠礼是在宗庙里举行的,由父亲或兄长主持仪式。


日期为二月,冠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内无吉日,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


及冠礼前三日,又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并选一位“赞冠”者协助冠礼仪式。


行礼时,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先加缁布冠,表明他已成人,有了成人所应有的一切责任和权力,可以管理人了;次授以皮弁,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了;最后授以爵弁,表明从此有权参加祭祀了。





每次加冠完毕,都由大宾对受冠者读祝辞,再由大宾为他取字,然后主人送大宾至庙门外,敬酒,同时以束帛俪皮(帛五匹、鹿皮两张)作为报酬,另外,再馈赠牲肉。


受冠者则改穿着礼帽礼服去拜见君,又执礼贽(野雉等)拜见乡大夫等。至此,成人的加冠礼全部结束。


若父亲已殁,受冠者则须向父亲神主祭祀,表示在父亲前完成冠礼。祭后拜见伯、叔,然后飨食。


在古代,普通的士子,没有行冠礼,就不能担任重要的官职。而帝王不行冠礼,就不能执掌朝政。汉景帝在临死前,抱病给汉武帝行冠礼,就是这个原因。





 “笄礼”,古代女子的成人礼


笄礼,是汉族女孩的成人礼。笄礼的古义,是女子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所行的礼,是对人生责任、社会角色的提醒。


笄,为盘头发用的簪子。所谓笄礼,就是将头发挽起来,用笄簪上。


礼经中关于笄礼并无像冠礼一样的详细记载。《礼记·曲礼上》说:“女子许嫁,笄而字。”


《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十有五年而笄。”可见,女子在十五岁许嫁之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也要取“表字”,故《仪礼·士昏礼》言:“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


另外,《礼记·杂记》还载:“女虽未许嫁,年二十而笄,礼之”,意思是女子到了二十岁,虽然还未许嫁,这时也要举行笄礼,表示今后要以成人相待。





笄礼的仪式大体依据男子冠礼演变而来,不过,主持者是女性家长,负责加笄的是女宾。


南朝梁代礼学家贺埸说,笄礼是由主妇为笄者结发著笄,由女宾以酒醴礼之。《宋史.·礼志》对公主笄礼有较详叙述,可让今人得识公主笄礼实况:


笄礼在宫中殿庭举行,皇帝亲临。笄礼始加冠笄,再加为冠梁,二加为九翚四凤冠。祝辞及取字之辞也多套用男子冠礼。


礼毕,公主拜见君父,聆听训辞:“事亲以孝,接下以慈;和柔正顺,恭俭谦仪;不溢不骄,毋诐毋欺;古训是式,尔其守之”。然后,笄者再接受皇后、妃嫔的祝贺。


至明代,笄礼即废而不用。在民间,笄礼逐渐消泯或与其他礼仪合并,如后世婚礼便有了成年礼仪的涵义,婚典前的“修眉”、“开脸”就标示了这一点。且大婚之礼本身就宣告了当事者的成人。


⊙声明: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我不是尚书

尚书就没有举行过成人礼!~~~~(>_<)~~~~

推荐阅读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