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学生创业实践】从“光绘摄影”到“冬日约泡”,他们实现财务自由了吗?

2017年冬第六小组 问题管理 2022-06-27

 2017年12月14日 

 分组 


出于对创业的兴趣,我们选择了孙继伟教授开设的《创业管理》课程。在第一节课上,经过短暂的自我介绍与课程先导后,我们意外地发现,在这节课上,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写策划书、做评估,我们还将要亲手开始一次“微创业”,亲身去体会创业中的酸甜苦辣。之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分好了小组,由王嘉诚担任组长,姚婕、潘芸馨和我(何欣灿)作为组员,开始了我们的创业之旅。

 2017年12月21日 

 初步设想 

 

经过将近一周的线上讨论,我们小组的各个成员一直在诸多设想之间摇摆不定,直到一天晚上我们在一位学姐的空间里看到了她用光绘摄影留下了与朋友们的温馨回忆。通过与学姐的交流和对身边同学的调查,我们发现有许多同学都愿意通过光绘这一独特的形式将自己的个性展现出来,也愿意用这种方式创造出一份独特的回忆。于是,我们决定充分发挥小组成员在摄影方面的特长,用光绘摄影为同学们在寒冷的冬天留下一份份温暖的回忆。

 2017年12月23日 

 筹划与准备 


周六,小组成员们聚在了一起,共同商讨了项目的各个方面。除了讨论上网采购,光绘棒等问题外,大家还对摄影服务的定价、优惠方式以及推广方式进行了讨论。

 

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脑洞大开,确定了定价之后,我们提出了集齐一定数量的赞之后可以提供不同程度的价格减免的推广方式。在光绘摄影的基础上提出了诸多的设想。最后我们将我们的主题从“用光绘点亮寒冬”提升到“上大最暖”,并决定在摄影业务开始之后再推出其他服务,以达到我们“温暖整个上大”的目标。为此,我们将推广方式定为建设一个微信公众号“SHUsurface”,意为“上大地表最暖”,通过在公众号中发布服务推文,再将推文通过朋友圈转发的方式,在推广光绘业务的同时也推广公众号,通过提高公众号浏览量的方式尽可能的扩大宣传的范围,也为将来通过公众号推出其他服务打下基础。

 2017年12月25日 

 拍宣传照 


25日,我们购买的光绘棒收到了,当天晚上我们就在J楼楼顶开始了第一次光绘摄影,在摄影的过程中,我们尝试各种花样作为之后为顾客摄影时的建议,另外,我们的摄影师潘芸馨还不断尝试各种各样的摄影参数,以期待拍出效果不同但同样炫酷的照片。在3个多小时的尝试之后,我们详细记录了摄影过程中所要注意的种种事项以及相机的各项参数设置,在拍摄好一套精彩的宣传照的同时,也为我们摄影服务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7年12月29日 

 项目推广 

 

在宣传照拍摄完之后,我们就一起开始了第一篇推文的撰写。由于缺少推文撰写、编辑、排版的经历,我们在摸索中不断地改进第一篇推文。期间,我们不断调整推文中的措辞、配图以及排版,直到29号晚上,经过将近20次修改,推文总算出炉了。晚上10点,在推文从公众号发出的第一时间,我们就将推文转到了朋友圈中,令人欣喜的是,在接下来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推文的浏览量就已经超过了500,这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接下来几天推文的浏览量一直稳步上升。这篇推文是我们公众号的开始,也是我们项目的开始。

 2017年12月31日 

 开张了 

 

这天我们迎来了第一笔生意。我们的第一位顾客是朋友圈中的一位好友。她在集齐40个赞后在她生日这天找到了我们,想要以光绘的方式纪念她20岁的生日。当天晚上,我们拍出了第一套作品,在为她带来快乐,留住喜悦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一种别样的满足感。

 2018年1月9日 

 扩大业务 

 

在陆续为同学们拍摄了三套光绘摄影后,我们手中有了一定的资金,心中的热情也越发高涨。于是经过讨论之后,我们共同决定扩大业务范围,开始向建设“上大最暖”的目标推进。

 

在观察到随着天气变冷,经管教学楼里的咖啡机变得越发火爆,热水房门前排队的人群也越来越多的现象后,我们想到:能不能通过为同学们提供茶包、奶茶、咖啡的方式扩大我们的服务范围。于是我们展开了新一轮的调研。期间,我们询问了同学们对咖啡机热饮的看法和想喝的饮品的种类。我们发现,同学们普遍认为咖啡机里的饮料价格过高。于是,我们决定发挥各种冲泡茶包、奶茶等物美价廉的优势,开展我们的新业务:暖冬茶饮。

 

在推出新业务后,我们先后下单购买了红茶、绿茶、咖啡和奶茶,并且在已经有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拍好了新的宣传照,并在1月9日推出了第二篇推文”约泡指南”,开始了我们新的业务。

 2018年1月12日 

 受挫 

 

在推出新的服务后,我们遇到了一个在预料之中但又超乎想象的问题——茶包丢了!

 

在我们的预估中,茶包、奶茶可能会丢失一部分,可能一天会少3到4包。但是,在项目进行时,我们惊讶地发现,茶包的丢失率远远超乎想象。在第一天,我们少了6包,第二天5包。第三天甚至出现了,我们上一节课刚放好茶包,45分钟后就少了12包的现象,而且1份的钱都没收到。

在集体讨论后,我们决定一方面减少摆放出来的茶包数量,避免一次损失过多的商品;另一方面重新做收款的牌子,将字体扩大使其更容易被注意到,避免因为没看到牌子就拿走的现象。同时,我们加大了在朋友圈的推广力度,力争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的项目,也动员熟悉的同学帮我们留意茶包的拿取情况,尽可能的降低损失。


个人小结


王嘉诚


创新最有力的途径便是创业,创业的内核也正是创新。经过这一次在创业管理这门课实践创业的经历,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当我和小伙伴们一开始面对这个课题时,我们陷入了沉思,之后我们展开了激烈的头脑风暴。最终,我们将创业目标定在了服务SHU师生学子上,并推出了光绘摄影和冬日暖茶两个创新服务项目,旨在通过这些项目给大家的校园生活带来全新的体验。

 

同时,在和其他三位靠谱的伙伴一起合作创业的过程中,我深感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每个人都要做好手头的工作,整个项目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最后,非常感谢老师能开设这门课,给我们这些在校生提供了一个很好地接触创业的平台!

 

姚婕

 

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创业梦,但是从未有勇气去实现,直到上了《创业管理》后,才真正和三个志趣相投的小伙伴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旅。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我们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我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这些都是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这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

 

本着要给上大师生送温暖的理念,我们的几次创业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虽然过程艰难,也没有实现我们最初的一人一部苹果x手机的梦想,但是仍然收获颇丰。

 

这次创业我收获了很多创业的理论知识,老师认真负责,不仅仅在课上给我们教授创业理念,也在课下给我们发送微信推文,让我们了解更多的创业事迹。

 

这次创业我收获了三个挚友,我们一块大冬天圣诞夜在J楼玩光汇摄影,然后一起在咖啡店里对创业开展头脑风暴。

 

在我看来,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虽然创业艰难,我们也没有完成自己最初的创业梦想,但是我不认为我们是一次失败的创业,因为就这次创业经历来说,便是最宝贵的财富。

 

何欣灿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随着国家对创业的扶持力度的加大,创业一词也越发频繁的出现在我的视野里,也让我对创业充满了兴趣。创业是什么?创业是什么样的?什么人适合创业?一系列的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直到我在这堂课上开始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创业之旅”。


在与伙伴们的短暂的创业经历中,我收获了许多。我学会了把创意变成服务、变成产品,学会了推文排版编辑,更学到了创业者那不懈追求的进取心。同时,与伙伴们精诚合作的经历,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明白了只有众人合力才能更好地将我们遇到的问题解决。

 

感谢《创业管理》给了我一个平台提升自己,磨练自己。

 

潘芸馨

 

虽然快闪创业只有短短几周的时间,但它最重要的意义是让我们有了把想法转变成行动的实践。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凭想象难以预设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我们随机应变的能力,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这次创业期间,尽管我们事先有着明确的分工,但成员们都非常乐意分担职责外的任务,所以尽管琐事繁多,我们也能一一克服。当然,最重要的是,这次实践让我们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为规划人生旅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创业项目也许会有终点,但是创业精神却可以常伴我们生活的每一小步。

注:以上是上海大学孙继伟教授《创业管理》课2017年冬季学期第六组的创业实践日志,本组成员:王嘉诚(组长),姚婕、潘芸馨、何欣灿。本篇是本号独家的《大学生创业实践系列》,更多实践故事与心得请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