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镜自鉴,识人自省,引人向善,三省吾身

黄佐洲 问题管理 2022-06-27


01 认识陌生人,从陌生人开始

因距离而客观,故观镜自鉴,自知得失


其实我一开始面对“认识陌生人”这样一个作业的时候是十分茫然的,因为我不是擅长交际的那类人,也对广交友朋没有兴趣,所以一直对这个任务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但逃避问题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问题管理告诉我们“与其对难以解决的问题空发牢骚,不如对力所能及的问题有所作为”。


于是,我开始重新审视“陌生人”的定义,什么是陌生人?隔着社交网络素不相识算不算?隔着新闻媒体重重报道算不算?隔着传记文字单向独白算不算?我觉得都算。


那么,认识陌生人的旅程,就从陌生人开始好了——因为素昧逢生,所以能更加客观地看待其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仿若观镜自鉴,寻找自己的不足和问题。


第一位陌生人是我在微博上关注的一位插画师,因为她非常喜欢发鸭子的表情包,所以自称云养鸭博主。


她最开始吸引我的当然是她的画作,她画古风山水很有一套,但在之后的观察中,我更多的是被她的性格所吸引,因为她无论遇上什么事情,总是保持着乐观与积极的心态,为每一个关注她的人带来向阳生长的精神养分。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她遇到一位网友(在我看来)近乎无端的指责,对此她没有反驳拉黑,而是承认其言论中的可取之处,并以这次事件为分界点许下“未来会变得更好”的承诺。


在那之后,她每天都会在工作之外进行一些额外的练习,有时是设计方面、有时是色彩方面,同时,她还向同事学习建模、学习其他领域的一些美术技巧。


她真的在大多数人平庸度过的一天天中不断变得更好。现在的她,所能创作的,远不止古风插画,她可以做到更多,她的事业有更多的可能。


这位陌生人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始终正确的努力”。


人是存在舒适圈的,这是由客观条件所决定的,而在主观上,我有时沉迷于舒适圈内部的安稳,有时又过于激进地渴望跳出舒适圈弄得伤痕累累,以至于在这两种选择的拉扯中无所适从。


而她向我展示了一个崭新的思路,那就是站在舒适圈的边缘去努力扩大自己的舒适圈,别离的太远,也不要一直呆在圆圈中心不再动弹。突破是由无数个正反馈积累而成,我所需要的只是保持耐心和永远乐观。


第二位陌生人也许算不上陌生人,因为他确实赫赫有名,常常出现在新闻报端。但既然他是绝对不认识我的,那也姑且算是对陌生人的评价吧。


他就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先生,在中美贸易局势日渐紧张的当下,这位军人总裁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识。


他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远大格局,居安思危”。我自认为是一个比较得过且过人,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不喜受到目标或计划的约束,所以在有些时候,总是目光稍显短浅,屈从于一时的欢喜而放弃之前的预设。


以军人般的敏锐制定远大的战略,再以军人般的意志扛着压力执行,这种“舍”与“得”正是我人生中所缺失的精神。将眼光放长远,将格局放宏伟,不贪不弃,方能成就伟业。


第三位陌生人是柴静,因为最近在读她的自传《看见》,读她到地震灾区采访幸存者,老人房子塌了,一家五口只余他一人;读她在非典期间走访各地医院,一人死了,又一人死了;读她去调查学生接连服毒自杀案,感受人性的恶意与人性的良善……很受触动,因为她身上有我所缺乏的东西——经历。


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连万卷书都还没有读到,更别提行万里路,体验这世间百态。柴静让我看到,我的世界其实不过建立在我的臆想之中,是一个空中楼阁,只能凭借所汲取的些微书本知识发表“我觉得”、“我认为”这样的论见。而真实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呢?我不知道,我总是自我而专断。


 

02 认识陌生人,从盟友开始

因利益而重要,故识人自省,趋利避害


从“陌生人”认识陌生人很好,但唯独有一点令人遗憾,那就是缺乏双向的交流。我所得出的、我所感受到的自身的不足与缺点始终还是一种自省行为,只不过因为有了一个参照物所以显得更为客观罢了。


我认为这是不够深刻和准确的,所以为了解决这个新问题,我开始观察我身边的那些陌生人。


最容易的莫过于认识同学,尤其是因选修同一门课且在机缘巧合之下分在一起的组员。我喜欢称呼她们为“盟友”,因为我们一同为着同一个目标“高绩点”而奋斗和努力。


认识他们对我而言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因为我们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一个微型的利益共同体,我的利益可能会因为他们的行为受到损害,而他们的利益也可能因为我的行为而失去保障。


所以,在这样相互认识、相互评判的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是很有价值的,它教会我怎样快速识人,从而趋利避害。


盟友A是我在市场营销课上认识的一位陌生人,我们被老师随机地分到同一个小组。而她,怎么说呢,并不是那么的令人满意。


因为在有一次市场营销作业中,她应该完成的那一部分整整迟交了近二十个小时,而且所交付的内容与她应该完成的内容毫无干系,且她将作业交给我时距离我们小组的作业最终剩余时间不到四个小时——她明知我在她之后还有工作要做,也从来没有试图同我协调过双方的时间安排。


因此,我对她的印象到目前为止都相当的差。我认为她一是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只预留短短几个小时让其他组员因为她的耽搁而只能高压工作,在我看来是非常没有礼貌的行为;二是她缺乏对最终交付时间的尊重,这对我而言是判断一个人可合作性的非常重要标准之一,因为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完成作业的盟友为整个小组都增添了很大的不安定因素;三是在学期中段,她依然对她所在的小组做了什么、在做什么、甚至将要做什么都不知所云,那么,她对小组工作的主动性着实令人怀疑。所以,如果组员自选,她绝不会是我心目中的一个好选择。


盟友B则是我参加三创赛时所主动邀请的一位同学。


之所以选择她担当我三创赛项目的组员,是因为我们有很多一起修读的专业课,而她几乎每节课都是最早到的,且端正地坐在最前面的几排。


因此,我对她的第一印象就是认真,努力到刻板的那种认真。她即使可能创新性和灵活性上存在一些不足,但在工作的完成度上绝对可以令人信任。事实证明的确如此,而且,还不止如此。她还精通设计、多才多艺,也很有想法,我们的合作相当愉快。


盟友C是我在另外一堂课上结识的组员。


她其实也算不上陌生人,她是我室友的好友,常来我们寝室拜访,但我在这堂课之前确实没有与她有过太多的交集。


在我们成为一个小组一起工作之前,我对她的印象就很深刻,因为她非常非常的自来熟。即使只是一两面之缘,在路上遇到她,隔着老远她就冲你挥手打招呼,而从不会觉得尴尬,平时买了什么吃的喝的也不会忘记带给我们这些好友的室友一份。


这样热情的小姑娘总是令人身心愉悦。而在一同完成作业的交流中,我还发现她工作也十分认真而且同样主动,是一个十分有上进心的同学。


由于在小组合作中我多是处于一个组长的位置,所以我也有问询她们对我这个组长的看法。她们一致认为我很可靠,但也都有提到一点,那就是我不是很喜欢交流互动,这个组显得过于冷清和零散,而没有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有时使得她们有些惶恐。


我承认这是我身为小组领导职位时的一大问题,我总是喜欢将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部分,然后分派由不同的同学去完成,最后再将其组合起来,每一个人以各自独立的方式创造价值,却很少去考虑不同成员配合之间所可能产生的额外价值。


而且很多时候,别人给我传达信息时,我看到了就看到了,对那些我自认为不是很重要的消息很少应答,有时想说点什么也往往最终没有说,想着不回复也没关系吧,他/她会默认我已知晓的吧。


其实这就是懒惰作祟。无论如何,及时回复他人是一种礼貌,哪怕只是简单一句“知道了”或“了解”都能让对方感到安心,这也是我亟需改进的地方。


团队团队,有交流才是团队。


 

03 认识陌生人,从良师开始

因学识而深刻,故引人向善,指点迷津


在与盟友的认识交流中,我收益良多。然而,碍于情面,她们也往往嘴下留情,没有多说。所以我认为,要想真正识己不足,还得向高位寻求帮助。于是,我将认识陌生人的对象再次改变,转向老师这一群体,希望他们丰厚的学识能提出更有洞察力的观点,指引我不断完善自身。


第一位老师教授的是管理会计。


他上课总是长篇大论,谈古论今,虽然在表达上存在一些口齿不清、逻辑不明的问题,但依然可见其远见卓识。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下课,他对我说:“同学,为什么你老苦着个脸,不要总是对这个世界抱有敌意。”


事后我常常回想起这句话,因为即使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听到这句话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反驳,说“我没有”。


我是否真的生活得过于富有攻击性?自己一直是正确的自负还是无法正视他人的傲慢?我很感激那位老师愿意在课后主动为我讲授他的人生哲理,因为直到现在,我依然还处于同整个世界的磨合期。我是否能以一种更加平和宽容的心态生活下去,这是我一直在思考和反思的问题。


第二位老师是税法老师。


她很可爱,开口之前先带三分笑意。麻利、干练、直爽,这是我对她的主要认知。


一次课后,因为我喜欢在教室自习,所以迟迟没有收拾东西离去,而她也在解答完其他同学的疑惑后正在整理随身物品,这时我问了她对我的看法,我很好奇。


她说,我有时显得有些傲慢,青年人有傲气是好事,但不显山不露水才是本事,因为自傲与怠慢只一线之差,仰望星空还得脚踏实地。


我觉得有理。我总是生活在无数个“我以为”之中,从小到大的优异成绩总是让我觉得我自己可以,无需他人教导,何必浪费时间听别人重复一遍我已经学会的东西。对自身的专注总是让我在不经意之间懈怠了他人,我很少学会倾听。然而,我真的有那么无所不能吗?未必。


第三位老师是我三创赛的指导老师。


她非常认真,而且很有想法。她曾给我上过电子商务课,也正是在她的启发之下,我才逐渐产生并不断完善了我目前的三创赛作品。


我们的接触算是比较多的,她也给过我很多人生建议。感受最深的一点应当是有一次她说她认为我稍显固执,在某些方面过于地富有原则性。这没什么不对,但也容易受伤,有时适当的妥协也不失为一种人生智慧。


与世界和解,同我的管理会计老师所声称的一样。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如何把握自身傲骨和圆滑处事之间的平衡,确实是值得我思考的一个问题。


 

04 认识陌生人,从自己开始

吾日三省,不忘初心


佛教里有一个理论叫“万物皆空”,它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一种叫做“无”的东西构成,而“无”处于永恒的无常运动之中。在每一刹那,众生复归于“无”,在下一刹那,众生又从“无”而来,“我”在上一刹那死去,又在下一刹那重生,每一刹那的我都独立而不同。


所以,认识陌生人的最后一位陌生人,我选择以自己为对象,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评判过去的自己,三省吾身,不忘初心。


在问题管理课上还有一个作业是三句话介绍自己。我写的是“胸怀佐洲之志,也慕江湖之远。时而踌躇满志,时而混吃等死。无论前路几何,且行且珍惜”。


现在看来,其实并没有突出我的优缺点,更多的还是一种情感的抒发。我认为我最大的优点在于对逻辑的重视,我爱自省,我爱反思,爱提出问题挖掘问题,而我最大的缺点就在于我不喜欢解决问题。


因为我自身的懒惰所以对问题放任了之,得过且过,所以我不坦诚,我总是通过掩盖问题来假装无事发生。我是思想上的巨人和行动上的侏儒,这就是我对以往自己的认识。


问题管理,化问题为资源,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假装没有问题。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是进步的开始,望在这一刹那的新我能在对既往的反思中,砥砺前行!

注:问题管理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文章的交流分享。本文为上海大学孙继伟教授《问题管理与个人发展》课程学习心得,作者为选修这门课的学生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问题管理公众号观点,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本号其他好文推荐:

1. 化问题为资源:别让软弱可欺成为他人伤害你的武器

2. 有趣的人很多,他们个个都发着光

大简资本®具有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资质,有丰富的投融资服务经验,尤其擅长股权设计、股权激励、股权融资服务、资本运作、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规划、财务规划、项目策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