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历史中的国家与治理”学术工作坊顺利举办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华政政管学院 Author 华政政管学院
第四届“历史中的国家与治理”学术工作坊
顺利举办
2022年11月27日,受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法治与基层治理交叉学科建设项目支持,由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历史中的国家与治理”学术工作坊在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举行。来自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法明代尔分校、英国利兹大学、吉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苏州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数十名中青年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
1
开幕式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会议伊始,开幕式由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严海兵主持,由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任勇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秘书长、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黄晨分别致辞。
任勇院长首先代表学院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他指出,时值华政70周年校庆,能和各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从历史的角度讨论国家与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任老师希望通过此次学术活动在交流中共同探讨相关话题,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不同角度阐述国家与治理两个重要的概念群,开展更多维度的研究议题,推动中国政治体系与话语体系的发展。
黄晨老师对本次历史政治研究投稿做了说明。黄老师指出,这次投稿出现了两大变化:一是个案研究数量有所增长,在兼容宏观理论和微观史料的基础上沿着经验导向深入发展;二是中青年学者回到鲜活历史中的政治学和行政学研究,在招牌“思想”中得出对社会科学发展有益的新理论。黄老师预祝第四届活动顺利召开,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优秀的学术作品。
本次工作坊的议程共分为四个组别。
2
第一组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曹胜老师主持了第一组题为“历史叙事与政府运作”的研讨。首先,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马雪松教授以《中国传统正史修撰内在张力的历史政治学诠释》为题,讲述了中国传统正史修撰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书写,还包括政治权力对历中书写的塑造、驯化,以及历史书写本身政治功能的发挥,兼具自身演进脉络的复杂性、权力塑造作用的根本性。细致审视被规范政治理论所“排斥的或边缘化的事物”,可以调动与运用历史资源,发挥本土政治分析的内在潜力、竞争优势。
随后,北京联合大学历史文博系讲师祁萌以《战国中晚期到秦代文书、题铭“不称氏”现象及其统治意义》为题,围绕国家转型开展研究,摆脱西方学界提炼的标签化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他深入到战国中晚期及秦代的历史之中,发掘历史自身的机制性因素来概括周秦之变的研究,通过多个方向,结合相关史料展开了综合性讨论。
接下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余福海以《外行领导内行何以成功——基于清末东北鼠疫防控的比较案例研究》为题,选取哈尔滨和奉天这两个案例进行比较,旨在探究政治家与技术官僚的互动模式对鼠疫防控过程和结果的影响。他提出,应当辩证认识技术理性与政治理性的关系,当面临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在宏观决策时兼顾技术理性与政治理性,在具体工作时则以技术理性优先,从而使技术理性和政治理性形成合力。
最后,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张鑫以《公事私函:明代中后期朝野政治互动的一种样态—— 以申时行与万历朝“ 倒张事件 ”为中心》为题,从历史学考证出发,重点聚焦了明代中后期朝野政治互动中的重要样态。他量化统计了申时行传世书牍的基本情况,重新梳理了万历朝“倒张事件”中的关键细节,从而拓展了对明人书信简牍在政局演变、政务处理、政策研拟等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
第一组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法明代尔分校历史政治与地理系副教授陈丹丹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黄晨老师评议。
陈丹丹老师认为马雪松老师把正史的编撰放到时间进程和权力结构中,从连贯性、特异性、变异性、规律性探讨,打破了正史和野史的对立,也把握了历史社会学的脉络。而张鑫老师与马老师的论文有所相通,都提到了“私”在“公”中流动,在结构性之中体会历史的能动性,私函加重了儒家柔性与规范性之外的空间,起到了在朝野政治中斡旋的作用。
黄晨老师认为祁萌老师从材料上的完整性做到了时间上与阶层上的覆盖,理论上从微观研究中国国家史做到了以小见大。此外,黄老师从宏观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政治史结论的进一步检验提出——21世纪能否超越异同,发掘制度和手段?值得进一步探索和讨论。
对于余福海博士生的分享,黄老师认为其议题在政治与技术、控制与效率等关系的探讨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疫情难易到政治信任、从道德风险到委托授权度具也有完整的解释链。在此基础上,他从案例匹配、结论、防控效果是否能度量等方面入手,建议进一步寻找量化材料和质性材料进行检证。
3
第二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陈果主持了第二组主题为“历史上的官僚制演变与国家建设”。首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陈映含以《晚清“内”“外”结构演变中的督抚幕府(1851—1911)》为题,以“内”“外”结构为切入视角和分析框架,梳理了晚清督抚幕府的制度变迁与晚清“内”“外”权力结构演变之间的关联,探究了幕府与官僚系统间的互动关系。
然后,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李立以《中国家产官僚制的因何“早熟”?》为题,以关系叠加机制为视角,结合韦伯经典文本与比较历史社会学方法,揭示了中国的家产官僚制为何早于西方产生以及制度无法实现完全理性化的原因。他强调要深入探讨中国的家产官僚制,需理解中国国家内生性演化过程中血缘与地域机制的张力。
第三位发言人是来自英国利兹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任韵霖,她以《财税制度与古代大一统国家的构建与巩固》为题,分析了中国古代财税制度与大一统国家之间的关系。她强调财税制度推动了家国共同体的构建,提升了国家集权化程度,提高了国家控制力,从而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构建与巩固。
最后,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杨端程以《利维坦的失败:权力斗争、可信承诺与古代中国的国家建设》为题,通过量化研究回答了为什么在西晋灭亡后,统治长江以南流域建立的传统汉族政权在国家建设上始终面临着走不出的困境并最终失败。
接下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马啸和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曹胜副研究员分别对上述四位发言人的报告进行了评议。
曹胜老师认为陈映含和李立的论文有所相通,以大历史格局为背景,从家国角度切入,把实证理性带回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历史与当下中国行政的发展。后期可以再进一步拆解,对每一个点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在史料准备上可以更加丰富。
马啸老师认为任韵霖同学和杨端程老师的文章都运用了非常长的历史实证和历史材料来验证国家建构和国家一统的问题,话题和理论对话具有相似性。马老师认为,任同学可以对政治制度的实际差异进行细化,因为覆盖面大会影响论证精度。而杨老师从威权政治内部的精英互动视角看待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的实证贡献。同时,文章所提排斥性与包容性策略也具有与主流政治学对话重要的意义。但文章的理论部分可能需要明晰相关讨论,特别是对排他性与吸纳性策略如何选择,政变与叛乱可以分开来分析。
4
第三组
第三组研讨的主题为“历史上的国家治理与政治认同”,由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张熹珂副教授主持。
首先,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的金田野讲师作了题为《何以“矛盾”:“权威体制-有效治理”的时空前提批判 ——以“部族武力体制化”为例》的演讲,他对分析权威体制和有效治理两者关系做出了新的理论补充。他通过挖掘“有效”与“治理”之间隐藏关联线索,提出了“间隙涌现”的发生学机制。
然后,来自东南大学的博士研究生龚珊珊分享了题为《仁不屈法:清代法外施仁的特质及成因》的报告。她从清代“仁”对“法”的补充、当代“仁”“法”平衡与“两个效果”以及“仁法平衡”的实现途径等方面,阐述了清代法外施仁的特质及其成因。龚同学认为,法外施仁虽然对残缺、僵硬的法律规范具有一定的补充和矫正作用,但究其本质还是君主为了避免自身官僚化。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赵越做了题为《北宋殿试制度下政治精英认同研究》的报告。赵同学从殿试选拔制度的发展历程、政治精英人才在官职授予环节所形成个人身份认同以及国家认同意识几个方面,阐释了政治精英在这一过程中强化中枢力量和巩固皇权的作用。她同时发现,“官本位”思想影响下的个人身份认同与家国认同意识,重塑了一更具有稳定性与凝聚力的政治架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社会科学研究》杂志编辑陈果对上述发言做了评议。陈老师认为,金田野老师的研究有力地解释了“权威体制”和“有效治理”两者在语义上的矛盾关系,但文章当中有关逻辑的表述还需要进一步厘清,内容还需要更紧凑。
对于龚珊珊同学的发言,陈老师指出“法外施仁”从一个新颖的角度解释了君主为防止自身官僚化所作出的努力,但在谈论“法外施仁”的成因时应该注意与研究题目的关系,建议对研究题目稍作调整。
针对赵越的汇报,陈老师指出该研究用于论证的史料充分,角度有趣,但进一步聚焦问题,厘清题目中可能存在的歧义,可能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5
第四组
第四组的讨论主题为“历史上的地方与基层治理”,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秘书长黄晨主持。
本组第一位发言者是来自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李悦田。李老师以《清末华北地区公益团体的类型、组织及管理》为题,通过对天津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藏有的直隶省各地民事习惯调查答案手抄本的研究,还原了清末华北地区公益团体的类型、组织及管理的发展情况。她发现清末华北地区公益的发展受到清末新政的影响,士绅阶层在公益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位发言人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徐越,他的报告题为《清中期州县治理中的收支、交代与治绩:以河南新乡知县为中心》。徐同学以杭州籍举人金润生在嘉庆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任新乡县知县所留下的信函、公文为材料,探究了清代地方治理中政务处理与官员往来的微妙关系,指出非正式财政体制的压力将会间接促使州县官将政务处理的主要精力置于钱粮方面。同时,突发的重大刑名案件更会对官员仕途产生直接影响。
最后,来自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张志翔作了题为《清代基层治理中的江南士绅与乡村社会》的报告。她以江南士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江南士绅在苏州府开展的农田水利实践活动,发现这一群体的日常运作主要表现为建言献策和慈善捐赠两种方式,但同时也对清政府治理乡村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组由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杨帆副教授作出评议。针对李悦田老师的发言,杨老师认为该篇文章给人以两个重要启发:第一是关于民间公益团体的功能边界在不同情况的延展问题,第二是关于地方公益力量维护自身合法性的问题。杨老师建议,在研究华北地区公益团体的类型、组织和管理特征这些要素之时,要进一步发掘其间的关系。
针对徐越同学的文章,杨老师指出,该研究关注到了行政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因素——财政和绩效,提出了非常有趣的观点,即亏空并非全部缘于贪腐,让人眼前一亮。杨老师建议就行政绩效考核不约而同地强调相同的考核指标这一现象进行对话。
针对张志翔同学的报告,杨老师谈到将江南士绅作为清代基层治理主体的研究几乎成了共识,但这篇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作者提出地方士绅文化势力的崛起,看似削弱了中央权力,实则维系了“大一统”王朝的存续。杨老师建议作者就士绅国有的观点进行引申探讨。
7
闭幕式
论坛临近结束之际,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胡志平教授做了总结致辞。胡老师对第四届“历史中的国家与治理”学术工作坊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同时对参会的各位专家与学者表示衷心感谢。胡老师指出,学术工作坊的举办对构建学术共同体,尤其是历史政治学与历史行政学的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这一学术工作坊能在各位学界同仁的支持下成为具有品牌效应的学术研究平台!
E N D
供稿|周温馨 周晓筱
编稿|政管学院融媒体中心 陈颢文
审核|杨端程 许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