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第四届“历史中的国家与治理”学术工作坊顺利举办2022年11月27日,受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法治与基层治理交叉学科建设项目支持,由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历史中的国家与治理”学术工作坊在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举行。来自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法明代尔分校、英国利兹大学、吉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苏州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数十名中青年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1开幕式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会议伊始,开幕式由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严海兵主持,由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任勇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秘书长、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黄晨分别致辞。任勇院长首先代表学院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他指出,时值华政70周年校庆,能和各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从历史的角度讨论国家与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任老师希望通过此次学术活动在交流中共同探讨相关话题,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不同角度阐述国家与治理两个重要的概念群,开展更多维度的研究议题,推动中国政治体系与话语体系的发展。黄晨老师对本次历史政治研究投稿做了说明。黄老师指出,这次投稿出现了两大变化:一是个案研究数量有所增长,在兼容宏观理论和微观史料的基础上沿着经验导向深入发展;二是中青年学者回到鲜活历史中的政治学和行政学研究,在招牌“思想”中得出对社会科学发展有益的新理论。黄老师预祝第四届活动顺利召开,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优秀的学术作品。本次工作坊的议程共分为四个组别。2第一组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曹胜老师主持了第一组题为“历史叙事与政府运作”的研讨。首先,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马雪松教授以《中国传统正史修撰内在张力的历史政治学诠释》为题,讲述了中国传统正史修撰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书写,还包括政治权力对历中书写的塑造、驯化,以及历史书写本身政治功能的发挥,兼具自身演进脉络的复杂性、权力塑造作用的根本性。细致审视被规范政治理论所“排斥的或边缘化的事物”,可以调动与运用历史资源,发挥本土政治分析的内在潜力、竞争优势。随后,北京联合大学历史文博系讲师祁萌以《战国中晚期到秦代文书、题铭“不称氏”现象及其统治意义》为题,围绕国家转型开展研究,摆脱西方学界提炼的标签化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他深入到战国中晚期及秦代的历史之中,发掘历史自身的机制性因素来概括周秦之变的研究,通过多个方向,结合相关史料展开了综合性讨论。接下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余福海以《外行领导内行何以成功——基于清末东北鼠疫防控的比较案例研究》为题,选取哈尔滨和奉天这两个案例进行比较,旨在探究政治家与技术官僚的互动模式对鼠疫防控过程和结果的影响。他提出,应当辩证认识技术理性与政治理性的关系,当面临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在宏观决策时兼顾技术理性与政治理性,在具体工作时则以技术理性优先,从而使技术理性和政治理性形成合力。最后,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张鑫以《公事私函:明代中后期朝野政治互动的一种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