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台湾青年林国伟谈大陆创业:这里承载着梦想和未来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1609705208@qq.com

台湾青年林国伟。(林国伟供图) 

中国台湾网1月13日讯 (记者 吴晓寒)北京、上海、山东,台湾青年林国伟一个月有四分之三的时间奔波于大陆的诸多城市,与不同的人做着培训和项目推广,偶尔还要回台湾与研发团队碰面。像这样的工作状态,也是大多数台湾人在大陆创业的普遍日常。林国伟说来到大陆创业,最大的改变是常做“空中飞人”,两岸航班上承载着的,不仅是身体,还有他的梦想跟未来。

  台大“学霸”闯北京,很真实、很新鲜

“清爽短发、框架眼镜、条纹衬衫”,初见面,林国伟身上自带的“理科男”气质确是很符合他台湾大学电机系“学霸”的人物设定。细聊后,这个爱听李健歌曲、泪点超低、看电影会哭、喜欢《海贼王》跟Tiffany蓝的1988年大男孩,让人感受到了强烈的“反差萌”。作为北京出题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首席运营官,林国伟既要负责公司的日常运作,又兼任着活动组织者的职责,以举办各种奇怪的活动为乐,被评价为“言行举止中,带着一些斯文的气息,诚实来说是‘娘’”。他笑称,自己为娱乐大家而活。

“25-30岁最重要的不是赚钱,而是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并培养其所需要的能力。”幸运的是,林国伟正在做着自己所希望的事。2013年在老师的指导下,林国伟跟台湾大学的几个师兄弟一起创办了“出题优”云端实时互动系统。聊起自己的“宝贝”,他的眼神在发亮,“简单来说,我们是一个课堂互动软件,想要解决所有大学课堂遇到的问题,为老师与学生提供一个更高效、更具互动与讨论的课堂”。发展至今,林国伟团队所做的项目已成为目前台湾大学使用率最高的软件,有超过一半的市占率,平台使用者35万人,过去产生1000万次互动。2016年,林国伟带着他的“骄傲”来到了大陆。

说起与大陆的缘分,2012-2013年在清华大学的交换生学习经验,让林国伟第一次对这片土地有了深入的了解。“清华的学生好认真哦,有点被吓到”他坦言,教室每到下课就变成自习室,求学压力比较大。从最初的学习感悟,到日后生活中的交流体验,这一年时间的“亲密接触”,让他看到了一个更真实的大陆。“本以为会像传说中的比较落后、粗俗,后来觉得还好,两岸差异并不大。”林国伟感触最深的是,大陆的线上、信息化活动,尤其是金融方面比台湾成熟很多,“台湾到现在还没有第三方金融,才刚刚起步,而大陆在2012年的时候支付宝就已经比较流行了”。在大陆求学的这段经历,让林国伟看到了两岸正在发生的变化。

当林国伟再次来到大陆时,他说现在的生活比三年前更便利。饿了可以叫外卖、病了可以送药到家、买东西可以在网上选购、连按摩都可以上门服务,他调侃着,当年在清华上学时还会跟朋友相约一起去爬山、游玩,现在这么方便更适合“宅”了。“用这些APP习惯了,回台湾还会不自觉想叫车,拿起手机才发现没有”,像很多“台湾人在大陆”一样,林国伟的生活习惯也正在被慢慢改变。

陌生环境中最能慰藉人心、也是最直接的是家乡的味道。“本来以为吃的会不习惯,到这边发现到处都是台湾小吃。”林国伟谈起一件朋友约他吃饭、最后却吃台湾卤肉饭的趣事,大笑着说,“可能是想让我帮他品鉴一下味道如何”。在这个台湾大男孩心中,两岸的距离因熟悉的家乡味而更近了。“有趣的是,这边KTV比台湾便宜,但电影票就会很贵。”长期的大陆生活让林国伟看到,两岸在生活形态上会有一些小不同,但整体差异性却越来越小。“听说可以团购,下次我也试试看。”每一次新鲜的尝试,都是奇妙的。

  创业路上的“幸运”二三事

“出题优”在台湾已经做出了不错的成绩,为何还要来大陆发展?“因为这里有更大的市场、更好的未来”。2015年10月的一次机会,让林国伟的团队开始有了进军大陆的想法。通过一场两岸高校研讨会,他们发现大陆的教育需求也很强烈,尤其是校园信息化在很努力地在进行推广,“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接触后,我们发现这个时机蛮好的,市场前景也很大,所以第二年就过来了。”市场导向,是很多台湾创业团队选择来大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两岸创业环境有所不同,台湾青年来到大陆后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调整、快速的融入周遭,“接地气”显得尤为重要。“其实我们在台湾叫做‘Zuvio’,闽南语翻译过来就是‘趣味喔’,来到大陆后才改为‘出题优’。”林国伟说,台湾很喜欢用“高大上”的英文名字,而来大陆创业后发觉很不接地气,这也是他们做出的第一个改变。同时,选择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落地、与大陆青年合作创业也成为了他们在大陆发展的“锦囊妙计”。

“我们是在路上碰到的”,北京创业公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创业公社”)台湾事务负责人郑博宇说,他与林国伟的缘分很奇妙,两个陌生人因为“乡音”而认识,碰巧彼此都在做着与“创业”相关的事情,一拍即合,“出题优”成为了首批入驻创业公社的台湾项目。作为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创业公社希望可以成为台湾青年来大陆发展的“中继站”,让他们日后得到更好的发展。林国伟更称其为“家”,“进到这个空间就像台湾人回到故乡的感觉”。初来乍到,陌生的创业环境也让林国伟的团队有些“水土不服”,“大陆的市场很大,但竞争压力也非常大”,此时创业公社的存在让人倍感温暖。“他们会帮我们介绍一些投资者,资源对接也会尽可能给予帮助”,林国伟称这比“单打独斗”好太多。目前“出题优”已经跟大陆20多所高校进行合作试点,“拓展的速度跟我们来之前的规划较为一致”。如何快速适应新环境,是台湾青年在大陆创业的一门“必修课”,打好基础,才能走得更远。

在郑博宇看来,林国伟的团队很“有眼光”,台湾青年与大陆青年合作创业是明智之举。“我们公司的计划是产品研发在台湾,但市场营运一定是在大陆”,林国伟表示,两边习惯的市场推广模式不一样,包括看的广告、微信、H5等产品,“台湾没有H5,所以我根本不可能找一个台湾人在大陆做市场推广”。谈及与大陆青年合作的感受,林国伟说,“他们的积极性很强,有时候周末要加班,都会主动参与,这让我很感动。”。

“他一直以为自己是我们团队的‘颜值担当’,实际上他是一个把控全局的人,非常重要。”大陆青年陈向东眼中的林国伟,更像是“披着狼皮的哈士奇”。工作中的缜密结合生活上的呆萌,与这个“理性与感性”并存的台湾伙伴共同创业,陈向东称“很开心”。“我们工作中的磨合期很短,台湾伙伴想做的事情,也正是我想做的事情”,“志同道合”成为了两岸青年合作的最直接动力。陈向东表示,他和林国伟是最佳“互补拍档”,“有时你想出一个连自己都感动到的计划,国伟却能从实现角度将你拉回来”。两岸青年优势互补、协同合作,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舒适圈”外的“林氏”追求

“小确幸”是时下台湾流行的一种生活状态,台湾青年又是如何看待?相对于“小确幸”,林国伟更渴望创业带来的成就感。因为有“小确幸”的存在,大部分台湾人生活的还算开心,但同时导致越来越少的年轻人会走出去,“这样台湾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差,还蛮遗憾的”。所以,他踏出了自己的“舒适圈”,来大陆寻找自己的未来。

“现在的工作状态还蛮有挑战的,有点累,但是创业嘛,辛苦是应该的。”林国伟是一个“成功导向”的人,“我觉得做一些事情,得到一些成就感,是可以让我一直走下去的驱动力”。从零到一、从无到有,他希望能做出很厉害的公司,缔造很多的就业率,这是他的“林氏”人生追求。“我希望10年后回头看,会觉得在大陆的创业生活是非常多彩多姿的,即使失败也不是问题,重点是每次失败有没有学到很多东西。”聊及此,他“认真的”说,“当然我还是希望10年后看到成功的自己”。

都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林国伟表示,现在自己尝到的这颗有点“酸中带甜”,甜的是项目已经在大陆落地,而酸却是来大陆之前有做一些心里建设,但真实的“竞争感”远比他想象的更强烈。“虽然没有因此而很受挫,但如果自己可以更早想到,可能会做出更好的决策,有些可惜。”谈及未来,他说“希望下一颗甜味更多一些”。

“台湾很小,但台湾人的抱负不能小”,在大陆创业的经历让林国伟更加透彻的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来这边最大的收获是,整个格局跟想法会比台湾大很多,这是我在台湾办不到的事情,还蛮庆幸自己走出来的。”他建议让更多的台湾青年来大陆体验、感受,想来创业的朋友一定要提前了解这边的竞争者,做好“攻略”。正确看待付出与收获,不要怕失败而不敢去尝试,毕竟青春就是要敢拼、敢闯。

像众多在大陆创业的台湾青年一样,林国伟一路走来同样有苦有甘、有挫败有成绩,但他在这里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更好的自己、更远的未来。这也是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愿意来大陆发展。

林国伟不是第一个来大陆创业的台湾青年,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更多的“林国伟”将会出现。与其徘徊在原地走一条熟路,不如奔跑去远方看更广阔的世界,收获到的,将是一个不一样的“你”。就像林国伟喜欢的歌手唱的那样,“我是为你而来,不在乎穿越绵绵山脉”。(完)


林氏大全系列(54个)

一、林氏文化相关专辑(15个)

1. 全球【林氏宗祠专辑】55个 (2016.12.26)


2.【林氏支派】系列(九牧、阙下、陶江等)


3. 【林氏字辈】系列专辑之100篇


4. 林氏家训专辑


5.【林氏网站】系列


6. 全球林氏QQ群大全


7. 林氏古村落专辑(更新至2016.09.06)


8. 【比干专辑】(历年比干诞辰大典、历代文集记载及其他)


9. 您未必知道的20件【林氏慈善公益】大事


10. 林氏历代文集


11.《历代林氏中秋诗歌大全》宋元明清近代(2016)


12.《历代林氏重阳诗句集萃》(2015)


13.《宋代林氏重阳诗句集萃》(2016)


14.《历代林氏端午诗句集萃》(2016)


15.《历代林氏元宵诗歌大全》(2017)


二、地区林氏专辑(7个)

16.【香港林氏专辑】


17.【马来西亚林氏专辑】


18.【韩国-朝鲜林氏专辑】


19.【江西林氏专辑】


20.【福清林氏专辑】(动态、人物、文史及其他)


21.【台湾雾峰林家专辑】


22. 安徽金寨林氏专辑(“红军故乡”走出59位将军)


三、林氏人物专辑(15个)

23. 林则徐专辑


24. 【林彪专辑】33条链接揭示林彪元帅的前世今生(首创)


25. 【民国布衣元首-林森专辑】


26. 林氏优秀人民警察专辑


27. 林氏抗战老兵专辑


28. 林氏大学校长专辑


29. 林氏教师专辑


30. 林氏名医专辑(2015.8.12)


31. 林氏神童专辑(唐朝至民国)


32. 林氏将军系列


33. 林氏历代状元


34. 林氏名人励志专辑(7励志故事/视频)


35.“林氏同名”系列


四、2015年回顾专辑(7个)


36. 中华林氏2015年人物专辑


37. 古代林氏人物系列(2015年发布)


38. 外编林文欣赏(2015年整理发布 15篇)


39. 内编林文欣赏(2015年整理发布)


40. 2015年林氏谱序系列(33篇)


41. 2015年平台发布的林氏墓志碑铭(24篇)


42. 2015年整理发布的【林氏网站】系列(部分)



五、2016年回顾专辑(7个)


43. 【盘点2016林氏200大事记】


44. 【盘点2016年300林氏人物榜(近现代)】


45. 【盘点2016林氏大事】之【林氏慈善】(36件)


46. 【盘点2016林氏大事】之 【古代林家儿女】


47. 【盘点2016林氏】之【内编林文(林氏美文)】47篇


48. 【盘点2016林氏】之【外编林文】33篇


49. 【盘点2016林氏大事】之【莆田林氏委员会大事记】


50. 【盘点2016姓氏研究论文】


51. 【盘点2016林氏】之【林氏艺人专辑】


六、其他专辑(3个)

52.《中华林氏•浙南源流》述评系列


53.【大数据分析】林氏微信平台不为人知的细节(5表2图)


54.【林氏字辈】系列(100)点击量统计




【林氏谱序】系列链接:

谱序0001:【明】宋濂《平阳林氏祠学记》(温州平阳盖竹)


谱序0002:【明】曾坚《林氏孝感志》(温州泰顺泗溪)


谱序0003:【明】苏伯衡《林氏族谱序》(温州平阳岭门)


谱序0004:【明】柯潜《重修林氏族谱序》(福建莆田南渚)九牧


谱序0005:【明】林道楠《泰和金溪林氏族谱序》(江西泰和金溪)


谱序0006:【民国】林幼春《林氏宗庙修谱序》(台湾雾峰林家)


谱序0007:【宋】方大琮《殷有三仁》(比干 箕子 微子)


谱序0008:【民国】林森《国民政府林前主席叙》(湖南)


谱序0009:【明】胡应麟《忠清里林氏族谱序》(浙江杭州)


谱序0010:【宋】吕夏卿《重修旌表门闾碑记》(福建莆田阙下)


谱序0011:【清】佚名《羊城梁化合族祠記》(广东惠州)


谱序0012:【清】林大耀等《安富林氏族谱新修全谱小引》(四川荣昌)


谱序0013:【宋】林栗《东林林氏家谱序》(福州长乐)


谱序0014:【明】李东阳《林氏族谱序》(福州 固始林)


谱序0015: 【清】粟荣训《会同林氏族谱序》(湖南会同)


谱序0016:【明】王原采《林氏族谱序》(浙江黄岩)


谱序0017:【明】叶向高《题林氏宗谱序》(福建莆田)


谱序0018:【明】林文《文昌林氏族谱》(海南文昌)


谱序0019:【清】林士琦《林氏宗谱序》(安徽怀远)


谱序0020:【清】林炳南《创刊宗谱本序》(湖北黄冈)


想知道更多有关林氏文化的有关文章跟资料,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号。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识别并关注

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