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祖密及【雾峰林家】

2015-10-26 黄绍坚 浙南林氏源流网


林祖密及雾峰林家

漳州平和五寨乡埔坪村,是雾峰林家祖籍地。村中土楼“思永楼”,建于1727年(清代雍正5年)

林祖密的父亲、清末爱国将领林朝栋(1851-1904年)——选自邵铭煌:《探索林祖密:新印象、新风貌》

林祖密(1878-1925年)任“闽南军司令”时的戎装照——邵铭煌:《探索林祖密:新印象、新风貌》

1944年,林正亨(林祖密五子)远赴缅甸抗日前,给妹妹林双盼寄的戎装照。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林正亨同志为革命烈士——选自王颖:《雾峰林家:台湾第一家族绝世传奇》

1918年1月6日,孙中山任命林祖密为“闽南军司令”。这是任命状——选自邵铭煌:《探索林祖密:新印象、新风貌》

  1913年11月18日,中华民国内务部核发林季商(林祖密)恢复中华民国国籍的许可执照,编号“许字第壹号”——选自邵铭煌:《探索林祖密:新印象、新风貌》

  1884年9月,以500乡兵为基础,林朝栋出钱建立一支半私人性质的近代化武装集团“栋军”6营(也有人说是7营)。雾峰林家,居然拥有自己的军队。

  文/供图 黄绍坚

  雾峰林家的祖籍地

  在鼓浪屿“宫保第”里招待过蒋介石及其家眷、并为蔡公时主婚的林祖密,本身也是位传奇人物。林祖密身后,台湾雾峰林家,更是一个传奇家族。

  我注意到,至2009年王颖《雾峰林家:台湾第一家族绝世传奇》一书出版时,有关雾峰林家的专著,已达13部之多。可惜到鼓浪屿游览的游客们,绝大多数只知道菽庄花园的主人——台北板桥林家的林尔嘉,却不知鼓浪屿上还有一个更传奇的林姓家族——彰化雾峰林家。就连厦门大学编辑出版的《台湾文献汇刊》,煌煌7辑100册之巨,也只收入林尔嘉家族一大堆杂七杂八的诉讼文书、杂录之类文献,却对雾峰林家的资料视而不见,殊为怪事。

  台湾雾峰林家,祖籍福建漳州平和县。1729年,雾峰林家的台湾开基祖林石,出生和县五寨乡铺坪村。铺坪村里,至今屹立着一座1727年(清代雍正5年)建成的土楼“思永楼”,外圈方楼3层,内圈方楼4层,楼中套楼,内高外低,造型独特,为铺坪村财主林帝所建,林石小时候应该很熟悉。

  1754年,贫穷的单身汉林石,第二次到台湾,选定台湾中部的大里杙,定居下来,垦荒种地,逐渐揭开林家传奇历史的序幕。据《林氏族谱》记载,到1770年,林石已拥有大量土地,每年收入田租近万石粮食,并做起粮食贸易和金钱放贷业务,成为大里杙地区林姓四大族长之一。林石渡台后聘娶的妻子,还为他生下6个儿子和几个女儿。

  仅仅用16年时间,林石就从一名贫苦的闽南移民,一跃而成为一位钱多势大的台湾乡绅。

  拥有私人军队的传奇家族

  在人类历史上,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族群,对一片陌生新天地的开拓历史,都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移民、开垦、稳定、扎根、发展、壮大、或消失……焦虑、适应、冲突、挫折、挣扎、奋起、喜悦、或绝望……结局无非两种:要么默默无闻地消失在莽莽、草原、孤岛中,要么在全新的天地间,书写下属于自己的历史。

  雾峰林家的历史,正是这样一部史诗。

  2004年,央视一套播出以雾峰林家为主线的36集电视连续剧《沧海百年》。实话实说,也就是大陆电视剧的水准。本来,雾峰林家的故事,完全可以拍出西方电影“史诗剧”或“西部片”的气魄与精神,至少也该拍出日本“大河剧”的精致与真实,结果,《沧海百年》不过尔尔,白白浪费了一个好题材。

  简单地说,受台湾林爽文起义影响,林石家道中落,重返贫困。林石儿媳黄端娘,携二子迁居阿罩雾(今属彰化),确定了后来“雾峰林家”的根据地。到林石孙子林甲寅,据说他在土地庙里捡到12块金子,林家再次快速致富。

  到林石6代孙林朝栋,林家已经集地主、财主、乡绅、族长等各种身份于一体。时值中法战争爆发,法军入侵台湾,大义凛然的林朝栋,自费出钱出粮,从家丁和族人子弟中,挑选500精兵,又得妻子杨水萍率领的6000余名乡民助战,于1885年1月,在基隆与法军血战,力保基隆不失。

  战后,清廷论功行赏,林朝栋获授“兵部候补郎中”官职,官越当越大,不仅深受台湾巡抚刘铭传赏识,后来还取得台湾樟脑出口的专营权,从此踏上官、绅、商一体化的权贵道路。

  更重要的是,1884年9月,以500乡兵为基础,林朝栋出钱建立一支半私人性质的近代化武装集团“栋军”6营(也有人说是7营)。雾峰林家,居然拥有自己的军队。

  甲午战败后,清廷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林朝栋放弃台湾庞大家产,含恨返回大陆。鼓浪屿宫保第,便在其后建成。1904年4月14日,爱国将领林朝栋,病逝于上海。

  碰壁的理想主义者林祖密

  大约在1919年6、7月份,林朝栋之子林祖密,以逐条笔记形式,写下《出山境遇》一文,专函孙中山,报告自己在政治局势复杂的闽南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郁闷。笔记一开头,首书4个大字:“一言难尽”。

  林祖密感叹:“受任以来,自耗家资十五万有奇;运动福建全省警备队届时响应(广东革命政府);运动厦门两炮台(准备起义);召集闽南军起义……”,为革命任劳任怨,贡献良多。但是,复杂的政治局势下,林祖密由孙中山亲自任命的闽南军司令一职,却被粤军强行改为攻闽粤军第二预备队司令,部下被杀,枪枝被缴,给养被扣,部下士兵被逼作苦工,部下军官随意被撤换,司令部被架空……林祖密抱怨:“屡次向总部交涉,概置之不理。”为此,他恳请孙中山出面主持公道。

  当年的闽南,政治局势异常复杂,表面上支持孙中山广东革命政府方面的,有陈炯明“攻闽粤军”、方声涛“攻闽滇军”、宋渊源在永春成立的“护法军”、张贞在泉州成立的“靖国军”、林祖密在漳州成立的“闽南军”等部;表面上支持北洋政府方面的,有福建督军兼省长李厚基、“援闽皖军”臧致平、“援闽浙军”童保暄,还有在福建影响巨大的闽系海军等部。各方势力时分时合,全为一己私利。理想主义者林祖密,显然无所适从。

  林祖密(1878-1925年),谱名资铿,字季商,1878年4月14日生于台湾。父亲林朝栋返回大陆后,林祖密留在台湾(时为日籍台湾人),暗中资助台湾人民的抗日起义、暴动。1913年,林祖密放弃庞大家产,放弃日籍,申请恢复中国国籍。中华民国内务部,为此特发给林祖密恢复国籍许可执照,编号“许字第一号”。

  此前此后,林祖密一直支持孙中山革命。1918年1月6日,孙中山亲自任命林祖密为“闽南军司令”,并颁发任命状。林祖密更是积极疏财招兵,为革命奔走。

  不过,和任何时代一样,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理想主义者几乎注定处处碰壁。林祖密的钱是花出去了,可是所招“闽南军”各部,并不真心听他调遣。结果,出现上述一幕,陈炯明排挤、打击林祖密,闽南军司令被变相免职,闽南军散伙。

  林祖密父子之死

  但林祖密痴心不改,官不当了,他便致力于实业投资,努力想改变闽南祖居地的落后面貌,成立“南靖农垦公司”,致力于改造九龙江北溪河道、开发矿山、发展农业、交通。期间,还曾任过福建省水利局局长。

  1925年7月2日夜,一心兴办实业的林祖密,突遭浙系军阀围捕。同年8月23日,被枪杀于漳州华安县和尚山。林家后人不停向国民党中央控诉林祖密冤情,却始终不了了之。

  值得一提的是,林祖密的第五子,参加过昆仑关大战、任过中国赴缅远征军中尉的林正亨,因参加中共地下党,1949年12月27日,被国民党政府判处死刑。据说,林正亨是死于台北马场町刑场的第一位台湾人。

  从林石、林甲寅、林朝栋,到林祖密、林正亨,林家几代人的命运,几乎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的血泪史。

  呜呼,雾峰林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