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林宝《元和姓纂·林氏篇》(可编辑原文 附影印版原文)

2015-11-01 林宝 浙南林氏源流网


四库全书版《元和姓纂》林氏 影印图1

《元和姓纂》卷五·林

林,殷太丁之子比干之后。比干为纣所灭。其子坚,逃难长林之山,遂姓林氏。【案:《通志》:“林氏出自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开生林英。英生林茂、林庆。”世系甚明,因长林山得氏説自林宝始,夹漈称其偏狥有以也。】鲁有林放,仲尼弟子。《左传》:林雍、林不狃、林楚,代仕季氏。《左传》云:“林楚之先,皆林氏之良也。”齐有林阮,见《说苑》;林类,见《列子》;林回,见《庄子》。

济南邹县

《风俗通》云:“林放之后,至林玉为相,有九子,号十德之门。”又居九门,见《戚苑》。子孙秦末居齐郡邹县。汉分齐郡,置济南,遂为郡人。玉元孙挚,仕汉,封平棘侯,传封四代,见《功臣表》。曾孙林遵,字长宾,受《尚书》于同郡欧阳高,官至少府太子太傅。见《汉书·儒林传》。遵六代孙邈,后汉徐州刺史、清泉侯。五代孙乔,字伯昇,与释道安为友,见《高僧传》。伯昇元孙道明,后魏清河太守。生胜,北齐散骑侍郎,魏分清泉为临清,今衮州临清人也。胜生昙。昙生通。通生登,唐清苑、博野二令,以二子官居高陆,入关居三源县。生游楚、游艺、游道、游真。游楚自万泉令应燮理阴阳科第二等,擢夏官郎中,出凤、陈、鄜三州刺史。生希邱、希望、希礼。希邱,定平丞,生肃、琨。肃,延安主簿,生少良、伯成、季随、贾。伯成,偃师尉。琨,司驾员外,知制诰。生礼,膳部左司郎中、谏议大夫、中都男,赠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生贲、贽、贵、宝。贲,左神武胄曹;贽,崇文校书,并举进士;贵,定平丞,三代进士;宝,太常博士。希礼生璠、玒。璠,京兆法曹,生伸、偃。伸,白水令;偃,司议郎。游道,高平令。生希、业、涛、洋。业河南法曹,生弼、赏。弼,王屋令;赏,监察御史。涛,渭南尉。孙清越,邺令。洋,密、衢、常、润、苏九州刺史,生晔、益、实、毕。晔,万年尉;益,河阳丞。游真孙明,大理司直,榆次县令。

平凉

后魏平凉太守林遁,称遵后。晋永嘉后,平凉女为魏孝文帝后,生废太子恂。

广陵

监察御史林衮,状称尊后。后汉末,恂仕吴,因居焉。恂,盖衮之先也。

魏郡

林放之后,状称本居广平、任县。隋末徙魏州。唐率更令林庭珉女为元宗昭仪,生万春、宜春二公主,其子寔,为湖城令。

晋安

林放之后。晋永嘉渡江,居泉州。东晋通直郎林景十代孙宝昱,泉州刺史。今领判官监察林藻,江州判官兼监察林蕴,皆其后也。

成都

汉有林闾,善古学,扬雄师之,见《雄集》。

河南

《官氏志》邱林氏改为林氏。


四库全书版《元和姓纂》林氏 影印图2


四库全书版《元和姓纂》林氏 影印图3


有关《元和姓纂》的信息: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元和姓纂》及注释

【唐】林宝《元和姓纂序》

【唐】王涯《元和姓纂序》


分卷

《元和姓纂》目录

《元和姓纂》卷一 【上平声东韵至江韵】

《元和姓纂》卷二 【上平声支韵至虞韵】

《元和姓纂》卷三 【上平声模韵至文韵】

《元和姓纂》卷四 【上平声殷韵至山韵】

《元和姓纂》卷五 【下平声先韵至凡韵】

《元和姓纂》卷六 【上声董韵至阮韵】

《元和姓纂》卷七 【上声混韵至范韵】

《元和姓纂》卷八 【去声送韵至夬韵】

《元和姓纂》卷九 【去声队韵至梵韵】

《元和姓纂》卷十 【入声屋韵至乏韵】


历代评价:

【宋】郑樵对林宝的评价:林宝作元和姓纂 而自姓不知所由来

【宋】洪迈《姓源韵谱》:《元和姓纂》诞妄最多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对《元和姓纂》的点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