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氏男儿】了不起的中国民族学奠基人【林耀华】

2015-11-04 古田微生活 浙南林氏源流网

古田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历史的长河中,古田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可传颂的人和事。除了名闻遐迩的陆上女神陈靖姑及其祖殿临水宫、南宋理学宗师朱熹讲学的蓝田书院、曾九主中国佛教协会领袖圆瑛大师及其任住持的千年古刹极乐寺外,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值得我们自豪的人和事却淹没在浩瀚的历史长卷中。
近日在古田举办的林耀华故居揭牌仪式,也让很多人重新了解了这位了不起的老乡。(链接:林耀华故居在古田揭牌



林耀华先生(1910年-2000年),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教育家。他一生成就颇丰,被誉为人类学、社会学的一代宗师、学界泰斗。
他曾亲自带领团队深入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实地调研,鉴定和确立了彝族、白族、傣族、苗族、回族、哈尼族等13个少数民族,独立鉴定了1个少数民族,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民族学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他一生著作等身,成果璀璨,主要包括《严复研究》(1934)、《义序的宗族研究》(1935)、《金翼》(1944)、《凉山彝家》(1945)、主编《原始社会史》(1989)和《民族学通论》(1992)等。他的传记已被美国《世界名人传》第6、7版,英国《当代成功的国际名人传》和日本《文化人类学事典》等多种国际名人传收录。
林耀华先生,1910年3月27日生于古田县岭尾村(现黄田镇凤亭村),笔名自贡、述真。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是与费孝通齐名的一代宗师、学界泰斗。2000年11月27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0岁。
林耀华先生1928年毕业于福州英华高中,1935年获燕京大学社会学院硕士学位,193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深造,l940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l942年担任成都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代理主任。1949年10月1日率领燕京大学学生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并登台观礼。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前身为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52年调入中央民族学院任教授。1956年创办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并任副主任。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1972年担任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负责人。l978年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成立,出任首任所长。l980年任中央民族研究所所长,参加中国民族学会第一届会议,当选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民委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民委委员,中国民族学学会、中国社会学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
林耀华先生长期从事民族学、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1944年以小说体裁用英文撰写的《金翼》一书在美国纽约出版,1947年在英国伦教出版。《金翼》描写了中国南方汉族农村宗族与家族生活的传统及其变迁。1941年他回国后多次深入四川凉山地区,对凉山彝族社会结构与诸文化现象作了缜密的考察。1947年写出《凉山彝家》一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l950年之后,他先后深入藏区、东蒙草原及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居住地进行民族工作和学术考察。参加并领导对云南省诸少数民族的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工作,担任《辞海》编委会委品兼分科主编及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副主任委员。30多年来,他应用人类学知识率先运用马克导主义指导人类起源论研究,其著作《从猿到人的研充》使国内的人类学研究转到新的方向。他主编的《原始社会史》内容侧重中国,兼顺世界,是目前中国阐述原始社会史最为详尽的一部学术著作。他的许多民族学论文(包括与他人合作的),辑成《民族学研究》一书,对原始社会史分期、少数民族社会形态、民族学研究方向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他自1941年起先后在云南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央民族学院致力于原始社会和民族学的教学工作,培养了一批教学和科研人员,为中国民族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学术成就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曾随聘担任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协会主编的《当代人类学》通讯编辑、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高级研究员和美国传记研究所的国际名誉顾问,他的传记已被美国《世界名人传》第6、7版,英国《当代成功的国际名人传》和日本《文化人类学事典》等多种国际名人传收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