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家男儿】中医实战高手林杰(下)

2016-02-15 浙南林氏源流网

导语:在病人眼里,他如同一位魔术师,寻找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开关,常常用最简单快捷的导引按跷古法治疗疾病,手到病退。而这些神奇的背后,是这位医林人杰二十多年孜孜以求的付出。



 

  《林李之见》(一)——《知其要者》

  2013春天,陕西。

  和李辛兄、林杰兄游学渭南,他们无论在车上、在饭桌前、在散步中、在狭小的卧室里,都能听他们激情四射酣畅淋漓地论道中医。

  油麻菜有幸得闻,奋勇纪录,欣喜之余,不敢独享。

  林杰:《黄帝内经》里面有一句话叫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大家说中医很难学,其实中医未必是很难学,而是没有抓住这个主线而已。

  李辛:我是大学三年级碰到我的引路老师,他就说你把中医学院学过的东西都忘掉,所有的病和所有的方,你就看四个字——寒热虚实,我就是从这里进来的。

  林杰:人说学医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可用之方。没有人的病是因为你的框框条条而生的,是千变万化的,但是你一定要有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寒热虚实”这四个字。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李辛:去年道医会,我说宋代的那个治疗疮疡病的思路,其实是非常好的治疗内科病的思路。为什么?它一上来就是判阴阳,就是这个病你先看阴症还是阳症,阳症你不用治,稍微碰一下就好了,不把这个局破了自己就好了。难的是阴症,阴症就是它自己已经没电了,程序也乱掉了,内存也不够了,然后它已经在往里边掉了,你现在看到的所有症状其实只是一个表面的东西,它后面还有好几层要掉呢。但是现在我们的病跟汉代不一样,我觉得汉代百分之八十的病是三阳症,我们现在百分之八九十是三阴症。

  林杰:肿瘤也一样,如果长在体表的肿瘤大家都觉得不可怕,一个它有形可视,你可以看得见它的形、状,都可以看得清楚,容易判断它的寒热虚实。另外一些肿瘤长在体内,你又看不见它,只能去猜测、揣摩,去推理,大家就觉得不着边际。如果说有办法像看待体表肿瘤一样的方法,或者掌握这个要领,那肿瘤也是一样的可以治疗,没有问题的。

  李辛:现在看不清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原来学习的那套辨证论治的思路。它其实辨的是病辨的不是常。不管它是肿瘤还是感冒还是现在的这个禽流感,你所要看的还是它元气的虚实,这是最基本的,你就能判出事阴症还是阳症,然后你还是要看他的脉络是通还是不通,哪里不通,这些东西就像是这个房间的基本状况。我们现在其实是根据邪气在判断,所以邪正不分。有的方向是邪气主导的方向,有的方向是正气主导的方向,但邪气主导的方向其实只是一个假的东西,正气主导的方向,或者正气和邪气相争产生的那个方向才是我们要解决的方向。而且正气和邪气相争产生的方向,它的基础点还是在正气。

  林杰:我反复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这个,我说的人其实就是人体的正气。我强调天下无病其实也是想把大家的这个框框打掉,不要以病来辨证,而是你要看到它元气与邪气之间的这种比例关系,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我们关注的点。

李辛:也就是说,我们医生的着眼点,当你说是天下无病的时候,不是说想当然说天下没有病,而是说我们看到的是元气或者人体的生命力,它的脏腑气血,它的经络,它本来应该所在的常态是什么样,我们所要治疗的是让人体失常的那幅图画变成正常的那幅画。而只要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完成这个由失常到正常,这个病自然就解决了。你说的可能是这个意思。

  林杰:对,我并不是看不到这个现象,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电脑屏幕上有无数种图案,我们很真切的看到它,我们并不否认看到这个现象,但是这个现象它只是数据传递的结果,数据转换的结果,支撑这个数据的是什么,是网络和内存,你只要改变了网络,图案早就变了,你改变了内存,图案也早变了,但是你必须看到这个图案,知道它是来自百度还是来自搜狐,你才能改变它的内存改变它的网络。所以现象背后一定有支撑的东西,支持它出现这个现象的东西是我们需要改变的东西,仅此而已。

  李辛:或者换个角度来说,每个人就是一个电脑,它的硬件每个人不一样,它的软件每个人也不一样,它常用的那些程序,程序其实就像经络或它的反应模式也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同样一个病或同一个邪,它到了每个不同的身体里边之后,它表现出来的症状,那个相都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所谓的辨证论治都是在抓表现出来的东西,然后再倒推。其实真正的原本的中医,就像《黄帝内经》里面说的“众凶弗闻,众脉不见”,你要忘掉这些想象,直接去看这个人本来的那个样子,而每个人本来的样子就是很简单的,元气有没有,中气有没有,然后元气向外输布到最外面的那个东西有没有、通不通,最外面的东西收回来的力量够不够。这个是最基本的,然后才是奇经八脉、十二经脉,然后再三百六十五个穴位,然后再心肝脾肺肾,那都是再细节、再细节、再细节......人体最核心的是这一个圈,元气、中气,然后元气、中气到表和到里的一个开阖,然后才是我们现在学习的脏腑、奇经八脉、邪气、中医的辩证、中医的病名、西医的病名......它是一圈一圈一圈,中医伟大在哪里,就在这里。

 

  林李之见》(二)——《负阴抱阳》

  林杰:我们在练功的时候都有一个要求,叫做外裹内撑,外面气包裹起来,里面的气往外撑,有点像篮球一样,外面那层皮是裹着的,里面的气不往外撑就散了,整个身体处于气的外裹内撑这个状态。所有的练功都是这样子的。一种平衡的结果。你撑大了就破了,压进去就瘪了,它就是要在那样一种状态。无凹凸处,无断续处,就是这个意思。其实就是你刚才讲的开阖就是这意思。

 

  李辛:这个也是雅克爷爷说的,他认为阳气就是一个约束力,当阳气没有的时候,它既约束不了也支撑不了,这个局就破掉了就散掉了。内撑是从内向外的那个力,其实就是开,这个开不仅仅是现在所说的卫气,其实是从下焦开始的所有一切把整个身体启动的那个力量。而内收的力还是在下焦,能够收住不散掉的那个力量。所有的力都是从最下面开始的。

林杰:所以叫卫出于下焦。

李辛:现在比如说对卫气或者对下元的这个力,也是局限在卫气或者局限在膀胱经,其实它是一个整体力。

  林杰:我有一次在练功,练带脉,我终于知道带脉不是只有这里一条,而是可以推而广之,所有横行的脉都是带脉。因为我那天练的时候,脉是这样子走上来,一圈一圈走出去,全身上下无处没有横行的脉。有一个纵行的脉一定有个横行的脉在约束着它。这个气呢,你可以把它当做卫气,也可以把它当成带脉的一种约束力。哇~~,那种感觉一下子就体会到了,我一直以为带脉就是这一根,后来才知道它其实是一个圈形的东西。

李辛:或者说是人体元气的一种修复力,它时时刻刻在修复。而且我怀疑再早的中医和现在流行的奇经八脉、十二经脉可能还不一样,因为我们现在感觉到的脉,有这样走有那样走,或者学的就是这么走,但我们都知道,其实不局限于此。就像佛经里说的“凡所有相皆属虚妄”,就是说作为当时来说,只是给我们一个表法,有这么一个脉,但实际上真正的脉不是这样的。比如说你扎足三里扎一针,这一针下去就是像往池塘里丢一块石头,全通的人就全身都有感觉,只有非常不通的人才会很局限地顺着这条经走。这也是现在不少学中医都是在想象中学习。

  林杰:所以要想理解经络,不能按图索骥,误认为穴位的连线就是经络,认为这就是十二经脉的走向,其实是不对的。在不同的状态下,不同的时空地点下,经络都不一样。经络一定是我们人体的元气在体内循环和在体外沟通交流状态下的一种产物。比如说在寒冷和温热的天气下,经络所走的方向和大小、宽幅一定不一样。并且它也不仅仅是一条线。

李辛:《黄帝内经》里面有一段话叫“三焦者,元气通行之府”,我觉得重要的是三焦,经络它是三焦的支架,或者是主干道而已。元气当人体在不同的状况或者在不同的天气的时候,它在输布的过程当中是以三焦的开阖为中心的。它其实就是一个圆球,经络如果太局限在我们学习的这个经络上,真的会变成有形化的考虑,当一落入有形的线路的思考就偏掉了。

  林杰:我记得有一句话叫做“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它已经把经络的实质讲得很清楚了。经络是阴和阳的聚合体,冲气是指它在流动的状态,经络一定是阴阳聚合体在流动状态下的结果,所以它的三个因素,有阴、有阳、且在活动当中,它一定不是死的东西。因为它有阴有阳,所以它分为可视和不可视的部分,如果你一直去找可视的部分,就丢失了它很重要的另外一部分——阴的部分。一味地去执着有形的实质,而忽略他空间的部分,也许研究的方向就有些偏颇了。经络犹如闭合线路中的管道,你看电线,若没有电流,没有在闭合的环路中存在,只是个摆设。

  李辛:这个只能靠打坐去实证它,所以中医学院的学习如果没有这一步我觉得是非常遗憾的。

  林杰:所以未来你应该去传授他们一种方法,怎么样让他们进入实证阶段,他如果对自己都没有认识,没有体悟的时候,去治别人的病真的都是瞎子走夜路。

  李辛:不少中医,即使已经很有名的,他内心其实是惶恐的,他并不快乐。我在想,慢慢地我们把已经有的书汇集起来,介绍给中医学院。比如说像熊春锦老师的《道医学》,我们刚刚讨论的那部分他讲得非常深入,非常广泛,这次我看了以后对我启发特别特别大,像雅克爷爷的书,我们可以出一个清单。因为我现在感觉去大学做一个讲座他们可能会觉得很好,但是你真要去推广,会有很多抵抗的,一方面是体制里面的抵抗,老师的抵抗,另外一方面学生他如果没有真正的知道这个东西好,他要来学,我们这样直接去给他们,其实还是很费力。我现在感觉西方的学生反而是我教过的学生里学得都比较深入的,第一他没有成见,第二他从小的生活环境就是独立思考,要质疑,他都会带着问题来学,第三他要自己独立开业,他们学的时候都是非常非常投入的。我希望,我感觉未来两年左右中国会出现这么一批人,一批学生,或者是已经工作的人,好像中医我觉得它在觉醒。

  李辛:我那天晚上突然想到,中国文化或者中国人的经络也正在重新接通,就像变形金刚一样,它原来外面有重重束缚,它里面的气脉因为这几百年的消耗都闭住了,现在我觉得整个社会或者全球所有的相,都是中国文化或者是中医,它的经络正在自然地接通。我在想,顺着这个接通的相,我们作为中医怎么来在这一部分做一些工作。就像昨天你说的,我们原来学的时候真的是撞头一样地学,像我周围的几个朋友他们也都是学到半疯掉的时候才学出来的,我们差不多都是这样一批人。

 

  《林李之见》(三)——守常

  李辛:方向是第一位的。很多人挟一技以行天下,或者觅一个方子行天下的,大家会误以为这是中医的核心,其实误导很大。怎么能够让在校学生或者年轻的中医一开始就能够知道方向在哪里?

  林杰:有一位很著名的医生说"没有秘方"就是这个意思。他其实并不是说他没有一个他得心应手的处方,而是他认为针对每个人一定是量体裁衣,量身定做。"因人、因时、因地"地去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行辨证论治的,最后选用一个相对合拍的方药,所以没有所谓以一方治万病的"秘方"。我觉得这完全正确,因为真正能做到辨证论治的时候,就会发现不需要秘方。知道了炁的升降出入,知道了药性的寒热温凉平及药味的辛甘酸苦咸淡;以及这些东西与病人的原有体质、元气之间的一种交流;你就知道怎么样用药物去帮他按气血原始的方向行走。帮助到了,就已经是最好的东西,一定不要过多地干预,强行改变气血的初衷。

  黄剑:刚开始学摄影的时候我们要学什么黄金构图、对称构图、斜线构图、S形构图等等,会想到用光是什么,逆光、顺光、什么光线表现什么人物,书上都会教你,但事实上到最后其实就是抓住神,他的眼神,他的那种动作的高潮,一种情绪的出现,自然的会形成一个格局,这时你摁下快门去,就抓住他了。

  李辛:这个叫势、机、度,格局其实是它形成了一个势,在医生或者摄影师当下切入的时候是机,这个机它能够把整个势都涵盖住,而且未来的势和过去的势全都包容掉,度就是在那个当下恰到好处,这个是需要训练的。作为初学者势一定要看清,然后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要学会抓机,然后反复锤炼的是度。

  林杰:太棒了。我一直在努力的也不过就是怎么样去把这种“机”和“势”表达出来,所以我想出的每个名字里面都有“机”字,都有“势”字。几十个名字里面都有,但一直没有表达得很清楚。

  李辛:人体的气,比如说需要吃人参的,其实是下焦虚了,虚了以后,其他都动不了了,不能根据外界的变化而变化了,机器就停下来了,人参就是给这么一个势而已。小柴胡是从里到表中间缺了一段,或者桂枝汤其实是同一水平的,麻黄汤是里面都有,表闭住了,需要一个力,就能出去了。我们拼命地争辩,小柴胡汤、补中益气、逍遥散、桂枝汤到底有什么区别,都是很细微的变化,它们的势都是在中间这一路,这样出去,仅此而已。那些细微的东西实际上是需要他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当中慢慢去体会那个度,作为初学者,能够抓住这个“势”,知道什么叫“机”,抓住“势”和“机”就会成为非常好的医生。

  林杰:我反复强调的一个医生的作用其实就是两个字叫“帮助”。假设有个人去登山,登得很累了,却要上一个台阶,上不去了,那时前面有人拉他一把,或后面有人推他一下,他就上去了。医生就是这个人,在这个恰当的时机出现了,帮助他过这个难关,就这么简单。当然,他主观上要有上台阶的意愿才行。

李辛:有个口诀“守中央,通四方”,所有的病都这样,要明白是需要先守中央还是先通四方,守住中央它自己就通四方了,中央有的你帮它通出去,通出去后它自己又回来了。像这个门,它开也开不了,合也合不上,你先看,它需要合就给它合,合上了就成了嘛,它需要开自己就开出去了。开阖是“机”当中最重要的。

  我原来看病以直觉为主,03年在御源堂,徐文波说李辛啊,你这套人家没办法学,你能不能用整理一套理论把它表达出来。我当时是愣头青,觉得这个东西你懂就懂不懂就不懂,有什么好讲的。后来认识了克劳丁娜,她是西方人,她问了所有这些问题,并把我的回答记录整理出来,后来整理出《回到本源》这本英文书,现在中文版正在校对中。

  林杰:我这么多年做下来,发现自己在做治疗的当下一定没有理论框架,我觉得当时当下就应该是那个样子。当调理完了,有人问我为什么那么做的时候,我才想去追寻我刚才那么做的理由。而当我开始思考时,刚才那种状态已不在了。我经常开玩笑说刚才是一定是元神在给人治病,因为我觉得那个瞬间,完全已经脱离了自己小我的这个状态,用另外的一种状态在做事。我感觉平常都是用识神在做事。

李辛:你其实跟病人跟周围是合一的,合一的时候你知道哪里缺了一块,没有这些思考的。

林杰:因为我从来不会事先设定一个东西去迎合它,针对它,就是在当时当下觉得应该这么做而已。我现在说说笑笑,但是我一旦进入治疗状态的时候,我一定就忘记了刚才在说什么,就是在治疗当下会做一个判断而已。所以别人一直问我擅长什么,我真不知道擅长什么,能治什么病,我也不知道,从来没有病名在我这里产生过。

 李辛:天下就这一个病,就是常与失常,常是不变的,所有的常就是这一个东西,失常的是千变万化,你只是把它弄回来。就像一堆东西,不同人进来会摆出不同的样子,宾馆的服务员知道杯子和茶放在什么位置,这就是常,很简单。中医治病其实非常简单。

  林杰:很多人,当他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他的病就应当快好了。比如有一个人有颈椎病老来找你调,最后你发现他只是枕头不好,你让他把枕头换掉他马上就好了。那个人说老是腰疼,来治了就很好回去又疼,后来我一看他那个弹簧床都差不多快烂了,他睡在那上个床上不痛才怪,后来床一扔掉就好了,生活方式真的很重要。真正的中医是很艺术的,化争斗于无形,让它归本位,各得其所。这世界上所谓的邪与正也都是我们的观念,它本来就存在,当你把它归为邪的时候它才变成邪。

  李辛:要是我和林杰跑到摄影圈去做摄影去了,就会有人说这个不正常,我们俩就是邪气了。

  林杰:对,所以中医把这种气称为"客气",来做客的。偶然来客串一下可以,不要老留在那里。有一个词叫鸠占鹊巢,本来你只是来过路过一下,打酱油而已,现在变成你留下来了,还把主人赶了出去。哪里有天理啊?

 

 

  《林李之见》(四)——破相

林杰:昨天我听有个貌似权威的医生对一个病人说:"你这个人最多活十年",结果把那病人吓坏了。我当时就批评了那个医生,我说,你说这句话的时候,都不知道你自己能不能活过十年,你凭什么给别人下这个定论?说这个话是没有道德的,因为他可能因为口误害死一个人。

  孙皓:很多医生是把病人给判死的。我同事的爸爸,去医院检查,诊断是肝癌晚期,前一天还活蹦乱跳,听到这个判决,本来说还能活三个月,结果他三天后就死了,活活被吓死。

  林杰:真的是被吓得"魂飞魄散"啊。其实一个人只要他自己不放弃,都有活下去的理由;当他失去斗志,当他自己放弃的时候,什么人都没办法帮忙。

  李辛:像这种病人,听到西医判定是肝癌,活不过三年,他心念全都是“三年、肝癌”,当他心念都是肝癌的时候,虚空当中吸引过来的全都是在强化这个肝癌。象小孩子,他有无限的可能性,但是当你下定义他是什么行,或者什么不行,他就比较不容易改变,把他限制住了。

  林杰:这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频共振啊。比如当你听到的诊断是"癌"的时候,你的思想往往就会被禁锢住。因为现代人的潜意识,早已被植入过"癌症是绝症"的概念。那一瞬间,你已经无法打破这个观念;只要你无法改变这个观念,你就不可能超越它,这个观念所相应的"相"就一定会存在;你就治不好"癌症"了。而假如你认为癌症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的时候,你就可以推想它有没有可能,像体表的疔疮疖肿一样,把它化掉,让它愈合只要这个念头一动,所呈现的象马上就不一样了。大家知道,"癌"之所以形成,是各种因缘聚合的结果,抽离其中的某些条件,事情就会有转机。我有一位亲戚,平常身体非常好,因为投保的需要,保险公司要求她做个体检。一查,说肺部有个阴影。那个医生就告诉她,你可能是得了"肺癌"。她从医院回家那一瞬间开始就瘫在床上,就起不来了。我当时在德国,赶回来一看,知道她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因为潜意识被扭曲了。于是我就给她讲,你这个不是肺癌,只是肺部一个炎症而已,我明天带你去医院检查。我给放射科的医生串通了一下,告诉她这个肺部的阴影,只是因为炎症导致的,可能输液十天八天就好了;去的时候还是用轮椅把她送过去的,做完检查她就能站起来了。然后真的去输液,感觉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到了第十天,医生告诉她炎症已经消除了,拍片已没有阴影了。她彻底放下顾虑后,高品质地生活,到现在已经六年多了。

  林杰:能击垮防线的往往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都长期被教化、被洗脑、被植入、深入到潜意识;表面上你说不害怕,但其实心里还是害怕。中医认为"恐伤肾",恐则气下。我们一旦受到惊吓,气就容易下陷,元气就提不上来;越提不上来,越往下坠,最后就生机陨落了。因为中医的观点是心为火而肾属水,肾气一上不来,就无水制火了,不能水火既济,阴阳慢慢就离绝了。恐惧所产生的气机阻碍,后果真的是非常可怕。所以我给很多肿瘤患者治病的时候,我往往先用"升陷汤",先把他的中气提起来,让他从害怕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一方面从心理上给予疏导,另一方面从气机上用药引导他,然后再用饮食起居,服气调形等方法全面调整他的气机。

  从现代医学而言,一旦潜意识产生恐惧的时候,那么支配他的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一定不能协调,不能平衡。总有一根紧张的弦悬在那里,那么他的内分泌系统,一定处于紊乱状态。只要他内分泌系统不平衡,身体不可能是好的。他体内有种带破坏性的激素在不断地分泌,而良性的激素不断被打败,最后不能支撑他的身体的需求,当各个脏腑得不到有效的支持的时候,慢慢就衰竭了,最后就死了。所谓的并发症其实大部分都是在恐惧状态下的一种产物,都是恐惧所结的果。

  我还有一个朋友是摄影记者被诊断为胃癌晚期。医生说他存活期最多一个月,叫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当他万念俱灰时,突然想到他这辈子最渴望做的事就是能拍到野外华南虎的照片,而平时他没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件事,要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光,能幸运地拍摄到野外华南虎,应该是了却一桩心愿。家人就给他买了一个很好的相机,在山上给他搭了一个茅棚做掩体让他在那里守着。他天天守着,静静地等待华南虎的出现。一个月过去了没事,两个月过去了也还活着。然后就第三个月的时候,他儿子提醒他说:"爸爸,三个月过去了,你感觉怎么样嘛?"他一算,早就已经活过三个月了。因为他在专注做这件事的时候,聚精会神。他已经完全忘记自己是癌症病人,也忘记了自己身体的存在,他只想努力完成他唯一的目标,从未留意到他身体还存在另外一些的不舒服。他体内的正气就慢慢被培养起来了,他一直在这样一个正念当中,就象老僧入定。就这个正念足以支撑他的身体,所以原来的那些邪气就慢慢退去了。然后他儿子问他还想做什么,他说想旅游,他儿子就带着他到处游玩。后来他儿子给他添了个孙子,他更高兴了,每天忙着孙子的事而浑然忘我,到现在八年多了,还活得好好的。一个月和八年啊!

  还有一个老太太也是这样。去年参加她葬礼的时候,她儿子给我讲述的。她当年被诊断为急性播散型淋巴癌,医生说她马上就要死了。但她说死之前有个心愿,要儿子赶紧先结婚。他儿子偷偷地告诉他妈妈,他老婆已怀孕了,老太太特别开心,每天忙着伺候儿媳妇忘记自己生病的事。结果过了一阵子,小孙子出生了,她又把所有注意力转移到小孩身上,最后活了四十几年。我去参加她葬礼的时候已经活了四十几年了。

  所以癌症并不可怕,完全是因为你的心,你的观念才让它面目狰狞。当我们被某种教化以后,对癌产生恐惧。恐惧让正气无法支撑你的身体,邪气乘虚而入,形势发生急剧的改变,这时候就容易恶化了。有一些人,因为他执着那对应的相已经到那个程度,无法扭转了,我们医生也束手无策。但是真没机会了?我说只要说他的正气尚存,又愿意身心放下还是有机会的。我们去观察一个病人,不必关心病名是不是叫"癌症",只是关注到他身体内部的正气还有多少,足不足以支撑他内脏和经络的运行,我们有没有能力帮助他这股正气去支撑内脏的运行。如果经过我们的帮助,可以让他内脏处于正常的状态,那我就说这个人可救,我才不管他病名是什么肿瘤不肿瘤。就象房间多了一堆垃圾,固然不舒服,但如果不妨碍你生活,可以暂且先搁置。但如果说这个人身体内部,已经无法调动他的正气,我们无法帮助他去运行了,那么我就会告诉他我真的无能为力。比如你想帮一个身无分文的乞丐去开个公司就很难,但是你去帮一个有资金来源和有创业精神的人创业,就比较容易。

  李辛:像癌症病人,白血病或者很重的病,就像林杰说的开公司做生意一样,医生能够调整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取决于这个病人的资源,比如说这个病人还有三个月还是五个月还是三年,如果只有三个月活路了,我们这时候的治疗就是怎么让这三个月变成六个月,六个月变成八个月或一年,这头几步如果没有错,中间其他方面没有大的意外,这个癌症其实就向愈了,不需要专门去治这个癌症的。

  林杰:就像开公司,资金链断裂是他致命的伤;但如果说他资金一旦有来源,他就能渡过这个难关,整个公司就活起来了。

  李辛:现在很多癌症病人,第一是医生先给他说死是癌症,把无限的可能性定位到必死的路上,然后告诉他什么时候死,然后再放疗、化疗、手术,然后再用那些很毒、很猛的中药,每一步都走错,坑越挖越深。其实不管什么病,他能够活一年半,这一年半里面轻轻地治,不要打断他,然后他自己调整生活方式,这一年半延长到两年到三年,这样的话,不管什么病都能好。

  林杰:刚才的表达得可能有点凌乱,但是总体上是表达了我的一种思维模式;应该是我这么多年的一个战略。这些年你说我在医学上有什么大的突破,我还没有做到。但我理解了这个"理",找到了这条路,在这条路上走的时候觉得它是比较安全的,最起码它不会掉到悬崖下去,前面还可以看到光明,可以看到我的目标。

  李辛:人有无限可能性的时候才可能自在。一个人的心相被几百年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层层加工固化,这个心相破掉了天下都没病了。

  林杰:我说"天下无病"这个概念也就是为了破这个相。其实,"空"的本意呢,就是有无数种组合的机会,"拥有无限可能性"的意思。无为,而无所不为嘛。我绝不是个人的胆大妄为而标新立异,而是我觉得"天下无病"既是一种祝福,更是一种真相。大部分中医其实也都不为病名所绑架,所拘束。当你能够把这真相看透的时候就不会认为有"病"这个东西了,因为人真的原本就没有病。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自然界有风雨雷电;都是正常的现象,都是应有的现象。你不能说月有阴晴圆缺,它就有病,也不会因为自然界有风雨雷电,你就说它有病。是吧?

李辛:真正的大病是你内在的能量处于低点了,有这个病是让你修理自己、休息休息,如果还在那里吃药、到处找医生协助你往前冲,还要冲得比别人快,那这病只会越来越重。

  林杰:他找医生其实是给自己找个借口,继续堕落下去;继续他不正确的生活方式,继续他不正确的心智模式。

  李辛:我也有林杰医生这种感觉,很多病人来找我只是给他加油而已,他还打算继续往前冲,这对医生也是一种浪费,他们把医生当止痛药。

  林杰:对,这个说得太好了,医生绝对不是止痛药!他找医生只是为自己找个借口,找个安慰;然后继续冲锋陷阵,继续堕落;而漠然身体的求救和善意的提醒。

  李辛:医生不是拿来消费的。好多人他不珍惜现在的条件,我遇到一个病人很有意思,我说你现在衣食无忧,又有投资又有收益,你还有条件学中医,还有机会碰到好医生,要珍惜,人生不是永远都是这样子的。后来我出去游学一个月回来,她来看我,我说你最近看什么医生了,变化很大,这个不是吃我的药好的,那药没有那么大的效果。她说:李医生我回去思考了两个礼拜,跟老公商量了,把工作辞了。她当时那个情况已经在癌症边缘了,她如果还想做基金管理,路就走不长了。

  林杰:当你想获取什么的时候,总是要付出另外的一些东西,主要看你准备用什么做代价。

  李辛:对,这个也是张至顺老道长说的话,他说人生拥有的一切都是拿精气神来换的。



林氏人物可参见:

2015年中华林氏【500人物榜】

古代林氏人物系列(2015年发布)


2015年林氏回顾专题可参见链接:

中华林氏2015年发生的230件大事纪

2015年整理发布的【林氏网站】系列(部分)

内编林文欣赏(2015年整理发布)

外编林文欣赏(2015年整理发布 15篇)

2015年平台发布的林氏墓志碑铭(24篇)

2015年林氏谱序系列(33篇)

林氏支派系列

《中华林氏•浙南源流》述评系列(2015春节特别策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