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创新大道”层叠发展,共构立体生态“地下城”

AECOM AECOM 2024-04-19

在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的深圳,在高科技企业最集中的城市区域,一条“创新大道——立体生态创享街”正在崛起。这将超越单一的地下工程项目,成为全球城市轨道交通与地下空间整合类综合开发项目的一个标杆。

深圳轨道13号线科苑大道地下空间综合开发项目,横跨5站4区间(松坪站、科兴站、深大站、深大东站、科苑站),全长达3.4公里,实现“创新大道”+“科苑地下空间”+“轨交13号线”一体化开发,紧抓轨道建设和沿线城市更新的契机,将地下空间与轨道建设融为一体,为世界级科创中心打造世界级“地下城”。


AECOM多学科专业团队为该项目提供建筑、景观及交通设计整合服务,携手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及中铁二院工程集团卓越交付。该项目被列为2020年南山区政府工作计划的“三大示范工程”之一,规划设计已荣获2022年大湾区城市设计大奖实体落成项目类提名奖!




三大突破




项目以“先进性、综合性、高效性”为原则,突破传统单一城市更新模式,积极探索“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契机下的存量地区品质提升”创新型规划的编制方式及建设模式,构建高新园片区长远发展的空间结构,提出可持续发展品质提升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项目范围


项目旨在缓解作为世界级科创中心的高新园区地面人车交通矛盾、慢行系统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空间资源紧缺、环境品质不高等问题,力求实现完善功能、人车分行、互联互通三大目标,为沿线科技园区工作、居住的人们,提供便捷、舒适的地下地上交融的公共交通空间。


AECOM建筑设计副总裁、项目负责人钟兵曾在采访中谈及该项目时表示,“过去城市更新多发生于地表,这次则创造于地下,结合轨道交通的发展,为城市营造复合的、公共开放的底盘空间。它兼容服务、交通与文化功能,让在创新核心地带的年轻人白领,中午可以就餐休闲,下班时可购物运动。同时更希望融合公共艺术提供文化小剧场、新产品路演展厅、科技论坛等丰富生动的场景!在高度复杂的产城共构区,需要结合专业性与社会性的思考,植入更多弹性空间。”


文化创意主题空间


项目范围涵盖广,在多个领域都具有先锋示范意义:


1► 建设模式上,通过与轨道结建及周边零散用地的整合,创新性打造汇集共享空间、服务配套、交通枢纽一体的立体复合中轴,重构片区空间结构,为片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 规划技术上,首次采用市政与地下空间一体化、建筑与地下空间一体化、景观与地下空间一体化等一体化的集成设计方式,充分保障规划的有效传导和高标准建设。

3 审批制度上,首次探索了重大基础设施结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项目的规划审批路径,为解决传统结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项目审批难问题提供参考。





五大策略




如何突破地下空间的局限性,是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需要着重处理的要点。


为此,我们从 “以人为本”出发,提出以下五大设计策略,在解决物理性能舒适性差、体验单调、识别性低、活力不足等地下空间问题外,实现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地面地下交通接驳一体化、轨道车行与步行系统一体化、道路地下空间与周边建筑无缝衔接一体化,创造新时代地下空间的全新范式。


01

“地上+地下”、“室内+室外”


项目团队利用科苑大道路面改造契机,合理改造科苑道路断面,增设2-4米中央绿化带,并设置宽1.5-3.5米、总长1.23公里的带形采光天井。同时,利用道路周边公共绿地,沿地下空间两侧设置共8处下沉广场,使地面城市景观可延伸至地下空间,从空间感受上模糊地上地下的边界感,同时实现地下街与地面的便捷转换,解决消防疏散问题,减少地面附属设施的数量。



整合采光天井与下沉广场的设计策略,通过引入自然光、改善通风效果,提升整体空间环境,削弱地下空间封闭感,实现地上与地下、室内与室内一体化的目的。


02

“动态+静态”、“单层+多层” 


水平维度上,项目团队将曲线和错动的形态融入主动线空间,让人群在此既可快速流动,又可驻足停留;平衡了交通功能与配套功能,既保证单动线的导向性,又让体验感更加丰富且具趣味性。


南区收放式街道

中区波动式街道

北区错动式街道


垂直维度上进行立体拓展,充分利用与轨道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创造不同主题的大尺度高空间,以弱化地下空间的压迫感与单调性,形成局部多层共享空间;同时与下沉广场进行多维立体连接,丰富地下空间体验。


健康运动主题空间

灵活可移动交流培训主题空间


03

“智慧+科技”、“人文+生态”


科苑大道是深圳高新园区(著名的粤海街道办)的中轴,其两侧聚集了世界上最有创新力的科创企业。结合这样的环境特征,AECOM建筑设计与经济策划团队共同探讨,提出营造以智慧与科技为主题的科技体验、产品发布、智慧共享空间体系


科技体验馆主题空间


在空间的营造中,我们同时关注着使用者的文化需求与建成环境的生态性。一方面,项目团队利用地下空间的“暗盒效应”设计多处展览、演出及多媒体互动空间,为公众提供文化欣赏与科普教育;另一方面,采用更多适应地域气候的技术手段,改善地下空间的物理环境,降低能耗与运营成本,将绿色植被引入下沉广场与室内,强调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灵活可移动式“休憩+绿植+展示”一体外摆空间


04

“建造+运营”、“现在+未来”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应随城市的生长而变化。受到周边现状挑战的制约与影响,该项目分为近中远期进行精细化设计建设。现阶段不具备建设条件的空间将暂作为通道功能,同时项目团队在该项目中预备了其未来建设所需的设备与结构条件,并给出适当规划指引。待未来周边相邻地块更新启动时,地下空间也将转变成为新的商业与公共空间。


项目力图通过缜密规划实现兼顾短期建造与长期运营的平衡关系,为地下空间的长期运营提供充分的空间储备与技术支撑。


中一区临时通道兼展示空间


05

“出入口+附属”、“互联+互通”


13号线地下空间科苑大道段沿线两侧共有72栋建筑,17条相交道路,其中紧邻地下空间两侧共计34栋建筑,8条相交道路,包含深南大道、北环大道、白石路3条主干道。


3.4公里长的地下通道的范围内,共设置了35个慢行出入口,其中地铁站厅出入口14个,地下空间出入口21个。慢行出入口以100米的服务半径进行均匀布置,并尽量临近公交站台,以构建高效的地上地下接驳系统



为最小化地下空间对地面人行环境的影响,并为未来科苑大道下一阶段改造提供优质条件,项目团队不仅通过引入下沉广场及采光天井,解决大量排烟通风问题,从源头上大大减少地下空间开发所需的风井数量;并且充分利用10米高的地下空间,沿下沉广场局部设置作为设备用房的夹层,将设备空间隐藏于地下



同时,项目团队也在设计中为周边所有地块及道路预留了充足的接口,以确保未来地下空间网络不断生长所需的空间延展性和包容性



世界级的城市,需要世界级的“地下城”,世界级的科创中心,需要世界级立体丰富的公共生活。AECOM期待科苑大道13号线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将诱发出深圳这座极具创新精神城市全新更丰富多样、具有活力的生活模式,“由下至上”持续积极地影响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与演变


// 推荐阅读 //




AECOM微网站


AECOM微网站更新啦,随时随地,关于AECOM的一切信息触手可得!



AECOM 福利时间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填写调查问卷

说说你想看什么?

我们会定期从互动最多的关注者中

送出精美的小礼品噢!




加入AECOM,共创美好未来

 


点击“在看”

分享AECOM的项目及前沿观点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