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缅怀防疫专家吴尊友,重视胰腺问题,这些症状可能是胰腺在求救!

苏暄 医脉通健康关爱中心
2024-12-06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因病于2023年10月27日不幸去世,享年60岁。多家媒体报道,2021年疫情期间,吴尊友确诊胰腺癌,与癌症搏斗了两年1
很多细心网友发现,疫情3年下来,吴尊友的头发从黑变白,身体变得日渐消瘦。

消息公布后,在震惊和哀悼之余,大家也产生了疑问:胰腺癌这么凶险,怎么得的?胰腺炎会癌变吗?日常生活如何保护好胰脏?

「隐士」胰腺:让人敬畏的器官

胰腺癌发病隐匿、进展迅速、预后极差,被公认为“癌症之王”。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发布数据显示,胰腺癌在国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居第8位,女性居第12位,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居第6位3

为什么胰腺癌如此凶险,先来了解胰腺是个什么样的器官

胰腺,像一条鱼,躺在人体左上腹的最里面,重量100g左右。

藏在胃后部的这个腺体,知名度远不如胃、十二指肠、肝、胆,有人戏称它为「隐士」。

但这个「隐士」甘于幕后,默默承担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一方面,它会分泌消化液或酶帮你消化食物。另一方面,胰腺也会制造激素,比如胰岛素,来调控血糖。

仅这两点就足以体现它真正的身价。

胰岛素今天不谈,只谈消化的问题。

很多人都没弄明白:都是消化液,胰液和胃液有什么不同?

这么说吧,从战斗力的角度,胰液是消化液中的王者。含有水解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酶,每天的工作是啃「最硬的骨头」——消化蛋白质和脂肪这些很难消化的食物。

胰液是含重要的酶类,如胰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胰脂肪酶等。

胰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并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

胰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胰脂肪酶能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所以,当胰腺功能受损时(如慢性胰腺炎),食物的消化将明显受到影响,这时在患者的粪便中就可出现未消化的肉类、纤维和脂肪微粒

所以这下知道了,如果你属于「无肉不欢」型,特爱吃肉类、脂肪类食物,会给胰腺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

胰腺炎发病为何攀升?
急性胰腺炎正在逐渐走近我们,其全球发病率不断升高,与肥胖、胆石症、高甘油二脂血症性胰腺炎发病率上升有关。

那么,什么是胰腺炎7-9
胰腺炎是消化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刺激胰腺细胞而引起的炎症。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发病时可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呼吸、心率加快、发热等),严重的会并发器官功能衰竭。

多年前,我父亲的一位同事,就是半夜吃了一碗荷包蛋面,突发急性胰腺炎,送医后仍不治而亡,其病之迅疾凶险,让我至今不敢半夜吃鸡蛋。

正常情况下,胰腺分泌的这些酶,都还是酶原(没活性),要进入十二指肠后,被肠道的酶激活后才能消化食物。

胰腺炎发生,酶原被提前激活了,直接在胰腺里,把自己给「消化」了,导致胰腺的出血和坏死。

目前的主流观点是,任何原因造成酶原被提前激活,都是急性胰腺炎的始动因素。

发生急性胰腺炎的诱因,主要有暴饮暴食、油腻(高脂肪)饮食、酗酒、胆石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它们会诱发胆囊结石排入胆道,促进胰液大量分泌等。

慢性胰腺炎,则是随着急性胰腺炎的反复发作,导致胰腺功能受损进展而来。受累的胰腺,会形成瘢痕组织,导致功能丧失。

急性和慢性胰腺炎的共同症状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不同的是,急性胰腺炎可能会有发烧的情况,但通常几天内就会缓解;慢性胰腺炎可能会有体重减轻、粪便带有油脂、腹泻等,还会导致感染、出血、糖尿病等并发症,影响身体其他器官

别把急性胰腺炎当胃病
小尹(化名)过生日和朋友大吃烤肉后,突然出现上腹部的持续疼痛,以为是胃病又犯了,就吃了点胃药,没想到断断续续,疼得越来越厉害,一天后疼得实在坚持不住了才就诊。经检查确诊急性胰腺炎。万幸经过紧急抢救,保住了性命。

很多疾病都会导致腹部(俗称肚子)疼痛。但胰腺炎所引发的疼痛,通常是突然上腹或中上腹疼痛,会感觉从上腹部一直绕到背后都有疼痛感,且程度十分剧烈、持续,还伴有恶心、呕吐7
而且,急性胰腺炎和胃病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但大多容易把急性胰腺炎当作肠胃病,一旦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就会危及生命。


更容易得胰腺疾病?1,9
容易患急性或慢性胰腺炎的人群

1.男性更容易得胰腺炎。

2.有胰腺炎家族史的人。

3.有胆结石个人或家族史的人。

4.孕妇、肥胖者、吸烟者、糖尿病患者。

容易患胰腺癌的风险人群

非遗传性危险因素

长期吸烟,高龄,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慢性胰腺炎或伴发糖尿病等人群

遗传性危险因素

大约10%的胰腺癌患者有家族遗传性。

遗传性胰腺炎、波伊茨-耶格综合征、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其他遗传性肿瘤疾病的患者,胰腺癌的风险会显著增加。CDKN2A、BRCA1/2、PALB2等基因突变被证实与家族性胰腺癌发病密切相关。

慢性胰腺炎会癌变吗?

多项研究表明,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这是因为,炎性反应,会导致反复的DNA损伤和基因突变的逐步积累。慢性炎性反应可能通过多种机制破坏组织的完整性,导致胰腺上皮内瘤变(癌变发生的基础),最终发生胰腺癌。

从慢性胰腺炎确诊,进展到胰腺癌通常需要10~20年,随访10和20年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8%和4.0%9。

在慢性胰腺炎进展为胰腺癌之前1~2年,经常会出现肿瘤阻塞胰管,误诊为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


胰腺疾病,怎么预防
预防胰腺炎从控制胰腺炎风险的因素着手6-9
一级预防

减少酗酒和吸烟,研究发现,酗酒者(每天要喝4到5杯酒的人)患上胰腺炎的风险更高。与不抽烟的人相比,烟民患上慢性胰腺炎的几率平均高出3倍。

超重或肥胖者通过低脂肪饮食和体育锻炼减轻体重。

定期健康体检,发现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后应积极控制血脂和血糖。

有胆道疾病及时内镜或手术干预,以降低急性胰腺炎发病率。

二级预防

早期诊断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尽早治疗,阻止病情加重,降低并发症发生。
三级预防

定期复查发现胰腺炎后糖尿病、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等后遗症,通过规范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胰腺癌的预防7
尽可能通过干预胰腺癌发病危险因素,降低胰腺癌发生几率。
1)积极戒烟,避免二手烟;

2)避免酗酒;

3)尽量避免高糖饮料、饱和脂肪酸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油腻高脂饮食,减少红肉和加工肉摄入,增加维生素丰富的新鲜水果摄入,提倡食用十字花科蔬菜

4)加强锻炼,提倡户外有氧活动;

5)生活规律,减少熬夜,确保睡眠充足;

6)体重一旦超标,要积极减肥,尽可能控制在合理范围;

7)增强对化工行业暴露人员的保护,尽量不接触杀虫剂及除草剂,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

8)积极控制糖尿病;

9)防止良性病恶化,有胰管结石、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黏液性囊腺瘤或其他胰腺良性病应及时就医,定期检查;

10)注重定期体检。

小结
胰腺疾病起病隐匿,容易当作胃肠疾病治疗。胰腺器官虽然不太受关注,但承担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一旦出问题,会给健康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
轻症急性胰腺炎预后良好,一般1周可痊愈,防止复发的关键是去除病因。

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因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但大部分在数月自行吸收,病死率较低。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较差,病死率可以达到1/3(30%)。

后两种情况的患者,远期都可能继发糖尿病、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对身体造成较大的损伤。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从源头遏止胰腺问题的发生。
这里提醒一下,想了解更多健康养生的知识,和同好们交流心得?马上扫码加入吧↓
您如果有健康相关疑问,可以随时咨询医脉通健康线上医生。点击下面小程序,获得医生解答!
问诊可覆盖疾病的整个康复过程,相当于身边有个贴心可靠的家庭医生。针对病情变化,你可多次提问,获得医生循证规范的解答。

参考文献1.胰腺癌是最“内向”的癌,央视网2023-10-28

2.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3.ZhengR,ZhangS,ZengH,etal.CancerincidenceandmortalityinChina,2016[J].JNatlCancerCent,2022,2(1):1-9

4.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整合诊治指南(精简版)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肿瘤临床.2023,50(10):487-496.

5.中国胰腺癌诊治指南(2021),中华外科杂志.2021.59(7):561-577.

6.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

7.急性胰腺炎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8.陈婧华,陈垦,王晖.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9; 17(24):2478-2483[DOI:10.11569/wcjd.v17.i24.2478]

9. 缪飞,王明亮.胰腺癌合并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 中华消化杂志,2017,37(5):289-292.DOI:10.3760/cma.j.issn.0254-1432.2017.05.001

10.NIH-Pancreatitis
温馨提示:科普文章不提供专业诊疗意见,具体诊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文中插图来自视觉中国
往期文章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医脉通健康关爱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