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传奇】褚时健84岁在成为亿万富翁,引王石三顾茅庐

2015-12-11 王石 褚时健 洞见资本


导语:

《褚时健传》出版前,作者周桦发来40万字书稿并邀我写序。夜不能寐……

上世纪90年代,从媒体上得知褚厂长的名字,他领导下的玉溪卷烟厂,通过技术革新和精细管理,成为和三五、万宝路等洋烟并驾齐驱的国内第一品牌。在万科的年营收只有20亿的时候,他的厂已经做到了300亿利税,我虽然不抽烟,但对这位商界奇人心生佩服。


第一次面见他是在2003年夏,那天他身着圆领衫,皮肤黝黑,戴一幅宽边墨镜,像一位即将退休的探长,他腰杆挺得笔直,根本不像一位76岁高龄的老人,更何况经历了那么大的人生挫折。那时他刚承包了2500亩橙园,树苗刚种下,我问他什么时候可以挂果,他说要4年以后。当时我大吃一惊:4年后都80岁了,要是换作我,在遭遇事业和家庭双重打击之后,还能表现得像他这样坚强豁达吗?内心对他的敬佩不禁又深了一层。


再次见到他时,哀牢山漫山遍野已经种满了黄澄澄的冰糖橙,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他晚年奋起抗争命运的故事,随着一颗颗“励志橙”送往全国各个角落。记得那一面,他似乎多了些白发,腿脚也不似几年前那样灵便,但声音洪亮依旧,腰杆还是挺得直直的。‘


去年11月我第三次拜访褚厂长,在褚橙庄园里,我们和一些慕名而来的企业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甘甜的橙子,谈论如何把褚厂长的经商之道发扬光大。席间褚厂长兴奋地对我说,现在取得这些成绩还不够,有生之年要把橙园从2500亩增加到13000亩。这可是一位87岁的老人呐!同行的企业家听了他的话,都陷入了沉思……


随着与他接触的增多,一个问题在心中久久萦绕:除了短期外访,褚厂长基本没有出过玉溪,并不符合一般企业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提升途径。


除了个人的天赋,是什么因素成就了褚厂长身上的企业家精神?


理解褚厂长不能脱离对云南这片土地的理解。滇商是中国商帮发展史的重要一章。早在先秦,“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的“五尺道”将西南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在一起;明清两朝,滇人冶炼的铜和铝锌,支撑起了全国的货币流通;20世纪初,云南涌现出蒙自、鹤庆、喜洲、腾冲四大商帮,吃苦耐劳的马帮成为滇商的标志性符号;中国封建社会唯一被朝廷授予一品三代封典的王炽,成为滇商中的佼佼者。

20世纪初滇越铁路落成,把东南亚法国殖民地的科技、文化、制度带到了云南;到了当代,云南又出现了云南白药这样的优秀企业,国宝级秘方独步天下,记得参观云南白药生产线之后,作为户外运动爱好者的我,忍不住打开产品包装,要为云南白药免费做广告;云南还出了“坚果皇后”陈榆秀,从澳大利亚引进最先进的种植技术,产量直接影响国际市场行情……这片孕育滇商文化的土壤,再出一位褚厂长,可谓顺理成章。

但褚厂长和历史上的云南商人又有很大不同。滇商王炽在商业上的成功最后还需要国家的册封来肯定,商而优则仕,这并没有跳出胡雪岩、盛宣怀等“官商”的范式。褚厂长人生大起大落之后,重新站起来,依然选择用经商的方式来证明自己,他给自己的终极定位是一名现代商人,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官商”。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褚厂长今年八十八岁,随着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一起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反右、文革、改革开放。寿则多辱,面对并不公平的命运,愤然一跃固然悲壮,有原则的隐忍更加可贵,抗战时期为航运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商人卢作孚,解放后却服用安眠药辞世。


卢为何自杀?按理说他经历了抗战,连敌人的枪林弹雨都不怕,还会怕什么呢?事实却是:敌人的枪炮再厉害,却只能伤害你的身体,而自己人的訾议再微弱,却句句砍在心上,卢的处世原则被现实压得粉碎。他的原则根植于当下,宁要玉碎也要确保当下的尊严,故而走向了悲剧;但褚厂长的尊严着眼于未来,活下去就有与命运抗争到底的机会。当然,这种隐忍活下去,不是小说《活着》里面徐福贵那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逆来顺受一辈子,回望褚厂长在逆境中的奋争,他做到了有尊严地活下去。


1958年他被划成右派,摘右派帽子的时候挂在墙上,准备运动来了再戴上,对于时代的错误评价,他的内心难免波澜,但不畏浮云遮望眼,该干的事还要干好;四十年后他入狱,家庭也遭遇挫折,但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迅速东山再起,在逆境中坚守着自己的底线和企业家尊严。这种尊严,源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坚定信念;源于“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的人生态度;体现在褚厂长那始终挺直的腰杆上。


褚厂长用十年时间,以耄耋之躯创造了个人品牌“褚橙”,焦虑的中国企业家阶层从他晚年的奋起中看到了希望,这种希望就是企业家尊严的源头:工匠精神、独立人格、不断创新,为社会贡献价值。本书付梓之际,我希望它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领更多学者、商学院去梳理云南企业家的经商之道,这一群体有着丰富的历史,他们在家族企业传承问题上的做法,值得持续关注;他们身上不同于中原地区企业家的特质,值得我们走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家学习借鉴。褚厂长身上体现出的企业家精神与尊严,不仅属于云南的,更属于中国的。



  • 他,褚时健,传统产业的“爆品王”,造酒、制糖、产烟,种橙子,干什么都是最好的。


  • 他,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他的故事和创业精神,深深影响了中国企业界包括柳传志、王石等一些大佬,以及无数要为明天而奋斗的年轻人。


褚时健,这个曾被报告文学形容为像太阳一样灿烂的男人,淡然外表下的内心,似乎没有一个人能触碰到。观其容,听其语,你也许读不出跌宕起伏的人生,看不到在老人温暖笑容中刻下的沧桑,但一定不会忽略那亲自铸就了红塔山与褚橙传奇的双手。


75岁开始种植冰糖橙的褚老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比如,刚开始时因为有段时间温州柑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褚老便决定砍掉一部分冰糖橙(5万株)用来嫁接温州柑,谁知2年后冰糖橙的价格回升,褚老果断又将温州柑砍掉,重新培养冰糖橙,而这期间马静芬老师竟然浑然不知,直至温州柑被伐。


为什么?


褚时健说:我从小养成的习惯,认定了要干的事,只想赢,不想输。这些困难有些是原来想到的,有些是没有想到的,但我相信我能克服它,很多年以来,不管干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不管干哪个行当,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这些困难到最后还是解决了。所以,人的信心很重要。如果我们接二连三地干不成事,那就没有信心了。


我在74、75岁时怎么想起来搞这个苦差事(种植褚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因为我们的处境,我的生活来源没有办法(保障),我只有一条出路,必须要搞成功。


马静芬:刚回来时(刚刚出狱的时候)大家都可怜我们,新米上了送米来,杀猪了送肉来。现在科学发达了,医学发达了,我们可能活得很长,以后你们把我们忘了怎么办?所以必须要做事。说半天,搞橙子是为了生活。第二个小重孙女刚出世,抱到我手上时我就说,如果没有褚橙庄园,没有这个冰糖橙的话,你到不了这个家,怎么可能养得起?


褚时健:我从小就闲不住,爬高上低的,我这个房子一天上去八回,下去八回,时间还打发不了,总得有点事情做。


马静芬:别的他能搞什么?当时他是保外就医,不能再搞烟卖,房地产就更不可能了,搞农业都还有人说(闲话)。当时搞农业不像现在这样,是最苦的一个差事,我们承担下来了。在昆明的年货街,我想写一个“褚时健种的冰糖橙”,他都不让写,后来我偷偷写出去,没让他知道,一个大横标“褚时健种的冰糖橙”,挂在我们那个年货街的门市上,人家一看,那买点买点,这样局面就打开了。当时还是我们祖孙两人去站柜台。


对这些新农业人提供什么建议?


褚时健:搞农业投资,跟在城里搞商业和工业不同,商业、工业不管怎么说都有已经熟悉的规律,但搞农业,天决定的有一半多。农村投资要把一些基本的条件搞清楚,它不像搞工业和商业这些大规模的都有一个可行性报告,搞农业的手下团队起码要懂个七八成。像隔壁这个果园(2000多亩的地)就没有搞清楚,他只是看到老褚家的30多万棵树,一年的毛收入就有一亿多,赚七八千万,然后大家都来了,已经投了4000多万,两年基本没有收入,4000万花完了,政府补助也花完了,没有办法,给农民工资也发不出来,化肥也买不起了,他这样明摆着要垮台了,太盲目。


在农村投资搞农业会碰到很多新问题,跟城里的这些生意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农村,气侯条件很重要,该下雨的不下雨会影响你,有很多东西你不懂也会影对,我们今天可以说对这个规律已经烂熟了。总的来说不懂行总要吃亏,吃亏也可以买得教训。




褚时健每一样产品都可以说做到了极致,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杀手锏?


褚时健:品质要过硬。我以前在烟厂干的事,全国都知道。烟厂缴税率曾经排到全国第二。当时全国有180家左右的烟厂,我任职的那家当时还是一个不知名的小烟厂,后来利润做到占全国烟草的70%,靠的就是品质过硬。


马静芬:当时那个烟厂根本就没有名气,院里堆满了挤压的卖不掉的烟。


褚时健:我在很多大企业做过,最深刻的一点认识就是,任何商品要长久销售,质量要过硬,要合他的口味。


以前很多人听说过冰糖橙但是很少买,我们在这12年间把这个认知给掰过来了。广西和湖南有很多冰糖橙,到了昆明后10块钱4斤质量都不好,后来我们每年都去提高橙子的质量,最后得到很多人的认可。这十几年在产量和效益之外,我们最大的精力都在搞质量。


我以前在烟厂干的事,全国都知道。烟厂缴税率曾经排到全国第二。当时全国有180家左右的烟厂,我任职的玉溪卷烟厂当时还是一个不知名的小烟厂,后来利润做到占全国烟草的70%。以前那个烟做的久胜不衰,主要还是靠质量。


下图数字为褚时健人生中的6个重要节点:


51岁——1979年,玉溪卷烟厂厂长;

62岁——1990年,被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

66岁——1994年,当选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71岁——1999年,被判处无期徒刑;

74岁——2002年,获准保外就医;

84岁——2012年,种橙十载,褚橙进京。


领导的影响力来自哪里?在很多人看来,领导的艺术就是“恩威并施”,那么,在传奇老人褚时健看来,一个成功的管理者,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褚时健:我做事的习惯是,凡是经我的手做的事情,我只管大事。这个大事决定了我干这行能不能成功,其他的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我就不管了。以前我有四五个副厂长,我给他们的权力非常大,每人管一块,四五个亿美金的投资我就让他们签了。要委托书的话就给他们写一份,我就画一个框框在这儿,让他照着办,有什么错误我来承担。


在以前经济刚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瞎指挥,我做那个小烟厂的时候,有13个党委委员,每天早上8点所有党委委员都要集中开会,讨论的都是鸡毛蒜皮的事:这家打架了,那家猪肉不够吃了等等。管得了那么多吗?所以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就不要管了,有很多事情比这重要的多。


比如说我有一个工程,土建的授权我都给出去了,他们做我都有信心的,不会出大事,总的要求给他说清楚了,大事情上不犯错。


褚时健:跟农民打交道,我们也有不一样的办法,首先一个基本点就是,对资源的分配不能亏待农民。我们每年的利润在长,农民的收入也在长,到今天周边不管是任何一家,他给农民的报酬到不了十万块,但今年我们超过60%、70%的农民,每户农民的两个劳动力收入就到十万了。他们生活需要的,比如说洗澡的问题,我们都解决了,我们装了太阳能,专门在管网上铺了农民的饮用水线,这些事情都会让他们觉得这个老人对得起他们。


我们会根据他们的付出,给他们一个比周边都稍好的报酬。当然,每年肯定是要跑很多人的,但我们始终觉得,中国农村的农民问题,就是土地产出率的问题,我们把土地产出率提高了,这个问题就好管了。


以前,很多人领完工资都去喝酒去了,现在不会,六点多吃完饭就到地里干活。我们那些树今年比去年管理得更好,每棵树除了要长果子,那些枝条之外,都剪光了,所以今年的话产率就会增高了。其实农民都懂了,要是像以前,他觉得他吃亏的话,他不会好好干,但现在他觉得他不吃亏,没人催他也会好好干,我们这些作业长会跟农民打交道,给他们算这个帐,你回到家里的话一年拿四五千块钱,在这能赚得多的多,日子能比周边的人过得好。


如果不设法解决这个问题,是不行的。农民就算有时间,也不会跟你好好干,但是现在我们跟农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农民就会心甘情愿地去辛苦了。


我做事习惯先去衡量,这个事情别人吃不吃亏?如果发现别人在吃亏,我会很快地纠正过来,首先要让别人知道我是公正的,就算是收入低一点,别人能够接受才行。我们要懂得将心比心,要公平合理。跟农民打交道不要硬逼,不硬逼才能做得成。你要是硬逼很多地方农民想造反,所以我办事随时都是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公不公平,公平了就好。事情要讲公平,所以我在烟厂的时候,职工分配也是这样。


褚橙未来还能不能成功?


褚时健:现在我们面临一个新的考验,下一步褚橙能不能成功,褚橙能不能受得住大规模的考验。我现在发展了五块新地,很可能从一万吨投到六万吨,到六万吨的时候,我的市场还行不行?现在已经过了十二三年了,别人卖不动我可以卖,最多是利润少一点,但是回过头来,再选一块地方开发,我会注意它的基础,这些基础的地方我比谁都想得多、做得多。去年我们亏了,天旱水不够,今年我们就把水的问题解决了,装了一根每小时能引流200到250立方米的一个水源,这两天我的水塘还是满满的。所以吃过亏,我就不会再吃了。


另外,这个果园成不成功,黄龙病的控制非常重要,我们才栽下去的小树,都会配有专门管理黄龙病的系统,要是一旦感染黄龙病的话就完蛋了。广东、广西、江西的同行都来过,他们觉得最了不起的就是我这20、30万颗树,都整整齐齐的没有被这个病害倒,他们有的7、8年就害死了,一颗树的本钱还没有挣回来呢。我现在的要求都是(这些树能活)到30年,30年就得要特别严格地控制这个病,我们病情侦查的人员,但凡在任何地方见到一只木虱都会全面地采取措施。今后达到5万吨、6万吨的产量,我想是没有问题的,关键还是质量。


小编结语

看了褚时健老人的故事,小编被深深折服了,一个80多岁的老人在面对生活和事业有这般格局。道理都是共通的,愿各位看官也能从这位老人身上得到启示。


■来源:说英雄谁是英雄


■申明:洞见注重版权,转载已注明出处,如有问题请后台留言。每一篇文章,洞见都用心编辑,精心设计,欢迎转载,但必须保留水印与注明来源洞见知行(ID:dongjian360)


关注洞见知行微信号,回复关键字,查看洞见干货

市值管理丨新三板丨股权激励丨董秘丨对赌丨尽职调查丨PE丨VC丨IPO丨FOF丨估值丨估值周期丨红筹借壳丨并购丨财务模型丨投资工具丨融资租赁丨夹层基金……

如有投融资需求,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