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 ▍于今 怀揣“中国智库”的抱负在路上
于今:怀揣“中国智库”的抱负在路上 |
《中华儿女》杂志 2010年第5期 两会专刊 |
记者 梁伟 |
2010年03月05日 |
日前,联合国公布了一份“世界分析机构”影响力排行榜,排行榜是由数千名专家和学者从6000多个机构中评选出来的。该榜单多年来没有变化,美国依旧是最大的赢家,近2000家的分析机构,从数量上就让别的国家望尘莫及,而在质量上,美国华盛顿的“布鲁金斯学会”更是众多分析机构的领头羊。但是这一次还是诞生了一个“中国神话”,因为中国“智库”从数量上已经跃居世界第二。
的确,改革开放后,中国各类型智库机构已经迅猛发展起来。短短三十年间,中国的智库机构从最初的官方智库发展到如今官方与民间智库并存的局面,前者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等,后者有天则经济研究所等民间咨询机构等。此外,像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这样的智库机构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7期基层领导干部中央党校培训班(新闻标题:孝义百名优秀“村官”进京“充电”,2004年)
发改院的崛起和发展
什么是智库?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于今给出了一个最通俗易懂的解释,“智库即智囊机构,也称‘思想库’,最早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是指由各领域专家组成的、多学科综合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被称为政府的‘第四部门’或‘第五种权力’。严格意义上的智库是独立于政府机构的民间组织。”
在中共中央党校《中国战略观察》杂志2009年10期上,于今以一篇万字长文论述了“中国智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社会主义国家智库的选题应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原则来进行,“中国特色”的智库将在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提出解放思想、实现“决策科学化”的口号,目的就是以此解决政策太过随意的问题。而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央政府在谋略的同时,明显加强了在决策过程中对智囊机构的倚重程度,促使“思想库”在一定程度上成长起来。
而在此时,有人走出政府机关,放弃了“铁饭碗”,转身成为中国智库的先行者。上世纪90年代,林毅夫脱离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到北京大学创立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993年,茅于轼和张曙光、盛洪离开中国社科院,创办天则经济研究所;樊纲成立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李凡从国外归来后,注册了世界与中国研究所;1998年,温元凯成立了自己的南洋林德咨询顾问公司……
2003年,国家发改委将“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面向社会公开招标,这一做法一度引发了地方上的效仿。而就在这一年,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在北京成立,这是集研究、咨询和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简称“发改院”,英文缩写“CRDRI”。
发改院主办国家中东西部区域互补工作调研会议(2003年,档案资料)
发改院的建立是中国研究领域进行科研体制改革的一种新探索,目的在于动员各界资源,聚集一批杰出中青年新锐学者,为中国的改革发展、为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和普及做出贡献。发改院始终坚持“小机构、大网络”的运作机制和“智库机构、政府背景、企业化管理”的体制特性,走出了一条软科学研究和发展的新路。
发改院的崛起和发展模式具有自身独特的方式,对我国软科学研究领域的机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理论研究紧密联系改革实际,发改院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和智库。他们从学术、政策和战略角度围绕以研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和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政策和实践问题,组织专家围绕改革重大热点、焦点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自从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这一理论和重要思想之后,发改院就一直致力于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宣传、普及、推广和人才培养等一系列工作,将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先后主持了“五个统筹”、“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理论观点”、“科学发展观”等多项“十·五”、“十一·五”国家重点研究项目,较早提出了“深入学习和更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全确保科学发展观落实的考核体系和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理论的发展,重点工作应放在丰富内容、构建框架、完善体系上”;突破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评价体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型社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等一大批理论上刚刚破题、实践上刚刚探索的研究课题;提出发表了“国家哲学”、“社会经济”、“国家文化安全”、“城市更新”、“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等上百份有分析、有思想、有分量的报告和学术论文;承接了“十·五”、“十一·五”国家重点项目《五个统筹丛书》、《科学发展观丛书》,这两个项目都是中央组织部委托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的重要课题;面向社会出版近五十部理论、教材、读物著作,其中《五个统筹丛书》2006年荣获优秀学术著作奖,《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辅导百问》一书作为2006年“两会”代表、委员读物,发改院十六大以来向各界赠阅科学发展观学习读物90多万册。
此外,他们还拥有了一批全国重要影响的研究品牌和项目:科学发展观大学堂论坛、中国发展百人奖、中国发展百人奖学金等等,全国干部教育培训网建立以来的点击总和达亿万人次,已经成为学员开展网络阅读、读书征文等形式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学习、交流的平台。2004年以来,发改院设立的“百人科学发展项目”作为全国第一个科学发展观专项公益基金,2005年起,发改院开展“学术秘书制度”和研究生假期地方挂职活动,实现研究生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身份与研究能力和地方政府低成本吸纳智力,提高执政能力的双赢局面。这些项目在社会上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短短六年时间,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以积极倡导和致力于推进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性研究和实践而在中国政学界闻名,他们一直探索“中国特色”智库发展模式,从理论、政策和战略角度直接为各级政府及有关单位提供科学决策,从而为国家发展服务。
著名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曾在给某位领导人的信中写到,“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在于今教授的带领下,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并广泛组织社会研究力量,突破一大批研究课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国家智库》的问世
“科学发展观非常有意义,要编好这套书,要做好研究工作……”。这是九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接见当时33岁的于今时说的话,“或许没有人会明白这一句话在我一生中的份量,但我想说,正是因为这句话决定了我一生的经历。”于今激动地说。
《国家哲学》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范式研究》是发改院正在主持研究的课题,两个课题横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于今说:“如果从范式理论角度观察社会主义运动,我们会发现,由于各个阶段的时代背景、实践主题、理论特点不同,社会主义已经先后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范式。”于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历史脉络、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等七个方面着手,课题围绕着劳动价值论、资本雇佣劳动、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经济管理模式、经济发展模式、司法制度改革思路、政府治理结构、民主政治框架、社会管理模式、企业家精神与社会主义企业家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等12个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梳理和突破;以发展范式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求这一理论体系在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由政权和革命问题到建设和发展问题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中国智库在发展,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在前进,将当前学术或政策论述、研讨成果或政策建言让大众区理解,也是于今一直在思索的问题,他深知倘若普通人对学术和政策一无所知的可怕。在2009年一年,于今调研了25个省市自治区、107个县、区、旗之后,他知道解决这个问题势在必行。
终于在2010年的“两会”召开前夕,由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主办的《国家智库》应运而生,由封面文章、前瞻分析、公共民生、产业透视、软实力五个部分组成的《国家智库》,以易于大众阅读的语言编撰成书,突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这一核心理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对“中国特色”进行多方位、多领域的交叉研究,以国内外官方智库和民间智库、专业智库和综合智库的知名专家学者为主要作者群,结合各界改革力量,从国家战略角度,关注当今世界及中国政治和经济发展动向,跨越问题表象,致力于国家社会发展中长期重要政策的分析研究和深入探讨,发表能紧扣社会脉动的研究成果,为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提供理论支撑和理论储备。
两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任玉岭说:“《国家智库》的问世,是一件大好事。它不仅有益于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有利于把中国各方面的事情做的更好;而且也为广大有志于充当智囊、参谋的专家和学者开辟一个献策、建言、展示才干的天地和平台。”
对于《国家智库》,任玉岭还提出了搞好三个学习、做到三个正确对待等“六个三”,这个被媒体认为讲真话不受“乌纱帽”影响的国务“高参”和“总理直通车”,认为在当今国家快速发展、改革迅速推进情况下,社会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还会不断涌现。作为智囊和参谋,要作好献策建言,不仅需要在这个“六个三”方面下功夫,而且还需要进一步谙熟民情,敢于直言;有时还需要顶着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和攻击,为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出必要的牺牲,做出应有的贡献。
“很多有较大影响的建言,都是从身边的小事发现问题,再通过进一步调研提出的。”参政议政多年来,任玉岭提出的“修改收容法规”、“免农业税”、“精官方能简政”、“降低行政成本”、“关注男女出生性别比”、“惩治医疗腐败”、“遏制药价虚高”等建议,都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推动了收容制度、医疗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正是有着任玉岭、于今这样的直言者使《国家智库》令人期待,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的发展更是让我们拭目以待,我们也盼望着中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本文同时刊发在《中国青年》杂志201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