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间 ▍顾行发委员:科学治理灰霾,促进绿色发展
2017年“两会”刚开始,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的各位委员专家,纷纷提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提案议案和观点建议,彰显了发改院CRDRI作为智库高端专家库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作出的积极智力支持。 顾行发委员声音
顾行发
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学术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所长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地区严重雾霾频发,治理措施需要进一步加强。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逐步消除灰霾、促进绿色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能源结构、生产方式、制度设计和评价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逐步消除灰霾奠定基础?人民网邀请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所长顾行发,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副所长贺泓做客人民网,以“科学治理灰霾,促进绿色发展”为主题白春礼、顾行发、贺泓三位专家为您解读。
访谈回放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人民网两会视频访谈。今天我们访谈的主题是科学治理灰霾,促进绿色发展。我们请到三位嘉宾聊这个话题,他们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
白春礼
大家好。
主持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所长顾行发。
顾行发
大家好。
主持人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副所长贺泓。
贺泓
大家好。
主持人
欢迎三位嘉宾的到来。首先第一个问题,我想问一下白院长,去年我们中科院有哪些重大的突破和成果,能否先跟我们说一下吗?
白春礼
过去一年,中国科学院按照习总书记“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要求,大家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在很多领域取得重大的科技成果。比如在习总书记2017年的新年贺词当中提到2016年有四项重大的科技成果,这四项当中,前三项都是科学院为主完成的,后面一项也是科学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项是“中国天眼”落成,“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口径的500米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它会使我们中国在射电天文研究方面能够领先世界20年这样一个时间周期。
第二,“悟空”号暗物质探测卫星,在天上已经运行了一年,我们取得了非常好的数据,这样对于暗物质的研究会有很重要的一个发现。
第三是量子通信卫星。量子通信卫星也是世界上第一颗量子实验的卫星,去年8月发射成功后,在天上做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实验,得到了一些初步的结果。去年4月份还发射了一颗“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卫星,在天上做了很多试验,包括第一次在太空当中发现了哺乳动物的胚胎可以发育,这实际上也是第一次。
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当中还提到关于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的工作,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空间实验室。空间实验室是由中国科学院负责抓总,共有14项空间科学实验,这些工作很多关键技术都达到了国际的领先水平。比如说我们自主研制了空间冷原子钟,中国科学院和欧洲合作研制的伽玛暴偏振探测仪,也多次得到伽玛射线暴、X射线暴和蟹状星云脉冲星信号。另外,我们科学院研制的很多像温控元件、空间特种胶,一共十多种材料设备,都为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的发射以及在轨实验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学院去年还有一个很大的成果,就是我们自主研制“探索一号”科考船,在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了我国第一次综合性万米科考实验,“海斗号”的无人潜水器最大的浅深达到10767米,这是我们国家最大的下潜深度,也使中国成为美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拥有万米级无人潜水器研制的国家。其实我们还有其他的工作,比如说平流层的飞艇,去年一次实验取得成功,它的驻空和动力飞行时间都刷新了世界的飞行纪录。去年在上海光机所实现了世界上最强的超强超短激光实验,实现了5.3派瓦的的激光输出,这是当前国际上最高激光脉冲峰值功率。
还有其他一些工作,应该说都在国际上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去年我们在北极建成第一个海外陆地卫星接收站,顾所长一会儿还会介绍。
主持人
刚才白院长回顾和总结了一下,以及给我们汇报了一下2016年有很多的第一次取得的一些很重大的成果。2017年我们有哪些重点工作要开展呢?
白春礼
2017年最重要的工作是,我们跟北京市政府和上海市政府正在紧急谋划如何整合科学院在北京地区的研究所和在上海地区的研究所的力量,紧紧配合国家的战略需求,通过体制机制的大幅度的改革,建设好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今年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中央决定要建设国家实验室,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某种意义上就是国家实验室,但是我们需要用一个新的体制和机制通过跨所跨学科的整合,瞄准世界的科技前沿,瞄准国家最迫切的需求,也瞄准国家的经济建设主战场,整合科学院的整体力量,把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做一个谋划,争取在这方面能够先走一步,尤其注重科技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改革。我想这是科学院在大的层面上主要的工作。
我们谋划和制定了“十三五”期间科学院发展的重点。今年的工作,在基础研究方面,有两个工作估计今年会有一些重要的产出。一是刚才提到了量子科学卫星,去年8月发射成功以后,在天上我们做了几项重要的实验,包括从卫星到地面量子密钥的分发,卫星到地面量子纠缠态的分发,地面向卫星上量子隐形传态,这三项关键数据基本上都采集完,今年估计会有比较好的成果。因为量子科学卫星是世界上第一颗量子卫星,所取得的数据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基础研究方面会有重大的突破。
另外,我们已经在建设北京到上海的量子通信网络,我们叫京沪干线,京沪干线今年会完全建成。我们通过北京、上海光纤网络进行保密的量子通信,我们希望能够在城域间、地域间以及天地间建立空地一体化的量子通信网络,希望今年有一些初步的实验。
第二个突破就是总书记非常关注的,在新年贺词当中提到的暗物质卫星,暗物质卫星在天上已经运行了一年多,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多高质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比原来所设计的质量还要高,目前已经得到很好的结果,今年估计在暗物质研究方面也会有很重要的成果出现。这是在面向世界科技方面。
我们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方面继续也要不断地创新,作出一些新的成果,来回馈国家对中国科学院的支持,回馈社会各界对中国科学院的关照。做出“三重大”产出,就是重大科技前沿的突破,重大的战略性技术和产品,重大示范转化工程。当然包括像大气灰霾、环境变化等方面。另外,我们在资源、环境、生态乃至于我们促进科学成果转移转化方面都有一系列的工作,比如说去年科学院通过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以及我们院所投资企业,所产生的产值已经达到8千多亿,而且提供了15万个就业岗位。今年我们将在这方面还能够在已有基础上再往前走一步。
主持人
能够取得更多更好的突破。刚才白院长也提到大气灰霾的工作也要即将展开,这个问题我想问一下贺所长,能否跟我们解释一下灰霾是什么吗?
贺泓
我们往往在媒体上都讲到灰霾现象的时候都用“雾霾”这样的词,这是比较通俗,约定俗成,经常使用的词。其实,雾是雾,霾是霾,是两种不同的现象,雾是自然的现象,是云接地,由大的水滴造成能见度下降,雾是一种自然现象。霾主要是由于我们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的排放,跟不利的天气条件这样一个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污染的现象。但是,雾和霾有的时候是交织在一起,不可分的,特别是湿度高的时候,有污染的时候,实际上是雾加霾的现象,叫雾霾,也不能说错。但是我们从科学上讲,我们重点研究的还是霾,所以我们科学院的灰霾专项是叫灰霾,而不是叫雾霾。
主持人
我想问一下灰霾的成因是什么呢?
贺泓
灰霾的成因,从原理来讲,由于大气中所生成的细颗粒物,不管是一次排放还是二次生成的这种细的颗粒物,比如PM2.5,它所造成大气能见度下降这样一种现象,我们叫灰霾现象。它的成因,应该说不利的一个气象条件是它的外因,总是由一个不利的气象条件所引发的。但是,我们所排放的污染是它形成的内因,这是一个总的来说。
当然,各地不同季节,它的成因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们国家的几大重点区域,像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还有成渝地区、关中地区,都是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但是这些地区的成因又各不一样。拿污染最重的京津冀地区,它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我们过重的产业结构,就是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结构,以及我们过多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再加上我们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交通、生活的排放所造成的。它的原因应该说,各个地区都是不太一样,各个季节不一样,比如秋冬季,往往有季节的污染,由于秸秆的燃烧或者是散烧煤取暖这样季节性的原因所诱发的,在不利条件下所诱发的灰霾现象也是比较突出的。
主持人
您感受到这几年来的治理情况,或者您感受到它有一个什么样的变化吗
贺泓
最近工程院受环保部委托进行大气十条中期的评估,我也参加了这个工作,这个工作中,我们结合全国的数据,全国的专家都会聚在一起,我们得到共同的结论是说,在大气十条实施中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全国平均来说,从2013年到2016年,PM2.5的浓度是有明显下降,平均浓度下降了接近30%左右。在我们京津冀地区,下降还更加明显一些。
主持人
它其实起到了一个在下降的趋势。
贺泓
这是一个平均值。至于到秋冬季,比如去年的秋季到冬季,实际上下降的幅度,就是在这个季节里头改善的幅度并不是很明显,甚至局部地区有加重的现象,所以造成我们的一种印象是重污染还是很重。但是从平均的数据来看还是有明显的改善。
主持人
刚才贺所长也提到了,其实我们现在污染治理情况有所下降,这个问题我想问一下顾所长,为什么百姓直观的感受不明显呢?关于我们这样的情况。
顾行发
关于灰霾,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用卫星技术,从1982年开始有卫星数据开始起,我们就分析了数据,一直到现在,对三十几年来我们整个全国的重点京津冀地区的整个灰霾的浓度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2013年之前,我们国家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灰霾的程度确实在不断地恶化。总的来讲,一些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比较集中的区。我们监测结果正是刚才贺所长说的,整体来讲,从2013年到2016年,灰霾的浓度大概降低了30%以上,我们细分了一下空间分布,在京津冀地区,最高的降低程度达到了50%以上,最低的,只有5%这样一个程度,总体来讲是达到30%。我们在整体的全年平均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细分了一下,不仅空间的分布,也分布了一下时间,总的来讲有这两种现象。
一是在夏天的时候,总的来讲,灰霾的程度比较低,天气也比较好。到了秋冬的时候,由于天气的状态和取暖的情况,灰霾状况加重。在京津冀地区,从2013年到2016年,我们监测的结果表明,降低的程度是比较小,甚至有些地区灰霾的程度还有增加。这里面我们也进一步地在里面做了详细的分析,发现主要还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和一些并不是中心的城区,这里面可能和取暖甚至和不断加强的温室种菜等一些也许相关。总的来讲,环境在不断地改善,而且趋势也非常的明显。
主持人
现在有所改善,也是在慢慢的好转过程当中。
顾行发
总体来讲是在好转,但在冬季来讲,任务还比较艰巨。我们在这次两会上,张高丽副总理参加座谈会上,我也提出来,我们要精准治霾。我们不仅要知道治霾在什么地方治,还要知道在什么区域治,还有什么时间治。这里面我们觉得要用卫星,把卫星的时空分布搞准,这是治霾的第一步,我们完全掌握这方面的技术。在整个世界来讲,还是比较有一定的创新性。
主持人
今年两会上您带来相应的一个提案和建议吗?
顾行发
对。
主持人
刚才顾所长提出了成因以及发展情况,这个问题想问一下贺所长,您认为现在灰霾治理的难点在哪里呢?
贺泓
灰霾治理的难点还主要是从成因来分析,它的成因,根本原因是过重的产业结构以及偏向煤炭的这样一个能源结构所造成的。很显然,要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长期的过程,首先这是它的一个艰巨性所在。
还有一个成因的复杂性。PM2.5导致消光致霾,我们发现成霾过程中不仅是一次颗粒物排放导致的,往往在成霾过程当中,二次颗粒物的占比能占到百分之六七十甚至更高。所谓二次颗粒物,我们排出来的污染物,原本是气体的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过物理化学过程变成二次颗粒物。我们能控制的只是一次污染物,但是导致灰霾现象的主要是二次颗粒物所造成的。二次颗粒物形成机制非常复杂性,特别是在一些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在一些复合污染的情况下,我们发现二次颗粒物有爆发增长的一个现象,就是短期内快速上升。就二次颗粒物爆发增长,我们了解到一些规律,但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完全弄清楚。
主持人
现在工作还是在研究当中。
顾行发
对。
白春礼
我知道有些同志对二次颗粒物的概念不是特别的清楚,我解释几句。所谓叫灰霾,看到的是霾,从学术角度来讲产生消光现象,比如PM2.5颗粒遮挡散射了光线,我们看不见阳光、蓝天,灰蒙蒙的一片,这叫消光现象。消光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PM2.5这些颗粒物产生的。刚才讲二次颗粒物是什么意思呢?有的时候我们感觉到,今天蓝天、白云很好,但第二天马上中度污染甚至重度污染,这不是一次排放产生的,不是一夜排到天上的一次颗粒物产生中度的或者重度的污染,而是原来已经排放到空气中的一些氮化物、硫化物,以气体的形式存在的一些东西,在适当的温度、气候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又重新快速地聚集,形成了新的PM2.5颗粒,在天空当中聚集,这叫二次颗粒物。简单说就是通过化学反应,在天上生成的颗粒物,不是一次排放产生的。有时候二次颗粒物,可能爆发很快,一下子产生重度污染,这是我们关注一次颗粒物排放的同时,也要关注氮化物、硫化物的排放,使二次颗粒物在天上产生的先决条件不存在。
为了加强大气灰霾的追因与控制,科学院实施了先导专项,这个专项已经立了四年了,今年第五年了,我们还要继续做下去。
主持人
刚才白院长给我们解释了一下概念,让我们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想问一下中科院在治理灰霾上会提供哪些科技支撑呢?
白春礼
最近十多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引起了中央和各级政府、社会公众,也包括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科学院,我们作为一个国家的重要科技力量,与国家有关部门,像环保部、科技部、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紧密合作,在大气灰霾追因研究、大气灰霾的控制技术方面有了一些很好的进展。我们把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作为一个长期研究的领域,进行重点支持。
在国家未来大气灰霾治理当中,科学院将继续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我想支撑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第一,我们科学院作为第三方进行大气环境观测和大气灰霾模拟与预报预警技术研究。科学院已经在全国布设了40多个站点,组成大气质量观测的一个观测网,覆盖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关中一些主要的区域。利用自主研发的一些环境、光学、激光雷达测量大气灰霾的专用设备,结合我们在高塔分层梯度观测和卫星反演这些手段,我们对PM2.5的浓度、化学成份、气态污染物和大尺度的传输开展长期的、立体的联网观测。同时不定期的联合国内外有关科研单位组织所谓的走航观测、联合观测的项目,就不是在一个点上进行观测。这些数据在监测的区域和监测的参数上,与国家的环保、气象部门的常规监测是一个相互补充,也是准确、全面掌握我们国家大气灰霾污染特征的基础。
科学院在大气灰霾的模拟和预报预警技术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围绕我国大气污染治理预报预警的需求,科学院自主研制了我们国家自己的一个新的空气质量预报模式。这个空气质量预报模式,是三维的大气数字模拟,我们量化了很多物理化学过程和综合作用。现在已经被环保部广泛使用,对于最近几年像APEC、G20、9.3阅兵等一些重大的活动提供了非常准确的空气质量监测预警。空气质量的监测预警,也对空气质量的保证,以及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
我们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实时监测灰霾排放的技术,因为环保部门靠人工去监测灰霾的排放,有时候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也可能顾此失彼。如何利用科技的方式监督偷排现象的发生,为环境的监测、污染排放提供一个科学技术支撑的手段,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工作。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关于灰霾的生成机制。我们监测到灰霾是哪产生的,还要了解灰霾是如何产生的。只有知道如何产生的,才可能采取针对性地治理办法。准确认识灰霾的生成机制和灰霾演变的规律,这是制定污染防治措施的一个基础。
白春礼
刚才贺泓也说了,PM2.5的来源、成因,它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季节,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冬季可能是取暖,煤的燃烧占得比较多,夏季不一样;长三角、京津冀,各地也不一样。中国目前大气污染的治理与当初像英国伦敦、美国洛杉矶那个时候发生比较重要的大气污染的事件还不太一样,关键是我们现在的污染是一个复合型的污染,它不是单一的一种污染物造成了这么一个局面。所以,我们的灰霾治理需要综合施策。我们将把PM2.5形成的机理、演变的规律做深入的研究,为政府灰霾治理提供科学的支撑。
刚才谈到关于PM2.5的二次爆发,就涉及到如何控制柴油、汽油当中氮化物、硫化物的排放,这些理论将为政策制定以及相关标准法规的出台提供科技的支撑。
第三个方面,科学院针对大气污染物源头减排的迫切需求,积极组织大气污染的控制前沿技术研发。比如在工业锅炉方面,科学院的脱硫脱硝,还有细粒子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国家的热电、钢铁、建材这些行业的烟体的净化;在机动车方面,科学院主导的研究团队,还成功研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柴油车排放控制后处理技术系统,现在实行了规模化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最近我到科学院的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他们运用纳米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汽车尾气排放的PM2.5,我们也希望能够推广。同时,像我们的生态环境中心,科学院的过程研究所,针对散煤燃烧,尤其是冬季燃煤造成的污染,发明了一种特殊的叫解耦煤炉,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在山东等一些地方已经做了示范性的推广,这样能够减少黑烟的排放,也减少散煤污染的排放。政府现在已经制定了一些用电取暖的替代方案,如果说还用煤炉来燃烧取暖的话,这也是一个可以用的技术储备。
今后科学院将针对我国不同区域大气污染的特点开展高效控制技术和设备研发,并加快推动技术的集成和工程示范,希望为实现大气污染源头减排提供更加有效的基础知识和科技支撑,我想这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主持人
刚才白院长给我们介绍了一下今后接下来要开展的工作,也是通过三位今天给我们带来的分享,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灰霾形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以及未来我们该如何做。今天非常感谢三位在演播室带来的分享,感谢您的关注,再会!
做好弼马温 学会七十二变
智库之道,在于顶天立地
实干 谏言 不辱使命
请通过以下方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