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厂裁员、北影厂拆除、西影厂消失,老一辈电影制片厂现状调查
作者 / 嘉栖
217天,相比去年提前29天达成400亿,在2018年国产电影市场成绩破纪录式增长中,是多部优质电影的汇聚,是一代接一代电影人才的涌现,也是上百家民营影视公司的鼎力助推。
当民营影视公司已然占据了电影市场近乎绝对的市场份额,当人们讨论的话题越多越多地集中在这些公司的股价涨幅和业绩变化时,有一批被称为“制片厂”的电影企业,已经退到了这个舞台不再耀眼的位置。那些在国产电影百年辉煌的发展史中,曾经留下过深刻烙印的国有制片厂们,似乎已在国产电影的市场化滚滚浪潮中被吹散。
无论是年初“八一电影制片厂”被裁撤,留下最后一段《芳华》;还是更早些时候,北影厂、长影厂陆续退出历史舞台,像上一辈人所熟知的“八大国有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 、上海电影制片厂 、八一电影制片厂 、西安电影制片厂 、珠江电影制片厂 、峨嵋电影制片厂 、 潇湘电影制片厂,似乎都没能逃脱这股浪潮的侵袭,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那么,为何这些国有制片厂们没能迎来新世纪的曙光,反而成为时代的“弃儿”,只能空忆往昔峥嵘岁月呢?
八一厂被裁撤、北影厂被拆
转企改制前后的今昔之比
今年年初,以文工团解散为历史背景的《芳华》还在热映,作为出品方之一的“八一电影制片厂”那熟悉的“闪闪红星”厂标再次出现在大银幕之上。然而,就像是宿命论似的指向,在影片上映一个多月之后,“八一电影制片厂”就传出被裁撤的消息。
作为我国唯一的军队电影制片厂,在军改大潮中,“八一电影制片厂”也无法独善其身。其与原总政歌舞团、总政歌剧团、总政话剧团、总政军乐团合并,更名为“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电影电视制作部”。截止今年6月,“八一电影制片厂”已经完成了改革。
“八一厂”,这个在上世纪拍摄出了《野火春风斗古城》《林海雪原》《地道战》《闪闪的红星》《大决战》等经典革命战争影片的老牌制片厂,是观众最为熟悉的存在,也是“最红最专”的存在。
不过,也正因此,在革命年代得以叱咤风云的“八一厂”,进入到新世纪,依然固守脸谱化的“主旋律”难免会被市场淘汰。即便是在改革探索之路上交出了《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芳华》这样的成绩单,“八一厂”也不再是原来的主导地位,而只是成为其中参与的一员。
事实上,比“八一厂”更落寞的还大有人在。
被称为“新中国电影摇篮”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曾经拍摄了新中国电影的第一部长故事片《桥》,以及《白毛女》《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刘三姐》等经典影片,在上世纪80年代即拥有7个摄影棚,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制片厂。
然而,即便拥有过如此辉煌时刻,进入新世纪后,其影片年产量逐年下降,直至每年只有一部。
200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改制为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初,原老厂房被拆除;2005年建立起国内第一家大型电影主题娱乐园——长影世纪城。是的,如今的“长影”已面目全非,基本成了一处旅游景点。
曾经凭借着第五代导演而名声大噪的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了《老井》《红高粱》《黄土地》《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等多部名垂影史的经典之作。鼎盛时期,“西影”影片输出量占全国输出总数的25%,居全国之首。
但1989年以后,西影厂开始走下坡路;2000年5月,西影厂联合上海西城实业有限公司、西安天慧信息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企业组建了中国电影界首家股份制生产企业——西影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1月中旬,“中国西部电影集团”挂牌成立。西影厂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便是今天的“西部电影集团”。
同样走转企改制之路,相对成功的则要数上影集团和中影集团了。
其中,“上海电影制片厂”,作为海派电影文化的承载体,曾出品了《红色娘子军》《李双双》《牧马人》《芙蓉镇》等不同风格影片。其于2001年和上影集团、永乐集团、动画集团及上译厂、科影厂等10家企业合并,成立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北京电影制片厂,走过了五六十年代的黄金岁月,七八十年代的辉煌时期,诞生了《祝福》《林家铺子》《小兵张嘎》《青春之歌》等著名影片。其于2000年和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等8家广电总局直属电影企事业单位合并改组为中国电影集团。
成立之后的中影集团,作为目前中国大陆惟一拥有影片进口权,以及和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拥有进口分账片发行权的电影公司,其地位和资历也是毋庸置疑的。
剩下的八大厂的其他三家:珠江电影制片厂、峨眉电影制片厂和潇湘电影制片厂,虽然也在转企改制之后成了珠影、峨影。然而由于缺乏像上影、中影这样的政治、经济资源支持,其声势和威望依然处于尴尬之地。
总而言之,原八大国有制片厂,不是萧条败落,就是改头换面成为集团一员,曾经的辉煌年代已是一去不复返。
内外因结合“击垮”老制片厂
这些曾经的中国电影主力军,之所以会在新世纪面临窘境,既是外因迫使,也是内因使然。
从外部环境来看,这和国产电影市场的逐步产业化改革、以及民营资本的崛起有很大关系。
1993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推出电影行业机制改革:此前由中影公司统一发行国产故事片的方式,改为制片厂直接与地方发行单位商谈。此举把各电影制片厂推向市场,他们需要自负盈亏。
此前,由于制片厂“统购包销”的生产惯性,这些国有电影制片厂普遍不懂发行,因此造成了入不敷出的现象。上世纪90年代,卖厂房、接拍广告,几乎成了这些制片厂的常态。
1994年,广电部出台了348号文件,确定中影公司每年引进“十部”大片的惯例,至此国产电影市场开始出现了好莱坞大片的身影。好莱坞大片的影响力即便是到今天仍不可忽视,依然是中国电影票房的有力支撑:以去年为例,在559亿的年度总票房中,98部进口片贡献了约46%的票房。
这些好莱坞大片的大举进入,对于习惯了制作“又红又专”特色,又或者是只专注于拍摄剧情片的国有制片厂们而言,无疑是一大挑战,更加凸显了他们制作能力的不足。
即便意识到这个问题,电影制片厂们在创新之路上也并非一帆风顺。比如开头提到的“八一电影制片厂”,也曾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好莱坞电影的经验来制作现代化的军事电影。只是,成效甚微。几部较有声势的如《建党伟业》等“建”字系列的影片,主导权仍旧掌握在其他电影公司手中。
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产业机制的改革,民营资本也在逐渐崛起。华谊、博纳、光线等民营影视公司相继成立。尤其是在2003年,电影市场进入全面的产业化改革之后,这些民营电影影视公司抓住了机会,成为新一轮的弄潮儿。
在此之下,国有制片厂不得不求变生存。90年代末,新世纪初的转企改制就是一种转变。然而,不管是小有成效,还是逐渐销声匿迹,这些国有制片厂们发展至此,也是由于自身原因所致。
这些国有制片厂大多成长、壮大于计划经济年代,无需考虑作品和市场的关系;由国家全面控制电影生产,给电影厂下达指标任务;且以国有资源为主导,有逃脱不了的“体制”属性。体制的僵化,导致产能的不足,因而一旦将这些制片厂放到自由竞争的市场之上,难免会处于劣势甚至被淘汰。
与此同时,在市场化浪潮中,相关的电影制作人才纷纷出走、转行,缺乏新鲜血液的补给,也成了这些制片厂的老大难问题。这点,就连有资本支撑的中影、上影也不能避免。
2016年,在中影股份上市之时,喇培康谈到目前的困境,就提到了“对于优秀的电影创作人才吸引力不够”这个问题,这也说明这些国有企业的改革之路仍旧漫长。
创新求变才能立足
其实,电影市场在经历了90年代初的机制改革,到2003年的全面产业化改革之后,已经完成了本质性的转变;与此同时,伴随着商业大片的诞生,也完成了量的升级与突破:电影年度票房从2000年的8.6亿元,到去年的559亿元。
在创作者群体中,无论是此前的“八大国有制片厂”时代,还是到世纪之交民营影视公司的崛起,看似是历史必然的交替,其实也是无可避免的“优胜劣汰”原则贯穿始终。
只有适应了时代和市场的发展,才能始终成为引领者。对于当下这些制片厂而言,要想重新占有市场,必然得有壮士断腕的改革决心,建立真正切实可行的现代企业制度,以此来吸引年轻人才的加入。
对于以上这点,已经上市的中影、上影也在践行之中。电影情报处(ID:dianyingqingbaochu)了解到,仅以隶属于中影集团的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而言,管理层基本都是80后,大多工作人员年龄在20—30之间。
同时,在内容上也需要勇于创新,摈弃以往传统的“套路”化、模板化创作,需要适当结合当下社会的热点以及观众所感兴趣的内容,来创作观众真爱看的电影作品。
此外,电影制片厂也应积极与民营资本公司相互合作,就算不占主导优势,也不失为一条求全之路,既能互相交流制作经验,也能以此保持自己的生产力。
毕竟,这些国有老厂牌即便是没落了,也仍旧拥有某些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比如政府支持、重要的院线资源,这也是支撑他们经济来源的重要渠道。
想来,当这些制片厂通过改革成为真正能够盈利的现代化企业,以创新来创造活力,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创作型人才加入。
近期热文
商务合作 / 转载 / 加入社群 / 约稿
请联系微信ID:
15201655723 yqpdy2018
1028627745 649778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