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贸易战真的会殃及电影行业吗?

电影情报处编辑部 一起拍电影 2019-06-02



者 /  陆小二


5月16日,“2019亚洲电影展”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西安五座城市同时举行。



就在5月10日,特朗普突然破坏中美在贸易中的达成的共识,再次掀起贸易战争,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


这是此次美国对中国开出的贸易战价码:


第一,减少逆差,两年减两千亿。并且第一年的1000亿美元75%从美国采购第二年的50%从美国采购。


第二,放开外资准入。


第三,放开服务贸易。


第四,增加农产品进口和能源进口。


第五,立刻停止对中国制造2025的补贴。


第六,立即从世贸撤回所有对美国的起诉,以后也不许再向世贸起诉。


第七,成立工作组,每三个月向美国报告中国执行美国要求的进程。任何时间美国如果不满意可以重开贸易战,中国不得报复,不得向世贸起诉。


第八,所有非关键商品在2020年底前降低到美国关税水平,美国可以以任何形式禁止中国对敏感领域投资,中国降税后,美国仍可以对敏感产品,即中国制造2025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加征关税或采取其他贸易壁垒形式。


如此蛮横无理的要求,与敲诈无异,面对这样屈辱的条件,没有哪个主权国家会同意这般过分的要求。


而在美国发动贸易战的借口,301调查报告开篇的执行摘要中,首先点名的就是中美知识产权上的冲突,这其中就包括了电影行业里,关于中美批片数量的分歧。


这篇文章,就为您讲述中美贸易战的另一个战场,电影之战。



电影是文化战争的主战场


最辉煌的时候,香港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电影畅销东南亚,台湾以及日本和韩国市场,但在90年代后,香港电影就逐渐没落,那么香港是怎么死掉的?



就是因为受到了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从而丧失了对东南亚市场的主导地位。


从某种程度而言,正是因为香港电影统治了台湾和东南亚市场,才有足够资金制作更精良的电影,才有了香港电影在80年代的辉煌。


1993年,台湾片商与香港电影公司爆发冲突,台湾开始大力引进好莱坞电影。香港电影哪是完成产业升级的好莱坞电影的对手,很快被赶出台湾市场。而且在这一时间,东南亚市场受到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也纷纷沦陷。


没有了台湾和东南亚这两个个稳定的收入来源,香港电影就迅速衰落了,再没有资金支持大制作的精良商业片电影。



十几年前有一个导演,他本来在艺术领域小有名气,拍的第一部电影在釜山电影节也到了奖,如果演着艺术电影的道路往前走,一定会成为不错的艺术片导演。


但有一天,他去看电影的时候,发现电影院正在上映的不是好莱坞电影就是港式恶搞喜剧,而国产电影当天几乎没有排片。


他很生气,觉得我们的文化市场怎么能拱手让给别人,长此以往我们的文化还能存在吗?所以,他毅然放下了过去一切,放弃了对艺术的坚持,学习如何做类型片,转拍商业片。


这位导演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文化领域事关一个国家的未来,影响力很大,尤其是对年轻人;而这么庞大一个领域我们竟然一直深受西方文化的倾销,真的太可笑了!


自从清朝洋务运动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的知识分子就走上了全面西化的道路,一切思想,文化,政治都学自西方。我们传统的思想文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被我们自己认为是糟粕,毫无价值。


造成的恶果逐渐显现,改革开放之后,很多人都以为去国外就是去了天堂。有路子的通过留学去了国外,国家辛苦培养了几十年的人才一去不复返。80年代有运动员去国外参加比赛,结果到了国外就跑了,去移民局申请政治避难,尽一切可能留在国外。


有钱的在国内赚钱之后全家移民到国外享受生活了,80年带90年代没钱的年轻人劫飞机也要去国外。


在这种思想驱动下,种种卖国奴现象此起彼伏,至今长盛不衰。


当年日本文化入侵我们,先用动漫开道,随后才是东野圭吾和村上春树。韩国文化入侵我国,也是偶像明星和韩剧开道。



当日韩成功入侵中国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 就是让所有人记忆犹新的哈日哈韩现象。


无数年轻人从动漫开始,爱上了日本文化,他们看完了高达和七龙珠,又开始读大江健三郎和江户川乱步,甚至为了了解日本文化,跑去学日语。


就这样一步步的,从流行动漫开始,日韩文化在我国的文化影响力越来越深,最终让一部分华夏年轻人,陷入日韩文化中不可自拔。


这样下去中国怎么办?当所有人都不以我们民族文化为荣,所有人都否定自己民族的过去,所有人都向往西方文明,渴望去西方生活,我们中华民族怎么办?


我们这个民族多灾多难,能够走到今天靠的是什么?是我们的文化。想毁灭一个民族,就先毁灭其文化!如果我们的后辈不以我们的文化为荣,那我们这个民族就失去了凝聚力!


如果西方文化持续侵略下去,年轻人看好莱坞电影,看美剧,英剧韩剧,哈韩日本明星。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中国的年轻人成长起来后,不会以中国为荣,不会是中国人为荣,而是以国外为荣,甚至恨不得变成外国人!


这就是中国和西方持续多年的文化战争,文化战争是不见血的毁灭,不见影的征服,从战争目的上来讲是最彻底的战争,也是最高级别的战争。



文化战争是意识形态最高级的战争,它通过文化的强势传播输出西方的价值观,积累量变促成质变,在无声无息中异化,蚕食,甚至直接改变敌方信仰,达到瓦解敌方文化的目的。使国家民族最终屈服于西方文化,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的。


电影是什么?电影不仅仅是娱乐的文化产品,更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影响青年文化最重要的工具。



美国的精英历来认为,输出美国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使美国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美国就能在任何时候比任何国家都强,无数国家的精英都以美国生活方式为荣时,源源不断的人才就会流入到美国,美国就能在国际社会始终处于领导地位,而好莱坞,就是美国文化向外攻击的急先锋。


美国外交事务委员会在1964年发布《赢得冷战:美国的意识形态攻势》中阐述,美国的影视行业是在一种“文化对外扩张”政策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


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任内成立了美国国会公共信息委员会,试图“通过电影推广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此外,美国政府成立对外电影中心,向全世界推广美国的电影。它强制规定美国出口的电影中必须含有20% 的“教育内容”,所有不利于美国的正面形象及其价值观传播的电影都严禁出口。二战以后规定更加严苛。欧洲各国院线在购买美国电影时,必须附带一定比例的含有“教育内容”的影片。


2004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更是提出文化战争,以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竞争中的一个重要竞争领域。他在书中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决策和行动能力,其力量源泉是基于该国文化在国际取得的认同感,吸引力,亲和力,以及影响力和凝聚力,而影视产业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代表产业。


他在书里对好莱坞在全球宣扬美国的价值观的成功进行了赞扬,并在书里建议美国努力在WTO体系下通过与其他国家的谈判,让好莱坞电影逐渐占据更多份额,直到该国最终取消文化市场限制,同时建议在美国国内立法中建议对好莱坞对外文化输出中进行市场补贴。


好莱坞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与其政府在政策方面的扶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比如美国联邦立法机关就通过制定了《版权法》,《跨世纪数字版权法》《电子盗版禁止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好莱坞的影视内容行业提供了完备的保障体系,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这就是赤裸裸的文化战争行为,好莱坞凭借其雄厚的财力,发达的影视制作技术,和强大的电影工业体系,将全球电影市场冲击的七零八落,成为了全球文化市场的霸主。  在好莱坞跨文化背景冲击全球文化产业浪潮下,所有非好莱坞电影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以法国,韩国,英国等国家提出的保护本国文化产业前提下,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本国电影市场的贸易保护政策。



法国的阿芒·马特拉在其作品《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中认为,法国政府必须对好莱坞在法国市场的扩张进行遏制,政府要不遗余力的支持本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在WTO中争取更多的配额,保护本国的影视文化产业,直到法国国内市场能够在好莱坞的冲击下存活并壮大为止。


法国影视行业自1948年之后,就一直享受政府的特别资助,这项补助政策更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被写进了法国财政法。


法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土电影更是出台了法律,将好莱坞影视作品限制在40%,勉强保住了30%多份额。


不只是法国,其他国家为了对抗好莱坞的文化战争,都出台了种种政策对好莱坞电影进行了限制。


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了电影工业的政府报告,名为《一副更大的画卷》,大力提倡英国各行各业支持本国影视行业的发展,而全面扶持的电影政策开始让英国电影产业开始复苏。


在英国的《电影法案》中对英国本土电影有明显的政策倾斜,在法案中英国要求英国电影必须是在英国注册,或者由英国控股的电影公司,其制作费用70%都在用在英国本土,劳动报酬的70%要支付给英联邦国家的公民,


韩国早期对好莱坞是全面开放的,其本国电影产业在好莱坞冲击下一片惨淡。但在进入21世纪前韩国开始调整影视行业相关政策,尤其是其发布的《电影产业振兴法》,废除了韩国电影审查制度,使得韩国电影现实主义题材开始一枝独秀,配合其保护政策,争夺回了沦陷在好莱坞冲击下的国内市场。



比如韩国在2000年开始实行《统一广播电视法》,要求电视台电影的播放总时间25%以上必须是韩国电影,最终在2006年,韩国本土电影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0%。


我国目前的“国产电影保护月”“黄金时段禁播国外动画片”以及在《中美电影备忘录》里对每年引进好莱坞电影的书里限制,都是我国影视产业保护政策的体现,尤其2017年以立法《电影促进法》的形式,首次把保护电影发展写进了法律法规之中。


而著名的国产电影保护月并最初只是官方在2004年口头下达的通知,通知要求每年的暑假期间,不鼓励全国各院线引进国外分账大片。在最初实施之后,对提振国产电影票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之后就形成了默契的惯例,沿用至今。


之所以没有下达书面文件,是因为这种保护政策是与中国加入wto承诺的入世规定相违背,如果有实际的文件,就会给美国留下口实。


但这种口头形成默认市场事实的政策,也让中美在电影市场批片数量提升上不断谈判,甚至,美国要求全面放开中国文化市场,让好莱坞电影不受限制的在中国上映,全面冲击中国电影工业。


文化战不是战争,但比战争更残酷!



中美电影谈判交锋


在新中国成立前,好莱坞电影一直占据着中国电影市场重要份额,在国外电影引进比例中达到了80%。而在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进行了清除好莱坞的电影运动,在当时对外引进电影内容涉及的国家也只是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朝鲜,越南,罗马尼亚,苏联,阿尔巴尼亚等国的影片。


1972年尼克松访华破冰之后,1979年《中美文化交流协定》作为中美建交最先签署的三个重要文件之一,确定了两国文化交流作为先行者,这其中就包括了好莱坞与中国电影交流的内容。


而当时的中美电影交流是以技术交流作为最初突破口的,在1978年10月文化部派出了以苏云为团长的中国电影技术代表团考察了美国影视技术的现状,了解当时好莱坞电影制片厂的制作流程。作为回访,1979年5月,美国电影协会主席瓦伦汀携带好莱坞电影企业来到中国进行交流,并且提出可以由美国出资,在北京上海建立现代化的影院,但条件必须是买断放映,影片可由中方挑选,票房收入按照比例分成。



当时我方没有拒绝,只是不能保证全年放映好莱坞电影,对好莱坞电影只能采取买断放映权的方式,不能采取分账的方法,这就是国内当时出现的大量译制片电影的原因。


更关键的是,在这一年的12月30日,中国电影公司恢复原名“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同时成立了中国电影输出出入公司。1980年3月,国务院任命陈荒煤为文化部副部长,主管电影工作。这些机构和人员上的变动为此后的中国电影的管理上理顺了关系,更露出中国电影要走出去的野心。


此后中美根据文化交流协定,1981年的5月由对外文委和文化部联合举办了“美国电影周”,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西安5个城市放映了故事片《雨中曲》、《原野奇侠》、《猜猜,谁来赴晚宴》、《黑驹》和大型动画片《白雪公主》。


在1985年4月举行了第二次“美国电影周”,在北京、长春、成都、上海、广州这5个城市举办。放映了《克莱默夫妇》、《金色池塘》、《矿工的女儿》、《转折点》、《星球大战》这5部影片。


并且在1981年12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海关总署联合颁发《进口影片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凡属从外国及港澳地区进口发行影片或试映拷贝(包括35mm、16mm、超8mm、影片录像带和影片视盘等)的业务,统一由中影公司经营管理。而到了1985年的1月2日,中国电影放行放映公司的子公司——中国电影进出口(洛杉矶)有限公司在美国成立,负责中国对北美地区的影片、录像等进出口业务。



由于当时中美合作属于蜜月时期,对电影的意识形态限制并不严重,国内低价买了大量的西方已过档期的电影,而且西方国家当时对亟待开发的中国市场抱有极大的好感,很多电影属于赠送,使得当时的观众能够看到大量的西方电影在国内的上映,比如意大利的《警察局长的自白》《特警护送》《无声的行动》,法国的《总统轶事》《阴谋的代价》《蛇》等,这些片子都是将左翼批判放入惊险、动作和悬疑的套里,既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又政治正确。


但在一系列事件之后,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冰冷的现实:电影是商品,也是意识形态的工具。


所以自九十年代起,播放西方电影的热潮被紧急刹车。


为了既能让观众了解外部世界,又能阻断好莱坞的文化入侵,1994年电影局批复了进口分账片改革报告,并发文要求中影公司每年进口10部左右“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基本表现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影片”。


这就是分账片片概念首次现身于中国电影的舞台上,当时的具体分账比例是:外方片商和中影公司共拿总票房的46%,省市级电影公司拿到8-10%,剩下的44-46%为影院所有,好莱坞电影自此雄踞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


1994年11月好莱坞影片《亡命天涯》成为我国大陆引进的第一部分账片,并创造出当年2500万的票房奇迹,这让好莱坞进口大片一战成名,在国内电影市场风声鹊起,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不景气时的“救市灵药”。



1995年好莱坞电影《真实的谎言》在国内创造了1.2亿票房纪录,1998年的《泰坦尼克号》3.6亿的票房纪录更是在多年后才被打破。


那段时间的中美电影关系上,美国是老师,中国是学生,中国导演被好莱坞商业大片震撼到目瞪口呆,从此开始走上了中国自己的商业大片之路。竞争促使国内电影人在电影制作理念和制作水准方面大幅提高,并在另一方面,来自好莱坞的压力,成为中国电影产业改革的持续动力。


在1999年,鉴于电影《泰坦尼克号》在中国收获的巨大票房,99年底的wto谈判中,就电影市场开放,中美双方就影片进口达成协议,进口影片数量提高到20部,并在3年内达到50部,其中20部影片采用分账制。



但好莱坞电影的坚船利炮太猛了,震撼的视听特效,超强的娱乐效果,让无数观众被好莱坞电影紧张激烈的内容所吸引,认为好莱坞电影是最好看的电影。


为了不被好莱坞的坚船利炮所打垮,针对电影产业诸多保护性支持性政策开始频繁出台。按照规则中国进入wto后要放开电影市场,如果不是总局咬死不放,并设置了国产电影保护月,中国电影早就沦陷在好莱坞的夹击之下了。


2000年文化部发布了《外资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规定外商注册资本不能少于1000万人民币,而且形式必须为中外合资,中方占股不得低于51%。


随着发展,在2004年施行新的《外资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中,就将1000万注册资本降低为600万,并且在全国8个试点城市,外资的注册资本占比可在75%以下,进一步放开了外资的限制,促进了国内院线的蓬勃发展。


2004年8月实行的《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管理规定》中,首次对合拍电影进行了类别划分,划分为了:联合摄制,协作摄制,委托摄制的三种方式。并在第8条第9条中规定了中外合拍片申请的条件。并且首次规定合拍片里,国外演员人数占比要低于总数的三分之一,明确了在中外合拍片里,要以中方为首,达到学习国外电影先进制作技术和理念的目的,同时提示国产电影的发展。


2004年9月实行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批管理办法》中规定,禁止外商独资经营,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广播电视台,电视台,并且这一政策至今未解禁。


2004年10月实行的《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中规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不许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业务,这为土豆,优酷,乐视等本土流媒体平台壮大提供了保护措施。


2004年10月23日开始实行的《境外电视节目引进,播出管理规定》中,要求各个电视台媒体播放的国外影视剧,播放时间占比不得超过总时间的25%,播放的其他境外节目,不得超过总时间的15%。并且未经广电总局容许,不得在19点到22点黄金时间播出境外电视剧。


但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13亿人口的中国电影市场称为全球最大票仓,好莱坞对这块市场觊觎已久,不甘心受到限制的好莱坞,通过美国政府向WTO提出两项贸易诉讼,其一是指责我国限制美国电影、音乐和图书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经过两年多的审理,WTO上诉机构认定中国对进口电影、音乐和图书的限制违规,并于2010年1月做出最终裁定,要求中国解除针对进口出版物外资经销商的歧视措施。


在提高分账片的事情上,中美进行了长达4年的艰苦谈判,最终在国际贸易组织的裁决下,双方在2012年就电影产业相关问题达成了谅解备忘录,据《洛杉矶时报》报道,我国政府同意将在每年20部海外分账电影的配额之外增加14部分账电影的名额,但必须是3D电影或者是IMAX电影,而其票房分账比例也将由此前的13%提高到25%。



但2012年的电影备忘录只是暂行规定,双方约定在2017年对这项协议,对中美电影备忘录协定进行扩充修改,直到按世贸组织的条款规定,完全放开国内的电影市场。


到了2015年,作为2012年中美电影协议的补充,中国电影集团与美国电影协会在《中美电影协议》框架下签订了商业合同—《分账影片进口发行合作协议》。据外媒报道,在协议中我方做出了两项关键让步:一是允许国外第三方公司对中国飞速增长的票房进行审计;二是增加引进中国批片的数量(批片指国内片商以固定的价格买断影片放映权不与外商分成,不受配额影响但数量有限的引进模式)。


至2017年时,美贸易代表们一直试图与中国在新一轮的《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中达成新的协议,内容包括增加进口片的数量、增加允许在中国拍摄的外国电影数量,并且为在中国播放电影的制片厂减轻财务条款等条件,但由于突发的2018贸易战,谈判最终并未成功。


美国学术界现在认为,在中美贸易战中,电影会成为双方谈判的下一个战场。


在贸易战的阴霾笼罩之前,好莱坞曾经乐观地认为,新的协议将会提高它们的在华地位。即使在局势不稳定的情况下,美国贸易谈判代表依然非常有信心地表示,能够将分账进口片的份额从34个谈成50个。他们以为,新的协议还能放宽作为中国当地发行商的公司的数量,并取消所谓的“国产电影保护月”。


但双方关于电影谈判,至今并未有新的进展。对我们来说,保护起步的国产电影工业,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学习好莱坞,战胜好莱坞


就在5月17号,央视六临时推迟了亚洲影视周的红毯典礼,改播抗美援朝电影《英雄儿女》和《上甘岭》,川普甚至在推特上表达了抗议,命令CNN播放《珍珠港》。


电影是唯一能够走进中南海的艺术,即使在美国,娱乐文化业是政治的风向标。这次贸易战必然会对中国电影产业造成深远的影响。


比如2000年的时候,央视制作了一部电视剧《抗美援朝》,预计2001年元旦期间将作为中央电视台的新年开篇剧目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但是这部电视剧因某些原因限制至今也没有在任何一个电视台播出过。


据说在这部片子延播的时候,曾有三次改动。在开拍的时候,最开始有关部门不让拍,因此剧本都完成了,但就此被搁置了。后来美国人纪念朝鲜战争,央视就拿《抗美援朝》剧本找到有关部分说,美国人都敢纪念朝鲜战争,我们为什么不能做? 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就同意了。


电视剧拍出来,审查都通过了,电视剧预告也在电视台做了预热,但美国在2001年发生了911事件,有关部门立刻拒绝了《抗美援朝》的上映,说这个时候上映会伤害美国人民的感情,最后《抗美援朝》这部花了一千多万的电视剧,至今也没有在任何一个电视台播出。



可以说,宣传是贸易战的前沿阵地之一,作为代表文化艺术的电影电视剧,必然会遭受到贸易战的政治影响。


就在央视六改播抗美援朝电影的同一天,根据传媒小眼的消息透露,《带爸爸去留学》被延期播放,李易峰和江疏影主演的《我在北京等你》业将无限期延播,据称和美国有关的电视剧都可能遭遇延播现象。


中国市场是好莱坞最重要的电影票仓重地,尤其当美国国内电影市场一直处于停滞下滑的状态,中国电影市场成为好莱坞在全球唯一的增量市场,因此中国电影市场关乎好莱坞的未来。


同样的,对于中国电影市场,好莱坞电影也非常重要,好莱坞电影只占到了2018国内电影总票房的30%,因此即使制裁好莱坞电影,也不会彻底禁止美国电影在国内的上映,因为这关系到靠着电影产业吃饭的几百万人的饭碗,至今中国电影产业已经是直接票房达到609亿人民币,整个电影包括衍生品产业链,达到上千亿规模的情况下,要全面禁止好莱坞电影,是一件要非常小心翼翼的事情。


比如2011年,印度尼西亚政府提高了进口好莱坞电影的关税,但好莱坞联合起来宣布中止在印度尼西亚的放映,最终导致印尼的电影产业无优质内容,人们不再走进电影院,整个电影产业差点破产。


而且好莱坞电影中,中国票房中的大部分收入是由我们的发行、放映公司以及专资办拿走了,美国公司只能拿走25%左右。


借好莱坞的盈利来培养中国电影产业,有这种关系的情况下,对好莱坞电影的全面禁止必然不会出现,比如2018年贸易战就没有出现对好莱坞的禁止。因此笔者判断,如果贸易战持续深入,即使对好莱坞制裁,也只是会对宣扬美国价值观的电影设置障碍,而对娱乐性作品很可能会依然放行。


并且随着《流浪地球》的火爆,说明中国重工业电影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国产电影虽然不如好莱坞,但已经相差不远。


2018年,全年票房609亿,好莱坞引进片占比仅有33%左右。国产电影占据了市场70%以上的份额,好莱坞爆款和国内电影在同档期上映,大部分出现了票房下滑被国产电影压制的情况。


这些都已经说明了中国电影已经不再害怕好莱坞,在好莱坞多年的强势压制下,苦学好莱坞商业片几十年之后,国产电影终于做大做强,《流浪地球》和《战狼2》更是实现文化走出去的战略。  


因为电影是工业,而工业分成轻工业和重工业。像韩国、法国这些国家都有电影工业,如果一个国家的电影往往以剧情片、喜剧片这种低成本电影为主,这就是轻工业;


好莱坞市场的主流是高概念、高技术,高投入的顶级商业大片,以科幻、魔幻,以及动作片为主,这几种类型更适合在全球范围内发行,像《2012》就是典型的重工业电影!



只有轻工业,没有有重工业无法成为强国,轻工业国家很难战胜重工业国家,轻工业电影也很难打过重工业电影!这就是《流浪地球》上映之后,刘慈欣为什么说科幻电影才是强国的标配。


法国电影的艺术性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但法国60%多的市场份被好莱坞占据了。整个世界,除了中国、韩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在本土能够抵抗好莱坞外,其他国家都被好莱坞的坚船利炮横扫!


好莱坞电影产业之所以被称为工业,就在于电影具有可复制性。导演属于生产流水线的一部分,是可以替换的。


好莱坞电影是工业产品,整个工业流水线保证了影片品质不会因为导演而变成灾难。


正是因为电影公司对项目执行管控的严谨和严格,好莱坞电影的整体质量才得以保证。电影质量可能不是很好,但一般不会差到哪里去。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种情况,2015年广电总局提出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电影局连续几年选派年轻导演到好莱坞学习电影工业技术,包括动画电影。


在吹响中国电影工业化,甚至是中国电影向着好莱坞重工业电影前进的情况下,国内大力引进好莱坞最先进的技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努力在推动电影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比如郭帆导演的《流浪地球》就是在青岛东方影都拍摄的,而青岛东方影都产业总投资500亿元,建有全球设施最先进、配套最齐全的电影产业园。包括面积达一万平方米世界最大的单体摄影棚,世界唯一室内外合一的水下摄影棚。此外,还有大型的影视外景地、世界先进的影视后期制作工厂。



并且青岛东方影都在影视制作全产业链上下工夫。以数字影音中心为例,作为专业的影视后期制作办公区,数字影音中心共占地18659平米,拥有先进的硬件设备及雄厚的技术力量,专注于高端影视制作领域,提供音效、视效、剪辑、调色等多方面全流程后期制作服务。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该数字影音中心还拥有两个世界级先进的混录棚,分别符合杜比全景声高级音效认证及杜比全景声音效认证标准,从而全方位实现声场包围的效果。


无论是音乐、电影、游戏、动漫等等创意产业的发展,都要在科技终端上来呈现,科技驱动文化产业内容升级,是当今世界的流行趋势。


《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此前对媒体表示:“我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去呈现世界观,在东方影都历经了15个月的设计、绘制、规划和搭建,概念图有2000余张、分镜有8000余张,现有的拍摄道具已经超过了10000件,只为呈现出宏大的太空世界,拍出属于中国自己的硬科幻电影。”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


如果没有推动电影工业化后,快速发展齐全的电影产业链和先进的电影制作技术,就没有《流浪地球》这样震撼国际的科幻电影。


一个国家要成为强国,一定要发展重工业,电影也是如此。2015年国家提出中国要从电影大国转变为电影强国,小打小闹是不行的,就必须大力发展电影工业,要大力制作重工业电影,这样才能完成产业升级!


而且中国文化产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发展重工业电影,因为重工业电影就比较适合做衍生品,相信对衍生品市场会是很大的推动,能快速扩大文化产业的规模,只有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才能和好莱坞争夺全球文化霸权的地位。


可以说,完成了中国电影工业升级的国产电影,在好莱坞的坚船利炮面前一点都不怂,《流浪地球》就是最好的证据。再给中国电影十年的发展时间,我们不但能在国内市场全面碾压好莱坞科幻大作,甚至能走出国门,进军北美电影市场与好莱坞争雄,向美国输出我们的中国文化!



近期热文


专资办停止同步数据

新时代电影票黄牛调查

《复联4》最新时间线梳理

为什么金融骗子都喜欢投电影?



商务合作 / 转载 / 加入社群 / 约稿

请联系微信ID:

15201655723   yqpdy2018

 1028627745   64977817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