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文娱地理调查 | 不差钱的深圳影视市场,差什么?

张一瓜 一起拍电影 2019-06-02


作者 / 张一瓜


“从中兴到华为,再搞到大疆,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制裁就没搞出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办!”

 

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继华为遭遇一系列来自全球市场的压力之后,以研究无人机享誉国际的大疆和研发制造监控设备的海康威视,据传也被美国列入“黑名单”。

 

身处舆论中心的深圳企业,背后深圳这座城市也被推到聚光灯下。

 


深圳,亦称“鹏城”,这座在1979年由一个渔村被政府破格提拔的城市,时隔40年已经发展成为如今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大都市,世界一线城市,极具竞争力,并吸引着大批人才走进这里,安家立业,发光发热。

 

近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毕业季,选择北上?还是南下?亦成为了应届毕业生纠结的选题。而深圳作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无疑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那么,聚焦到影视产业这一细分领域,相较于产业发展更为繁荣的北京、上海甚至是浙江、青岛,深圳又有何吸引影视人才、企业入驻的政策和布局呢?选择在这里发展的影视公司又遇到了哪些困境,发展的优势又有哪些?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对此采访了多家在深圳注册并具有影视代表作品的影视公司的负责人,为大家展现深圳影视发展的现状,使大家对其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与认知,同时也为踟蹰于是否要去深圳发展的影视人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资料依据。

 

▲ 东部华侨城:深圳著名外景基地

 


现状:深圳7000+影视注册公司,

离不开北京的供氧

 

2017年末,据天眼查显示,在深圳注册的影视公司有1000多家,而截至目前,深圳的影视公司数量已经达到7000家以上。

 


虽然在数量上,深圳的影视企业有了很大的增量,但是从公司的体量以及参与的影视项目的市场影响力来看,深圳整体的影视企业规模仍难以与北京、上海这样头部影视公司集聚的城市相提并论

 

同时,根据资料显示,深圳上市影视公司同样不多。其中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深圳上市影视企业,业务也主要以经营动画制作为主,譬如出品了《熊出没》系列电影的华强方特和制作了《巧手鲁班》等动画片的深圳崇德动漫。而在真人电影方面,这些影视公司并不具有竞争优势。

 

 

除此之外,拍sir梳理了在深圳注册的影视公司发现,绝大多数企业参与的影视项目并不具有拓展至全国的影响力,且项目的本身质量也参差不齐。而且,这些企业他们大多在项目运作的后期以联合出品方的身份进入,而不是作为主控方来对项目进行操盘。换句话说,深圳影视公司对于作品的话语权有限

 

在进入影视行业之前,这些企业的运营者也并没有影视行业从业经验,大多是门外汉,因为看到影视行业的红利才选择入场,如今行业正值萧条,因此他们在跟风投了一两部作品之后便没有了下文,成了行业第一批选择退出的机会主义者。回看这些公司的发展战略,发现并无规律可循。

 

再将目光转向发展较好的小部分深圳影视企业,它们虽然有代表作品傍身,但将其置于全国影视企业进行比较,其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不大,本身的企业体量也较为有限。不过,这些企业发展路线相对清晰,也更为专注影视项目的经营、有长远规划,不是简单玩票性质。如果去深究其参与的影视项目和成立时间以及背后股东信息,会发现其能够发展至如今这般规模不无原因,内有乾坤

 

 

且先看这些影视公司成立的时间,它们大多较为年轻,很多都是在2012年影视行业迅猛发展之后入局,有10年历史的影视公司已经算得上深圳“老牌”影视企业。恰是因为进入时间较短,深圳的影视产业起步也因此相对滞后,参与的影视项目需要其它城市的影视公司带动才得以发展,对外依赖性很大,这些公司需要强有力的后盾予以支持。

 

因此,接下来我们来看这些影视公司的背后大股东,无论是出品了《暴雪将至》《铠甲勇士捕王》的深圳市苏打优选商贸有限公司(曾用名:深圳市卖座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等),还是出品了《嫌疑人X的献身》《快把我哥带走》《少年的你》《爱国者》《将军在上》等影视剧的深圳市中汇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抑或是出品了《冈仁波齐》《喜马拉雅天梯》《皮绳上的魂》等作品的深圳马灯电影有限公司等,其背后都站着一个甚至数个支撑它们参与这些影视项目的资本或在全国具有知名度的影视企业。

 

▲ 图为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文化创意产业园

 

其中,深圳市苏打优选商贸有限公司的大股东是深圳市华宇讯科技有限公司,而华谊兄弟(天津)互动娱乐有限公司持有深圳市华宇讯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份,可以说华谊兄弟是站在深圳市苏打优选商贸有限公司背后的大boss;同样,深圳市中汇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大股东为孙莉莉,侯小强是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在他所投资的另一家影视公司中圣春秋影视文化(北京)有限公司中,著名作家、编剧侣海岩先生身处股东行列,而《将军在上》这一项目便同时具有两家企业的影子;像深圳市金鼠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其股东及团队资源则是出自于北京二十一世纪威克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由此可以看到,发展较好且能够接触到头部影视作品的深圳影视公司,和北京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本身的发展缺乏独立性。虽然深圳影视公司在数量迅速增加,但真正距离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头部影视公司,现如今来看并不容易。

 


 

困局:技术型人才集聚,

创作型人才稀缺

 

造成深圳影视公司严重依赖北京等影视创作中心的原因很多,主要为两方面,一方面在于深圳创作型人才的稀缺,另一方面则是深圳在影视全产业链布局方面的不完善

 

“深圳其实并不缺执行和制作层面的影视从业人员,像后期、特效这些属于技术型的影视制作工业环节,在深圳完全可以找到负责这些业务的公司,而且他们做的很好。深圳真正缺少的是影视创作型人才。不过话说回来,优秀的创作型人才,全国都是稀缺的。”一位深圳影视公司负责人告诉拍sir。

 

之所以北京的影视发展最为繁荣,取决于全国优秀的编剧、导演以及专业演员在北京的集聚,再加上周边设施的配套,如怀柔影视基地的建立,和中央戏剧学院以及北京电影学院等专业影视院校对人才源源不断地培养与输送,为影视行业不断造血,才使得北京成为影视行业的创作中心。深圳在这一层面,显得毫无竞争力。

 

 

“虽然说深圳也有影视孵化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就有好几十个,政府给的优惠政策也不差,对影视企业的扶持力度还很大,但影视企业在产业园的入住率其实并不高,这主要还是在于深圳没有形成完整的具有协同性发展的影视产业链,周围配套设施也不完善,资源整合不够,而且和北京、横店以及上海等地相比,深圳影视发展起步太晚,形成规模还需要时间。”一位在北京、深圳以及其它地方都设立了影视公司的老板向拍sir反映到。

 

2009年,深圳启动了“影视工程”项目;2016年深圳成立了粤港澳(深圳)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并相继打造了坪山“文化创意走廊”以及影视制作、动漫等产业示范基地,深圳政府在文化产业基础建设上投入并不少。但从效果来看,深圳目前仍处于开发阶段。

 

 

“深圳影视企业不差钱,缺的是创作者、演员。如果深圳能够把配套设施建设好,其实深圳非常具有影视发展优势,香港那边的人才完全可以不用北上,在深圳谋求发展就可以。”苦于在深圳和其他城市奔波的某深圳影视负责人,十分期待深圳的影视配套设施能够早日发展完备。

 

深圳的知名影视公司金鼠影业在去年宝安区电影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就曾提出发展建议:“第一,尽快出台影视产业资金扶持政策;第二,政府提供相应服务,对影视拍摄给予相关的支持和协助;第三,为深圳的影视从业人员提供廉租房政策;第四,为影视名人提供落户政策,对有突出贡献的影视人给予奖励政策;第五,简化电影公司落户程序,推进影视名人落户;第六,建立影视产业基础设施,打造影视工作人员餐厅等,给剧组、群演等提供良好的创业生活环境。”

 

 

从演员的类型细分到剧组的住宿、拍摄器械的租赁等一系列影视配套服务,细节不断完善,拍摄基地不断修建,横店为此走了30多年。而定位为“世界东方,电影之都”的青岛,在大力发展影视产业下,同样面临因为发展时间较短,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可见,打造影视全产业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作为全国重要的票仓城市,深圳在2018年以贡献22.5亿元、占比全年总票房3.7%,居全国城市电影票房收入第三名,仅次于上海和北京,且相较于2017年的票房收入,深圳2018年的票房增速达到5%,深圳的电影市场充满活力。以年轻著称的深圳,如果将影视创作等短板补上之后,未来发展十分可期。

 


 

求变:内容创作转向本土化,

向网络制作端发力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深圳是一个务实的城市,更是一个善于看到商机并抓住机会创造机会的城市。

 

在我国影视产业迅猛发展的那几年,深圳影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他们依靠着自己的人脉、充裕的资金,参与到影视项目中。如今,在影视产业调整阶段,一部分深圳影视公司又及时改变航道,开辟了新的业务。

 

 

“现在大家不都在说影视寒冬嘛,影视公司当前确实都不容易,还在坚持经营的影视公司比的不是项目是否赚钱,而是看谁活得更长,坚持得更久。”

 

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减少成本开支,深圳市视界浪潮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辉告诉拍sir,他们公司的发展中心开始发生转移,从影视内容制作向网络平台端迁移。据张辉介绍,视界浪潮传媒之前曾联合出品了电视剧《深圳合租记》《缘来幸福》以及电影《闺蜜1-2》等,目前则主要投资制作网络影视作品,其中三部《飞鸿笑传》系列影片在腾讯视频独家播放,点击率总计达到8000万,按照腾讯视频分账标准来算,收益十分可观。

 

 

转向网络端,同时也是深圳政府的一向支持举措。在《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中,其表示“筹拍大型纪录片《创新中国》、《深圳四十年》和电视连续剧《面朝大海》,力争在央视播出。做强影视产业,推动制作一批既叫好又叫座、票房超亿元的电影······制作一档收视率跻身全国五强的综艺类电视栏目,生产一至两部精品电视剧。推动成立“深圳网络作家协会”,扶持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政府表示大力扶持网络内容创作,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当地影视公司向这一方向的发展。

 

除此之外,曾参与《天生不对》《脱单告急》等影视项目的深圳颂德影视公司负责人陈俞霏告诉拍sir,“我更想做代表深圳成长的作品。包括这座城市和在这里生活的人们。”

 

尝试本土化内容创作,亦是当下很多深圳影视公司新的着力点和发展方向。

 

去年8月,由深圳市多家影视企业联合出品、我国第一部使用潮汕方言的电影《爸,我一定行的》上映,引起圈内的关注,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猫眼评分一度达到9.6分,作为地方小成本电影,最终获得了4706.6万元的票房回报,是以小博大的成功案例,其中深圳市就贡献了1359万元票房,占据总票房的30%。

 

 

本土化的内容创作,对于具有消费能力和消费热情的城市来说,本地的观众的就足以对其进行消化。所以,有时候影片精准的地域宣传定位远比广泛撒网,谋求全国市场取得的效果更靠谱、更超乎想象。

 

其实,部分深圳影视公司当前不仅在内容和创作平台上寻求突围、求变,有的还借助深圳的国际化发展特点,以及独特的地域优势,摇身一变成为连通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比如促进国际的文化版权交易,将国外优秀的作品引进来,并帮助国内的影视作品走出去,为影视文化产业提供深度服务,从而打造自己的发展优势。

 


随着技术的革新,和5G时代的到来,影视行业的发展已然进入了下半场,而深圳的影视企业能否弯道超车,在新的市场规则下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打造出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深圳品牌影视企业,当前正在谋求突围的深圳影视公司给我们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近期热文


影视税改政策暂缓

老电影制片厂现状 | 影评人江湖史

电影新锐公司 | 影视行业过冬指南



商务合作 / 转载 / 加入社群 / 约稿

请联系微信ID:

15201655723   yqpdy2018

 1028627745   64977817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