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纽约 TDC Typegeist 首期访谈:畅想中文字体设计的未来

Mira Ying The Type 2019-04-14
纽约字体指导俱乐部(TDC, Type Director’s Club)在今年八月推出了全新的数字期刊 Typegeist,讨论对当今文化叙事至关重要的文字设计。在主题为「文字设计去本位化」的第一期刊物中,纽约设计工作室 Synoptic Office 的林欣荣(Caspar Lam)和朴瑜俊(YuJune Park)邀请了张轩豪、许瀚文、厉致谦这几位来自大陆和港台的设计师,共同探讨中文字体设计的现状与未来。在连线纽约、香港、台北、上海四个城市的网络视频会议中,设计师们论及当下中文设计正处于遽变的转折点,无不感到兴奋。

访谈原文刊载于 Typegeist 第一期,本站获授权翻译全文。


畅想中文字体设计的未来——与华人设计师张轩豪、许瀚文、厉致谦的聚谈

— 张轩豪为一个名为 Across Borders 的海报系列创作的文字设计。(图:张轩豪)


与三位设计师的访谈在一阵笑声中开始,大家自嘲道:「我们是不是一群自讨苦吃的人?」一款标准的中文字体包含至少七千个字符,如此大的字符集需求与可供选择的字体产品数量是成反比的,这不足为怪。但技术革新与市场全球化正在给中文字体设计带来深远的影响。

Synoptic Office(纽约):在过去十年中,在你们各自的社群中有哪些字体设计方面的巨大变化?

厉致谦(上海):由于数字设备的普及,黑体的设计多了很多。同时,也有越来越多字体家族出现了。

许瀚文(香港):过去十年我主要设计黑体,现在觉得有点无聊了,我认为市场已经非常饱和了。对于西文来说,再多设计一点无衬线体也没关系,因为整套字母造型可以变得非常与众不同。但中文字体最关键的就是结构造型,因此即使设计出新的黑体,大众也不容易注意到其中的差异,也许专业人士能看出来,但要说清楚其中的门道可能还是很难。另外,过去人们喜欢大中宫的字体,但现在又开始寻找具有传统书法雅韵的字体,这些字体看上去更亲切、更易读。我还发现大家对正文字体的了解更多了,而不是只知道标题字体。

张轩豪(台湾):我也注意到大家喜欢小中宫、有点复古风格的字体。两年前康熙字典体就变得非常流行。


— 厉致谦设计的「行楷 Next」是对行楷体的现代诠释,原字体是基于上海书法家任政的手书设计而成。(图:厉致谦)


SO:你们觉得五年后的中国字体设计界会是什么样?

厉:我认为会有更多独立设计师和小型字体公司出现。目前在中国大陆只有两家字体公司独大。

许:我希望能有更多衬线体的设计,平衡无衬线体的数量。还希望中文字体工作量巨大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让更多人可以用智能高效的方法设计字体。

SO:在制作中文字体时你们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张:最难的部分就是在这么多汉字之间保持协调一致。汉字笔画少则一笔,多则有三四十笔,所以单从视觉上很难去平衡这些字形。

许:我一开始是做西文字体的。而中文字体十分讲究书法的传统与美学,我花了很长时间琢磨和练习笔法,这样才能让中文读者觉得我的字体易于辨识,读来顺眼。

厉: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是没有得力的中文字体设计工具。去年我知道字体软件 Glyphs 之后才终于开始做字。

SO:做一套完整字符集的中文字体需要多长时间?

许:我第一次设计一套完整的字符集,是帮柯炽坚老师做信黑体。做一个字重花了一年多——一开始是两个人做,后来增加到五个人。

张:我帮华康字库设计字体,主要针对日本市场,所以并不要求做完整的字符集。

SO:等等!我们几个有谁完成过一套多字重、全字符集的字体么?

众:(笑)没有。


— 许瀚文为瑞士的《字体排印月刊》(Typographische Monatsblätter)2012 年的多文字主题特刊设计的海报。(图:许瀚文)


SO:你们觉得新的字体技术能够带来哪些机遇?

张:编程绝对有助于缩短做字流程。也许能做一个新的工具,把所有需要组合的偏旁部首自动做出来,尽管还是需要手动调整,但能够节省许多单调重复的工作。可变字体也会是一个趋势,我也期待看见可变字体除了粗细之外还能有其他的变化。

许:可变字体对用户来说应该很有用。汉字结构复杂,可能会让整个页面灰度很密,而有了可变字体,用户就可以自己调节。不过开发可变中文字体依然需要投入极大的时间精力,目前也许还不太现实。

SO:就你们的观察而言,中文字体设计界的国际合作程度如何?

厉:最近蒙纳公司刚刚宣布他们会与方正字库合作进入中国市场。

张:也有一些自然发生的小规模的合作。许多国际品牌和企业试图进入中国市场,所以就会要求西文字体公司也提供中文匹配字体。

许:我希望看到的是,中国和西方字体设计师能够真的从底层开始合作设计。

SO:你们如何定义中文字体排印?

许:非常难。目前中文字体排印这个概念还不存在,因为没有教学资料,甚至没有定义。许多人自以为在做中文字体排印,然而我会说他们只是在玩字,或者在运用字体排印做设计。但愿字体设计教育能有所改观。

SO:有意思,你们所在的地区,字体设计教育的现状如何?

厉:中国大陆目前的字体设计教育还是零。大学里没有字体设计课程,也没有字体硕士研究生项目,想学字体设计的人无处可去。我相信在五到十年内,这些都会改变。

张:我还担心,会有并不精通字体设计的老师来教字体设计、字体排印。

SO:所以你们都是怎么开始设计中文字体的?

许:在中学里我没有机会学习美术,我了解一些绘画基础,但我真正热爱的是设计。那时电脑里的字体库是我唯一能接触设计的方式。后来我发现了我能掌握设计软件,就不需要用笔了,可以说这是形式服从功能吧,我很享受这一点。我从香港理工大学毕业,后来遇到了著名的中文设计师柯炽坚老师。他最终收了我做字体设计的学徒,跟着他做了三年,就这样开始了我的职业道路。

张:十年前我开始做书籍设计,发现没有多少优秀中文字体可以选择。你需要从字体厂商那里去买字体,但台湾就只有两家大厂商。我于是就想:为什么不自己来设计字体呢?两年后我加入了两家大厂商之一的华康字库,从此就一直设计字体了。

厉:我是从学习西文字体排印开始的——当时我在为 Type is Beautiful 撰写相关的稿件。西文字体排印是我自学的,因为当时不知道怎么选择字体。我在豆瓣上建了「字体交换鉴赏」小组,让字体爱好者可以交流字体知识和字体产品;在组里我认识了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的陈其瑞老师,进而又了解了他和其他几位同事,以及上海活字的历史。


— 左:由 Synoptic Office 设计的明日体(Ming Romantic)的笔画集合样张。这款标题宋体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想象汉字在抽离书法特征、根据逻辑夸张演化到极限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形态。
— 右:明日体完成第一阶段开发时,在「点、线、面」展览中展出庆祝。(图:Synoptic Office)


SO:你们认为中文字体设计面对着哪些挑战和机遇?

厉:挑战有很多。我们需要建立起中文字体排印的基础概念;我们需要更好的设计工具;我们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让设计师得以生存;我们也需要更强的社会意识。

许:我们需要有好的工具帮我们先把基础笔画自动贴到正确的位置,随后我们就可以集中精力调整比例。正因我们缺乏智能的工具,市场上才只有大型厂商。我们需要用工具去为独立设计师打开一片天地。

张:我同意。独立设计师越多,字体才更有多样性,才有助于中文字体设计和平面设计的发展。

(原文根据访谈整理而成,篇幅和表述略有编辑。)


人物资料

张轩豪(Joe Chang):台北平面设计师、字体设计师。2012 年获得毕业于荷兰皇家艺术学院字体与媒体设计硕士学位,此前他在华康字型工作两年,担任字体设计师,由此逐渐对多文字字体设计发展出浓厚兴趣。2014 年成立 Eyeson Type 工作室,提供字体相关设计和字体匹配咨询服务。

许瀚文(Julius Hui):蒙纳(Monotype)高级字体设计师,于 2015 年加入蒙纳香港办公室,此前为品牌企业提供字体设计咨询多年。从香港理工大学毕业后,师从著名设计师柯炽坚,在他的思域码(Visionmark)团队做了两年学徒,离开后成为独立字体咨询师,为彭博新闻周刊、Commercial Type、纽约时报中文网等品牌与企业提供中文字体与文字设计提供顾问。2013 加入英国 Dalton Maag 字体公司后,他与惠普、英特尔等品牌合作,同时以教学、杂志撰稿等方式倡导中文字体设计的改良。在蒙纳,许瀚文负责腾讯等大型品牌的字体定制项目,并为他们开发更新面对中国市场的字体。2017 年入选香港 Tatler Gen. T 榜单,该名单每年推选香港最杰出的行业连接者、创想者、富有影响力的创新者和勇于突破的新锐先锋。

厉致谦:字体研究者、设计师,写作者,译者,策展人;著有《西文字体的故事》,合译有《西文书法的艺术》《千万别用 Futura》等书籍;Type is Beautiful 撰稿人,3type(三言)联合创始人,「上海活字」和 TypeTour 字体主题旅行项目发起人;上海美术学院字体工作室特聘研究员。

林欣荣(Caspar Lam)、朴瑜俊(YuJune Park):Synoptic Office 合伙人,涉及领域介于设计、技术、教育之间;作品在国际上展出并在 Fast Company、IDN、Neshan、Etapes、It’s Nice That 等媒体上报道;工作室曾参展宁波美术馆展览、卢布尔雅那(斯洛文尼亚)建筑与设计博物馆举办的第 23 届双年展、以及布尔诺(捷克)第 26 届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

拓展阅读

  • 森泽字体公司,“How Morisawa font products are created by Morisawa”

  • Liron Lavi Turkenich, In-between — talking with Mariko Takagi

  • Sugiura Kohei, Books, letterforms and design in Asia: Sugiura Kohei in conversation with leading Asian designers. Mumbai, Asian Art & Design Research Group (ADARG) and the Marg Foundation, 2005.(中译本:《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杉浦康平与亚洲同人的对话》)

  • Mariko Takagi, Hanzi Graphy: A typographic translation between Latin letters and Chinese characters


(请点击「阅读原文」至主站查看文中参考链接)


https://thetype.com

微信公众号「The Type」。您亦可选择在微博、Twitter 或 Facebook 上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