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粮票独树一帜的“搭伙券” 你见过吗?
粮票是我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按照用途可分为粮食票、食用油票、布票、肉票等类型。随着社会的发展,票证经济退出了历史舞台,形形色色的粮票则成为了收藏界的“新宠”。
12月16日至17日,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粮票专委会(简称川粮会)2023年度研讨会暨票证展在自贡举行,其中部分珍贵藏品是首次参展,唤醒了不少观展者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藏友们在展览上交流
“粮票大王”和他的珍贵藏品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知道,有粮票意味着吃得上饭、穿得上衣……”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粮票专业委员会会长蒋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四川粮票收藏在全国“是一面旗帜”,其中自贡粮票又以种类丰富、印刷精美而著称。
据悉,蒋俊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收藏粮票,半个世纪以来收藏各种粮票达7万多张,成为全国有名的“粮票大王”。此次展出中,由蒋俊提供的“粮票上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粮票上的名胜古迹”“粮票述说中国历史上的四川名人”等系列藏品为首次在公众面前“集体亮相”。
“明清时期的粮票尽管上面也有‘粮票’二字,但实际上是交租的凭证。”1998年,蒋俊花800元钱从广西购得的“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的田租米据”,后经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专家鉴定,为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粮票”。
展览现场,让不少资深“粮友”直呼不虚此行的是“粮票上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系列。其中颜色泛黄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军临时借谷证”尤为珍贵,上面注明“此借谷证专发给红军流动部队,作为临时紧急行动中沿途取得粮食供给之用。”并盖有时任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和粮食人民委员陈潭秋的印章。
红军临时借谷证
“这张借谷证从侧面反映了革命军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光荣传统。”蒋俊表示,该系列藏品存世量极少,仅上世纪90年代在江西一处旧房墙壁夹层里发现过一批,目前已有藏友开出高价想要收藏。
自贡粮票独树一帜的“搭伙券”
“据我所知,其它地方粮票就叫粮票,只有自贡叫‘搭伙券’。”川粮会自贡分会会长邓少文以“民以食为天”为主题,在本次活动中展示了他的“自贡市粮油票证欣赏”系列藏品。
据了解,我市于1955年实行“以人定量”政策并发放购粮票证,从1963年起开始印发长期有效的自贡市搭伙券(即通常意义上的粮票,包括面票和粗粮票)。1964年印发了自贡市粮油供应票、自贡市农村周转油票、自贡市食油补助票等,1967年起印发一人定量油票,规定“市区一人月定量供应食用油半斤”。
自贡市搭伙券
值得一提的是,“自贡市粮油票证欣赏”系列藏品除粮票、油票(最小面额为5钱)、布票、肉票等常见票证外,还包括鱼票、糖果糕点票、购买蔬菜的供应卡、打豆瓣时的豆瓣票,以及针对特殊人群的“产妇肉票”等等,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记者发现,此次展出的藏品中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红苕票”,票面第一栏为“鲜苕数量”,第二栏为“购苕地点”,第三栏为“配售时间”,均为人工填写。据了解,当时每年最后一个季度给居民供应粮食时,都会配搭一定比例的红薯(1斤大米换5斤红薯)。
“红苕票”
“以1994年发行的粮食供应册为标志,粮票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告别了百姓的生活。”邓少文总结自贡粮票的特点时表示,除种类特别丰富外,设计和印刷也很精美,当时周边地市的粮票都拿到自贡来印。
门票收藏折射的时代变迁
如果说粮票收藏承载了关于“吃”的一段历史,那么门票收藏则折射出关于“行”的时代变迁。
“退休前我就计划用10年时间,走遍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自贡市收藏家协会首任会长王耀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终于赶在70岁之前做到了。
此次展出的“西藏旅游”门票,为王耀新收集整理的“江山如此多娇”系列收藏之一,其中较珍贵的有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在西藏拉萨举行的首届灯会门票、纳木错景区早期油印门票、雍布拉康早期塑料门票以及西藏大型歌舞诗《幸福在路上》立体门票等等。
活动现场还展出了我市收藏家林泳收藏的“长征”系列门票,展品以时间为线索,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到1936年10月三大红军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囊括了长征途中所有红色景点门票。
“自从全国红色景点实行免费开放后,这些纸质门票就成为了历史。”林泳表示,用门票的方式还原二万五千里长征,目的在于提醒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遇到困难时要像革命先辈学习,发扬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精神。
据自贡市收藏家协会会长陈贵刚介绍,由该协会和川粮会自贡分会承办的此次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上百名“粮友”前来观展交流,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张金龙、陈力等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
来源:自贡网
记者:张才 叶卫东
编辑:李万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