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充满智慧的宋诗风貌|俞润生
2018年6月23日出版的《解放日报》刊发了由俞润生撰写的书评《那些充满智慧的宋诗风貌》,向读者介绍并推荐了我社图书《读宋诗随笔》。
书评全文如下: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319年。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319年的赵宋王朝,为后世遗留了辉煌的宋词,也遗留大量的宋诗。宋诗在继承唐诗传统的基础上,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要研究宋诗,程千帆先生的《读宋诗随笔》无疑是金针度人的好书,它为初学者指点要津,以身垂范,启示多多。扼要地说,启示有四:
第一,让读者思考诗与史的关系。程先生具有深厚的文学理论修养,在上世纪80年代江苏知名四教授(即唐圭璋、任半塘、钱仲联、程千帆)中,只有程先生岀版过《文论要诠》《文学批评的任务》等著作。这些文艺理论,有形或无形地指导着他的宋诗研究。从而他在分析宋诗作品时,让读者自行思考诗与史的关系:史是诗的基础,诗是史的形象再现,诗的力量是“史”的创新。在品评方岳《三虎行》时,他指出:“作品的主题来自生活中的矛盾。只要生活中某种矛盾没有解决,或没有缓和,也就会产生反映这一问题的作品,作为解决它或改进它的动力。这也便是文学的社会效用。”
南宋是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社会,郑思肖《心史》中的诗和汪元量《醉歌》、林景熙《梦中作》等诗,都表达出“年年杜宇泣冬青”的悲愤之情,程先生在品评中指出:“而在伤心的同时,又产生了信心。这首小诗值得我们重视,主要就在于它显示了人在逆境中的希望。”这是诗与史的关系的形象说明。
其次,这本书可以让读者思考情与理的关系、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前辈学者就明确指明了这一点,比如明代杨慎说:“宋人诗主理。”清刘大勤说:“宋诗多言理。”《读宋诗随笔》列举朱熹《观书有感》二首,程先生在品评中说:“有人以为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所以只宜于写景抒情而不宜于说理。这有几分道理,但不能绝对化。因为理可以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岀来,从而使得它与景和情同样富于吸引力。同时,理本身所具有的思辨性往往是引人入胜的。因此,古今诗作并不缺乏成功的哲理诗……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于停滞和僵化。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所悟的道理,既具有启发性,也并不缺乏诗味,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
再来说说懂与悟的关系。本书精选60位宋代诗人140篇诗作,作了746条注释,平均每首诗有5条注释;释文多寡不一。比如林升的《题临安邸》,他品评指岀:“北宋的灭亡,原因当然很多,但统治者的荒淫奢侈必居其一;南宋的偏安,原因也很多,但朝野酣嬉,醉生梦死,也必居其一。林升这首见于《西湖游览志余》的诗,所写正是当时公然的,常见的,谁都不以为奇,毫不注意的社会现象,给他一写,便觉触目惊心,令人难为情,所以便是成功的讽刺。”接着他指出:“宋代这类小诗颇有流传广泛,脍炙人口的。如《古杭杂记》载:‘驿路有白塔桥,印卖朝京里程图,士大夫往临安,必买以披阅。’有人题壁曰:‘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何只说临安路,不较中原有几程?’与林升之作,可谓貌异心同。”这不但扩展了读者的知识视野,而且开启了从“懂”到“悟”的认识历程。
最后,让后学思考博与专、思与学的关系,让这部《读宋诗随笔》成为垂示后学的一个典型。前辈学者都谆谆教导我们,平时阅读要注意积累,要记笔记,积累多了,水积成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