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奔赴延安的美国作家们




笔者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中用一节的篇幅,以美国记者等的延安书写为研究对象,呈现其重大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

作 者  王 鑫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这一时期,全世界许多国家的记者来中国访问考察,斯诺是其中的先行者,首次向世界发出了来自中国共产党的真实声音。斯诺的到来不是偶然的,马克思主义的知识积累使他能够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念,记者的职业素养和青年猎奇、冒险的心理诉求,加之与宋庆龄素来的交往,使他得以在安排与帮助之下,开始了1936年7月初的保安之旅。他对延安生活的自由、快乐、俭朴等进行了细致描写,书写了红军的自尊、独立、团结,以及中国共产党领袖的诚实、智慧、风度,这一切构成了延安国际形象的基调。

斯 诺


他的延安书写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情况,这些作品纪实色彩浓厚,具有新闻文体的准确性、客观性,帮助世界认识真实的延安与中国共产党人。斯诺首次将红军长征的情况介绍给世界,为中国共产党正名,在延安国际形象的建立与塑造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红星照耀中国


斯诺的作品激励了无数海外自由人士和国内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甚至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和他首次会面时说,自己是通过《红星照耀中国》认识了他,并且将他的文本列为战争时期美国海外的非官方情报来源之一。他一贯持中肯、客观、冷静的写作姿态,这影响了大批域外作家的延安文学创作,也引领了域外延安文学创作的潮流。

史沫特莱


史沫特莱于1937年1月12日抵达延安,是第一位到访延安的外国女性。在延安,她致力于医疗救助、扩建外文部图书馆、改善人民物质与精神生活、解放妇女思想、提升生理卫生和节育意识等诸多工作,从实际处着手,改善延安生活的各个方面。她在对中国共产党注入浓烈情感的把控上,显得较为开放与自由。她的极端个人爱憎与热切的革命意识,流露于文本创作之中。

她的延安文学叙述常常运用合逻辑、合情绪的想象与联想等方式,塑造革命领袖的伟岸形象。长期投身国际自由主义事业的史沫特莱享有很高的声誉,史迪威、费正清、拉铁摩尔以及众多海外记者、革命者、女权主义者等都和她往来密切。由于史沫特莱的吁请,包括白求恩在内的大批医生、记者等来到根据地、解放区,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贡献力量。史沫特莱的个人魅力与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为延安的文化观念涂上了一抹亮色,增添了独特的现代感,为延安迈向世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埃文斯·卡尔逊


埃文斯·卡尔逊是首位亲赴延安的美国军人。1937年夏,他被派遣前往上海考察,其间与罗斯福总统保持密切联系,每周通信不断,及时汇报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展。他于1937年11月底出发前往红都瑞金,亲身探究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争情况。卡尔逊通过斯诺介绍,并在得到美军司令批准,沿途探访抗日民主根据地。

1938年,他再度启程,并于5月顺利抵达延安。两次巡游历经十八个月,足迹遍及五个省。通过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抗战实力,卡尔逊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态势做出了准确的估计。军人出身的卡尔逊高度评价了前线战斗中采取的游击战术,其活动性、运动性等特点在战场上被充分施展,指挥员和游击队员的默契配合与实战经验是游击战术成功的关键。

《中国的双星》


《中国的双星》是他根据延安经历所著,出于职业的原因,作品详细描写了战争和战术的情况,分析精妙、准确,敏锐地认识到了人民之战的核心力量,即军民团结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震撼了他,成为其人生抉择和军事生涯的转折点。通过他对中国战局的专业分析,以及对战斗力量的客观评价,中国共产党在美国军事界与人民大众心中的形象得到了巩固与提升。



中国共产党与美国政府的首次接触,以太平洋战争爆发为历史背景。1944年,罗斯福总统派副总统华莱士到中国与苏联访问,并和蒋介石谈判接下来美国军事观察组入驻延安的事宜。中外记者团于1944年6月启程前往延安,并居住了两个月至六个月不等的时间。

1944年6月,毛泽东、朱德等会见中外记者参观团


这个记者团的六名外国成员分别是美国合众社与《泰晤士报》记者哈里森·福尔曼、美联社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记者斯坦因、《时代》杂志与《纽约时报》的记者爱泼斯坦、路透社与《多兰多明星日报》记者M.武道、《天主教信号杂志》与《中国通信》的记者夏南汉、塔斯社记者普金科。外国记者通过国外报刊发出了不少延安声音,介绍了延安的民主制度参议会等,以及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抗战的态度。

福尔曼



中外记者团中的福尔曼此次已是第二次来陕西。七七事变前夕,他前往贺龙将军司令部采访,7月7日当晚就在司令部营地,亲历了这个重要的时刻。福尔曼秉持记者的审慎立场与客观态度,给世界读者带去了真实的延安生活和斗争场面。他的作品《北行漫记》中涉及了日本共产党领袖野坂参三,以及军官、士兵等各个群体,全方位显示了战争中由于身份的不同所引发的战争态度与复杂心理,真实呈现出被俘日军的思想改造、心理变化,触及了人性的深度异化和规训意义,真实描写出延安之光对阴暗角落的照耀,并将这份延安独有的俘虏改造与经验向全世界予以介绍,进而成为全人类的革命遗产之一。

美国的军事观察活动从1944年7月22日开始,到1947年3月全部成员离开延安为止,以1946年4月为界分为前后两期,使团前期被称为“延安观察组”,后期则改为“延安联络组”。第一批抵达延安的包瑞德上校向周恩来明确表示,观察组此行的任务不具备外交能力,更没有权力向延安提供帮助,反而具有很强的情报性质和考察性质。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受到了革命领袖和延安军民的热烈欢迎,并给予尊重、配合及优待。

谢伟思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合影


出生于成都的美国外交官谢伟思,自小在中国成长,能够理解深刻的中国问题,对中国共产党的处境和精神充满同情和敬佩。在延安生活与考察期间,他和毛泽东多次谈话,延安的抗日决心和务实淳朴都令他赞叹不已,并且在中国共产党与美国间尽力加强沟通与理解。

美军使团的到来,很大程度上证明了延安在国际社会中受到的重视,延安的国际声望也有所提升,它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最值得争取的中国力量。观察组成员发往美国的消息,使延安的形象建设得到了系统的建构,并且借助他们的军人身份,世界范围内的延安书写从此获得了正统性、官方性的绝对认可。美军观察者关于延安民主性与战斗精神等方面的态度对巩固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有所助益,延安精神的内涵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深化与丰满。

斯特朗


美国记者斯特朗曾六次来华,晚年在中国定居,其作品《中国人征服中国》在美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40年,她在重庆与周恩来有过谈话,被授意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向全世界公布国民党的暴行。皖南事变后,斯特朗便在美国纽约将消息发出。

《中国人征服中国》


1946年6月,她来到延安,后来她将毛泽东提出的“纸老虎”论首次向全世界发表。斯特朗注重充满生机的延安生产运动、独具情调的窑洞生活体验、凉爽干燥的气候等细节描写,她笔下充满浪漫情调与美学情致的延安虽然与真实的延安存在距离,不过这种将贫苦生活美化、侧重描写精神审美和革命浪漫情怀的笔触,想必更加切合美国读者对中国斗争与革命的遥想。

同时,这种富于美学意蕴的浪漫化书写与精神富足的延安生活也存在契合,将延安的日常生活美学与政治美学相统一,不仅使延安在全世界范围内更具精神感召力,而且令延安具备了蓬勃生机和审美价值,体现出丰富的现代性、浪漫感和历史意味。

李敦白


在斯特朗的介绍下,于1946年9月底从联合国慈善救济总署离开的美国人李敦白抵达延安,开始协助中国共产党与外界建立电信联系,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工作的李敦白,为新华社编撰英文广播稿。知名报社、电台如《圣路易斯邮电报》与《人民世界》等均采用过李敦白发出的电讯稿。

1946年9月,《解放日报》发表小说《王贵与李香香》,李敦白读后颇为赞赏,请示组织后将这篇文章译成英语,在延安的新华广播电台向全世界播送。此后,李敦白将延安时期创作的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翻译并进行域外传播,成为以电讯的方式与世界文学界达成互动与传播的先行者,这不仅打破了传统的传播媒介限制,而且丰富了延安的国际形象。

《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

作 者  王 鑫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延安不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力军、世界新兴力量的集结场,也是浓烈革命氛围与卓越改革成绩的实验田、普遍民主制度和教育实践的示范区、先进治虏方法与经验的先驱。

·  本文内容节选自《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 ·

 




点亮在看让朋友知道你的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