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0多年前河间府方言版的《学生守则》,听起来是个什么味儿?

总社君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24-01-09

我国传统教育史上的第一份《学生守则》,是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管子》中的一篇——《弟子职》,它详细记载了学童与先生相处时所应遵循的规范。开篇说: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


简而言之,《学生守则》的核心在于涵养品德,规范行为。它就像人生的“成长启蒙手册”,跟着老师学知识、学做人。从最初的《弟子职》,到朱熹的《童蒙须知》,再到贴在教室的《中小学生守则》,时代的变化赋予了《学生守则》不一样的内容。
 


这里有一份100多年前的、由法国人编写的、河北方言写成的《学生守则》,方言的运用减少了语言上的束缚,增加了亲切感和感染力。

它选自我社最新出版的《民间道德、习俗与民间叙事》一书。这本书汇总了法国汉学家戴遂良编著的《汉语入门》中的民间文化内容,全书均以河北方言书写而成,记录了晚清河北地区的民间观念和岁时风俗,是至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河北方言文献。
 

为还原此地方言韵味儿,我们邀请到从事历史语言学和汉语方言学研究的河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傅林老师(著有《献县方言百年演变史》、《沧州献县方言研究》等),为大家朗读部分内容。

第一个是戴遂良原书注音版本,第二个是当代献县话版本。(以下所引原文涉及地方方言与现代汉语用语不同者,予以保留。)

尊敬长辈



这小学生根子上了学,有几条要紧的规矩可该知道。我给你们一样(儿)一样(儿)的说说罢。
见了长辈,该作揖作揖,还得毛下腰。在长辈旁边(儿),该周周正正(儿)的拱着手立着。长辈若问,该拿实话对答,不许说瞎话。长辈嘱咐的话,该记着,别忘了。
和长辈说话,该慢言可语(儿),不许呼儿喊叫的。还不许和长辈玩戏,在长辈跟前指手画脚的。



长辈着做什么活,别辞辛苦,该快快(儿)的去。若看见长辈做活,该忙弄替他。长辈拿着东西,就接他。坐席,不许抢上座(儿)。和长辈走道,不许上他前头去。


穿戴整齐


穿衣裳,戴帽子,要周正,要干净。抽褡包别忒松了。鞋袜子,要提底了,不许遢邋着。脱了衣裳,该放的干净地处,不许混扔。还不许嫌好要歹的。也不许打整的忒华华丽丽的了。


读书学习


念书的时候,该坐周正了,眼里别东瞰西看的。看准了那字(儿)一句一句的得念清楚。写字(儿),得要周正,不许连笔打草的。扫地,该先着水喷了,为的是不起腾土。

桌子椅子都要干净。笔墨砚台,一切摆列着的家伙,都要齐整。在哪(儿)拿的,还掠的哪(儿),不许遂手扔。这都是要紧的事(儿)。
 


生活习惯

 
早起该起早,后晌该晚睡。吃东西,不许拣择。还不许挑好的,剩下不好的。
咽东西,不许有响声(儿)。上茅厕里去,该脱了大衣裳,回来,该洗手。
黑下睡觉,该枕枕头,还别着被子蒙脑袋,恐怕受了病。


为人处世


 
不好地处不许去,不好事(儿)不许做。听见别人有了过失,不许和人学说。
长辈烦恼了,要打我、骂我、说我、教训我,该想我必定有不是,低着头听着,不许佭嘴,还不许怨恨。就是长辈说屈了你,也该等着他不生气了,再表明表明。不许立时就洗白是非。
 
《学生守则》(法语版)
 
以上这几样(儿),是当小学生(儿)都该知道的。也得是那当先生的,不辞辛苦,或是按着班(儿)教训他,或是闲说话教导他,再把古时今时的忠臣孝子,善恶报应,凡自学好的事(儿),都讲究给他听,这才算好先生,不自使人家的束脩(脩,干肉。古人以肉脯十条扎成一束,作为拜见老师最起码的礼物。语出《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今用以称老师的酬金。),受人家的礼物。
 

   内容简介
本书编译自法国传教士汉学家戴遂良《汉语入门》教材中第4、5、6卷《民间道德与习俗》和《民间叙事》,1905年曾获法国汉学“儒莲奖”,内容取材于《圣谕广训》《传家宝集》《今古奇观》《太上感应篇》《玉历宝钞》等,补充了大量在当地收集的民间故事、习俗和话语。
 

 
名家推荐
戴遂良是19世纪法国最重要的传教士汉学家之一,并且是为数不多的获得法国专业汉学最高奖“儒莲奖”的传教士。他的《民间道德、习俗与民间叙事》不仅仅是一部记载河北民间的重要历史文献,也是西人汉语研究史的重要历史文献。清末民初是近代汉语转变的重要时期,这本书给我们留下了有价值的汉语言史文献。

——世界汉语教育史国际研究会会长 张西平
 
中国的现代学问,很多学科最初都是由西方传教士撒下的种子,这些种子后来长成了参天大树,最初的播种人却被乘凉的后人遗忘了。中国现代民俗学也不例外,对包括戴遂良在内的早期传教士在中国现代民俗学建立过程中所发挥的铺垫作用,国内学者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刘宗迪
 
在跨文化交际中,民间文化是一个文明体的文化中最具基础性、最具活力也最有可能率先交融、浸染的部分。戴遂良神父对华北,尤其是献县一带方言、俗谚、风俗、口耳相传的故事等的截取、记述和随之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就是明证。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 岳永逸
 
作者简介
戴遂良(Léon Wieger,1856—1933),法国人,1887年被派遣到直隶东南(河北献县)教会任职,1893 年开始致力于汉学研究,收集了河间府当地及附近地区大量风俗文化和民间传说。1905年荣获法国汉学最高奖“儒莲奖”
 
戴遂良(左)与其中国助手合影
 
卢梦雅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山东大学全球史与跨国史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法国汉学史、中法人文交流史。

任哨奇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古典文献学博士生,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文物与文学,曾获清华大学“大成”国学奖学金。



编辑:宋兵  李宣仪
责任编辑:王笑一

点亮在看让朋友知道你的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