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领行业风流 树业界典范——《建筑时报》2017年“中国建筑业年度人物”揭晓

建筑时报 2021-04-17


  由本报推荐、评选的2017年“中国建筑业年度人物”今天揭晓,入选的“中国建筑业年度人物”共十位。他们是:中国交建总工程师林鸣;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陆建新;中铁一局五公司测量工高级技师白芝勇;武汉市建筑业协会会长易文权;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祖新;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杜锐;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砌体质量管理员邹彬;杭州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韩爱生;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主任助理、工程总承包业务部主任韩如波;武汉申都办公室负责人孙明。


林鸣

勇攀世界建桥技术高峰




林鸣,中国交建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总经理、总工程师。


即将通车的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林鸣主持建设的岛隧工程是港珠澳大桥难度最大的部分。这是我国建设的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设计施工均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林鸣以一种“强国筑梦”的责任感,义无反顾地率领团队承担起攀登世界建桥技术高峰的重任。


敢为人先,不负重任创新突破。面对无法承受的国外天价技术咨询费和“你们没有能力做这件事情”的断言,林鸣主持研发并实施了众多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开展了百余项试验研究,申报专利500余项。他带领团队研发了人工岛快速成岛、深埋沉管结构设计、隧道复合基础、大型沉管工厂化预制、外海沉管浮运安装、整体式主动止水最终接头等里程碑创新技术,创造了“当年动工当年成岛、一年安装十节沉管的中国速度、浇筑百万方混凝土无一裂缝、建成世界唯一滴水不漏的沉管隧道”等诸多世界工程奇迹,不仅解决了许多世界级难题,保障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顺利进展,同时带动了我国外海沉管装备、工艺技术、工程管理技术的发展,促进我国岛隧工程建设水平进入国际先进水平,对未来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诸多开创性方法及思想。


精益求精,带领千人“走钢丝”。既“严”又“细”是林鸣的工作特点。这份“严”已达到“严苛”,这份“细”也近乎“吹毛求疵”。外海沉管隧道安装因其难度巨大而被誉为“走钢丝工程”,林鸣经常对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的建设团队讲:“我们就是‘走钢丝’的人,而且我们走的,是世界最长、行走难度最大的‘钢丝’,项目施工前后需要经过几百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做到零质量隐患;项目上有上千个岗位,每一名施工人员都不能懈怠。所以,这是一场上千人一起‘走钢丝’的持久战,任何环节都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必须拿着显微镜去走,严之又严、细无止境。”


林鸣的精益求精凝聚出了一支高质效的建设团队,“世界级工程”在这支团队的建设中不断突破极限、扎实成长。沉降幅度是海底沉管隧道稳定性的重要考量指标,也是对勘测、设计工作精确性和科学性的有力验证。世界同类工程沉降一般在15~25厘米。而在林鸣的建设团队精细勘测、精细设计、精细施工下,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整体沉降不超过5厘米,在中国深海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


陆建新

矗起中国高楼“脊梁” 的“时代工匠”


陆建新,中建钢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钢构)华南大区总工程师,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期)总承包项目部技术副总监、钢结构项目部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金牌项目经理。


在中建钢构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以创新精神为笔,以高超技术为刀,雕塑出敬业之魂,令人钦佩。”这说的就是“时代工匠”陆建新。


中建钢构是中国最大的钢结构企业之一,聚焦以钢结构为主体结构的工程业务,为客户提供“投资+建造+运营”整体解决方案。具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中国钢结构制造企业特级等资质。


陆建新是国内超高层建筑施工界的“传奇”。他戴着眼镜,中等偏瘦身材,一副书生模样,江苏海门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工程测量专业。同年,南下广东深圳加入中建三局一公司(即中建钢构前身)。他在深圳参建的第一个项目就是闻名全国的国贸大厦,从事测量技术员工作。


从技术员到工长,从总工到项目经理,陆建新事业的高度在节节攀升。但是,他始终坚守在施工一线,见证了中国超高层建筑从无到有,再到国际领先的全过程,并成为这一过程的重要参与者。


从业35年来,他参建工程总高度达3500余米,主持承建了国内已封顶的7座100层以上钢结构摩天大楼中的4座。


442米高的深圳京基100大厦、492米高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600米高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这些地标性超高层建筑,不仅创造了世界高层建筑施工的最快纪录,且实现了许多重大技术创新。陆建新也因此在业内被冠以“楼王”的称号。


他勇于创新突破,破解了成百上千的技术难题。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的技术成果,有8项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3项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4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还获得国家专利16项。


2012年,陆建新接手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他带领团队创下了“国内第一立焊”“国内第一仰焊”等施工技术纪录,两项创新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他孜孜不倦地钻研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多次获得全国行业协会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


陆建新秉承建楼育人的理念,培养了大量钢结构技术骨干人才,把责任心和工匠精神一并传递给年轻人。


2015年10月,陆建新被中宣部、国资委授予“国企敬业好员工”荣誉称号,成为全国国有企业十大敬业典型之一。


2016年3月9日和3月10日,中建总公司党组和中建钢构党委分别作出学习陆建新的决定,号召中建集团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员工学习陆建新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2016年4月11日,深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向各有关单位下发了向陆建新学习的通知。要求各区住建部门,各建设、勘察、设计等单位要广泛开展向陆建新学习的活动,引导广大建设者践行工匠精神。同日,深圳建筑业协会向全体会员单位发出向陆建新学习的倡议,要求深圳市建筑业广大员工向陆建新学习,以榜样的力量凝聚起推动深圳建筑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


2016年6月,陆建新被广东省委评为“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8月,陆建新被广东省文明办评为“广东好人”。2016年10月,陆建新被中央文明办评为“中国好人”。


2017年4月,陆建新被深圳市委定为深圳市精神文明建设重大典型人物。2017年9月28日,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全国12位“央企楷模”荣誉称号。陆建新还当选为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党代表,被评为广东省“南粤工匠”。


白芝勇

点线精测描绘人生壮丽蓝图



白芝勇,中铁一局五公司测量工高级技师、陕西省杰出能工巧匠、全国劳动模范,2017年被国资委推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1999年,白芝勇同志前往中铁一局广州东南西环高速公路建设工地,正式进入精密测量行业。2007年,白芝勇被评为测量工高级技师,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精密测量的骨干、专家。先后被授予“全国知识型职工”等荣誉。


对工作,白芝勇尽忠职守,更善于从实践中磨砺真知。在精伊霍铁路北天山隧道施工中,由某大学教授带队承担的两次控制测量数据都不一致,白芝勇带人进驻现场后制订了与学院派截然不同的测量计划,经过反复测量,终于得到了完全吻合数据。在该教授前来请教时,白芝勇同志结合现场情况依次总结了四点问题,令大学教授由衷感叹“实践出真知!一线工人了不起!”。


对专业,白芝勇勤学深思,更善于从问题中创新方案。在京沪高铁无砟轨道混凝土底座及支承层放样测量时,白芝勇注意到对中杆的对中误差导致了无法解决的困难,经过反复探讨,最终他研究出了后来的“多功能底座模板精调棱镜适配器”,巧妙解决了难题。如今,白芝勇和他的团队已取得9项专利,完成了31个科研、论文、工艺工法等的攻关项目。


对人生,白芝勇乐于奉献,更可贵的是他忠于职业,忠于企业。十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奉献企业,快乐自己”的理念,凝聚出一项项精确的测绘成果,一次次诠释了“奉献”的含义。


而当有私企老板对他许以高薪时,他全部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他说,是五公司精测队培养了我,是中铁一局成就了我,我不能因为钱就离开自己的企业!


2017年,白芝勇光荣当选中央企业首届央企楷模,随后被国资委推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在北京参会期间,白芝勇认真履职,多次登上央视新闻和各大媒体。会议结束后,他马不停蹄走基层奔项目,把十九大的精神传递到广大职工群众中。


今天,白芝勇依然奋战在精测一线,他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表明:自己的青春自己做主,奋斗的人生最为美丽。


易文权

推动行业改革发展

成就两个岗位上的“领头羊”



易文权,武汉市建筑业协会会长、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多年来,易文权一直为行业的改革奔走呼吁,为企业的转型发展殚精竭虑,在两个岗位上都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


作为武汉市建协会长,易文权积极推动协会改革发展,为各地协会改革建立起榜样。


在2017年,易文权带领协会共举办各类免费培训班32期次,内容涵盖营改增、转型升级、BIM技术、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试验、装配式建筑、法律维权等主题。同时,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工作持续开展。组建法律服务工作委员会,牵头组建武汉建筑业招采项目平台公司。


此外,2017年,协会还组织了武汉建筑及勘察设计行业“双十佳”评选活动,报名参评的个人、项目多达188个,23万余人次的网友参与票选。同年组织的“宝业杯”武汉建筑业BIM应用视频大赛,历时一年多,获得社会各界关注。在扩大行业影响力的同时,也为协会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作为中建三局的总经理,易文权持续布局企业转型升级,为行业发展树立起标杆。


易文权担任总经理以来,持续推动中建三局由一家传统施工企业加速向三个方向转型:向综合性的高端建筑商转型、向建造与投资并重的现代企业集团转型、向海内外一体化的国际化企业转型。


2017年,中建三局中标200米以上超高层7座,10亿元以上大项目累计合同额2139亿元;全年实现基础设施签约额首次迈上千亿平台,实现营收446亿元;全年签约海外项目16个,完成营业收入94.5亿元;中建三局连续五年位列中国建筑业竞争力200强企业榜首;新获国家级优质工程奖项22个(鲁班奖9项,国优奖13项);此外,在投融资业务方面,2017年完成投资额421亿元,实现投资回款额190亿元,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企业组建的百亿级产业基金——中建共赢八号专项基金成功设立,全年结构化融资到位资金破百亿,为中建三局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力支撑。


陈祖新

以建筑产业化为突破口提前布局装配式建筑



陈祖新,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17年,龙信集团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祖新功不可没。作为一名从施工一线通过勤苦、踏实工作成长起来的企业领导,他用诚信经营的实践赢得市场,靠一丝不苟抓管理创信誉增效益,凭敏锐洞察力掌舵企业未来。


近年来,龙信建设集团以建筑产业化为突破口,提前布局装配式建筑,在江苏地区开展的规模性装配式建筑项目取得了瞩目成就,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品牌和技术。龙信集团南通政务中心停车综合楼项目和海门老年公寓项目作为装配式建筑典型工程案例,分别入选住建部《中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报告(2017)》《2016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项目》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和工程案例汇编》,龙信集团在建筑产业化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开拓创新,对全面革新建筑生产方式,提升建筑品质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陈祖新是一位永争上游的勤奋者和执着者。在他的领导下,公司注重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先后成立了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级住宅性能研发基地,公司先后主编、参编国家标准3项,地方标准8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4项,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获国家级工法10项、省级工法54项;拥有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当前,该公司确立在民用建筑行业做专,住宅建筑领域做精,全装修总承包领域全国领先的发展战略。


在施工实践中,他针对一些质量通病,组织QC攻关活动,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他严格按照JGJ59—99标准,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管理模式,并发表多篇论文和论著,如《陈祖新施工操作法》《建筑装饰施工》以及《施工现场安保体系管理资料》等书籍。参与了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出版的《中国住宅工程质量》一书中第一部分“现状剖析”的撰写,并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合作编著出版了《全装修住宅逐套验收导则》。还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石膏砌块砌体技术规程》《CSI住宅建设技术导则》《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和《老年住宅开发和经营模式》科研课题,从而率领龙信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领跑者。


他坚信一条:“荣誉只代表过去,面对未来,一切从零开始!”担任集团董事长后,他仍然坚持在一线起早摸黑地操劳,他以真抓实干、务实严谨的好作风,为广大员工做出表率。他将以更加努力的工作,为企业加快发展出力流汗,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更大的力量。


杜锐

将高质量建造当作企业“名片”



杜锐,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荣膺创建鲁班奖工程突出贡献单位;晋升山西省首家“双特双甲”建企;获2017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山西四建在2017年硕果累累,在这里不得不提自1992年参加工作至今坚持为山西四建耕耘20余年的“老员工”,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杜锐。


作为山西四建的领路人,以企为家、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杜锐2007年以来先后担任山西四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在他任职期间,该集团整体推进快、指标增幅高、发展态势好,各项经济指标连续实现历史性突破。2017年,该集团成功晋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工程设计市政行业甲级资质,成为山西省首家“双特双甲”建企。目前该集团各类资质共计85项,已基本形成了明显的市场准入优势。


2017年对于山西四建屡获殊荣,这一年该集团荣膺鲁班奖八连冠(2010-2017)、国优奖五连冠、中国安装之星六连冠、全国建筑装饰大奖七连冠;连续9年被评为“科技创新先进企业”;同年荣获创建鲁班奖工程突出贡献单位、2017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以及由山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山西省质量奖”。佳誉并非偶得,多年来,杜锐始终把质量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他的倡导和带领下,四建人秉承“开工必优,一个标准,两个代表,三种精神”的管理理念,践行“讲诚信,敢担当,有激情,求卓越”的“四建人格”,大力推行“开工必优、一次成优”质量理念。


锐,芒也;既有锋利之意,又有勇往直前的气势。杜锐待人,谈吐谦和,不见锐气;做事却锐意进取,不留退却的余地。在杜锐履职期间,山西四建以“强规矩意识,严制度落实,低成本创优,高质量发展”为工作思路,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建筑业先进企业、全国优秀施工企业、中国建筑业竞争力200强企业、中国工程建设诚信典型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山西省优秀骨干建筑企业等荣誉称号。


站在新征程,杜锐眺望远山,思索改革、创新发展之路。登上更高平台,坚持“走出去”,是杜锐引领四建发展的方向。他坚信所有四建人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共同见证山西四建成为极具竞争力的投资建设服务商,跻身工程建设领域一流企业集团的卓越历程。


邹彬

在世界舞台“秀”风采



邹彬,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砌体质量管理员,也是公司“‘小砌匠’邹彬创业工作室”组长。这位年仅22岁、来自企业基层的建筑业“砌筑匠”,可能也是十三届全国人大最年轻的代表。


2015年4月,在新西兰举办的大洋洲技能大赛上,作为中国队砌筑项目的唯一代表,邹彬斩获银牌。此后,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他取得砌筑项目优胜奖,实现了中国选手在这一项目上的突破。


邹彬出生在湖南娄底新化的一个砌筑“世家”。因家里经济条件所限,初中一毕业就跟随父亲的施工队来到中建五局项目部干起了砌筑,成为一名年轻的“泥瓦匠”。2014年4月,邹彬参加中建五局组织的“超英杯”砌筑技能比赛并冲破层层关卡获得冠军。在随后的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区砌筑项目选拔赛中,从全国21支队伍的150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砌筑项目的集训队伍。从几何图形都分辨不出,到能精确计算各种图形数据,他勤学苦练,用一把泥瓦刀,刻划出一条独特的成长之路。


把高超的技能,应用在具体项目施工中,让实践成为自己成长的阶梯。在湖南电视台金鹰前广场改造项目中,邹彬与项目团队一道赴北京、上海、杭州等优秀的清水混凝土施工现场观摩学习。同时,参与各类面对面专家交流会,找出项目施工中的实际问题和难点,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并通过优质选材、技术交底、样板引路等工序,精细施工。项目完成后获得了建设方主要领导由衷的惊叹:堪比德国精品工程的施工水准!不仅迎来一些单位前来观摩学习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其微信宣传,也被各大建筑类公众微信号转发,点击量超过10万。


邹彬曾动情地说:以前他不知道自己将来可以做什么,觉得砌墙没出息,但在今天,在全社会崇尚“工匠精神”的新时代,他认识到:原来自己也是有特长的,农民工也是有舞台的,找到了除赚钱以外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由于表现突出,他还荣获过“全国优秀农民工”、“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

韩爱生

建筑企业“智慧建造”转型升级的强大支撑



韩爱生,杭州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韩爱生2015年起担任公司总裁,负责公司日常经营与管理,具有丰富的经营及管理经验,曾创造性地提出PCMS行业化营销方法论,成功打造“建筑业P20峰会”这一建筑行业高端峰会品牌,并参编由中国建筑业协会主编的《建筑业营改增实施指南》。2017年,韩爱生凭借在企业管理上的创新和行业信息化服务领域的突出贡献当选“2017中国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年度风云人物”。


2017年,在韩爱生的带领下,新中大科技公司打造建筑业项目管理领域多款明星产品,用信息化与“互联网+”的力量助力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新中大工程项目管理类软件已成功应用于国内150余家特级资质企业、500多家一级资质企业、35000多个项目部。


去年11月,新中大正式发布战略产品i8工程企业管理软件。该产品针对EPC模式和建筑产业化发展新形势下,中国建筑企业对项目的精细化管控需求,创造性地实现了“BIM融合、创新企业级项目管理”、“协同项目管控、支持装配式施工”、“设计采购施工一体,支持EPC模式”、“四流合一、业税财一体”、“八大中心共享服务”、“九算对比、精细化经营”、“全新WEB架构、全面移动应用”、“柔性化平台,管理随需而变”八大产品创新,成为移动互联时代建筑企业转型升级一站式信息化优选解决方案。


针对建筑业“营改增”变革,新中大研究开发的建筑业“营改增”信息化解决方案,凸显行业特色、实现四流合一、业税一体,能系统性应对“营改增”后建筑企业的运营管理风险。目前方案已经在中建股份、中建八局、中建一局、中建二局、中建七局、中建四局、中建安装、上海建工、浙江建投、广州建筑、福建建工、天元建设、龙元建设、广东长大公路等全国数百家大中型建筑企业成功应用。


在信息化与“互联网+”新技术的浪潮中,韩爱生带领公司团队积极构建“互联网+”与“智慧建造”生态系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物联网等新型技术与新中大项目管理、营改增、智慧建造等信息化解决方案深度融合。2017年,先后与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百望股份达成战略合作,研发出智能印控、视频监控、劳务实名制、材料现场验控、车辆定位管理、人员定位管理、环境监测管理、现场安全巡检等系列智慧建造解决方案,为广大建筑企业提供更具新时代特色的先进整体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同时,推进公司迈入了“互联网+”与“物联网+”的企业转型升级快车道,公司业绩实现大幅增长,新中大品牌影响力也得到巨大提升。


韩如波

甘当建设工程法务与企业的纽带



韩如波,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主任助理、工程总承包业务部主任。在建设工程诉讼领域,韩如波拥有着诸多荣誉身份。他是2005年度全国工程建设优秀法律顾问,2013年度、2015年度、2017年度ENR/建筑时报最值得推荐的60位中国工程法律专业律师。


韩如波律师致力于建设工程、房地产、PPP与基础设施、工程总承包领域全过程法律服务、非诉讼和诉讼法律服务。他所提供过专项法律服务的项目,包括了印尼北苏风港某燃煤电站EPC项目、上海市虹口区某商业EPC项目、山东某重质油加工及油品质量升级EPC项目、杭州某九年一贯制学校工程EPC项目、江西丰城三期发电厂EPC项目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后续处理等。


从事律师工作之余,韩如波还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有关立法修法工作,为行业发展献策。仅2017年,他就参与并担任住房城乡建设部的《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修订课题组的主要执笔人,参与并担任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立法课题组的主要执笔人,参与《上海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立法论证并出席该办法实施的政府新闻发布会等等。此外他还参与国务院法制办委托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征求意见稿)的修订工作,参与并担任建纬所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征求意见稿)》修订课题组的主要执笔人,参与并担任《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试行)》(GF-2011-0216)修订的课题主要负责人。


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的起草过程中,韩如波律师积极听取行业声音,力求传达行业对于总承包管理办法的期待。《管理办法》完稿后,他先后在全国律师建房委、河南省律师协会、江浙沪施工企业法务工作联谊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招标投标研究分会理事会议、2017ENR/建筑时报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颁奖典礼等会议上就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进行宣讲,并四处走访企业,就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解读及提升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能力措施进行专题培训。


孙明

为武汉申都建功立业



孙明,武汉申都办公室的负责人。2017年10月30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批准,中国武汉市正式入选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四个“设计之都”。从2009年开始准备,武汉“申都”可谓“8年磨一剑”,这其中的艰辛与付出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最有感受和体会,而孙明,正是武汉申都办公室的负责人。


武汉在桥梁工程、高速铁路、城市规划、数字媒体艺术等领域的创新设计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孙明曾在设计单位工作15年,曾作为武汉市城建委设计处负责人,长期致力于工程设计行业发展,有着丰富的设计实践和管理经验,在政府提出申都之后,他受命负责申都工作,义不容辞挑起了武汉申都的重担。


自此,八年寒暑,孙明始终心系设计之都创建,制定了一系列行业发展政策,组织编制了《武汉工程设计产业2030发展规划》,完成了《武汉市勘察设计行业调研报告》,获武汉市直机关调研报告一等奖。组织成立了“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被评为住建部2011年勘察设计行业十件大事之首,促进武汉工程设计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大关,通过组织中国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聚集产业力量,通过推进综合设计提升武汉设计核心竞争力,通过组织海外联盟促进武汉设计走进“一带一路”。尤其是连续参加组织举办了四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形成武汉城市文化新品牌,并获得武汉思想文化创新奖,随着武汉设计的实力不断提升,为“申都”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5年底,孙明和工作团队承担了武汉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的具体工作。世界设计之都申报规格高、竞争激烈,全球共计12座知名城市参与申报,申报任务十分复杂,一次闪失就可能前功尽弃。为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推介武汉,孙明成了“空中飞人”,马不停蹄地四处奔波,仅从2016年2月递交申都意愿函到10月底申都成功,他先后36次出差,行程超过8万公里,参加各类设计交流论坛、活动17场,宣传武汉申报理念。为了让设计之都城市理解武汉支持武汉,他反复到推荐组织、国内外设计之都、知名机构、设计院所登门汇报,从最初的不了解,到逐步的认可、肯定直至最后的全力支持;从最初的难见一面到成为工作的有力支持者,是他用诚意打动了相关各方,使武汉成为第一个拿到中国全委会支持函的城市。武汉设计之都申报团队也获得高度认可,被称为最努力、最踏实、最热诚的工作团队。


为做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展示文本,他在2017这一年间基本养成了和法国一致的工作时间,白天对接国内事务,夜晚对接国外事务,高强度、超负荷、夜以继日地开展研究申报路径、制定任务清单、收集基础资料、分析武汉比较优势、提炼武汉申报理念等工作,组织团队对申报材料前后打磨修改达12次;孙明还受命统筹武汉设计之都圆桌会议、“一带一路”上的武汉设计展、武汉设计大师访谈、武汉申报宣传片、武汉深圳设计周活动、武汉北京设计周武汉之夜活动等一系列设计展示活动。申都工作繁杂而细致,为了更有效率,孙明为申都办建立了申报设计之都工作例会制度,每周对上周工作进行总结,对新的工作进行布置,及时解决申报工作中的困难。在出访汇报时,他亲自对各类材料反复斟酌、不断推敲、细致修改;为了吃透申报规则,深入掌握武汉各领域设计情况,他加班加点研究各种文件资料,仅记录的各类学习笔记就有5万多字。


武汉获得设计之都的荣誉凝聚了武汉设计人8年心血付出,但是申都成功只是建设设计之都的工作起点,以申都成功作为契机,激发城市创意活力,用创新引领城市转型发展,则是下一步工作目标。在组织完成市领导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接受设计之都的授牌仪式后,经历过申都成功喜悦的孙明,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之中。


往期推送精彩回顾

独家专访 |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华元:奋力打造“五个企业”

独家专访 | 上海建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卞家骏:打造中国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领跑者

两会声音 | 孟凤朝:取消的保证金又以别的形式“回来”了 呼吁相关部委为建筑企业优化生存环境

取消审计结果为竣工结算依据 ▏地方政府哭了,建筑企业笑了!

2017ENR/建筑时报“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发榜了!

永别了,保证金!

微信责任编辑:杨星宇

校对:胡婧琛

  业的深度解读

权威的信息资  讯

评论本条新闻

请拉至最下方点击“写留言”


建筑时报简介

  注我们

关注中国建筑  业

《建筑时报》是国内公开发行的中国建筑业产业报,是行业的权威性媒体。

《建筑时报》以“忠诚于建筑业”为社训,在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时报》依托报纸的品牌优势,深度重塑建筑行业的特色文化,实现包括报纸、微信、网站等多种载体一体化运营的融媒体发展模式。通过对内容生产进行定制化、专业化、典型化综合制作与精准推送,着力于以产业链整合、行业间联合、线上线下结合为基础的模式创新,全力打造一个“观点前沿,资讯更快,视野更广”的建筑业全媒体资讯平台。

建筑时报官网建筑新网(www.jzsbs.com)是依托建筑时报社的人才和信息资源创建的一个综合性建筑行业新闻网站。

建筑新网目前开通了“行业新闻”、“各地建设”等多个频道,网站以发展的眼光观察中国建筑业,从客观的角度解析行业重大事件,剖析企业发展之道,展示城市建设风貌,用独到的视角观察建筑业的各项事业发展。

 

全国统一刊号CN31-0051

邮发代号3-82

每周一、四出版

全年订价人民币120元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长按指纹扫描 开启建筑视界

扫一扫

关注《建筑时报》

微信公众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