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题诵读 | 红井的故事【总第111期】

2018-02-08 林 曼 赣南日报


每晚9点 | 诵读经典 | 不忘初心 | 牢记使命

作品:红井的故事  | 朗诵:林 曼

来源:南康区实验小学党支部

选送:南康区委组织部

瑞金沙洲坝村中,有一口驰名中外的红井。它是当年毛泽东主席和苏区干部关心群众生活,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历史见证。

当年的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地方,不仅无水灌田,就连群众喝水也非常困难。那时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沙洲坝,沙洲坝,没有水来洗手帕,三天无雨地开岔,天一下雨土搬家。”

1933年4月,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来沙洲坝以后,毛泽东发现村里的群众喝的是池塘水,便把解决群众饮水难的问题挂在心上,只要一有空,他就同警卫员商量着如何为群众挖井的事。

这年9月的一天,东方刚露出鱼肚白,毛泽东就领着警卫员来到驻地前的一块空地上,先用锄头刨了一个圈,定下了井位,接着便抡起锄头挖起来。他让警卫员通知驻地机关的同志一起前来挖井。

毛泽东一边挖井,一边乐呵呵地对大家说:“听说有的乡亲迷信风水,不敢打井,怕得罪旱龙爷,坏了屋场害了人。可我不怕,如果旱龙爷怪罪下来,让它来找我好了!”

一席话逗得大伙都乐了起来。在他的带领下,不几天时间,一口直径85厘米,深约5米的水井就挖成了。为了使井水更清澈,毛泽东亲自下到井底铺沙石、垫木炭。涓涓清流从井底涌上来。

毛泽东爱民挖井的实际行动,为苏区干部树立了榜样。中央各机关和驻地村民纷纷挖井取水。从此,沙洲坝人民结束了饮用肮脏塘水的历史。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离开瑞金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多次填掉这口井。村民们同敌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敌人白天填,夜里村民们又把井挖开。就这样填了又挖,挖了又填,反复好几次,沙洲坝 50 29830 50 14939 0 0 1979 0 0:00:15 0:00:07 0:00:08 2974民终于取得了胜利。

1951年,沙洲坝人民为了迎接毛主席派来的南方老革命根据地慰问团,将这口水井进行了全面整修,并取名为“红井”,在井旁立了一块木牌,刻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十四个赤金大字,以后又将木牌改为石碑。

毛泽东为沙洲坝群众挖红井的故事,被编入了小学语文课本。亿万少年儿童通过《红井》这篇课文,深切地感受到了领袖爱人民的浓浓深情。前些年,有一些出版社曾将《红井》这篇课文从小学语文课本中拿下来了。2003 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瑞金考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即指示说:《红井》不能“下课”,所有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课本中都应当恢复这篇课文。

如今,红井享誉海内外,成为人们向往仰慕的神圣之地。“红井水哟,甜又清……”一曲《红井水》,唱遍了大江南北。甘甜的红井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儿女。

编辑:谢忠英


推荐阅读


 主题诵读| 漫漫长征路 绵绵于都情【总第100期】

 主题诵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节选)【总第99期】

 主题诵读| 制止“信丰事件”【总第94期】

 主题诵读| 刘伯坚:用生命书写忠诚【总第93期】

 主题诵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节选)【总第91期】

 主题诵读| 活动介绍及参与办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