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幼儿园”

王金金 王艳 蓝翔 藏人文化网 2023-11-25

点击上方“藏人文化网”关注



严冬季节的可可西里滴水成冰。


上午九点,在索南达杰保护站驻站的巡山队员赵新录、邓海平、达才,带着奶瓶和奶壶,来到保护站后面的一片草地。


可可西里巡山队员邓海平给藏羚羊幼仔喂奶(12月6日摄)。王艳 摄


“可可西里户外太冷,手很容易粘在铁锁上。”邓海平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围栏的门锁。“奶爸”来了,远处8只小藏羚羊迅速跑到巡山队员身旁,用头蹭他们的裤腿、咬衣角,簇拥着向草地的低洼处移动。


“1只、2只、3只……8只都在,很健康。”邓海平告诉队友们。


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大风天,刚灌满热牛奶的奶瓶外挂满水珠。赵新录用嘴试了试温度,赶紧把奶瓶喂到了小羊嘴里:“这8只小羊是今年从卓乃湖救回来的,只有5个月大,不能喝凉奶,会拉肚子。”


每年迁徙产仔季,来自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尔金山的母藏羚羊会来到可可西里卓乃湖集中产仔,然后再带着羊宝宝回家。


可可西里巡山队员达才给藏羚羊幼仔喂奶(12月7日摄)。王艳 摄


“羊在前面跑,狼在后面追”,长途跋涉中,一些雌性藏羚羊不幸丧命,在茫茫荒野中留下新生的小藏羚羊。


“巡山时,无论是碰到和妈妈走散的小藏羚羊,还是其他受伤的动物,我们都会带回保护站照顾,久而久之,保护站就有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赵新录说,这所占地550亩的“幼儿园”分为大小两个网围栏区域,小围栏里养的是小藏羚羊和1只小黑山羊,大围栏里养了4只两岁的藏羚羊和1只成年藏原羚。


“你们已经吃饱了,该换小个头儿的啦。”邓海平把奶瓶从三四只小羊的“围攻”中抽出,转身将最后剩余的半瓶奶喂给了其中一只瘦小的藏羚羊。


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站长赵新录在给藏羚羊幼仔喂奶(12月7日摄)。王艳 摄


邓海平说,这只小羊体质差,刚来保护站就开始闹肚子,不吃不喝好几天,“喂完药,小羊还是不吃饭,我就把它抱到宿舍里盖上被子一起睡,每隔一两个小时喂一点儿水,再慢慢加一点儿牛奶,两天两夜没合过眼。”


喂完奶,8只小藏羚羊仍然紧紧黏着巡山队员,队员们走一步,小羊跟一步;队员们快跑,小羊也跟着跑。


“再过四五个月,这些小羊就不用喝奶了,等它们到两岁,就可以在大围栏里进行野化训练,逐渐减少和我们见面的次数,最终野化成熟回到大自然。”达才抚摸着其中一只小羊,擦干净它嘴角的牛奶。


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外的一群藏羚羊(12月7日摄)。王艳 摄


据了解,这所在海拔4440米处的藏羚羊“幼儿园”,从2000年至今已经帮助300多只藏羚羊重回家园。回到保护站,队员们站在火炉旁不停跺脚取暖,身后挂着一块写着“高原卫士”的牌匾。


救羊、驻站、巡山……20多年来,百余名巡山队员先后来到可可西里,守护着这里的万物生灵。如今藏羚羊数量已从1997年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


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一隅(12月6日摄)。王艳 摄

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救助的一只藏羚羊(12月7日摄)。王艳 摄


“虽然舍不得,但照顾小羊不是为了把它们留在身边。”邓海平说,自己最想看到的是成群的藏羚羊在可可西里奔跑、觅食,那才是可可西里最美的样子。


转载来源:新华社

兼听则明   tibetcul@126.com·投稿

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敬请关注  藏文化系列公众号


藏人文化网

“来自藏地的叙述和诗章"


藏人文化网服务号

“网上西藏,心灵家园,藏文化图书及生活艺术精品"


云端藏地

“在最高处过一种生活”


关注我们

往期回顾

索朗扎巴和他的古法藏药材产品创新项目

在藏北高原发现藏药“宝库”

试论司巴苯教的基本含义及形式特征

喜马拉雅兀鹫

关于吐蕃史研究中几个“定论”的质疑

尼西黑陶的“壮志雄心”:淘海外 火乡村

扎西多杰:玉树是我心中最美的交响乐

西藏唐卡艺术:画笔下的新女性“色彩”

图解高原农民运动会:趣味十足的全民健身

西藏“波央”传承人央宗:为家乡歌唱,我无怨无悔

藏医桑老的“喜”和“忧”

漫谈华锐藏族

踏访茶马古道:探寻往来滇藏间的马帮精神

藏香,带给人们美好的梦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