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法律问题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即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这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莱昂内尔·罗宾斯于1936年对经济学下的定义,也是格里高利·曼昆在《经济学原理》的卷首引用的经典论断。经济学作为一门基础社会科学,对于我们的生活与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身为一名法官助理,我虽不是经管学院的科班学生,闲来无事读读《经济学原理》,却也觉得颇有趣味。
稀 缺
稀缺(scarcity)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也是经济学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指的是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产生人民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曼昆指出,正是因为稀缺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稀缺无处不在。黄金有价玉无价,是美玉的稀缺;八国联军侵华,是帝国主义对扩张的贪婪渴望和殖民地稀缺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也体现了稀缺。
读到此处,我突然觉得,一直以来在审判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烦心事”似乎有了新的解释。犹记得初入法院时,刚步入社会的我在处理一些案件时总是无法做到得心应手,以至于常常需要加班,这大概就是“实践经验的稀缺”。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对法院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工作虽顺手不少,却也渐渐感受到了法院工作的压力。
每每看见系统里变红的审限,再看看忙碌的同事们和“如山”的卷宗(虽然随着无纸化办公的推进,近日已经看不大到实体卷宗了,但这不妨碍它们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躺在我们的系统里),回想起当事人殷切而信赖的眼神,我想这应该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司法服务的需要和尚需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法院工作之间的矛盾吧。
经济学家认为,稀缺督促着人们从经济的角度思考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举一反三,推广到司法实践领域,稀缺也督促着我们思考用有限的司法资源提供什么样的司法服务、如何提供服务和为谁提供服务的问题。
诉讼的机会成本与权衡取舍
那么,诉讼也有机会成本吗?答案毋庸置疑,必然是有的。机会成本,强调的不是那些显而易见的为实现某一目的而付出的金钱、时间等,而是为实现目标所放弃的原本可以得到的另一个东西。在诉讼过程中,为追讨债权而支出的律师费、为鉴定伤残而支付的鉴定费都只是显而易见的成本,对于当事人来说,机会成本可能是原本可以拿到的全勤奖、本可参加的生日聚会、本可签订的商业大订单等等。
记得刚调到A镇法庭接手诉前调解工作的时候,有个事情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同一个地区的老百姓,A镇的调解工作却要比B镇、C镇的难做许多。在B镇、C镇的时候,往往只要被告同意还钱,即便金额少一千、两千,原告也是同意调解的。而换到A镇,哪怕是少个200块也是不行,就算每个月还500元,分期三、四年也必须把欠款一分不差地还上来。
原先总私下认为大抵是因为A镇地处山区,民风便是如此吧,但读了《经济学原理》后我却有了另一番思考。B镇、C镇靠海,百姓或办厂经商,或出海捕鱼,就连农业亦是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在这样的条件下,选择分期付款的机会成本是一笔较大的现金以及这笔现金所能够带来的商业利益,他们自然愿意牺牲一两千可得利益换取一次性付款。而对于以小农经济为主的A镇来说,农民们拿回欠款也是存银行,那对于他们来说缺斤少两的一次性付款就远远不如一分不差的分期付款了。
想通了这一层,我在后来的调解工作中,对于A镇的老百姓有了更深的理解,多了一份耐心,后来的调解工作果然也顺利不少。
细细想来,老百姓打官司面临着机会成本与权衡取舍,我们法院在从事审判实践的时候又何尝不是面临着权衡取舍呢?调解还是判决?维持一贯以来的工作状态还是深入推进司法改革?努力打造“全能法官”还是推进专业化审判?坚持传统审判模式还是加快信息化?这都面临着机会成本与权衡取舍。作为人民的公仆,作为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司法机关,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在思考如何推进司法改革时,都必须时刻明白,我们的每一项权衡取舍,其背后的机会成本都包含了人民的期望与信任。
生产力、效率与公平
曼昆认为,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的生产(production),即其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因为资源是稀缺的,一国的生产力决定了其能够用有限的资源生产物品与劳务的上限。在市场经济中,市场(markets)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但是当市场失灵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时候,政府干预有时能够起到促进效率和公平的作用。
曼昆关于生产力的认识与马克思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经济的基础。脱离生产力谈效率与公平是唯心主义的错误空想。这启示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尾 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年轻的时候就酷爱读书,甚至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教导年轻人,要多读书,要坚持“横有多长、竖就有多高”的读书理念,博览群书,并且指出要读好书但不唯书,注重将读书与实干结合起来。
作为一名小小的法官助理,《经济学原理》虽只是经济学的入门教材,却也给了我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法律问题的新思路。而作为一名年轻人,我的读书之路才刚刚开始,日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争取在有限的人生里读更多有用的书,为人民做更多有用的事。这大概就是我的tradeoff吧。
来源: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点个在看,鼓励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