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解读| 阿里守住10亿消费者
斯问 沈嵩男|文
5月26日,天猫618预售夜,阿里巴巴交出了2022财年成绩单(4月1日至第二年的3月31日为阿里财年)。对比季报,年报披露了更多的核心信息:
过去12个月,阿里巴巴总收入8530.62亿元(下同为人民币),同比增长19%,超过市场预期,略低于自身年度指引(20%-23%)
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13.1亿,其中国内零售年度活跃消费者数突破10亿
阿里生态全年GMV(平台交易额)8.317万亿人民币。这是消费者,也是中小企业共同创造的生意增量
25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已完成约96亿美元
最新这一季度,营收2040.52亿元,同比增长9%,超出市场预期
时间回到上个季度的财报电话会,有分析师问阿里巴巴高管,国内零售消费低迷的趋势,在2022年会是V字形、L字形,还是V的前一半?阿里集团董事会主席张勇说:我们也想知道。
没有谁能当预言家,除了时间。
在财务表现上,阿里这季度整体开始趋稳,市场反应迅速,美股收盘后大涨近15%,不过管理层也承认,受宏观经济,竞争环境影响,有些数据不如预期。
而在业务调整,人员营盘的变动上,阿里的行动路径,又超出外界预期。最近一次发生在5月20日,张勇携一众淘宝天猫高管,和300多位商家代表视频连线,坦诚交流。
两件事连起来看,颇为微妙。前者代表已经发生的,后者体现了未来去往何处。对阿里来说,也是一场艰难但正确的转变,放下包袱,主动走出对数字的崇拜,聚焦用户体验,服务好商家,为产业与社会创造价值,是从“我是谁”进一步思考“我应该做什么”的时候了。
不止阿里,整个互联网在当下正进入一个艰难时刻,短期回报降速,变局之下考验着长期的韧性。同样的财报周期里——
腾讯马化腾说:收入与利润增速放缓,可借此换挡。
京东徐雷说:相比单纯用户增长,用户质量反而是现阶段的重点。
当互联网从“流”转为“留”时代,在守住阿里国内10亿AAC(年活跃消费者)这一母题下,让自己慢一点、稳一点,追求更高质量发展,回归基础。这不仅是阿里的下一步,也是整个互联网的下一步。
考验多元化成色
看完2022财年的答卷,市场最为关心的,是多重挑战下,多端策略阿里的这张明牌成色如何。
面对实物电商、下沉市场、生活服务、内容化等几大战场,阿里如今的思路是通过增量投资的方式,在淘宝之外开创其他APP,形成一个1+N的手机端APP矩阵。翻译过来: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下会有不同的偏好,这需要不同的产品来承接差异化需求。
可以用“播种、壮大、盈利”3个发展阶段来形容各个业务。淘宝天猫最为成熟,处于“盈利阶段”。淘系电商(淘宝/天猫/阿里妈妈等)在过去一年里增速放慢,收入占比下降,仍贡献了大部分的营收和经营利润。
处于播种阶段的淘特,主打性价比消费,AAC突破3亿,单季度增加2000万,它为淘系电商贡献了绝大多数新增用户。淘菜菜,社区电商平台,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9000万,平台上生鲜商品消费者有一半以上是首次购买。
海外业务,包括Lazada、速卖通、Trendyol、Daraz和国际站业务。全年收入610.7亿,同比增长25%。阿里海外业务的年度活跃消费者突破3亿,当地的电商渗透率不过10%刚出头,市场潜力巨大。
高德地图,正转型为“生活服务开放平台”。饿了么/飞猪/淘鲜达在高德上加速形成服务矩阵,GMV在增长,饿了么的单位经济效益(unit economics)在提升,这季度经调整EBITA(一种财务指标)亏损同比减少了11.5亿元。
壮大型业务如菜鸟,收入中的69%都是来自生态之外的客户,国际物流、国内供应链及送货上门等履约能力得到提升;阿里云,13年来首次年度盈利,服务了62%的A股上市公司。
直营业务(高鑫零售/天猫超市/盒马等)全年同比增长了43%,这季度收入占比已超过淘宝天猫。并且,新零售是高频次、高黏性的业务,和淘宝天猫的线上业务能形成互补。
在关键战略领域的投入,获客的投入,商家支持的投入,已是阿里的行动纲领,并坚持长期主义。当然,代价是短期内影响盈利能力,和投资者的回报水平——过去一年的经营利润就减少了314.48亿元,拉低了“中国商业分部”的EBITA。这就要求阿里,要用更高质量的增长,为后续转型赢得时间。
就好比登山,如果你登了1000米,爬10%,那100米就可以;如果你已经登3000米,再爬5%,就是150米,爬的越高,气压氧气都在变,登的速度看似放缓,分量是更重了。
从一盘棋看,成熟业务,可以跑得慢些,但要稳;新业务,自己也得加把劲。
对已经“盈利”的淘系,通过差异化供给、富媒体化,守住这一正面战场。
对正在“播种”的双淘,延迟价值变现,慢慢的通过搭建基础设施能力来创造价值。
对正在“壮大”的阿里云、新零售等,不断关注经营现金流、单位经济效益等盈利指标。
这些业务加在一起,占整个阿里总营收接近九成,在2022财年里,他们的增速有些开始放缓,其中有多重因素的挑战。拿短期财务的尺子前前后后把阿里量一遍,并不合适。在当前环境下,我们依然对中国经济的长期潜力有信心,那么阿里仍然是分享这种长期红利的最佳标的之一。
但前提是,回归初心,继续保持这种定力不受干扰,走得慢一些,走得好一些。
守住10亿消费者
这两年,阿里,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国内互联网都已意识到拼流量的不可持续。对内——提升用户的停留时间,拉高年消费金额;对外——大家一起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转效率,释放更大的价值,把蛋糕做大,大家一起分。这是所有人都乐于瞧见的。
通过“板块式治理”,构建起多平台服务矩阵,阿里国内用户群体突破10亿这一个重要关卡。按照GMV=流量✖️转化率✖️客单价的公式评断,当用户接近饱和,接下去就要做好纵深,提升单个用户全生命周期的建设。
张勇说过:最重要的是不仅能持续获得新用户,同时也能让最有价值的用户能在我们的平台上留存,未来重点的转变为用户留存和ARPU值增长。
国内数字商业板块总裁戴珊进一步解释:时代转换,我们把经营重心从获取新用户(流量)调整为留住老用户(留量)。淘宝天猫要从“交易走向消费。”
平台中心语从“交易”变成“消费”,本质是围绕用户,满足、发现、并创造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体验。
财报显示,超过1.24亿的年度活跃消费者在淘宝天猫消费超过人民币1万元,且跨年活跃率超过98%。消费群体的转变意味着机会的空隙,一定程度证明中国用户市场仍存在可观的想象空间和挖掘潜力。
之前,阿里在投资者日上提到,未来的增长来自三个方面:用户增长(下沉市场和年轻用户),钱包份额的扩张(扩大消费品类、提高渗透率),为商家创造更好的经营场所和附加值(全生命周期服务)。
国内消费者突破10亿后,要实现“流量—存量—留量”电商新时代的有效管理,平台的思路是:从下沉市场、海外继续引“活水”,同时还要把“底子”扎牢,用多端产品服务好用户,以“流”促“留”。
在统一了思想、调整了组织、确定了方向之后,调整或许才刚刚开始。同时,也是守住淘宝天猫,阿里这一正面最为关键的战场。
回答新财年
财报电话会里,分析师把更多的问题给了疫情保供,新财年的财务确定性,战略业务进展,以及618。对此,阿里管理层回答(我们摘录了财报电话会的部分内容)——
A:盒马、淘鲜达、天猫超市、饿了么等多个业务,都成为民生保定的重要力量。四月份的数据可以看到,我们的近场零售业务的客单价大幅上涨。以上海为例,饿了么的餐饮外卖因疫情受到影响,但非餐饮的品类,特别如超市、商品、药品等品类的到家需求旺盛,年同比增长超100%。
A:新的财年里,我们将不断提升我们的经营效率,包括人员、固定资产和其他成本费用的投入效率,对亏损业务进行收敛关注。投入产出、现金的高效使用等等,使得我们在应对不确定性时,能够更好的保证财务的确定性。
A:三月份季度、一月二月的总GMV增长与去年同期持平,但三月份GMV受疫情影响而下降所抵消。如果我们进一步将客户管理(淘宝天猫)收入增长分解为广告和佣金收入。本季度广告总收入实现了正增长,佣金收入出现了高个位数的下降,以及由于三月份疫情反复,因物流受阻所导致的订单取消和配送延迟数量上升。
A:对于增长型业务,我们将继续优化开支,把握变现机会,以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增长。我们将把增量收入再投资于这些业务的发展,为客户创造价值,形成增长的良性循环,实现长期的盈利。
A:对在618我们也已经发布了很多支持商家的一些政策,帮助他们加速流动资金的回转,加快物流,包括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利用618这段时间,能够获得一个好的销售成绩。
读完了财报,听完了电话答疑,正好是618预售开启,如同每次消费决策的改变都会带来了巨大的红利,对于把握住消费需求的平台和商家来说,最大魅力就在于满足这种确定性,每一次下单、支付、收货的时候,人们对这一点会看得更加直观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