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戈恩新年大逃亡,现实版“越狱”!戈恩大逃亡背后,大戏刚刚开始。

文琳资讯 2024-04-13

编者荐语:

戈恩的出逃令日本脸面扫地,还有更多大戏在后头。



作者张吉龙  编辑安心,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我现在身在黎巴嫩。我已经不再被设想有罪的偏颇的日本司法制度所束缚。”


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原本应该待在东京被监视居住的日产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却现身黎巴嫩,并发表了充满挑衅意味的声明。


很快,戈恩从日本大逃亡的故事登上全球媒体,世人皆知。


关于戈恩具体是怎么逃离的,存在有两种说法:有人说,他把自己藏在装乐器的箱子里,被送上了一家飞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私人飞机,随后又登上另一架飞机抵达黎巴嫩。还有一种说法是,他先逃到了一处日本村庄,接着再从日本坐船逃到韩国,之后再逃到黎巴嫩。



有媒体称,此次逃亡是戈恩的妻子卡罗尔·戈恩(Carole Ghosn )策划的,当飞机抵达贝鲁特时,她正在飞机上。也有媒体提到,一家私人安保公司负责制定和监督整个计划,前期筹备工作长达3个月,计划包括如何用一架私人飞机将戈恩从日本带出。


但是,罗尔却把媒体的报道称作“纯粹的小说”,并拒绝给出更多细节,她称下周会召开记者会。


一年前,戈恩的被捕轰动全球。作为世界最大汽车联盟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原董事长,戈恩曾是全球汽车圈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在他的领导下,雷诺-日产-三菱三家企业均录得可观的增长,尤其是日产,实现起死回生。这样一位战绩赫赫的人物,却于2018年11月19日在东京羽田机场被日本警方逮捕了。


如果没有这次逃亡,按照原来的计划,戈恩将于2020年4月接受审判,其如果被判有罪,或将面临10年监禁和巨额罚款。


戈恩之所以逃到黎巴嫩,一方面是日本与黎巴嫩未缔结罪犯引渡条约,没有黎巴嫩同意就不能引渡戈恩。


另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戈恩与黎巴嫩渊源颇深。他的父亲是黎巴嫩人,作为黎巴嫩籍知名人士,戈恩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也热衷支持黎巴嫩的社会公益活动,在黎巴嫩拥有上至政府、下至普通民众的广泛支持。


去年11月戈恩被日本检方扣留后,黎巴嫩国内就出现“我们都是戈恩”的呼声。


在2018年12月,当时在戈恩被捕没多久,黎巴嫩内政部长马奇诺克曾强硬地宣告:“一只黎巴嫩凤凰不会被日本太阳烤焦的。”


黎巴嫩外交部也在一份声明中提到:戈恩是黎巴嫩著名的公民,他代表了黎巴嫩在海外的成功故事。在这场严峻的考验中,黎巴嫩外交部将站在他一边,确保他得到公正的审判。”


《金融时报》披露,戈恩从日本违反保释逃往黎巴嫩的一周前,黎巴嫩政府曾向东京施压,要求将他释放。


有报道称,在戈恩达到黎巴嫩之后,与黎巴嫩总统进行了会面,并受到“热情欢迎”。不过这一消息遭到黎巴嫩总统府否认。黎巴嫩方面称,戈恩持法国护照与黎巴嫩身份证合法入境,没有理由对戈恩采取法律程序。


到达黎巴嫩后,戈恩强调,自己不是逃避正义,而是从不公正和政治迫害中解脱出来。“我终于可以和媒体自由交流了,希望从下周开始”。


从卖轮胎的米其林到卖汽车的雷诺,再到帮助日产崛起,再到被逮捕、逃亡,戈恩在过去的经历已堪称传奇,他的被捕和自救足以构成一部让人惊心动魄的大片。


01

戈恩的自救


2018年11月19日,对戈恩而言可能是他永远无法忘记的一天。日本媒体目睹东京地方检察厅特别搜查部(特搜部)的检察官进入戈恩所乘坐的飞机,将其带走调查。


事后证明,戈恩的被捕,堪称他的东家日产汽车一手策划的“政变”,其中包括戈恩在日产最为亲密的副手——时任日产汽车CEO的西川广人。


西川广人


当时,日产方面第一时间发布了声明,表示对于戈恩的调查实际上已经进行了几个月的时间,日产向检查机关提供了信息。日本媒体称,发动政变的日产高管,采取检举揭发的方式,将戈恩在任期间的种种违法行为上报给了东京地方检察厅特搜部。


西川广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列举了戈恩的三大罪状:隐瞒巨额收入;搞个人独裁;动用公款用于私人投资。


日产提供证据称,戈恩曾指示部下将99亿日元的收入只写了49亿,隐瞒了整整50亿日元的收入。


在独裁方面,日产认为戈恩将日产汽车公司变成了“戈恩王国”,否定并抹杀日产的传统与尊严。


西川广人认为,日产汽车的权力过分集中在戈恩身上,并且缺乏透明度,“这就是戈恩先生长期管理的负面影响,是改善我们工作方式的好机会。”


在动用公款方面,日本媒体报道,日产旗下的一个荷兰子公司高价在里约热内卢和黎巴嫩贝鲁特购置豪华住宅,都是为了戈恩的私人使用。日产还负责承担维修和翻新费用,总花费超出20亿日元。此外2016年,戈恩为第二任新婚妻子办了生日派对,这场宴会的费用是由雷诺公司支付。戈恩个人炒股损失的40亿日元,由日产公司代为填补等等。


对于这些指控,戈恩并没有认罪。他称自己是无辜的,是一场阴谋的受害者,并指控他在日产的前同事对他背后捅刀子。他认为,所有证据都是日产提供,“日产禁止所有员工与我对话”;对于利用公司资金购买房产,他表示购买房产得到了日产法务部门的同意,其目的是为了接待客户;对于独裁的指控他表示,这是“人们将强大的领导力扭曲为独裁,从而歪曲现实”。


与此同时,戈恩积极展开了“自救”。


他换掉了原来的律师团队,聘请了日本律师界的知名人物——弘中惇一郎担任其辩护律师。


弘中惇一郎号称“无罪辩护专业户”,此前曾帮助多位日本名人脱罪,其客户包括帝京大学副校长安部英、厚生劳动次官村木厚子、自民党干事长小泽一郎等曾被认为“绝对有罪”的被告人。


接手戈恩的案件后,弘中惇一郎曾对外放话“戈恩无罪!”。他以检察官侵犯了戈恩的权利,非法收集证据和剥夺其迅速接受审判的权利等理由为由进行辩护。


弘中惇一郎很快展现出了其强大的辩护能力。在他介入后不到一个月,2019年3月5日,戈恩便以10亿日元保释金为代价第一次获得保释。这是日本有史以来最高的保释金,同时戈恩被要求必须留在日本。


1个月后,戈恩于4月4日因涉嫌违规挪用资金再次被捕。之后他又缴纳了5亿日元保释金后,于4月25日再次获释。


此前,戈恩在采访中强调他“不会逃跑,我会抗辩”,但日本法院多次拒绝了他的保释请求,认为他可能逃跑。戈恩之前的律师也表示,戈恩在庭审之前保释出狱的可能性极低。


在保释戈恩这件事上,弘中惇一郎功不可没。


如果说搬倒戈恩是日产内部的一场政变,那么,日产前CEO、戈恩在日产的搭档西川广人是这场政变的关键人物。


不过,到了2019年9月16日,西川广人又因涉嫌“获取不当财务”被日产董事会“下课”。这被外界视为戈恩的反扑。


戈恩逃离日本也将弘中惇一郎置于尴尬境地。戈恩出逃消息公布后,弘中被记者堵在律师事务所门口。


本周二,弘中惇一郎对媒体表示,自己也是一头雾水,“我所知道的不比媒体报道多”、“我想问问他,‘你怎么能这样对我们?’”。


2019年12月31日,在日本东京,弘中惇一郎接受媒体采访  (图片来源:新华社)


02

汽车界的传奇人物戈恩


现年66岁的戈恩出生于巴西,父亲是黎巴嫩人,母亲是法国人,早年他和母亲移居黎巴嫩,后来在法国读书,先在法国国立高等综合理工学院学习工程学,后考入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矿物学院研究生院。



在进入汽车界之前,戈恩的工作是“卖轮胎”。1978年,他进入米其林,并在那里干了超过十年。1985年,他升任米其林巴西分公司CEO,1989年在米其林北美分部担任CEO。


1996年,戈恩进入法国汽车公司——雷诺汽车负责采购、工程研发和生产的执行副总裁。接下来的一年,他通过激进重组帮助雷诺实现了盈利。


1999年,雷诺和日产结成联盟,戈恩也从法国到了东京,担任日产汽车COO,并于2001年起担任CEO。


当时的日产已经连续亏损7年,深陷困境,负债2万亿日元(约1212亿元人民币)。戈恩进入日产后,迅速采用雷霆手段,强行推行大裁员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解雇了超过两万名员工。同时,为精简成本,他还关闭了日产在日本的五座工厂,卖掉了和汽车不相关的日产宇航业务等板块。


事实证明,这些举措十分有效。仅仅用了两年时间,日产就从亏损走向了盈利。在2000年财政年度中,日产汽车盈利27亿美元。随后两年,它还清了全部的债务,成为全球利润率最高的汽车公司之一。


在戈恩治理下的十几年里,日产和雷诺都继续前进。2017年,雷诺-日产联盟在轻型车销量上达到1,060.8万辆,超过大众集团,成为全球第一。其中,日产营收1086亿美元,利润61.23亿美元;雷诺营收606亿美元,两者合计1692亿美元。


在汽车行业,戈恩被认为是全球公认最优秀的汽车职业经理人,有人评价他说,“他绝对是过去20年,全球汽车行业最佳CEO,没有之一。”


但是这样的成绩也不足以让戈恩满足,他心目中还有更大胆的计划,那就是让日产、三菱、雷诺三家公司最终合并成一家公司,从而问鼎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2017年,在他的规划下,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出台了庞大的发展规划——“Alliance 2022”(“联盟2022”)。按照这个计划,到2022年底,联盟成员公司的总收入将达到2400亿美元,汽车年销量将超过1400万辆。


这个计划背后是戈恩对于规模效应的信奉。他认为,合并是全球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合并能带来更好的平台共享、零部件通用的方式,实现协同效应,甚至是从公司文化、管理体制、技术设计到保障渠道都能够加深关联,实现经验借鉴、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03

戈恩事件背后


戈恩事件的背后,是雷诺和日产对于控制权的争夺。


1999年,雷诺以52亿美元为代价收购了当时陷入困境的日产汽车36.8%股权、日产旗下日本日产柴油汽车22.5%的股权以及日产在欧洲的五个财务子公司,以此双方建立“雷诺-日产联盟”。到2011年,雷诺对日产的持股增至44.4%。


但是随着日产走出困境,日产和曾经施以援手的雷诺的关系也渐生变化。两者的体量和话语权逐渐出现“倒挂”。以2018年两家的销量为例,日产共销售了580万辆汽车,而雷诺则只有380万辆,日产市值约为雷诺的三倍。



多年来,日产一直希望夺回控制权。2002年3月,刚刚盈利的日产获得了雷诺13.5%的股份,但是这部分股权没有投票权。


虽然在联盟中体量较小,但是雷诺却一直保持强势的态度。2015年4月,雷诺的股东——法国政府曾经希望将政府在雷诺的持股比例从15%提升至19.73%,这引起了日产的不满。


日产针锋相对地提出将其在雷诺的持股比例提高至25%以上。而按照日本对有关企业交叉持股的法律规定,如果日产汽车对雷诺的持股达到25%,雷诺将会丧失在日产43.4%的投票权。


再加上戈恩一直希望进一步整合雷诺和日产、三菱,将其完全合并变成一个大集团,日产内部对于丧失独立自主性,日产的技术流出,从而“空心化”、“边缘化”的不安全感和不满情绪增加。


因此,戈恩的计划招到日产内部的反对。日产汽车前CEO西川广人就明确反对日产与盟友雷诺合并,他认为,两家公司合并“没有实益”,反而会带来“副作用”,并称日产试图维持和雷诺及三菱汽车间的三方结盟,致力于提高管理效率。


在戈恩被捕之后,日产开始陷入到困境之中。据日产2019年2季度业绩报告,其全球销量为123万辆,同比减少6%,销售利润同比下滑99%。而整个2019年上半年,日产全球销量仅为250万辆,同比下降6.8%。除了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微增外,日本本土市场下滑1.3%,美国市场下滑4.3%,欧洲市场则下滑近20%。


而戈恩事件后,由于雷诺和日产缺乏可以协调双方关系的人,双方关系裂痕变大。据称双方的工程师都避免在车辆设计方面进行合作。


2019年3月,雷诺和日产的联盟满20周年,但双方内部均对此没有庆祝,甚至没有人给员工发电子邮件来记录这一里程碑。


“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雷诺-日产联盟已经名存实亡。”一位证券汽车分析师认为。


戈恩的出逃令日本上下脸面扫地。日本方面称将没收戈恩的巨额保释金,并调查其出逃过程,戈恩事件注定还有更多大戏在后头。




比戈恩出逃精彩百倍,法日之间的汽车暗战正在上演...

2020年的第一天,法兰西就给日本送上了一份神秘大礼:戈恩出逃了!

根据观察者网援引黎巴嫩媒体消息,在日本被取保候审、禁止离境的前日产雷诺公司董事长卡洛斯·戈恩,已经于当地时间30日“合法”从贝鲁特机场入境。

一夜之间,“戈恩出逃”的消息霸占国际媒体热搜榜,所有人都在问:一个大活人如何能从日本警察的眼皮子底下逃走?

一 、戈恩的出逃

2019年12月底,一支表演乐队在警察的注视下进入了戈恩位于东京的豪宅,他们是戈恩请来进行新年表演的。

但乐队成员的真实身份是一些前特种部队成员,他们为营救戈恩被招募并来到这里。

表演结束后,几个乐队人员和进入时一样搬着乐器箱子,很快离开了,而戈恩就藏身在其中一个早已定制好的乐器箱中一同逃出,而日本警察全然无知。

▲ 1米7高的大提琴箱子

救出戈恩后,营救小队立马开车向机场飞奔,聪明的是,他们并没有选择人多且戒备严密的东京的机场,而是一路奔袭至大阪关西机场。

在那里,戈恩使用一本非本人的假护照骗过了海关人员,上了一架早已准备好的私人飞机。该飞机很快飞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之后继续转乘飞机飞往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而这也意味着戈恩的逃跑计划成功了。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方面从始至终都没有发现戈恩溜了,直到戈恩发表声明后,日本警察才心急火燎地去求证。

▲ 戈恩的逃跑路线

二 戈恩为什么要逃

戈恩的这次出逃,让日本司法部门和政府机构颜面扫地,几乎再无回到日本的可能,彻底跟日本人结下了梁子。

那么,戈恩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要想清楚戈恩为什么逃,就必须清楚戈恩怎么被抓的。

2018年11月21日,戈恩在机场被东京地检特搜部带走,而东京地检特搜部在日本被称为“美国锦衣卫”,专门给老美干脏活,曾经跟中国建交的田中角荣就是他们“干掉”的。

所以说,日本抓捕戈恩这件事在国际上就不干净,法国人根本不认,气得马克龙质问安倍,要求其立马放人,可安倍以“不干涉司法独立”为由,拒绝了。

有意思的是,当时在现场跟戈恩一起被捕的日产董事会成员格雷格.凯利2018年圣诞节就被释放了,因为他是美国人。

而戈恩呢,等了足足四个月,东京法院才批准戈恩以10亿日元(约900万美元)保释,结果人刚放出去不到一个月,戈恩又被东京检察院特搜部带走,据说还是直接冲进戈恩住宅抓人,当时戈恩还在睡觉。


法国方面收到消息非常震惊,马上联系司法部门处理,到了4月下旬,戈恩律师又交了5亿日元将其保释,并且禁足在日本东京的家中,也不得与妻子见面,直到2020年4月审判结束。

可能有人会问了,明明只有4个月就开庭,戈恩为什么还要选择逃走?

答案只有一个:戈恩一定会被判刑,极有可能牢底坐穿!

之前就有过统计,凡是东京检察院特搜部移交给日本法院的案子,从二战结束以来,有99.9%全部被判有罪,脱罪几乎没有希望。

所以,摆在戈恩面前的看似有两个选择,其实就只有一个选择:逃!

三 、隐藏的汽车暗战

很多人把戈恩的出逃看做一部好莱坞级的大片,甚至有人说连电影都不敢这么拍。

但这些都只是表象,在这场惊心动魄的东京大逃亡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汽车暗战,后者的精彩程度远不是前者所能比......

2018年11月底,G20峰会召开,在这次峰会上,马克龙紧追安倍晋三,希望与其商量一件大事,那就是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简称“三角联盟”

“三角联盟”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汽车联盟集团,一年汽车销售量高达1061万台,旗下员工超过47万,而促成这头巨兽诞生的正是前几日被抓的卡洛斯·戈恩。

在1999年和2016年,在戈恩的带领下,雷诺先后与日产、三菱签署换股协议,分别取得了两家公司的股权,最辉煌的时候,戈恩曾是三家公司的实际掌控人,管理着世界三大汽车巨头,换句话说,“三角联盟”的领导权就在戈恩一个人手上!

而就在戈恩被捕后,日产、三菱几乎同时宣布解除了卡洛斯·戈恩的董事长职务,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当然,仅仅是个人是威胁不到日本的。更为关键的是,戈恩的背后恰恰就是法国政府

雷诺这家车企跟日本车企一样,都是靠战争起家的,二战时期曾向纳粹德国提供了大量飞机、坦克和军车。所以二战后,戴高乐推行国有化运动,雷诺首当其冲被收归国有。在之后,经过若干次私有化,目前法国政府仍然持有雷诺15%的股份,是最大股东。

所以,日本这次针对不是戈恩,而是戈恩背后的法国政府。早在戈恩被抓之前,日本政府曾多次与法国讨论“联盟”控制权的问题,法国方面不是当面拒绝,就是打太极,根本不给日本人商量的机会。

更让日本人恼火的是,法国政府一直想推动雷诺合并日产:

2015年,法国政府把雷诺的持股比例由15%增至19.7%,这样就拥有了双倍的投票权(当时马克龙任法国经济部长)。

但日产针锋相对,要求将持有的雷诺股权增持至25%或更多。这样一来,雷诺就失去对日产的投票权。

最终,闹得不可开交。日本政府出面直接交涉,法国政府又把持有雷诺的股权比例从19.7%削减回归到15%,才相安无事。

随着马克龙的上台,雷诺合并日产一事再度提上了总统日程。原本按照计划,戈恩将与2018年底到期离任,但是法国政府把他的任期延长到2022年。

据说一个条件就是,要求戈恩加强雷诺在联盟中的影响力。甚至有传言,马克龙多次密会戈恩,设想把日产变为雷诺的全资子公司,再把生产基地迁往法国。

还允诺一旦事成,就让戈恩出任经济部长。可以说,戈恩是带着合并日产的使命,继续干4年的。

换言之,一旦目标达成,“三角联盟””将不复存在,届时三菱也会成为雷诺的盘中餐,而这样的结果绝不是日本想看到的。

所以,这次日本人选择先下手为强。当然,这里面肯定也有美国CIA方面的帮助,毕竟美国最喜欢干的就是落井下石的勾当。

按照日本方面的剧本,只要戈恩被抓,就没有放出去的可能,那么法国就不可能取得“三角联盟”的实际控制权,三菱就会取代雷诺,成为新一代的汽车霸主。

但可惜的是,谁也没想到戈恩在2019年的最后几天上演了一出金蝉脱壳,让日本政府的完美算盘彻底落了空。

当然,戈恩的成功出逃绝不会是法日汽车之战的落幕,更可能是真正开战的号角,毕竟这场关乎自身命运的战争,谁都不愿轻易认输.....

资料来源

素材来源:正解局、知乎、后沙、@PS3保罗、搜狐

原文链接:

·  https://zhuanlan.zhihu.com/p/51440206

·  http://www.sohu.com/a/277375851_478072

·  https://weibo.com/1670183810/InolHiS3b?type=comment#_rnd1577953891751

·  https://mp.weixin.qq.com/s/4cgFBz1dUaRARKYYnl9i7g

戈恩新年大逃亡:不是日本的国耻,而是日本的胜利

这是一场巨大的产业暗战,戈恩只是小小的棋子。


正解局出品


戈恩,从日本跑了!


这两天,很多公号,包括传统媒体在报道一个新闻:国际汽车行业大佬、法国人戈恩,新年前,从日本跑了,而且很不光彩:躲在大提琴盒子里,没有合法通关,偷偷跑掉。


很多媒体就认为,这是日本人的耻辱,日本在全世界面前丢了人。


一个大活人、著名要犯,在眼皮底下溜了,的确说明日本方面监控安保存在漏洞。


但这个事情,可没那么简单。


我在2018年时,就关注过戈恩事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当时的文章《G20上的两国暗战:日法为了这件事儿拼了》(后台回复“日本法国”,就能看到全文)。


站在更高一个层面看,日本人,是赚到了。


因为这涉及到的是日本、法国两个国家对庞大汽车产业的争夺。


今天,我就再专门说说这个问题。


(戈恩逃亡路线图)



1. 放弃15亿,新年大逃亡


卡洛斯·戈恩,65岁,在全世界汽车产业界,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曾执掌世界上最大的汽车联盟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超过丰田、大众、通用)。


这个联盟在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雇佣47万多名员工,一年卖车超过1000万辆,是中国最大汽车集团上汽的1.5倍多。


(戈恩,巴西出生的黎巴嫩裔法国籍汽车界大佬)


可就是这样一个汽车大佬,却很屈辱。


从2018年11月开始,他就被日本检方逮捕,先后交了15亿日元保证金,才走出大牢,在家禁足。


2019年12月30日晚,据说,靠着他老婆策划,藏在一个乐器箱里,躲过日方的监视,又专门从东京跑到大阪关西机场,然后坐上私人飞机逃到土耳其。土耳其一落地,不敢多留,又赶忙上飞机,飞到了黎巴嫩。


(戈恩身高167厘米,据猜测正好能藏在180厘米高的琴盒里)


因为,黎巴嫩和日本没有引渡条约,安全后,戈恩腰板终于硬了,发表声明:


我人就在黎巴嫩,但不是畏罪潜逃,而是要躲避日本政治和司法的迫害。


日本举国哗然,法国也被震惊到不行。


一个汽车大佬,为什么这样下作,连15亿日元(9.6亿人民币)都不要了也要逃离日本?


一向注意国际观感的日本,为什么偏偏要向这样一个汽车大佬下手?


而且,实事求是地说,戈恩是日本的大恩人。


这话还要从1999年说起。



2. 戈恩先救日产


日产(汉语也叫“尼桑”)是日本第一家为汽车为主业的企业,历史可以追溯到1911年(明治44年),和劳斯莱斯、通用等差不多同期。


二战时期,日产曾是日本军方重要的军车供应商,比如,著名的车型Nissan 180。


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后,全世界的消费者开始选择小排量汽车,日本汽车开始大量进入欧美市场。


日产更是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商。


日产还在美国、英国建厂。


(Datsun 240Z是日产在1970年代最成功的车型之一)


但辉煌之后,日产走上了下坡路。


因为,日产在美国放弃Datsun品牌,又没能推出有特色的产品,日本汽车海外主导品牌逐渐从日产变成了丰田、本田。


到1999年,日产的业绩已经连续26年下滑,全球市场份额从1991年的6.6%下降至不到5%,背负的债务高达2.4万亿日元(约合233亿美元),接近崩溃。


当时,日产总裁塙义一多次拖着病体,到美国、欧洲寻找拯救者。


但巨大的亏损,连本来想收购的福特和戴姆勒都被吓退了。


最终,法国雷诺愿意抗下这个雷,以54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日产36.8%的股份,组建雷诺-日产联盟。


而当时,雷诺主要参加谈判的,就有戈恩。


(图片来源:《麦肯锡高层管理论丛·未雨绸缪备战金融危机》)


戈恩是雷诺当时的二把手。


简单说下戈恩。他的身世在我们看来有些复杂。


他爷爷那辈,从黎巴嫩移民到巴西(南美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动荡世界中的天堂)。他爸爸在巴西出生,妈妈也是黎巴嫩移民。


戈恩6岁时,和妈妈回到了黎巴嫩,因为黎巴嫩曾经是法国殖民地。


尽管国家独立了,但年轻人仍然向往宗主国。


所以,戈恩高中就去了巴黎,后来在法国最顶尖的工科大学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拿到学位,精通英语、法语、拉丁语、阿拉伯语4种语言。


大学毕业后,他在米其林轮胎公司干了18年,一直做到米其林北美公司总裁。


1996年,加入法国汽车公司雷诺,担任执行副总裁。


(戈恩与当时的日产总裁塙义一)


雷诺-日产联盟组建后,戈恩被任命为日产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戈恩对日产2000多名员工进行访谈,走访了生产车间、职工食堂、经销商……


最终,他推出了“日产复兴计划”:3年里裁员2.1万人,关闭5家工厂,卖掉非汽车制造部门,将13000多家零部件、原材料供应商压缩到600家,将占日产汽车成本中60%的采购成本降低20%……


但戈恩增加了研发费用,技术人员没有被裁撤。


同时,他革新内部管理,打破日式严密的科层制,提高办事效率。


戈恩发誓,如果复兴计划不能实现,自己就引咎辞职。


结果,一年后,2000年,日产的盈利就高达27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在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


法国人,救活了的日产。



3. 再救三菱


日产在日本人管理下,日薄西山。


戈恩拯救日产,几乎被看作是全球汽车产业的神话,连哈佛等美国著名高校都将其写入MBA战例。


他也备受日本政府礼遇,日本通商产业省还给他颁发了“企业改革管理奖”。很多日本商人也由衷佩服戈恩,到处打听戈恩的眼镜是在哪里买的,头发是在哪里剪的,西服又是在哪里做的……


在戈恩的推动下,2011年,日产购入雷诺15%股份,同时,雷诺对日产持股增加到43.4%。


雷诺-日产联盟,更加深入。


在2005年,戈恩开始同时担任日产、雷诺董事长,管理着相隔万里的两个大型汽车企业。



步日产后尘的,还有著名的三菱汽车。


三菱也是日本老牌车企,但是泡沫经济破灭后,遭受重创,又不像丰田、本田,海外市场拓展也不算成功。


后来,三菱还曝出故意隐瞒质量问题(在中国就曝出过刹车失灵问题),三菱汽车先后关闭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的工厂。


2000年开始,三菱汽车相继曝出召回隐瞒、油耗造假、胎压数据造假三次丑闻,俗称三菱之耻、三菱二耻、三菱三耻。


三耻之后,三菱汽车几乎就要完蛋了,面对大量索赔,消费者也不再敢买三菱汽车。


(2016年三菱高层承认油耗测试造假)


这次又是戈恩出手。他让日产斥资2373.5亿日元,买下三菱34%股权,并拿到管理层重大决定一票否决权。


至此,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正式成立,成为完完全全的全球汽车产业巨无霸。


而戈恩,则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最有权势的人物。


(戈恩是全球最大的汽车联盟掌门人)



4. 同甘,却不能共苦:

日本、法国都心怀鬼胎


联盟建立后,因为各方协调合作,像日产技术很过硬,雷诺在欧洲有市场优势,大家发展倒也顺顺利利。


根据介绍,联盟在2018年共卖出汽车1076万辆,全世界每卖出9辆车,里就有1辆来自联盟,联盟在全球有122家工厂。


(联盟的汽车品牌)


但中国有句老话: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


这放在这个巨大联盟身上也合适不过。


短暂的甜蜜之后,法国、日本开始同床异梦。


大家再简单看下,联盟格局:


1999年,雷诺购入日产36.8%股份,建立雷诺-日产联盟;

2011年,日产购入雷诺15%股份,而雷诺对日产持股增至43.4%;

2016年,日产耗资22.9亿美元收购三菱34%股权;

2017年,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正式确立。


(联盟间的持股关系)


虽然戈恩有救命之恩,但是日本人却不满意这个联盟。


当初尽管说这是个联盟,不是并购,但现在雷诺拥有日产44%,有投票权。


日产拥有雷诺的股权只有15%,而且,没有投票权。


所以说,在联盟中,雷诺更像是老大哥,然而,在业务上,日产却更强。


下面是2011-2018年,联盟里各大品牌的销售数据。可以看出,日产销量比雷诺要高出45%。


(来源:Wikipedia,其中,AvtoVAZ是雷诺、日产联合控股的俄罗斯最大汽车制造商伏尔加)


而且,根据统计,从1999年到2018年,日产一共向雷诺分红超过6000亿日元,而计入雷诺日产联盟合并决算的日产利润更是在2.5万亿日元以上。


最近几年来,雷诺5成以上的利润都是日产贡献的。


所以,与其说雷诺车造得好,不如说,它十几年前投资得好。


再加上三菱,所以,日本人不满意维持这种实质不平等的地位。



可法国人不光要赚钱,还想彻底吞并日产。


2018年2月,戈恩又获聘雷诺首席执行官时,就接到法国指令:准备决定性对策,以切断解散(雷诺—日产)联盟的后路。



5. 背后是法国、日本政府的产业之争


给戈恩发出指令的,正是法国政府。


实际上,戈恩逃跑只是更大一个局的小小一角。


对局的正是日本、法国政府,而争夺的则是千亿的汽车产业主导权。


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GPIF)拥有日产和三菱的股权。


法国政府有雷诺15%的股份,是雷诺的最大股东。


而且,我们知道对于雷诺、日产、三菱这样的巨型企业,本来就有通天的能耐。


作为雷诺的大股东,法国政府一直心心念念要吞并日产。


现任法国总统马克龙尤其最为热心。


在2015年,马克龙还是法国经济部长时,就执意把雷诺的持股比例由15%增加到19.7%,这样就拥有了双倍的投票权。这相当于,法国政府直接对雷诺,间接对日产以及三菱有了更强大的影响力。


日产一下子就不干了,要求把持有的雷诺股权增持至25%或更多。这样一来,雷诺就失去对日产的投票权。


双方大闹一场。


最后,日本政府出面直接交涉,法国政府又把持有雷诺的股权比例从19.7%削减回归到15%,才相安无事。


(路透社几年前关于这场纷争的报道)


但估计,马克龙不死心。


2018年,已经64岁的戈恩继续获聘雷诺首席执行官。要知道这个年纪,大部分法国人早就安享晚年了。


戈恩之所以还受到重用,据说就是带有任务:推动合并日产。


甚至有传言,马克龙多次密会戈恩,要求把日产变为雷诺的全资子公司,再将生产基地迁往法国。


马克龙还允诺一旦事成,就让戈恩出任经济部长。


所以,就在这个首席执行官任期到位一个多月,戈恩就开始放风要推动雷诺、日产合并。


明眼人都知道,在目前的格局中,说是雷诺、日产合并,不如说是雷诺吞并日产。


(戈恩陪同马克龙视察汽车工厂)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这次日本痛下杀手,干脆把挑头的戈恩给抓了。


2018年11月19日下午,戈恩万里迢迢,风尘仆仆,降落在东京羽田机场。


但刚一落地,就被东京地方检察院特搜部逮捕。


检方在搜查中,甚至还罕见动用了“司法交换”条款,鼓励日产员工提供戈恩犯罪的信息。


日本方面很快罗列出戈恩的几大罪状:涉嫌少报了8800万美元报酬,挪用日产资金在日本等地为自己购买豪宅,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投资亏损的17亿日元,让日产买单……


3天后,日产临时董事会剥夺了戈恩的董事长职务。


而戈恩则被关在东京一间约19平方米的牢房里。


在2018年G20峰会上,马克龙专门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谈雷诺—日产—三菱联盟问题。


最终,在今年,戈恩交了2次,共计15亿日元保释金后,才走出牢房,回到东京的家中。


但他不能出国,三本护照也全部上交。


其实,日本共同社就曾获得消息,因为得知戈恩最快会在2018年推动两家企业合并,日产方面加紧和日本检方合作,推动针对戈恩不法的内部调查。


戈恩也不断喊冤,比如,对没有如实申报个人薪酬的问题,先前薪酬披露方式,据说“与(日本)金融厅商量后,得到的回答是无需记载”。


(真正的大boss是不太会关心小卒的命运)


说到这里,恐怕大家都明白了。


汽车产业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带动就业也多。所以,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领域。


这次持续一年多的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大危机,说到底,是日本、法国对汽车产业主导权的争夺。


但我们从来不应该只看热闹:重点、核心产业,怎么更有效地抓在自己手上?


这值得我们思考。


关于戈恩,再简单说一两句。


其实戈恩只是日本、法国汽车产业大博弈中的一枚小小棋子,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因为日本的对戈恩的雷霆手段,恐怕会断了马克龙吞并日产的想法。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日本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算不上什么丢人、国耻。



脑洞再大一点,斗胆猜测下,搞不好戈恩就是日本有意放跑的。


毕竟对于戈恩这样在全球具有极高影响力的大佬来说,放在手上可是个烫手山芋。再说,戈恩还的的确确有恩于日本汽车业,救活了两家汽车巨头。


这个猜测并不是完全没有依据的。


就在戈恩大逃亡前一周,日本外务副大臣铃木馨祐访问黎巴嫩。据说,黎巴嫩总统奥恩当面提出,让戈恩在黎巴嫩受审。


一周之后,戈恩就跑了。


如今,戈恩倦鸟归巢。法国吞并的日产的愿望恐怕要落空。而日本,则把日产牢牢控制在手中。


事实真相,远比故事要复杂、要惊心动魄。



文琳编辑  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文琳资讯】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重磅突发!央行降准了!释放8000亿长期资金!看最全解读

  2. 央行出新规!2020年3月起,房贷合同要变了

  3. 黄奇帆最新2万字讲透中国房地产大趋势!

  4. 姚景源:大家不想生二胎,未来劳动力每年将减少800万,甚至更多

  5. 金一南盘点:2019年度美国战略调整与亚太安全形势

  6. 突发!美国大使馆被连夜攻陷,特朗普誓言报复紧急增兵!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2019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2019年全球新生代调研分析报告

  2. 重磅报告 | 2019年感恩节报告

  3. 2019年欧洲消费者支付报告

  4. 美国产业政策的真相:历史透视、理论探讨与现实追踪

  5. 2019年俄罗斯与独联体移动经济报告

  6. 越南深度报告,越南是否能够复制“中国模式”?

  7. 又一服装巨头出事了,武汉门店全部关闭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2020年,我希望!

  2. 一起一落是人生,一朝一夕是日子

  3. 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结

  4. 中国五千年跳不出的5大历史定律,更是人生定律!

  5. BBC纪录片《英国历史》第九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6. 原来,1999年已经是21年前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