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视点|新冠疫情对我国产业影响的“轻重”与“缓急”
文|许召元
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需要及时转入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经济恢复的新阶段。疫情对产业的影响有很大差别,不能简单地以影响的“轻重”决定应对的“缓急”。从产业看,疫情短期内对服务业的影响“重”,但有较强的可恢复性和较长的调整应对时间,可以“缓”应对;疫情对工业行业的长期影响“轻”,但产业链关联效应大,延期复工的边际成本递增,需要在做好防疫的基础上“急”应对,尽快推进复工复产。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国除湖北省以外的其他省区市,以及湖北省内除武汉以外的其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数已经连续多日保持在个位数,总体呈积极好转态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下一步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经济稳定与发展工作。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方方面面,特别是对行业的影响有很大差别,在推动复工复产方面,需要区分轻重缓急,分地区、分产业精准施策,以在保障防疫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小疫情对经济的冲击。
一、疫情对不少服务业的短期冲击大,但有较大的恢复空间和较长的应对调整时间
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和交通运输及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的短期冲击大。
住宿餐饮业所受的影响最直接。为避免交叉感染,全国各地春节后陆续关停了餐饮业,外卖服务也受到很大影响。由于旅游和出行大幅度萎缩,不少宾馆几乎停止运转,预计到3月份以后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逐步恢复。春节是餐饮业的黄金季节。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9年全国餐饮业收入突破4.6万亿元,其中1-2月份收入7251亿元。。另外,由于春节前多数餐厅提前准备的大量食材只能低价处理,进一步增加了损失。受连带影响,疫情对食品饮料业,特别是其中的白酒行业也将有较大冲击。
旅游业和文体娱乐业受影响的时间长。旅游业可以带动出行、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各地严格实施旅行管制和人员出入管理,国内旅游业进入了急冻状态。2019年春节黄金周七天的出行人数高达4.21亿人次,而2020年春节黄金周,全国出行人数总共才1.52亿人次,同比降低63.9%。入境旅游所受冲击更大,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病毒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些国家已经暂停直至3月份的部分或全部往返中国的航班。文体娱乐业由于人员密集,预计所受影响的持续时间也较长。2019年,我国文化艺术业总产出约2800亿元(包括文艺创作与表演、艺术表演等);娱乐业总收入估计约4580亿元(包括室内娱乐活动,游乐园、休闲观光活动、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与经纪代理服务等),其中歌舞厅、电子游戏厅、网吧、游乐园、休闲观光活动、晚会活动等线下娱乐业的营业收入约为1700-2000亿;电影票房收入为642.66亿元(其中春节票房58.59亿)。受疫情影响,民众减少外出活动,文化艺术、影院、景区、主题公园以及KTV、网吧等娱乐场所暂停营业,游乐园、庙会等大型活动也被取消,对相关行业的短期收入都带来直接的影响。
交通运输和物流业中的客运冲击明显。为了阻隔疫情传播,各地采取了针对性的交通运输和物流管制措施,对交通运输行业带来了明显的影响。例如,客运方面,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今年春运前二十五日(1月10日-2月3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计发送旅客12.96亿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30.3% 。但从全年来看,货物运输主要取决于二产的增长情况,客运也会有一定的恢复性,大多数的节后返城客流只是延后一段时间,总体影响可能仍然有限。
不少居民服务业也受到了受返城约束的影响。由于节后很多家政服务业人员难以及时返回工作岗位,对居民服务业预计将有一定影响。2019年,我国家政服务企业营业收入估计约7000亿元,洗浴和保健养生服务业收入约4000亿元,大量的家政和其他服务人员延迟返工,将对居民服务业的产出带来直接影响。
会展业受影响的时间可能最为持久。会展由于需要提前较长时间进行筹备,而且聚集人员众多,疫情结束后预计还需更长时间才能恢复,但不少会展可以延期举行,总体影响程度仍然有限。近年来我国展览行业规模增长很快,由2013的3870亿元增加至2017年的5780亿元。
疫情对其他服务业也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但相对于前面几个行业相对较小。例如,短期内实体店的零售会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但由于网购在零售中的占比不断上升,批发零售业整体的影响预计较为有限。疫情对其他行业,如房地产业、教育培训等也有一定影响,但程度小于上述行业。
受影响的服务业需求大多具有一定的后期可恢复性,对经济的冲击在后期会有一定的自我修复。
消费性服务业具有较大的可恢复潜力。一方面,居民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平稳,就业率处于较好水平,居民收入呈稳定增长态势,为保持消费水平提供了收入支撑。另一方面,消费具有棘轮效应,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只要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创造较好的消费环境,许多消费在此后一定时期都会逐渐恢复。例如,有些家庭的春节旅行计划没有完成,就会在后期的五一、十一或其他的小长假里补上这一课。其他的影视、娱乐、住宿、餐饮业也都有较大的恢复潜力。
交通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也具有一定的恢复空间。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取决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和需求,通过调整服务时间,优化服务方式,不少生产性服务在此后三个季度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弥补。
二、疫情对工业的影响相对较小,但进一步延期的成本将大幅攀升,需要尽快促进复工复产
从长期看疫情对工业的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影响。2003年非典疫情对工业生产就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冲击,当年我国第二产业增长12.7%,高于2002年的9.9%,也高于2004年的11.1%。只要疫情持续时间有限,无论是从供给还是从需求看,其对工业的影响都较为有限,从生产方面看,疫情并不影响工业企业的技术水平,也不影响工业的供给能力。而且,我国不少工业部门生产能力都相对过剩,只要有市场需求,后期都可以通过加班加点的方式增加生产。从需求方面看,随着网上购物越来越普及,消费者对日用品和耐用品的消费需求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满足,并不太受疫情的影响。特别是本次疫情发生在春节期间,本来就是工业生产的淡季,不少企业都在春节期间停工,这进一步减小了工业所受的影响。
但是短期看,由于一些工业企业已经推迟复工近一个月,进一步延期的成本有快速上升态势,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工业部门存在密切的产业链联系,各地复工时间不统一可能导致许多企业的零部件供应受限。特别是湖北省在电子、汽车、医药等领域拥有成规模的产业集群,拥有不少供应链上的关键环节,如果疫情持续时间较长,不少企业都会面临问题。
二是新冠肺炎正好发生在春节期间,企业员工大量放假离厂,现在普遍面临回城难和上岗难的问题。大量劳动力不能回厂复工,或者回厂后需要隔离,可能引发关键岗位就业人员缺乏,制约企业复工能力。
三是如果停工时间进一步延长,可能会对一些企业的出口订单带来影响,将带来直接的市场份额下降和收入减少,甚至在竞争压力下导致相关企业失去供应链机会。
三、疫情也是不少传统产业升级和新业态发展的催化剂
正如2003年非典疫情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样,本次疫情也对不少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一是食品和餐饮行业的升级进程将显著加快。疫情冲击大大提高了居民对饮食健康的关注。今后,高质量高水准的生鲜电商、提供一站式标准化餐饮食材供应的平台、上下游进一步整合的中高端餐饮业等,都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二是基于互联网的在线办公、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工业互联网等数字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将进一步融入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疫情期间,很多企业开始线上办公,钉钉、企业微信等一些线上视频、任务管理系统,经历了重要的应用考验,得到了极大的推广机遇。进一步闭环化的互联网医疗需求也将进一步提升,通过线上问诊、在线处方和药品直接配送,医疗机构可为患者提供更多的线上服务。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更好发挥名师优势,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也将成为教育培训行业重要趋势。工业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加强直接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提高生产运营效率,这一进程也将显著加快。
三是医疗健康行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不仅是传统的防护企业,如口罩、电子体温计、空气消毒机、多次循环电子口罩等将日益普及,线下健身馆、健身器材等也会因此而受益,生物医药技术、医院诊疗水平的加强与提高也将受到更大的重视。我国医疗和健康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四、促进经济尽快恢复的几个重点问题
针对不同产业受影响的程度和影响特征,短期内需要为工业企业复工创造更多条件,需要对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支持,等疫情稳定并控制住以后,更需要采取措施促进相关服务业的恢复与发展。
创造便利条件尽快推动员工复岗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当前企业复工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人员问题,不少返乡员工难以回城,回城以后由于需要隔离也难以上岗。当前全国不少地区已经根据疫情轻重推行差异化防控措施,把各地以县域为单元划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和高风险3个等级,不少地区还对不同健康状况的人员加载相应的健康码,建议在此基础上,各个地区对返工人员进一步细分管理,对来自中低风险地区,以及健康状况良好的员工尽量缩短隔离时间。
对在疫情中受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提供短期支持是稳就业的重要保障。大中型企业由于资金实力雄厚,容易度过短暂的困难期,但中小微企业虽然总体受到高度重视,但由于数量众多,单个企业获取短期资金等各方面支持的能力较差。而且近年来我国经济整体处于调整期,下行压力大,企业分化明显,大量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较差,抗风险和抗冲击能力弱,疫情可能对他们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出现裁员以至破产现象,需要尽快进行精准扶持。当前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但不同企业感受并不相同,需要进一步畅通政府与企业联系的渠道,及时监测小微企业的状况,倾听企业的诉求,并适时采取进一步的扶持措施。例如可考虑由国有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进行普惠性的利息减免。
疫情过后要重视通过增加休假和提升服务水平等多种措施促进消费恢复。疫情后期,相当多春节期间受抑制的消费需求还可以得到一定的自我修复,关键是要为需求恢复创造更好的环境,比如对于恢复旅游需求,需要进一步适当延长假期时间和更大力度执行带薪休假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升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水平,降低门票价格等。对于住宿餐饮和文化娱乐休闲等各种服务业,也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卫生健康水平,优化服务环境。
促进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是有效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途径。着重加强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可为在线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硬件支持。对5G建设进一步加快试点,总结可以大规模推广的经验。推进网上诊疗、智慧医疗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可以促进为居民健康服务行业的升级。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将网上诊疗、网上处方、网上送药及远程医疗等各环节进一步衔接,并纳入到现有的医疗卫生体系中。为无人配送、高标准餐饮平台等新兴业态创造更好的监管环境也尤为重要。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及时研究实施有关无人配送的安全标准、道路行驶规范,高质量农副食品的标准认定和溯源体系等,为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20年3月10日
文琳编辑 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文琳资讯】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