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又见黑周一,5国齐熔断!印度一天断2次!A股创新低,全球央行拼了!还有哪些大招可用?

文琳资讯 2024-04-13

导读:当天,沪指和深成指双双创出今年最低收盘价,韩国、印度、印尼、泰国等多国股市触发熔断,欧洲股市开盘暴跌。机构建议,不要急于抄底,可以多看少动,等待外围市场出现企稳信号之后,再果断加仓。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   者丨庞华玮,杨志锦,周智宇

编   辑丨朱益民,曾芳,张涵,黎雨桐


3月23日,全球股市再次下挫,跌到全球投资人没脾气了。


3月23日清晨,美股三大期指先后触发熔断,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集体恐慌。当天,沪指和深成指双双创出今年最低收盘价。沪指跌破2月3日“战疫底”2685点,报2660.17点,跌3.11%;深证成指也创今年最低收盘9691.53点,跌4.52%;创业板指跌4.60%。





又是熔断日!五国齐中招,印度一天断2次



尽管A股表现不好,但其他市场更差。


当天,韩首尔综指期货和创业板指期货暴跌触发熔断机制;印度、印尼、泰国股市触发熔断,其中印度股市主要指数一天熔断两次。


午间,印度孟买股市开盘闪崩,又一次触发熔断。恢复交易后,跌幅一度扩大至12%。同时印度另一大股指Nifty50指数盘中一度跌至7812.30点,跌幅为10.6%。这也是印度股市两大指数先后触发熔断。


 

临近15点左右时间,印尼基准股指下跌5%,触发熔断。


 

下午16点30分,泰国股市SET指数开盘后迅速下跌8%,触发交易暂停。


 

亚太市场中,仅日本股市一枝独秀,日经225指数一度收复17000点关口,涨逾2.7%消息面上,日本央行今日买入2016亿日元ETF,与上周四持平,均为纪录新高。日本央行护盘力度可见一斑。


 

当天,亚太股市收盘多数下跌,韩国综合指数跌5.34%,报1482.46点;日经225指数收盘涨2.02%,报16887.78点;澳大利亚ASX200指数跌5.62%,报4546点;新西兰NZX50指数跌7.59%,报8498.70点。



只有日本股市逆市上升,今天日本央行买入天量的2016亿日元ETF,午后飙升,日经225指数收盘涨2.02%。


亚太股市跌完,欧洲股市又下跌。


3月23日16:00,欧洲股市盘初集体大幅下挫。


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4.1%,德国DAX指数跌4.6%,英国富时100指数跌5.4%,意大利富时MIB指数跌4.1%。


接下来,业内人士预计晚上美股仍会下跌。此前一个交易日美股已从今年高位下跌了35%,道指创今年新低,目前为19173.98点。


3月23日股市大跌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此前美股大跌的拖累,市场预计周末美国将出新一轮刺激方案,但是美国国会对于经济刺激计划的分歧比较大,没有达成一致,当天美股三大股指期货低开后跌幅扩大,均超5%,触及熔断限制,造成市场再次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





现在该抄底吗?A股后市能否稳住?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周末国新办的发布会上,一行两会外汇局齐发声,释放金融市场稳定信号,股民们总结了其中针对A股巨量的信息:


一、现在投资A股有风险不大(质押率,杠杆率,估值三低;外围危机无法传导进来);


二、中长期市场是涨是跌(看好,国家需要更强健更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三、会有哪些钱进来(扩大外资,扩大保险入市比例,持续引导利率下行,持续降准释放流动性,保持M2增长规模长期大于GDP增长规模)


四、应该买哪些方向(数据中心,5G+V2X,工业互联网,充电桩,高端医疗设备,生物医药,传统基建,科创板,创业板等)。


各家券商也支持上述一行两会外管局的观点:


中信证券认为,A股正处全年最佳配置窗口,美股恐慌性抛售近尾声。


海通证券认为,A股估值已具备中长期吸引力。


国君策略认为,A股优质资产具吸引力进入战略配置区 。


兴业证券认为,海外波动让A股市场彰显长牛韧性。


不过,周末新闻发布会和各家券商力挺,都没能止住外围的冲击影响。


当天,A股两市成交量不到7000亿元,较高位 1.4万亿已腰斩。


Wind显示,北向资金3月23日净流出近80亿元,贵州茅台净卖出11.95亿元,恒瑞医药、伊利股份净卖出皆超6亿元;药明康德逆势获净买入3.87亿元,兴业银行、迈瑞医疗、牧原股份均小幅净流入。


对此,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对于当前A股市场的行情,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海外市场的变化,特别是对于美股一定要密切关注,美股现在处于断崖式下跌的过程之中,建议大家不要去接下降中的匕首,就像牛市不言顶一样,现在美股是熊市不言底,你很难去接住下降中的匕首,在这种投资者出现集体恐慌的时候,市场很可能会超跌,如果抄底过早,有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浮亏,等到匕首落地弹几下之后,再去抄底美股,可能会更加安全。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当前一方面要保持谨慎,不要急于抄底,可以多看少动,等待外围市场出现企稳信号之后,再果断的加仓,即使现在要抄底,也要采取分批抄底的方式,针对一些比较看好的优质股票或者优质基金,通过分批买入或者定期定投的方式来进行抄底,这样可能会避免短期市场的震荡,带来的净值波动。”杨德龙说。


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胡泊认为,A股近期的调整主要受海外市场危机的影响。外资的持续流出和市场的恐慌情绪诱发了今天的大跌。从盘面上看,前期涨幅较大的半导体、新能源车等科技主题板块跌幅较大,打击了市场人气。


“海外市场危机仍在进一步发展中,保持谨慎态度,寻找内需确定的错杀品种缓慢布局,或是较好的应对方式。”胡泊说。


轩铎资管总经理肖默表示,一般来讲A股长期以来都有2个底部,政策底和市场底。政策底已经达成共识,就是年后2700点附近的止跌,那么市场底将不会太远。时间周期上看本周末或下周初附近就应该出现市场底。


“激进的投资者可部分建仓,保守的投资者建议底部形成再行建仓。底部形态大概有2种,一出现长阳,二是三个以上交易日不破新低。”肖默说。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指出,在国内疫情相对稳定,经营活动稳步恢复背景下,A股整体表现出了韧劲和独立性。但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加上中国资本市场和全球资本市场的更多融合,近期海外疫情的不确定性和海外资本市场的震荡不可避免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有冲击,这从近期外资持续流出可以看出这种影响。


“海外疫情还处于快速变化的阶段,投资者需要保持一份谨慎,多看少动。”袁华明说。


图/图虫





全球央行都拼了!除了降息,还买国债...还有哪些“弹药”?



自疫情发生后,主要央行货币政策都开启了宽松进程。央行货币政策不止有降息,还包括各种资产购买计划。


比如上周,美联储降息100个基点并启动7000亿美元QE,随后启动商业票据购买(CPFF)以缓解商业票据市场信用息差上升压力。此外,美联储增强与各国央行美元互换以全球投放美元缓解全球“美元荒”,并重新推出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工具(MMLF)帮助缓解货币市场流动性压力。欧央行宣布7500亿欧元抗疫紧急资产购买计划且表示未来可能加码;日本央行上调公司债和ETF购买目标,并引入新流动性工具。


这些货币政策工具购买的对象包括国债、公司债、商业票据、ETF等——工具五花八门,但结果是相似的:一是央行直接“入场”,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二是央行扩表。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8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总规模为4.71万亿美元,相比2月末扩张0.5万亿美元;截至3月10日,日本央行总资产588.77万亿日元,相比2月末扩张4万亿日元;截至3月13日,欧央行总资产4.7万亿欧元,相比2月末扩张0.01万亿欧元。


中银固收首席分析师杨为敩认为,全球的流动性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其本质是危机预期导致货币流动速度大幅衰减,而且这种衰减的幅度已经超过了当前货币政策的扩张幅度。


受疫情影响,后续央行的货币宽松仍将继续,一些原有的货币工具可能被再度使用,一些新的工具可能被创造。在欧美日竞相放松货币的条件下,在未来经济逐步正常化以后,大量的流动性会流向哪里?


降还是不降? 


为应对疫情冲击,2月17日,中国央行开展了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并将利率从3.25%下调10个基点至3.15%,下调幅度与节后首日下调的7天、14天逆回购利率幅度相当。


美联储则在在3月3日以及3月16日两次降息,降息后基准利率为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美国经济依然强劲,但新冠病毒疫情可能令经济活动在一段时间内下降,第二季度经济可能疲弱。他表示准备使用各种工具来支持向家庭和企业的信贷流动、帮助保持经济强劲,但认为负利率在美国并不是合适的政策。


本次美联储降息后,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打开空间——降息后,外部压力不会太大,汇率也不会有太大的贬值压力。在疫情影响之下,降息成为拉动需求、应对金融市场波动的重要措施。


主要经济体中,欧日中未跟随降息,但欧央行、日本央行扩大了流动性投放。欧央行、日本央行未降息是因为其政策利率已是负利率,降息空间不大;中国央行有降息空间,但未降息显示货币政策正展现独立性。


3与16日,央行进行本月货币政策操作,MLF利率保持不变,超出市场预期。


华泰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认为,MLF没有调整传递了模糊的信号,保持定力的一种解释是经济最差阶段正在过去,另一种更让人认同的看法是近期美元在流动性危机下走强,带动人民币走弱,央行需要维护汇率稳定,不愿降低利率。此外,这也是留有子弹的政策思路,即“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


买还是买更多? 


在降息的同时,美联储还启动7000亿美元QE。美联储的资产购买计划仅限于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债券,旨在保持流动性和稳定信贷市场。


但是,美国州级和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持续混乱形势促使美联储不得不采取进一步行动。上周美联储市政债券市场几乎陷入了崩溃状态,原因是在当前不确定性的气候之下,几乎没有人愿意购买市政债券。3月20日,美联储扩大货币市场便利,包括购买市政债券。


此前的3月17日,美联储时隔12年再次重启商业票据融资便利机制(Commercial Paper Funding Facility,CPFF)。这是也是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后,美联储再度重启这一工具。


中金宏观称,如此短时间内货币宽松再度加码,金融条件继续紧缩是主要原因。从试图以宽松扭转金融条件快速紧缩的局面看,美联储3月16日的宽松并未达到效果。


日本央行国债、公司债、商业票据的购买亦不断加码。不过,日本央行当前持有约49%日本国债,进一步扩张的空间相对有限。实际上,自从2016年采用收益率曲线控制的QQE政策框架后,日本央行虽然一直维持年度80万亿日元的购买目标,但实际购买一直放缓,这一目标从未完成过。截至今年2月末过去12个月内,其国债仅仅增加10万亿日元,与80万亿日元的目标相差较大。


引起市场关注的则是日本央行的ETF购买。3月16日,日本央行决定,年度股票ETF购买目标翻番,从6万亿增加至12万亿日元。这被市场认为是宽松措施中力度较大的部分。


欧央行3月12日加码资产购买计划。3月19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欧洲央行再度祭出“大招”。当天,欧洲央行公布规模为7500亿欧元的资产购买计划(PEPP)。该计划为临时性计划,购债范围包括主权债券和公司债务,购债时间将持续至新冠肺炎疫情结束为止。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非常时期需要非常的行动,捍卫欧元的承诺没有极限,欧洲央行有使用所有的可能工具的决心。


中金宏观分析称,近期随着疫情继续发酵,以及金融市场依然相对波动,全球央行可能继续在常规会议之外公布紧急宽松措施:


美联储方面,关注进一步扩大QE购买量,以及向国会申请授权购买投资级公司债可能,并关注推出新一轮定期资产担保证券贷款机制(Term Asset-Backed Securities Loan Facility, TALF),以支持家庭和企业信贷的可能;


欧央行方面,关注进一步调整资产购买计划,以及启动类似美联储TALF工具的可能;


鉴于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宽松显而易见的天花板,其未来即使进一步宽松,例如降息或者加码ETF购买,整体幅度也会相对较小。


图/图虫


降息还是扩表?


欧美日央行的资产购买属于“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但中国降准降息均有空间,因此未进行资产购买,货币政策操作仍是“常规的”。


在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中国央行仅持有中国国债。目前中国央行对中央政府债权1.52万亿,占比4%。主要来自于央行2007年购买的财政部发行的特别国债。据了解,2007年财政部发行1.55万亿特别国债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用于组建中投公司。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认为,中国央行资产规模最大的部分是外汇占款,货币发行实质上锚定了美国国家信用。她建议,中国央行应增持中国国债(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为对中央政府债权的占比上升),建立锚定中国国家信用的货币发行机制。


但央行货政司司长孙国峰表示,现钞发行的基础是国家掌握的物资,所以央行买国债的意义不大,还容易出现严重的财政赤字货币化问题。


央行最新公布的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2月末中国央行总资产36.1万亿,相比1月末收缩1.2万亿。分析来看,2月中国央行缩表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余额下滑,2月该科目下滑1.2万亿。


“春节前流动性比较紧张,央行在节前通过逆回购投放了大量的流动性,这些逆回购期限一般是7天或者14天,1月底大部分未到期形成央行对银行的债权。”北京某大型券商首席固收分析师表示,“随着2月陆续到期后这部分余额下降。”


前述大型券商首席固收分析师称,随着货币政策逆周期发力,中国央行未来肯定会扩表,这些因素包括3000亿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5000亿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的继续使用,PSL规模的再次增长等。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3月13日,央行已发放专项再贷款184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发放1075亿,未来规模还将进一步增加。此外,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可能会使PSL增加,市场预计PSL支持范围可能扩展到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房、市政建设公路等领域。这些均会使得“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规模上升,从而带动资产负债表扩张。


此外,中国央行仍会有降准降息的操作。随着国内疫情已进入稳定阶段,货币政策在前期“救急”之后,会向稳增长方向适度倾斜。二季度MLF利率有可能再度下调10个基点,主要目标是引导LPR持续下行。此外,为增强银行信贷投放能力,二季度央行还有可能再实施一次全面降准。


图/新华社





瑞信全球首席投资官预警:世界正迈向全球经济衰退



瑞信全球首席投资官(CIO)Michael Strobaek在3月22日发给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中表示,考虑到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以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目前市场上的抛售情况尚未结束,在现时大规模重新投入风险资产还为时过早。


Michael表示,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的政府官员很显然没有听从流行病学家的警告,德国总理默克尔现在已经在自我隔离,此前她曾表示疫情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


“很不幸的是,一个很明确的情况,未来几周内,包括欧洲、美国在内的国家和区域的疫情还将进一步升级,而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疫情是否会变得和意大利一样严重,则取决于这些国家的封锁和社会隔离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医疗体系的及安全性”。Michael认为,尤其是在医疗体系方面,必须高度关注英国和美国的情况。


此外,由于大部分经济体选择封锁,这意味着世界正在走向全球经济衰退。“尤其是会在今年的二季度,经济活动还会受到历史性的冲击”,Michael指出,鉴于目前疫情的发展情况以及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不排除市场会发生进一步的抛售,虽然目前风险资产的估值已经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但是鉴于未来这些资产的收益难以估算,上不能说这些资产已经是“非常便宜”。


对于投资者而言,Michael称,需要关注疫情情况是否会在欧美等经济体的封锁措施下,逐渐变得“平坦”,只有这样,医疗保障系统才能够承受住压力。


在全球范围内,意大利仍将是重点关注的国家之一,尽管已采取了大约一个月的严厉措施,但意大利的感染人数仍在急剧增加。此外,欧洲的另一个重点放在德国,该国感染率有望比意大利低。在美国,纽约、加州和其他一些爆发严重疫情的地区都需要仔细观察。


此外,Michael指出,亚洲的一些国家或地区似乎正在迎来第二次感染浪潮,尽管这种浪潮目前来看较为温和。但也需要一些证据表明,现有的措施确实仍然适度,并且可以在不再次采取严厉措施的情况下将疫情控制住。


在目前的封锁情况下,瑞信研究团队认为,第二季度的GDP挫折不可避免,但随着封锁情况的放松,以及目前正在实行的政策措施对需求的支撑,从第三季度其可能可以看见经济活动的稳定和逐步恢复。


同时,各国央行也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稳定目前面临着压力的金融体系。Michael表示,目前仍有迹象表明,市场的压力尚未消除,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缓解压力。此外,美国国会也希望通过一项庞大的财政计划,这对于缓解目前公司违约情况、医疗系统支出都会是大有裨益的。但至关重要的是,推进该计划的过程不能够夹杂太多政治因素,否则市场还将进一步动荡。


Michael建议投资者继续观察并等待,目前股票等风险资产仍然在对疫情的演变做出反应,对基本面的影响仍然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希望在未来2-4周内能够在疫情感染方面,出现积极现象。



美国股神出现了,精准逃顶避开熔断

历史上美股一共发生了5次下跌熔断,其中4次发生在202039日至319日之间。

那黑色的十天,让美国股民损失惨重,心痛到无法呼吸。

不止一个美国股民幻想过,如果自己能成为股神就好了,抢在3月9日之前清仓,那简直是爽歪歪。

事实上,这样的股神不仅有,还不止一个。

美国有一位超级股神,早在2020年2月13日就清仓了,而美股的历史最高点29568点,是2月12日创造的,下跌熔断则一直拖到3月9日才发生。 

什么叫精准逃顶,这就叫精准逃顶。

这位超级美国股神,叫查德·伯尔,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特朗普团队国家安全顾问。 

1

227日,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理查德·伯尔和自己的政治捐赠者们召开了一场名为“国会山俱乐部”的午餐会。

按美国政界的规矩,金主们要为这次午餐会付出1~10万美金不等的“政治献金”以供伯尔进行政治竞选活动,这在美国是合法的行为。

同样按照美国政界的规矩,伯尔要在这场昂贵的午餐会上,掏心掏肺的说一些“只能对自己人讲的话”,不然以后谁还来给自己捐钱呢。

根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日前曝光的一段秘密录音,伯尔在这场午餐会上对自己的金主们说的真心话有下面这些: 

“这病在传染力上比我们最近历史中见过的都要猛,可能更像1918西班牙大流感。”

“每家公司都要意识到要改变行程计划,如果可以视频会议,员工需不需要去欧洲?为么要冒险?”

“有一件事我可以告诉你们,那就是这个病毒传染性非常强烈,比近期历史上我们见过的其他病毒都要强”

“我相信到某个时间点上,北卡罗纳州某些地方会出现足以停课两周、所有人居家隔离的传染率。”

“我们会建战地医院、搭帐篷。总统和国防部会下这个命令。”

美国的高官早早的就意识到了新冠疫情的危害性,这本是好事。

但伯尔在向自己的金主示警的同时,却通过各种渠道频频向公众发声,配合特朗普反复安抚民众,表示疫情不严重,且已经得到控制,大家不需要惊慌。

这种行为就很恶劣了,如果伯尔不知道新冠病毒的危害,那代表他蠢,是智商问题,但品德没问题。

如果伯尔明知道新冠病毒的危害,却对公众瞒而不报,只通知“自己人”,那就不是蠢了,是坏。

资本家只要不断的给政客捐钱,就可以获得第一手消息,这不是权钱交易是什么。

而被伯尔和资本家牺牲掉的,是数亿美国人。

美国如今的日新增确诊病例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一,超越意大利,成为了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 

瘟疫这种事,政府干预的越早越有效,但美国却比其他国家晚了整整一个月。

前一段时间疫情极其严重的韩国,如今日增确诊仅有64例,而美国却激增到每日8355例,而且这还远远不是终点。

因为美国检测的人数不足韩国的1/10,如果扩大检测人群,那确诊人数还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对于裂变如此之强的病毒而言,晚了一个月,是致命的错误。 

2

伯尔的录音曝光后,引起了美国人民滔天的怒火,有大量律师在网上商量怎么给伯尔治罪,毕竟美国是一个盛产律师的国家。

但尴尬的是,经过一大堆精英律师的反复商讨,大家最后的结论却是依照美国目前的律法,伯尔的行为无罪。

收资本家的捐款无罪,以私人身份给金主们讲一些“个人意见”无罪,把全美的疫情弄的一团糟也无罪。

伯尔不涉及泄密罪,也不涉及渎职罪。

为了收拾伯尔,给美国人出一口气,这些精英律师们调查了伯尔的财产资料,发现其在2月13日,清空了自己和妻子账户持有的33只股票,总计170万美元,精准卖在美股最高点。

于是,这帮律师们打算以内幕交易罪来收拾伯尔,这是目前最可能给伯尔定罪的途径了,还未必能成。

伯尔做了那么多天怒人怨的事情,结果最后整个美国居然拿他没办法,顶多从道德上谴责他,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事实上,被曝光的永远是极少数,当你在屋子里发现一只蟑螂时,那代表你家里至少已经有100只蟑螂了。

为什么伯尔能精准的把股票卖在美股最高点,这很可能是因为很多有钱有势的人,做出了和伯尔同样的选择。

因为他们的卖出,2月12日才成为了最高点,而不是因为他们知道12日是最高点,才选择在13日卖出。

除了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伯尔之外,另外一个人也被爆出成了美国股神,那就是参议院的议员凯利·洛夫勒。

洛夫勒的老公是纽交所的董事会主席,身价超过5亿美元,为了让妻子当上参议院的议员,前后一共花费,哦不是赞助,足足2000万美元。 

但这2000万美元花得值,2月24日,洛夫勒以议员的身份参与了一项闭门会议,听取疾控中心关于疫情的相关报告。

会议结束后,洛夫勒和其老公当天就卖掉了自己手中的大量股票。

和伯尔不同的是,洛夫勒的老公是纽交所的董事会主席,具有相当强的专业知识,在卖掉大量股票后,又反手买入了大量远程办公的相关概念股份,这是美国疫情爆发后最热门的股票。

像这样神乎其神买卖股票的政府高官,美国网友至少扒出来了五位,我就不给大家逐一介绍了。

但我想说的是,那么多美国高官都知道疫情很严重,经济会有大问题,甚至连他们的政治金主都知道了,大家都逃顶了。

手下员工早都知道大事不妙了,身为白宫主人的特朗普,难道对疫情真的一无所知? 

3

根据华盛顿邮报的报道,美国政府内部很早就对特朗普频频示警。

美国疾控中心在1月3日就从中国获得了通知,从那时开始美国情报机构就持续开始跟踪中国疫情情况。

从1月底起,CIA每天大部分情报汇总,都是新冠病毒相关。

1月18日,卫生部和特朗普通了电话,对新冠病毒进行强烈示警。

1月27日,白宫官员曾发起警告,不重视新冠病毒可能会让特朗普输掉选举。

2月初,多名白宫官员担忧病毒检测试剂不够,要求总统提前做好准备措施。

2月中,卫生部高级官员在情报委员会的机密会议上指出,美国必须采取影响生活措施的严格措施。

在有了这么多明确的风险提示下,特朗普却坚持告诉公众“没关系”,始终释放安全的信号,一直到3月13日才改口。 

甚至在2月25日时,一位疾控中心高级官员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新冠病毒可能已经在美国社区传播,特朗普还直接打电话警告这位官员别“恐吓股市”。

而27日,伯尔在自家的金主午餐会上,悄悄告诉大家新冠病毒危险,很危险。

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理查德·伯尔,可能并不是不想对公众说实话,只是身为特朗普阵营的一份子,他不能这么做而已。

美国,重新定义了什么叫公开透明。 

4

假如有一个按钮,按下去后你的财富会大大增加,但代价是一个月后会有数万甚至数十万本国公民感染病毒,且手中股票会腰斩,你会按这个按钮么?

结果我们看到了,美国的高官和资本家们,把这个按钮给按了个遍,级别越高的,按的越早。

美国拍摄的电影《2012》中有这样一幕: 

科学家们得知世界要毁灭,给国务卿和总统们汇报。但打造出的方舟名额有限,只有少量人能登船。

于是,大富豪们率先得到了消息,买到了船票,提前赶往方舟,最终活了下来。而政府不断向民众释放没事的信号,最后灾难降临时,普通人只能在家等死。

今天的情况,和电影里描述的这一幕是多么的相似,果然还是美国的艺术家最懂美国。

为什么前一段时间美国的政客和媒体反复的强调病毒不可怕,但股市却在疯狂下跌,这就是原因。

但当股市崩盘后,美联储又用美国纳税人的钱去救市,甚至在今天,美联储开启了无限QE放水模式,重演08年那一幕。

这很美国。

要么放水,要么陷入经济危机甚至是衰退,美联储果断的选择了前者。

10年前的全球印钞大赛即将重启,货币贬值将再度降临,穷人的财富将会再一次被收割。

未来的几年里,我可能要写一些文章,和大家探讨一下手中存款如何保值增值,跑赢通胀的问题了。

而这一切,本可以避免的,因为中国提前了一个多月给欧美各国预警,且成功的把病毒封堵在武汉,没有任由病毒大规模蔓延。

但武汉付出那么大牺牲抢出来的时间,美国别说感恩,连珍惜的意思都没有。

如今全球搞成这样,是典型的人祸。

文琳编辑  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文琳资讯】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全球疫情最新信息

  2. 警惕!钟南山预警的事发生了:首个境外输入关联病例出现,详情曝光

  3.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传导路径和影响推演

  4. 干货 | 关于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的14个重要信息

  5. 智库视点|新冠疫情对我国产业影响的“轻重”与“缓急”

  6. 美国疫情始末盘点,2万病例谁来负责?

  7. 全球市场动荡为何我A保持稳定?“一行两会”重磅回应!(信息量大)

  8. 卫星发现一个信号:中国正在亮起来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2020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重磅报告 | 中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发布稿

  2. 2020智能汽车趋势洞察及消费者调研报告

  3. 2020年智能汽车专题报告

  4. 2019-2020年新能源汽车专题报告

  5. 2019-2020年车联网行业深度报告

  6. 2019年车联网专题报告

  7. 2019中国商用车车联网白皮书

  8. 2019-2020年特斯拉专题报告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人,为什么会变?(读到心酸)

  2. 世卫组织把这些国家拉进了微信群,然后...

  3. 人类战“疫”史

  4. BBC纪录片丨《德国艺术》(上)

  5. 音乐欣赏:【欧美经典音乐】《Lady(女士)》肯尼.罗杰斯

  6. 每天学一味中药,胡椒!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