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经济版图60年大变局:谁在崛起,谁在掉队?

文琳资讯 2024-04-1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一夫当观 Author 付一夫


文 | 付一夫


2020年全国各省市GDP成绩单已经全部出炉,相信各位对其中的几大亮点都已有所耳闻。

 

比如,广东和江苏,GDP一个破11万亿人民币,一个破10万亿人民币,实力碾压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前者经济总量盖过俄罗斯与韩国,后者则超越西班牙和澳大利亚,妥妥的“富可敌国”;

 

比如,除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湖北之外,其他省市全部都实现了正增长,中国也因此而成为了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国内外环境如此严峻复杂的2020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再如,西藏以7.8%的GDP增速领跑全国,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势头普遍要猛于东部,一方面反映出中西部受疫情冲击较小,人口密度与人员流动规模也不大,复工复查进度较快,另一方面则预示了,未来中西部地区将有望持续成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新引擎,并在“国内大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

 

或许很多人更为关心的是各省份排名的变化,想借此看看自己家乡省份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究竟占据怎样的位置,以及发展势头如何。从2020年的各省成绩单中可以发现,相比于2019年的各省经济排名,湖北被福建反超,辽宁被江西反超,内蒙古被山西和贵州反超,黑龙江则被新疆反超,这里面有你的家乡吗?

 

可是,仅对比2020年和2019年似乎有些不解渴。于是,我仔细查阅了1960~2020年的各省市GDP数据,并基于此做了一张表格,用以表征全国各省市经济总量20强的变化情况。



当然,查找数据和制作表格只是过程,挖掘排名变化背后的深层次逻辑才是最终目的。仔细分析,我们可以从表格中读出至少六个方面内容:

第一,在长达60年的时间跨度里,一直稳居全国经济前十名的省市为上海、江苏、广东、山东与河南,其中上海和江苏都曾在不同时期荣登榜首,广东自1989年接替江苏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后,至今已是连续32年称霸榜单。而新世纪以来,江苏、山东、浙江与河南的名次基本一直稳定在2~5位。


第二,南北经济发展曾经是比较均衡的,这从早些年的各省经济前十名分布中就能看出来。不过近些年,南方省份经济发展步伐要快于北方,很多曾经排名很靠前的北方省份都在榜单上一再下滑,而经济总量占比方面,“南升北降”的状况也越来越明显。这告诉我们:中国区域经济版图已经从传统的“东西差距”逐渐演变为“南北差距”,而且还在持续扩大。


第三,东北经济曾一度非常强悍。可以看到,1960年的全国前五名里,东北三省中的两个位列其中,辽宁更是高居第二名,仅次于上海——事实上,这并不是辽宁的最好成绩,在表格没有展示的1954~1959年,辽宁都高居榜首,而且在1952~1978年,东北三省的GDP总量占全国比重完全不比江浙沪逊色多少。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日益落伍了,如今在2020年的经济榜单中,前十名里已经没有了东北的身影,前20名里也只剩下辽宁一个。


东北从辉煌到失落,背后的影响机制比较复杂,有市场化进展缓慢的原因,有传统产业转型困难的原因,有人口外流的原因,也有制度安排的原因,这里不展开论述。


第四,河南真的是一个“低调奢华有内涵”的省份,虽然平日里话题感不是那么强,但家底的确是够厚,如果不看榜单,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它的经济体量居然仅次于粤苏鲁浙,稳居全国第五位。


其中很大原因,在于河南长期以来一直都是绝对的人口大省,虽然近几年被广东超过,但仍高居全国前三,而山东、四川、江苏等人口大省,无一例外也都是经济大省。这便暗示了一个道理: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人口规模至关重要,只有足够多,规模效应才能更强,生产力和创造力才会更旺盛,经济才能更发达。


这一视角,既能说明为什么曾经的龙头老大上海会被那么多省份超越,也能解释为什么近几年很多地方都不遗余力地“抢人”。毕竟,“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


第五,山西是一个很特别的省份,建国初期曾排在全国第13名,可是后面却滑出了榜单前20名,如今的经济体量甚至不如苏州一个城市大。


这或许可以用“资源诅咒”理论来解释,即丰富的自然资源虽然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


具体而言,自然资源禀赋丰富的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通常更倾向于优先发展资源型产业,由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增长效果也是极为显著的。不过,资源型产业的过度繁荣,往往会使人们忽视对其他产业的培育与支持,并且不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与科技创新的进步,同时还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久而久之,一旦资源产量下降,其他行业发展跟不上,便会拖累当地经济的发展。


山西和黑龙江,都是“资源诅咒”的典型,而如何实现资源型省份经济的转型发展,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继而冲破“资源诅咒”的困局,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重大课题。


第六,除了广东和江苏之外,浙江和福建同样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浙江的排名从1960年的全国第14升至2000年的第4,福建则是从20名开外一路升至全国第7名,二者的实践不但诠释了市场经济与新经济的重要性,还说明了一个道理:只有矢志不渝地扩大对外开放,经济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便是为什么我们在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同时,还要带上“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以上种种,或许能给各位看官带来一些启示。


虽然“唯GDP论英雄”的时代已渐渐远去,但发展经济,始终都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我们还是应当做一些总结和反思,只为了明天更好地前行。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文琳资讯】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2021年,中国即将发生的45个重大变化!
  2. 2021年会比2020年更难吗?
  3. 春节假期影响一周市场的10大消息(新股+点评)
  4. 揭秘:中国最有前途的30座城市
  5. 你家乡的地名从哪儿来?
  6. 深圳的中心在哪里
  7. 谁在对美国财阀发起攻击?
  8. 全国压岁钱地图:广东50,莆田12000……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以来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年—2021年1月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2020直播电商白皮书

  2. 2021直播时代新健康消费洞察

  3. 2020年中国偶像产业发展报告

  4. 2020年度红人营销白皮书

  5. 2020年中国游戏公司研运一体发展专题分析报告

  6. 2021年游戏营销洞察资讯

  7. 2020年全球奢侈品消费者洞察

  8. 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国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朱自清《春》,太美了!

  2. 你好,李焕英:贾玲这部喜剧,击碎我的"泪"心!

  3. 这里有个解酒穴,春节喝再多也不怕伤身!

  4. 中国顶级面条大全

  5. 豆瓣8.2分!英国BBC拍的中国春节纪录片,看哭了一大片同胞!(内含视频)

  6. 音乐欣赏:一首《老同学》,祝您新年快乐!

  7. 每天学一味中药,瓦楞子!

  8. 把“财神爷“叫成 Money God,还怎么发财!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

  1. 2021年会比2020年更难吗?
  2. 全国压岁钱地图:广东50,莆田12000……
  3. 大股东密集减持!三只松鼠到底遭遇了什么?
  4. 劳模雷军奋斗史......
  5. 男演员做手术上热搜!网友:这个科普太及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