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猪肉大跌!央行敲钟,大水会来吗?楼市真相了 杠杆游戏 今天

文琳资讯 2024-04-1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杠杆地产 Author 杆姐

有2则消息,我觉得值得注意。
首先是6月8日,央行网站发布了《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1)》;然后是6月9日,我国统计局发布了5月物价数据。

前者,杠杆地产要谈谈央行未来的货币政策态度;后一个,物价可能会如何制衡货币政策,然后对房地产会的影响。
01

货币政策不支持再加大杠杆
首先,杠杆地产要对《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做个介绍,这个报告每年发布一份。
《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1)》其实是对2020年我国各区域金融运行的总结,就像《中国统计年鉴2020》,其实是为2019年我国经济社会数据做历史性记录。
同时这个报告,是个系列报告,除了全国性的报告外,还包括31份省级行政区的金融运行报告,以及深圳的金融运行报告。
作为我国的金融中心之一,深圳是不一样
其次,我要说这份报告是谁制作的,这一点非常关键。如下图,央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此外如上截图,不得不表扬央行,这个沟通的及时程度超乎想象。6月8日内部发布,同时对外也直接就挂网。
最后,该说重点了。
央行总结了2020年我国各区域的金融运行情况,一方面记录和总结2020年,另一方面也是谈问题,提供2021年的解决思路。
比如也包括货币政策,每个季度会发布一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作为一份年度报告,对2021年的货币政策自然要发表央行的官方意见。
如下:
第一,强调精准。报告是这么说的,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
这一点,杠杆地产的看法是,货币政策和2020年非常连贯,钱不是随便乱放,比如地产总体来说最大程度在控制。
第二,不激进。报告说,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这个意思是,不会随便很松、很紧,大概节奏试着来,同时要考虑跨周期,因此幻想更松不顾后果,起码可能为0。
第三,新气象。回顾2013、2014年时,是不是也有新气象,相关人士还说不搞大水漫灌,要和过去不一样。
央行报告原话是:
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那我们最少可以认为,2021年稳中有收。
第四,今天稳中有收是为了需要时可以放更多。报告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第五,不支持进一步扩大杠杆。什么管好货币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这些话杠杆地产都不想强调。核心这句话:
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2020年宏观杠杆率被迫又升了一点,2021年不能再加了啊。
02

物价该来的一定会来
此前,我有写美国4月的物价涨幅太吓人了。我们这几个月,一开始是担心大宗商品,影响中游企业和经济,后来开会又担心传导到消费和物价上。
6月9日,5月物价数据出来,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猪肉价格大跌,这个已经是事实。
数据显示,2021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具体来说:食品价格上涨0.3%,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1.6%,服务价格上涨0.9%。
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2%。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7%,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上涨0.2%。
如果只看这2组数据,似乎都没什么,杠杆地产要说点背后的分析。
第一,如上图,物价的同比涨幅,明显往上在走。比如4月时0.9%的同比涨幅,5月增至1.3%。
环比也是一样,4月时-0.3%,5月-0.2%。且两组数据走趋势都是往上。
第二,我们看下图详细的价格构成涨幅,无论环比还是同比,基本就是因为猪肉价格走低拉低了总体数据。
比如环比,猪肉下滑了11.0%,同比下降了23.8%,1-5月同比降了16.2%。这个降幅可想而知。
第三,还是看上图,除了猪肉,你看有几样跌的?
最后该杠杆地产做研判了,我觉得从目前的价格看,CPI年内增长至2.5%基本不难,甚至冲高3%以上,可能也有可能。
同时中游企业的进一步承压,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翻译下就是,部分企业这段时间还得面临成本增长的压力,同时居民未来几个月会逐步感受到货币无侥幸。特别房子已经被锁死。
最后补一句看法,海外疫苗接种不及预期,产业链供给、需求低于预期水平。那么对于很多国家来说,要保证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收也不是,放也不是。
最终就是一些犹豫和拖延,这会导致全球的水总体继续增长。
结果就是,全球物价的总上涨周期,可能拉长。
具体到我国,我认为通胀2021年总体还是较温和的。
03

影响楼市的,可能不仅仅是物价对货币政策的掣肘
无论如何,物价走势,对货币政策会形成一定掣肘。
同时,4月以来,RMB汇率波动的走强,引发市场关注。
这搞得密集发声,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常态。反正一句话,人民币越来越值钱。
不仅如此,看好股市的声音也非常多。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就说,“横盘不长久,挑战四千点”,沪指将挑战4000点。
上文杠杆地产的分析认为我国货币政策2021年稳中有收,但是全球的水摆在这里,资金当然要逐利。
此前我就些文章说了,流入中国的资金正在增加。减去流出资金的净流入额1-3月创出7年来最高水平。
日经高度评价我国抢在世界之前遏制了黑天鹅,正在推进经济的正常化,对于瞄准与境外收益率差的国债的投资增加。如果资金流入中国的趋势固定,中国对新兴市场国家等的投融资的扩大将变得容易。
图表来源|日经(特此感谢)
日经调查了各季度的动向。相关金额并非账簿上的交易,而是企业和个人通过中国的银行账户实际与海外实施交易的金额。
1-3月的流入额为5901亿美元,在可追溯的2010年以后为最高水平。流出额为5016亿美元,最近数年大体持平。净流入额为885亿美元,创出2014年1-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当然,原因杠杆地产要说很复杂,有经济的因素,比如我们经济秩序良好,生产能力强大,人家抢着付款,也有境外流入债券等投资资金的因素。
总之一句话,资金大量流入我国。
现在的情况是钱来了,房子不让涨。货币政策如上分析,也是不欢迎加大杠杆的,稳杠杆是目标。
大宗商品很大程度上说,我们没有定价权,其实水多了,谁都没有,就是必然涨。只能说,我们可以打击一些投机。
同时注意人民币的走势。一般来说,物价走高和汇率是反的。但是2007年、2010-2011年两段输入性物价压力比较大的时期,人民币却反常升值。
2007年时,这个思路还被讨论过。
当然也有反对者,说这会影响出口竞争力。
不过,之于此轮,杠杆地产认为,海外需求很大,大宗涨我们贬,对我们原材料成本影响很大,那么人民币不如涨一点,对冲成本。
图表来源|东北证券(特此感谢)
美联储早晚要缩减购债、加息的。那时很多资金就要跑美国,但是我认为第一,我国避险也是个选择;第二国家实力是所有人的考虑,多个篮子也是好事。
结论就是,假设此前我判断的,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最早是2021年四季度,那么在此之前,人民币都是有一定魅力的。
传导哪?股市。
现在对土地出让金的监管也要逐步收紧,楼市管理越来越体系化……综上,这是否算对楼市的预警?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文琳资讯】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李稻葵团队最新3万字论文:经济发达地区应该取消落户门槛,尤其是取消买房才能落户的条件

  2. 北大光华刘俏:气候变化是经济学的最终挑战,关于“碳中和”的几个误区和建议

  3. 美国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经验及启示

  4. 如果土地财政真的取消,房价会降吗?

  5. 重磅改革!北京实施"公共户"户籍新政,这六类情况可落户…二手房交易要热了?

  6. 户口老赖被终结了

  7. 这次证监会就直接抓人了!更过分的是实控人被抓5天后才公告,配合董事长精准减持500万?

  8. 德国,终于承认了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以来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年—2021年5月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协会:2021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指数

  2. 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协会: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白皮书

  3. 中移智库:2021数字化营销现状与趋势

  4. 2021数字营销白皮书

  5. 新商业蓝皮书2021-阿里研究院

  6. 2021年中国数字化采购研究报告

  7. 2021年中国零售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

  8. 2021年数字化学习报告

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人到中年,必戒三欲(好文)

  2. 高考四十四年,哪一张照片是属于你的记忆,太珍贵!

  3. 人到晚年:兄弟姐妹家走一圈才明白,谁老了都可怜

  4. BBC纪录片丨《怀胎九月》第一集,原来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生死之交

  5. 舌尖上的中国:制作海参干品,不能发得过大,这是海参的恰到好处!

  6. 【欧美经典音乐】《悲伤的早晨》何塞.路易斯.贝拉莱斯

  7. 每天学一味中药,葛根

  8. “be tied up”意思是“被绑起来了”?真实意思可是与之大相径庭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

  1. 高考前1天,央视最美双胞胎记者近况刷屏,我看到中国学子最好的模样

  2. 14岁考上研究生,17岁考上博士,他或是全国年龄最小的文科博士生!

  3. 高考之后,真学霸和做题家怎么慢慢拉开差距的?

  4. 16年前,那个带着弃婴妹妹上大学的「中国男孩」洪战辉,后来怎么样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