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线城市生三孩,每家每月奖励5000?

文琳资讯 2024-04-1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地产情报站 Author 白罗

恒大研究院前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今天一番表态冲上了热搜。要说任博士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竟然呼吁一线城市生三孩的,每家每月奖励3000元到5000元的现金。

任泽平表示,中国目前的主力生育人群,要生二胎三胎的肯定是1975年到1985年的,不能指望90后、00后,要尽快抓住最后的主力生育人群还允许的时间窗口,推出鼓励生育的措施,“比如攀枝花前段时间发500块钱,生三孩四孩的每月每人发500块钱,这都是对的”。
 
网友看完也是一言难尽,纷纷表示,任泽平老师可以带这个头……就连百度搜索,也出现了“任泽平有几个孩子”的关联结果。


01
给三孩家庭发补贴
 
很多人认为,贫富差距的拉大,是大众生育意愿下降的重要原因。
 
任泽平对此表示:“在我们国家,从2000年到2019年,税收收入前10%的人群收入所占的比重,从35.56%提高到了41.43%。”
 
换句话说,富裕的人越来越富了,其他人只能蚕食富人们剩下的财富。
 
医疗、教育、房价,成了现代年轻人不能承受之重。为了缓解经济压力,不少年轻人都选择了晚婚晚育,有些人甚至干脆不婚不育。
 
数字的表现永远是最直观的,无论是年年下降的结婚人数,还是不断攀升的离婚率,当然最重要的还有每年出生人数的变化。
 
2020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为813万对,也是近15年来结婚人数最低的年份。此前,网络上还有传闻称,90后的结婚人数不到10%,剩下的九成人都是单身。


 
或许是考虑到有相当一部分90后、00后还没出社会,任泽平表示:“要生二胎三胎的肯定是75年到85年的,不能指望90后、00后。”
 
1975年出生的人都46岁了,还要被专家催生三孩,真的是很无奈了。
 
除了催75后到85后这批人生三孩外,任泽平还建议,给一线城市生三孩的家庭发现金补贴,补贴的标准相当有吸引力——每家每月5000元。
 
看了任泽平的建议后,站长不禁浮现出了“地铁老人手机”表情。80后、90后这波独生子女当年发的现金补贴是每家每月6块钱,现在生三孩直接给到每月5000元,任教授果然大手笔。网友们也发出了灵魂一问:钱从哪儿来?
 
现在有意愿生育三孩的家庭,已经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要不就是特别富的,要不就是特别穷的,中间层的家庭大多都是不敢生的。而敢在一线城市生育三孩的家庭,大多都是有点儿家底的。
 
现在任泽平提议给这些家庭发放现金补贴,难免会导致富裕家庭更富,属于锦上添花。而真正因为经济原因不敢生三孩的家庭,会因为每个月5000块钱选择追生老三吗?恐怕未必。
 
因为在一线城市养一个孩子,一个月5000恐怕还真不够。即便是“双减”后能省下补习班的费用,但三个孩子很难像两个孩子那样住上下床挤在一个房间。特别是三个孩子性别不同的概率会更大,儿子女儿迟早要面临分房睡的问题。在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三个孩子意味着至少要有两个次卧,三居室就成了标配。
 
你说,这得多少钱?
 
02
涨跌不得的房价
 
这几十年来的通货膨胀,你我应该都有切身体会。20年前,100元堪称巨款;但现在,100块钱出门吃顿饭就花光了。购买力下降,折射出来的就是通货膨胀。
 
能跑过通货膨胀的东西不多,房产算一个,核心股票算一个。
 
房价的上涨,离不开货币政策的宽松。我们亲身经历的最近一次放水就在2020年,为了应对疫情影响,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结果显而易见,物价涨,房价涨,美国、韩国、新西兰等国的房价都上天了。
 
在这些国家,你持有的房产越多,资产升值也就越快。
 
这波放水也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以往大众都觉得外国人喜欢租房子,直到现在房价大涨,才发现外国人原来也喜欢买房子。上个月,华盛顿富人区Chevy Chase的一栋老房子,挂牌价350万美元,买家为了抢得到,一次加价100万美元。
 
房价上涨,是富人们的狂欢。而房价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却是由穷人分担的。
 
影响显而易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子,生育率逐年下降。所以我们能看到,在三孩政策出台后,针对楼市的调控政策层出不穷,无论是提高门槛,还是打压学区房在内的天价二手房。
 
当然,高层对楼市的打压,不仅出于三孩政策这一个维度,更重要的还是用时间换空间,利用时间震荡出楼市中的泡沫。
 
中国的房地产市值高达数百万亿,背后更是盘根错节,大大小小的房地产公司牵连着一系列的金融机构,住户部门的贷款余额也是屡创新高。在此前提下,房地产是不可能选择硬着陆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应该有一个共识,现在的楼市是涨不得,也跌不得。
 
03
结语
 
老话说,房地产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楼市的大局,已经在人口的流动中定调,那就是中国房价的普涨时代已经过去。
 
房价已经走向分化,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城市的马太效应展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大城市的住房矛盾突出,与小城市、乡镇、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失是息息相关的。从趋势来看,人口流动向着北京、上海、深圳等少数大城市及周边的都市圈集中的趋势会长期存在。
 
大量人口的涌入,直接导致这些城市长期处于供给不足的局面,同时,这些城市及周边又存在着长期的供给侧问题,例如建设用地的管制、住宅用地的供应等问题,都让大城市的住房矛盾难以解决,供需失衡。
 
对于这个问题,大众的看法普遍一致,那就是北上深这类超一线城市的房价,仍然有一定上浮空间。日前,原房改课题组组长、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孟晓苏表示——
 
年轻人不应急于买房。
 
他表示,经历过房改的老职工大多已有产权房,而后续的城市建设费用却通过高房价转换为高地价。年轻人要买房,就必须承担几乎全部的城市建设费用,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短期来看,热门都市圈的供需失衡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上海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新供应商品住宅40万套,折算下来,每年8万套,对于上海的楼市需求而言,杯水车薪——房价上涨,调控频频,归根到底,还是供需关系的失衡。
 
因此,在呼吁给一线城市三孩家庭发放现金补贴的同时,任泽平还呼吁了另一件事——
 
推出新房改。
 
即国内要构建居住为导向的中国新住房制度,优化土地供应,保持货币政策和房地产金融政策长期稳定,并转变住房供应结构,丰富供应主体。在此基础上,稳步推动房产税试点,增加多套房家庭的持有成本。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文琳资讯】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仇保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需关注12个拐点

  2. 良好制度的作用:国家何以富裕,何以贫穷

  3. 摩根士丹利:中国正在重置其经济底层逻辑

  4. 什么信号?四大一线城市楼市成交环比集体下滑,深圳二手房更是创8年新低,降温还将继续?

  5. 房地产企业资产收购&股权收购涉税分析及比较

  6. 刷屏!这类减税优惠或被取消,阿里腾讯首当其冲?影响到底有多大?看最新解读

  7. 突发!塔利班进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总统已离开该国!民众排队取钱,多家银行出现挤兑,中国大使馆发声

  8. 摊上事了!致癌物超标148倍!这款方便面正在紧急召回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以来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年—2021年7月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2021年5G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中国专题

  2. 射频前端滤波器产业105页深度研究报告

  3. 20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投融资报告

  4. 2021年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

  5. 通信行业专题研究:精选穿越周期和高景气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6. 2021年工业软件行业研究报告

  7. 2021年营销自动化应用基准报告

  8. 2021年可持续运营制造商综合指南

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距离=尊重(深度好文)

  2. 该不该帮儿子买房?这个母亲的公开信,刷爆了朋友圈

  3. TED演讲:细菌之间是怎样交流的

  4. 日本“芷江受降”完整现场视频(原版)

  5. 音乐欣赏:新世纪音乐《茶茗》,禅意空灵

  6. 中国32个城市最顶级的一碗面,你吃过吗?

  7. 16㎡小洋房露台,改造日式小花园。

  8. “see the elephant”不要直接翻译成“看到大象”,它的引申义是这样的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

  1. 《非诚勿扰》11年,反目的孟非和乐嘉为何走向不同的人生?

  2. 96岁北大教授夫人断食结束生命,生前一句话,发人深省!

  3. 思维导图:逃税、虚开、骗税定罪量刑标准

  4. 西藏税收优惠案例系列之一(附优惠政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