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菠菜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地球知识局 Author 斯文的樊学长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疯狂的菠菜
作者:斯文的樊学长
校稿:朝乾 / 编辑:养乐多
深秋时节,正是吃火锅、贴秋膘的好时节。如果请你吃火锅的朋友点了菠菜,请务必珍惜他。因为这个冬天的菠菜身价飞涨,在一些地区已经超越了猪肉的价格,恍惚间似乎回到了唐代土豪炫富菜的定位。
别怕,局长让你实现吃菠菜自由
(文末有福利哦)▼
在众多食客的眼中,菠菜也变得高贵了起来。那么,菠菜到底是如何传入中国的?价格为什么原地起飞?又该如何回归理性呢?
曾经高攀不起的菠菜
其实,菠菜曾经也高贵过。
虽然影视剧穿帮镜头里常有菠菜的踪迹,但是菠菜并非原产中国,出现的时间也比较晚。菠菜的原始品种出现在印度及尼泊尔东北部,所以这里大概是菠菜的原产地。不过将菠菜发扬光大的却不是印度。
印度为什么没能将其发扬光大?
左滑看印度“名菜”—菠菜芝士,或许能想通...
(图:shutterstock&wiki)▼
2000年前,发育为文明中心的波斯(今伊朗)驯化了菠菜。而伊朗高原位于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是重要的贸易节点。菠菜借助天下之中的地理便利,沿着不同的贸易路线,开始了向世界扩散的进程。菠菜向西经阿拉伯进入北非。又随着摩尔人征服的脚步,传播到了西欧的伊比利亚半岛,进而传遍欧洲。
各个文明在历史的路径上走来走去
菠菜也是如此▼
至于菠菜传入中国的历史,不同的史籍采信了不同说法,其中主流学说有两派。
一种说法认为,菠菜从波斯传入中国。唐代学者韦绚在《刘宾客嘉话录》中记载:“菜之菠棱者,本西国中,有僧自彼将其子来。”文中所谓的西国,指的便是波斯。北宋苏洵(1009~1066年)撰《嘉佑录》一书,其中也记载了菠菜来自西国。也有人认为菠棱的菠,应为波斯的波,加了草字头是误传。没想到古代人便已经玩起了谐音梗。
菠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菜中之王”的美称
且对土壤适应能力强,因此能遍布世界各地(图:wiki)▼
另一种说法认为菠菜从尼泊尔传入。宋代王溥(922~982年)所撰的《唐会要》载:“尼波罗国献波棱菜类,红蓝实如蒺藜,火熟之。能益食,味即此也。方士隐名为波斯草云。”欧阳修成书于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年)的《新唐书·西域传》中也提到了,唐太宋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泥婆罗国曾派遣使臣向唐朝敬献菠莜。
综合来看,菠菜必然是从中亚或南亚邻国那里传入的,公元7世纪的隋唐之际便已经能够看到它的踪影。换句话说,中国人栽培菠菜的历史已经长达一千多年。不过,唐代菠菜产量不大,是为王公贵族们的庭院,增添异国风情的观赏植物。拿来吃,实在是有些奢侈。
多亏了太宗的贞观之治,唐版图之大,才能尝得菠莜美味
(图:图虫创意)▼
到了宋代,菠菜的传播范围变得愈加广泛。大美食家苏轼自然不会忽略这种爽口的食材,还为它写了首诗:“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菠棱如铁甲。岂知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茁。”明确记载了蜀地菠菜的存在,而且当地的菠菜可以越冬露地生产了。
菠菜一年四季都可播种,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
准备越冬的菠菜,10月下旬~11月上旬就是播种的好时间
(图:壹图网)▼
不过古人对菠菜又是铁甲,又是蒺藜的比喻,很容易读出一种陌生感,听上去与今天圆润柔软的菠菜差距很大。原因也很简单,古代传入中国的菠菜是刺粒菠菜,而圆粒菠菜则是近代由欧洲传入的。
刺粒菠菜耐寒,圆粒菠菜较耐热
不同品种的口感和烹饪方法也各有不同
(大圆菠菜 图:壹图网)▼
菠菜于11世纪传入西班牙后,普及欧洲各国,1568年传到英国,19世纪引入美国。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改良,终于培育出了目前世界各国普遍栽培的品种。这样才有了大力水手的罐头,千家万户的凉菜与秋日火锅的C位蔬菜。
“我很强壮,我爱吃菠菜,我是大力水手波比”
靠山山倒靠水水干 (图:壹图网)▼
菠菜是如何起飞的
菠菜曾经也便宜过。
事实上,今年四月还有一个“河北农民卖菠菜,1300斤只卖出15元”的热搜。当时菠菜产量大,严重供过于求,导致了让人揪心的新闻。新闻中没有提到的是,更多的菠菜直接烂在了地里,因为收购价格不够付收割人工费。
即使是在高度机械化的农业国家
蔬果也要靠大量人力手工采摘
收益还不够人工费时,那不如就当“肥料”
(图:壹图网)▼
小家小户的农民哪有和市场对赌的实力和勇气,往往会追逐周期。然而,信息闭塞的个体农户判断整体上滞后于周期,涨价了才开始一窝蜂扩大种植面积,赔了钱又纷纷改种其他作物。加剧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同时,往往陷入自己种的别人也种,丰收了卖不起价钱,自己弃种的偏偏涨了价的窘境。
当然不只是种菠菜的菜农有这种问题
小农经济模式,个人在市场面前是很脆弱的
(图:图虫创意)▼
信息误差导致的产量波动是本次菠菜价格起飞的基础。
菠菜一年有四个播种周期,分别是3月,5-7月,8-9月,和10-11月在南方或温室大棚中播种,春天收获的越冬菠菜。因为今年4月菠菜价格暴跌,农民赔钱赔怕了,减少了菠菜种植面积。按照石家庄市里庄村菜农郑彦超的说法:“原来种10亩的,现在才种2亩了”。
温室大棚种植的成本又要高出许多
如果最终的价格不能覆盖这部分支出
那菜农可真是付出人力物力财力后落一场空了
(图:图虫创意)▼
进入深秋,光照条件与热量条件对于蔬菜来讲都变得日益严苛,产量自然会下降。所以每年进入秋冬季节,都会有一个菜价上涨的周期。然而今年菜价涨幅明显高于往年,又有今年天气的特殊性。
前日山西水灾泡坏大量古建的新闻,让大量历史、古建筑爱好者扼腕叹息。其实,今年夏末秋初降水异常偏多的地区远不止山西一省。大雨泡坏的,除了珍贵的古建筑,还有日常中不可或缺的蔬菜。外加今年秋季寒潮较强,降温较早,进一步加剧了雨水对蔬菜生长的危害性,导致蔬菜普遍减产。按照郑彦超的说法,原来一畦地(大约0.1亩)能采收四五百斤,今年受涝灾影响,只能收八十斤。换句话说,极端天气进一步打击了菠菜产量。
连玉米都难收的受灾区,更别说收菠菜了
天灾之下,都随水去了....
(山西灾后航拍 图:杔格)▼
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因素——损耗。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中,对接、仓储和运输的过程中都会带来大量损耗,导致菜烂在地里,烂在路上。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损失率达20%-30%,远高于发达国家5%左右的水平。本来就不多的菠菜再浪费四分之一,价格能不贵吗?
流程中的损耗最终都要折现在售价上
(图:图虫创意)▼
结果今年秋季菠菜产量不足,价格暴涨。消费者则周期性感叹吃不起菜。正所谓米贱伤农,米贵伤民。从宁波到深圳再到昆明,这些传统上菜价很低的地区都出现了普遍性菜价上涨。北方需要长距离输入蔬菜的地区,价格更加惊人。火锅C位蔬菜梦回唐朝,再次让人高攀不起了。
价格起飞▼
菠菜起飞了,菜农赚到了钱吗?身处事件一线的菜农郑彦超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现在菠菜价格的确贵了,但是菜农没有菜卖了。”
说到底,如今农产品种植没有彻底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脆弱的小生产者种菜如同赌博押注。而到了销售环节,因为农业生产者极度分散,所以相较于收购者议价能力很低。低价的时候损失多由农民自己来分担;涨价的时候,利润的大头还是被层层中间商,经营市场的地方势力与收租金的摊位主拿去了。如果计算损耗、租金、人力,其实中间商和菜贩也赚不了太多钱,这便是农产品交易的困境。
即使是菜价疯涨,菜农也难以拿到多高的收入
(看图找菠菜 图:图虫创意)▼
说到这里,问题的解决方案已经昭然若揭。从生产环节补足农民的信息盲区,避免盲目追赶周期,保障产量稳定,才能保障收入稳定。简化中间环节对菜价的抬升,让农户对接稳定的收购者,避免菜烂在地里带来的损耗。降低损耗后,便能降低全流程的成本。这样不但减少了浪费;还能获得更大让利空间,让农民多赚点,消费者少花点。
简化中间环节既能减少菜品多次转手的损耗
也能保障农民收入和居民营养摄入
(图:图虫创意)▼
文琳编辑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