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病例数连续高位,为什么不封城?
来源:本文综合自央视财经、国民经略、丁香园等
3月27日,根据最新通报,目前,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连续高位。3月26日,上海新增45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263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45例确诊病例中,27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18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2631例无症状感染者中,2363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268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
3月至今,上海本土疫情累计新增破万例,超过疫情发生两年以来的总和,创下历史新高。
面对史上最严峻疫情形势,武汉、西安、长春、吉林乃至深圳,先后选择封城或“静态管理”作为终极手段。
为何上海迟迟不封城?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表示:
大家要理解、要配合,为什么可能小区不让你出去,一定让你测完才能走,这是为了全覆盖和管控住。这种方式我特别在这里想呼吁大家要理解,我们之所以采用这样一种重点区域+非重点区域,核酸检测+抗原自检的方式,这是上海目前的一种探索。
这种探索可以说也是被逼出来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病毒传得快,通俗来讲跑得快。第二个特点就是城市的特点,也是上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的决断。
我也看到网上有人建议,咱们就下定决心封上 3、5 天,封上一周不行吗?
不行,为什么不行?
因为上海不仅仅是上海人民自己的上海,上海这个城市还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承载发挥了重要的功能,甚至于对全球经济都有影响。
如果上海这个城市停下来,东海上就会多出很多漂在海上的国际货轮,就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全球的经济。全部的上海市民应该有大局观,我们需要上海城市的精神和特质:认真、仔细。
在这一轮筛查当中,上海市民能够更好展现出认真、仔细的城市特质,进行这次核酸筛查。自检过程当中也要认真仔细采样,把结果做到非常准确。
小到每个人、中到每一个基层干部,管控过程当中、核酸筛查过程当中一个不落全覆盖。最后大家一起努力,把这次核酸筛查做成一次成功的筛查检测,最后以最快速度实现城市的动态清零,用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恢复日常的生活。最后我想说,抗击疫情、控制疫情,没你不行。
一
上海封还是不封,这是一个问题。
一刀切的封城,看似简单,代价却不容低估。
小城市封城,乃至全员“静止”,影响的多是一城一地。
大城市,尤其是经济发达、商贸繁盛、工业强大之地,城市停摆的代价极其高昂。
因此,一个共识是,封城是最简单但代价极高的最终选项。
相反,“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反而是更高更复杂的要求。
上海的精准防疫,在德尔塔时代一度作为科学防疫的标杆,但奥密克戎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强传染性、高隐匿性、高免疫逃逸能力,无症状+轻症为主的格局,导致疫情难以在第一时间排查开来,社区传播变得普遍而广泛,疫情防控可谓难上加难。
面对奥密克戎,除非在早期就果断封控管理,一旦疫情出现了大规模的社区传播,封城效果可能事倍功半。
这时候,封城就不是一周两周就能立竿见影,可能需要一个月乃至更长的时间,才能阻断传播路径。
一个佐证是,吉林省的长春、吉林两市早在半月之前就采取类似封城的最严封控措施,但如今新增案例仍旧维持在高位,离社会面清零还需一定时间。
问题是,上海能否承受起长达半个月乃至一个月的封城?
对长三角、全国乃是国际经济、产业、贸易的影响,是否远超预期?
何为 “最小代价”,这是上海面临的新考验,也是上海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关键所在。
二
上海,在中国经济矩阵里,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上海不仅是中国经济第一大市,还是首屈一指的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和全球科创中心,更是全国财政转移支付的“大奶牛”之一。
上海一旦停摆,不仅对全国经济、金融、工业,甚至对全球贸易都会产生显而易见的影响。
一个问题是,吉林为何全省都能禁止跨市流动,甚至中国经济第三城深圳都能选择半封城,经济影响难道不大?
只看经济规模,2021年上海GDP高达4.32万亿,分别是两大一线城市深圳、广州的1.4、1.53倍,接近长三角三大省会“杭州+南京+合肥”的总和。
与此前先后选择封城的武汉、西安、长春对比就更为突出。
上海的经济体量,相当于2.4个武汉、4个西安、6个长春。
上海一城,甚至足以与整个东北三省相匹比。
上海GDP相当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总和的80%左右,超过了吉林全省的3倍。
再看财政收入,上海是全国财政第一大市,也是贡献最高的城市之一。
2021年,来源于上海的国内税收收入高达1.53万亿元(不含关税及海关代征),接近深圳全口径税收收入的2倍,宁波的5倍,青岛的8倍,厦门的11倍。
以天来看,上海平均每天创造的GDP118亿,国内税收42亿,进出口111亿元,工业产值115亿……
这一数字,相当于许多县城一年的体量。
可见,上海一旦选择封城,且持续超过7天乃至一个月,对于长三角经济乃至全国经济,都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问题不仅在于经济。
三
上海,还关系了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的畅通运行。
“如果上海这个城市停下来,东海上就会多出很多漂在海上的国际货轮,就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全球的经济”。
这并非虚言。要知道,每年进口上海口岸的国际航行船舶多达3.7万艘,而上海的集装箱吞吐量更是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1年,上海集装箱吞吐量为4703万TEU,远超深圳港、广州港和香港港。
事实上,上海不仅是第一大港口城市,还是第一大贸易城市。
上海外贸总额位居全国首位,出口额仅次于深圳,进口额则遥遥领先于全国,中国进口博览会举办地就落户在上海。
2021年,上海口岸进出口总额高达10.09万亿元,占全国的1/4强,长三角地区企业多数都通过上海口岸进行进出口。
单看上海市,2021年货物进出口总额高达4.06万亿,其中进口2.48万亿,出口1.57万亿,位居全国第一。
与其他港口城市相比,上海的重要性在于,这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进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上海出口以机电产品为主,进口则以集成电路、医药等高技术产品为主。
这与上海的产业结构不无关系。上海以汽车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为支柱产业,高新产业进出口的顺畅流通,关乎着整个产业链的稳定。
所以,上海一旦停摆,影响的就不只是上海一个城市,更不只是日常餐饮、旅游这些简单的产业。
四
上海,选择了最难却又饱受争议的一条路。
在一刀切封城与就地躺平之间,上海正在探索第三条路:生活正常化与动态清零并行不悖。
这是一场注定艰难的战役。
如果上海能探出一条路来,对于全国其他城市的防疫大有裨益。
文琳行业研究,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编辑
有态度、有品位,阅读带来快乐,做时间的朋友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