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兹特克人的菜,为何扎根中国?

文琳资讯 2024-04-1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地球知识局 Author 真果少年糕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西红柿改变世界


作者:真果少年糕

校稿:朝乾 / 编辑:幺蛾子

番茄炒蛋操作简单又下饭,是一道新手都能拿捏的国民家常菜。虽然人们常因放糖还是放盐、是否放葱花大蒜而争论不休,但只要一提起它,总能勾起人们口中那份独有的味蕾记忆。


番茄炒蛋之所以能得到大家的青睐,不光有烹饪方式上的功劳,更有番茄本身独特风味的加成。


这是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一道菜

但番茄的前世今生,人们却很少了解

(图:图虫创意)▼

 


从南美土著到扎根欧陆


番茄是茄科茄属的双子叶植物。按照美国植物学家查尔斯里克的分类方法,番茄属共包含普通番茄、醋栗番茄、契斯曼尼番茄、潘那利番茄等九个种。和常见的茄科植物一样,番茄的根和叶中含有一种叫茄碱毒素,这种毒素可造成人呕吐、腹泻甚至死亡。故通常我们只食用番茄无毒的果实部分。


番茄的果实属浆果,由雌蕊发育而成,外果皮成膜质,中果皮和果皮呈肉质,鲜嫩多汁。这些红彤彤,吃起来颇有层次感的可口果实,几乎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酸酸甜甜就是我(图:shutterstock)▼


不论是在意大利人钟爱的肉酱面里,还是俄罗斯人喜欢的番茄酸甜汤中,都不缺少它的身影。然而在几个世纪前,番茄却还被当作为毒果


在被墨西哥原住民发现前,野生番茄一直默默地生长安第斯山脚下和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丛林中。它们当中有直径约1厘米的醋栗番茄(Solanum pimpinellifolium),也有果实直径2—3厘米的栽培番茄的前身樱桃番茄(L.esculentum var.cerasiforme)


不光是番茄(西红柿)

玉米、土豆、花生等一大批我们已经离不开的作物

都是原产于新大陆(底图:shutterstock)▼


当人类还没发现这种红色浆果的美味时

栖息在南美洲的陆龟就已经大饱口福了

(图:shutterstock)▼


公元前500年,这些野生番茄被带入墨西哥。在墨西哥中部地区,番茄由山野回归种植园。在人工照料下,还搬进了番茄栽培中心的新家,直到阿兹特克人的时代,他们对番茄已经十分熟悉了。


但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各个大陆开始变得不安宁起来。来自欧洲的殖民者们在各处搜刮黄金、香料,还搞起了种植园经济。南美洲也不例外。


欧洲大航海最初的目的是找到东方的热带经济作物

却无意中将旧大陆和新大陆的农作物品种打通

极大改变了世界农业历史,毕竟物种是农业的基础▼


殖民者的这番操作不仅对如今的政治地理格局产生深远了影响,还让动植物、病毒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跨越时空相会。历史学家们将这段1492年之后,新世界美洲大陆和旧世界欧亚非大陆间的人口、动植物、思想和技术上的交流时期,称为“哥伦布大交换”。


这次大交换均化了世界生物景观。虽然导致了天花、麻疹、疟疾等疾病并造成印第安人患病死亡等诸多负面影响,也让不同的物种们有了出现在其他大陆上的机会。番茄,就是其中一员。


新旧大陆两边除了交换了大量的农作物和动物物种外

还交换了大量的细菌、病毒、疾病

而这对于相对孤立的新大陆土著来说极其致命


1521年,西班牙殖民者埃尔南·科尔特斯占领了特诺奇蒂特兰(今墨西哥城),成为将番茄带回欧洲大陆第一人,让生活在旧大陆上的人们发现了味觉上的新大陆。自此,番茄开始了它的“欧漂”生涯。


之后,番茄又跟随航船,走过世界每个角落

用自身独特的滋味,征服人类挑剔的味蕾

(月下采番茄,图:图虫创意)▼

 



番茄的环球历险记


离开了南美故土,来到相对寒冷欧陆后的番茄只能在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温暖地带生长。不光生存艰难,远渡重洋的番茄还并不被新大陆认可。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番茄都被欧洲人视为只可远观不可食用的毒物。神父们将它们当做恶魔的化身,贵族们将它们放在露台和花园中,仅作为观赏植物


当时,欧洲权门美第奇家族的庄园里也种有番茄

(16世纪番茄标本,图:wikimedia)▼


这一系列误会,源于当时人们对植物学知识认知的不充分以及一些阴差阳错的人为事件。比如为显摆功绩,欧洲的探险者们将他们掠夺到的“奇珍异果”献给了贵族们。


但由于当时欧洲的贵族多使用铅盘,当番茄中的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和铅结合被人食用后,会导致铅中毒甚至死亡事件的发生。


类似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在欧洲上演了

此前,铅制水管也损害过罗马人的健康

(图:wikimedia)▼


接连发生的离奇中毒事件让有钱有权的贵族们十分恐慌。这也让番茄有毒论”逐渐在欧洲传开,并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奉为圭臬。


直到1544年,意大利植物学家彼得罗·安德里亚·马蒂奥利成为有记载以来食用番茄的第一人,这才让番茄逐渐洗清“罪名”。他认为番茄只是茄子的新品种,可以用油炒制后辅以盐和胡椒等佐料食用。


有时,食物也会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马蒂奥利的尝试,造福了后世无数的吃货

(马蒂奥利和他的番茄,图:wikimedia)▼


1570年前后,德国、葡萄牙等国也开始对番茄有认知。18世纪末,鲜艳多汁、糖酸比平衡的番茄,终于实现了从只可远观的毒果变为美味佳肴的华丽转变,甚至还成为了爱情的代名词


不管是相恋中的甜美,还是分别时的酸楚

你都能在番茄中找到类似爱情的味觉体验

(图:壹图网)▼


在欧洲游走了一圈后,番茄又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凭实力征服更多人的味蕾。据学者考证,番茄可能是于16世纪中后期由欧洲至中南亚再传入中国的。


这时期,是东西方交流史上的一个新阶段

就连番茄菜肴中常出现的配角——土豆

差不多也是在这个时候传入中国的

(图:shutterstock)▼


明万历至晚清,番茄种子引入并被栽培种植。不过,当时的番茄在中国还并未拥有正式姓名,常以西番柿番柿六月柿喜报三元等“小名”被人称呼。虽然叫法多样,但当时几乎没啥人对这种酸甜不顶饱的果实感兴趣。


直到民国时期,伴随着西餐厅陆续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番茄才以酱汁的姿态大放异彩,并逐渐被大众所熟知。从舶来品到家常菜,番茄逐渐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


从食材的运输流转,到烹饪方式的改变

一颗番茄,竟承载了如此之多的意义和内涵

通过时间沉淀,化为许多中国人对家的味觉记忆

(图:图虫创意)▼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番茄种植范围最广产量最多的国家。据统计,2019年全世界生产蕃茄1.81亿吨,其中我国以6280万吨的产量远超第二名印度(1900万吨)和第三名土耳其(1280万吨),碾压式夺冠。另外,我国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番茄种子市场,规模超15亿元。


世界番茄种植规模大致比较,中国种植规模一骑绝尘▼


纵观全球,番茄的栽培品种达到了上千种不仅有红、橙、黄、绿、紫、粉红、白色等丰富颜色,还有扁圆形、圆形、长形、桃形多种形态。


番茄:你喜欢的样子我都有(图:壹图网)▼


各种各样的番茄给予了丰富了厨师们无限的创造力。它们被炒熟成番茄炒蛋,被制成爽口的糖渍西红柿,被加工成用途广泛的番茄酱,令无数食客垂涎。这当中,小巧的樱桃番茄不仅成为了沙拉等饭后甜点的原材料,还常能起到装点主菜品的作用。


樱桃番茄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优先推广的“四大水果”之一,集众多优点于一身。这些“小灯笼”们不仅有相当于西瓜10倍的维生素C,很多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还能防治牙龈炎、食欲不振等疾病,增加人体的抗癌能力


圆润饱满,色彩鲜明,汁水充盈

这是生命力旺盛的证明,太治愈了

(图:图虫创意)▼


作为我国番茄种植家族中的主心骨之一,樱桃番茄目前已在山东、江苏、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广泛栽培,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


虽然我国樱桃番茄种植面积达15万公顷,但仍有很多樱桃番茄产区面临着环境调控技术粗放、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为了促使农户们增收,让消费者们品尝到更好的风味,智慧农业入局,樱桃番茄的种植迎来了高光时代


智慧农业是更高效,更高质,更高产的代名词

(番茄大棚,图:shutterstock)▼

 



为番茄的未来而赛


在全球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农业这种古老的生产方式被科技赋予了新生气。无人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智慧农业,不仅最大程度减少了人力物力,还大大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真正做到了事半功倍。


作为我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致力于在农业价值链的各阶段进行投资和创新,并已将超过1600万农户与超过8亿用户连接到一起。不光接地气,近年来拼多多还发挥平台优势,引智慧农业入局,用科技之力助力作物生长。樱桃番茄,就是获益对象之一。



去年8月9日,由拼多多牵头,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主办,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担任技术指导的“科技种番茄”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在云南昆明开赛。大赛共吸引了全球15支团队120多名研究人员参赛。他们当中有多年学术研究科研工作者,有商业化种植的从业者,也有很多富有创造力的年轻“新农人”。


这些“新农人”们奔波在田间地头,活跃在设备和电脑屏幕前,用前沿的营业科学、精准农业等技术,培育出高质高产的樱桃番茄。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智茄队开发出的“智慧番茄数字管控云平台”,实现了对番茄生长环境的动态监测;来自浙江大学的喜柿团队开发的“新型轻简温室二氧化碳加富技术”,不仅在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基础上,有效避免了直接施用二氧化碳导致的二次排放问题,更是产出了番茄红素、氨基酸、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比传统栽培樱桃番茄高出50%以上的高品果实。


经过8个多月的比拼,今年4月25日,由瓦赫宁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极星农业和拜耳作物科学组成的“番茄快长”队摘得大赛桂冠。



他们采用基于计算机数字化算法与专家先进作物管理相结合的人机融合种植解决方案,让种植玻璃温室中的樱桃番茄产量达到了传统栽培的两倍多,几乎接近智慧农业大国荷兰的温室巅峰产量,营养价值也符合高品质的行业标准。



不论是获得冠军的“番茄快长”队还是其他参赛队伍,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无疑为新时代的研究人员、创业者、研究机构和企业们搭建了一个高水平农业科技交流平台,带动更多年轻人关注和投身于现代农业。此外,“多多农研科技大赛”还非常注重赛后成果的商业化。通过助推技术上的落地生根,为樱桃番茄创造出更多附加值。



言农夫之耕,当先利其器。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智慧农业,未来将不断大幅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耕作效率和作物产量。不仅能让我们品尝到品种多样的可口番茄,也能为越来越多农作物栽培,注入科技新动能。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文琳资讯】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重磅报告!央行定调下阶段货币政策

  2.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要点综合!对存款利率的影响知多少……

  3. 稳资金面、稳市场!证监会罕见发声,杠杆资金规模有限,公平对待民企上市,支持平台企业境内外上市

  4. 生物医药迎重大发展机遇!工信部答21记者:形成一批全球布局的大型制药公司

  5. 银保监发文!事关养老金

  6. 限售取消、公积金付首付、发契税补贴,多个城市购房支持政策密集出台!

  7. 中国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破局之策

  8. 印度的深圳,正逐渐崛起


文琳行业研究 
服务于财经领域,提供最新,最有深度的各行业报告,财经知识。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业务包含:IPO、新三板上市、商业计划书、市场行业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投融资等咨询服务,欢迎关注!


文琳行业研究,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行业研究 2018年—2022年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2022年区块链行业研究报告

  2. 2022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

  3. 2022年气体传感器行业研究报告

  4. 新能源发电行业专题:新时点成长脉络理顺,引领电力股价值重估

  5. 可再生能源智能电气化—驱动能源服务变革

  6. 2022年储能行业研究报告

  7. 2022年氢能源行业研究报告

  8. 气凝胶行业专题:最高效隔热材料,契合碳中和节能大趋势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有态度、有品位,阅读带来快乐,做时间的朋友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教养!(说得极好)

  2. 泪别中国“不老女神”:有一种美,对抗时间的销蚀

  3. 已蔓延20国!事关儿童,海关总署:严防传入

  4. 牛粪逆袭!我家的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拉的是……电!

  5. 《猫与爷爷》前作9.4,男神女神都给他配戏,赌你看了停不下来!

  6. 音乐欣赏:立夏来了,送你一首安迪·威廉姆斯《夏日情怀》

  7. 给自己做了份减肥餐,芦笋鸡肉卷,鲜嫩多汁多吃也不胖

  8. TED演讲:饭圈女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