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总刚刚发声,对明年经济极有信心,房地产是支柱产业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副总理刘鹤12月15日在第五轮中国-欧盟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上指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城镇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有足够需求空间为房地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分析师指出,国务院副总理公开表态称“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近年来比较罕见的,这或意味着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控基调全面转向以稳定为主,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 明年可能会进一步出台政策化解行业风险,推动市场回暖。
“此次刘鹤的讲话预示着国家对房地产业管理的基调已经转向了全面稳定、复苏市场和需求,同时加大力度防范和化解风险,推进存量项目重组和收并购。”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在发给界面新闻的点评中写道。
他指出,房地产是最大的内需之一,衣食住行四大方面中,唯独“住”还发展不足,特别是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我国居民在住房面积、配套设施、物业覆盖等方面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刘鹤的讲话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各个市场参与主体都要充分认识到房地产业在产业、宏观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另外,刘鹤提到“正在考虑新的举措”,这意味着2023年监管层可能会进一步出台新政策,推动市场回暖。
不过,他强调,对“支柱产业”的理解,不能简单以放松调控或收紧调控来评判,以防陷入“一放就乱、一抓就紧”的尴尬局面。接下来,仍要从“房住不炒”、“良性循环”、“因城施策”等大方向出发,规范市场秩序、激活合理住房消费,只有这样,房地产业才会更健康地发展,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发挥重要的作用。
回顾历史,2003年以前,没有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一说。2003年8月,国务院在《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中指出,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是“支柱产业”的提法首次出现,此后房地产业迎来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期。
据易居研究院的测算,1998年,全国房地产业增加值为3000亿元人民币,2020年,房地产业增加值达到7.4万亿,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5%,既超过了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12%的复合增长率,也超过了第三产业14%的复合增长率。在GDP和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房地产业发挥了积极的拉动作用。
房地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房价也水涨船高,远超居民工资增长幅度,且和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高度捆绑,风险不断升温。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住不炒”,此后,除了2017年,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必提“房住不炒”。
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的提法最近一次出现是在2021年12月,当时国家发展改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2021-2022中国经济年会”上讲话时指出,“房地产是支柱产业,住房更是居民的消费”。这一讲话的背景是,2021年下半年,房地产业在金融去杠杆、楼市调控、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多重打击下深度下行,并严重影响到地方经济增长,个别房企信用暴雷甚至危及金融稳定。
分析师还指出,刘鹤此次讲话与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对于住房消费的支持一脉相承。
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其中提到,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促进家庭装修消费,增加智能家电消费,推动数字家庭发展。
“从美国等发达国家来看,尽管城镇化率已经触顶,超过80%,但住房需求还是比较大,也是居民消费第一大支出,房地产对GDP的贡献率在12%-13%。对于我国来说,过去开发、销售、投资等建设和流通市场比较繁荣,但居民居家、设施设备更新换代、社区功能建设、公建配套等涉及到消费的方面投入和建设比较少,房地产的贡献率不足10%,这也是刘鹤提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底气。”李宇嘉说。
上述表态中提到的新举措令业内十分期待。
12月16日上午三大股指下跌,其中上证下跌0.25%,创业板指下跌1.28%。房地产板块逆势整体上涨,房地产(801180.SWI)上涨1.46%,海南高速(000886.SZ)、格力地产(600185.SH)、陆家嘴(600663.SH)、苏州高新(600736.SH)等多股涨停。
需求端刺激政策或有空间
近期金融支持地产融资“三支箭”连发,从“第一支箭”银行信贷融资打开,到“第二支箭”债券融资支持,再到“第三支箭”股权融资重启,三支箭连续落地对房企融资提供多维支撑。业内认为,当前对于地产政策底已经明确,行业最危险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
据开源证券统计,在“第一支箭”落地之后,截至2022年12月上旬,包括6家国有大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已宣布和房地产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给予意向性授信额度,约 80 家全国或地方性房企 获得银行的融资支持,累计授信额度超3万亿元。
“第二支箭”落地之后,增信支持下民企发债融资逐渐修复。截至12月上旬,已有8家房企宣布储架式注册发行意向,申请规模达1210亿元。
11月28日,证监会决定在房企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 5 项措施,宣布停摆多年 的股权融资重新开闸,“第三支箭”落地。截至12月上旬已有18家房企披露再融资计划。
“房地产或是扩大内需的一个重心,地产’三支箭’等供给端政策已’应出尽出’,需求端刺激政策可能仍有放松空间。”国泰君安12月15日研报提示,关注12月20日LPR降息的可能。
从“碗型复苏”到“V型反弹”
近期伴随国内疫情冲击影响,11月经济数据走弱。按国泰君安测算,11月单月GDP增速较上月大幅回落1.5个百分点,10~11两月GDP同比增速在2.8%左右。“预计12月经济基本面压力大于11月,”国泰君安预计,四季度和全年GDP增速大概率低于3%,并且疫情冲击的惯性将拖累2023年一季度。
不过对明年经济恢复增长,机构有比较一致预期。华泰证券12月11日表示,维持2023年实际GDP同比增长5.8%的预测,但明年增长路径或将较此前预期更为“陡峭”。
“新预测隐含的增长路径是2022年4季度实际 GDP环比小幅收缩(此前预测为温和扩张),同比增长降为1.6%,但明年1季度增长环比回升“坡度”更为陡峭,今年4季度至明年4季度,同比增长路径从此前的’碗型复苏’变为’V型反弹’。”华泰证券表示,由于今年4季度环比增长比此前预测低、明显拉低 2023 年 GDP 增长的“起点”,若 2023 年同比增长目标不变,明年上半年环比增速更高、同比增长的曲线呈更明显的“前低后高”走势。
“我们认为,在目前经济已处底部区域的情况下,更值得关注的是政策变化带来的积 极预期。”中航证券12月15日表示,中长期看,我国经济触底反弹、逐步企稳的趋势较为明确。我国经济有望在磨底2到3个月后,在明年上半年实现回稳向上。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下称《纲要》),从促进消费、优化投资、区域协调、高质量供给、现代市场和流通体系、改革开放、共同富裕等十一个方面进行部署。
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针对制约扩大内需的主要因素,围绕“十四五”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主要目标,明确了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
12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就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答记者问,密集释放稳经济明确信号。
上述发言人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国内疫情反弹对11月份经济稳定恢复造成一定影响,消费、服务业发展受到制约,外贸进出口出现回落,制造业企业预期有所走弱。
“面对新情况新挑战,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新特点,落实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和新十条等措施,不断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有利于畅通经济循环、促进市场需求恢复;同时,加力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扎实推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等落实落地。”上述发言人称,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的持续落实,稳经济各项政策效应逐步释放,我国经济增速有望持续回升。
发言人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地见效,发挥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作用,进一步加快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投放使用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重点领域消费加快恢复发展,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粮食、能源资源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扎实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
三件大事,决定2023年走势 重磅!12部门联合发文:严禁“住家家教”推介,整治“高端家政”“众筹私教”! 钟南山讲座刷屏:感染一次奥密克戎等于打一次疫苗!一年内再感染比例非常小 紧急闯关!北京感染为何这么快? 山东,打响重回核酸第一枪! 最新!70城房价公布 城市化的参考答案,藏在上海的烟火人间里 快速窜升的印度制造业,对中国实际威胁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