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原部长苗圩最新关于新能源车的发言(信息量大)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芯片限制有何影响?
产能过剩了吗?
苗圩回应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专家媒体交流会于2023年2月17日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表示,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影响可控,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继续增长的趋势不会因此而改变,呼吁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一段时间。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影响有限
根据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截止。上述政策自2010年开始实施,经过数次调整,最终于去年底宣布终结。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42.5万辆和40.8万辆,环比分别下降46.6%和49.9%,同比分别下降6.9%和6.3%,市场占有率达到24.7%。
苗圩表示,补贴退坡之后会有一段市场的回调期,这是因为有一些消费在退坡之前被提前释放。“这个影响期不会比2019年那次退坡更大,那一次是退的幅度比较大的,这一次退坡的时候补贴的金额已经比较小了,另外很早已经给大家预告了”。
中汽协也分析称,新能源汽车产销双降的原因不仅仅在于补贴的停止,还有今年春节在1月,消费者年前透支需求,行业节日性“停摆”等因素影响。
谈及将执行到今年年底的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苗圩呼吁考虑今年国家经济状况,以及要更加大力度的刺激消费,因此,“如果可以的话,再延续一段时间”。此外,优惠政策政策最好可以提前预告,而不要一年一预告,以便给消费者建立预期,提前有所准备。
美日荷芯片限制最终损害全球消费者利益
近期,美国进一步出台政策限制对中国出口芯片类产品,波及造车行业。而且,美国与日本和荷兰最近达成的协议,美国与半导体相关的对华出口管制将扩大到日本和荷兰的企业。对此,苗圩直言,这会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但与此同时会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半导体产业和企业造成更大的伤害。从长远来看,最终损害的是全球消费者的利益。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是全球进口集成电路最大的国家,2022年进口的集成电路达到4156亿美元,占全球集成电路出口份额达到了72.5%,进口的这些芯片,特别是一些先进工艺制程的芯片,有一半以上被装到各类消费类的电子产品当中复出口。
“比如大家知道的苹果手机,它所使用的芯片很多都是从美国这些国家进口的,富士康帮它加工以后,一部分留在国内销售,还有很大一部分都出口到其他海外的市场”,苗圩举例。
“比如美国某一个大企业刚刚公布的年报,说去年经营上发生了巨大的亏损,是它们自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二十多年来最困难的一年。美国在采取这种限制芯片的政策,特别是先进工艺制程芯片、生产先进制程工艺芯片的设备对中国的出口,只会对这些国家相关的企业带来‘雪上加霜’的效应”,苗圩说。
汽车行业同样如此,苗圩介绍,一辆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芯片数量是一部手机所使用芯片数量的10倍以上,新能源汽车平均每辆车要1500颗芯片,将来上升到自动驾驶阶段,可能上升到3000颗芯片以上,这就远远大于消费类电子产品芯片的使用量。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705.8万辆,比上一年增长了96.9%,约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的60%以上,继续领跑全球。“新能源汽车,特别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可以弥补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将来会成为支撑全球芯片市场的一支新增的力量”,苗圩说。
最后,他还强调,要进一步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有针对性的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为国内外半导体企业在中国的发展营造一个一视同仁的良好发展环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具有创新活跃、需求多样,对新技术接受度高等特点,特别是我们大市场的特点,完全能够为全球半导体企业提供一个很好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发展的好的土壤和环境。
新能源汽车产能不存在过剩问题
近期,有声音认为,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各个车企“大干快上”,担忧出现产能过剩。对于这种观点,苗圩直言,新能源汽车产能在目前阶段不存在过剩的问题。
苗圩指出,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也只有过剩才能够促进企业的竞争,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可以给用户带来无穷无尽的好处,价格在不断地下降,产品质量在不断地提高,体验会越来越好。
“我记得2021年有一个媒体报道,新能源汽车产能已经达到1000万辆了,可是我们当年的产量只有300多万辆,产能不是严重过剩吗?可是大家没想到,转过年来,我们新能源汽车干了700万辆,如果没有2021年年底1000万辆的产能,去年如何干出7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呢?”,他说。
苗圩指出,由于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真正要控制的是燃油车的产能过剩,需要研究如何把过剩的燃油汽车产能转化成新能源汽车产能。
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5.6%,苗圩估计今年很有可能超过30%,“超过30%也就是900万辆,甚至有乐观的估计要达到1000万辆,如果900万辆的产量按照80%的产能利用率——这是很高的一个产能利用率,我们应该有1120万辆的产能才能够满足今年的需求。而且产能的建设需要有一定的周期的,我们还得考虑明年、后年未来的发展,所以新能源汽车产能在中国目前阶段不存在过剩的问题”,苗圩坦言。
但苗圩也强调,虽然新能源车行业总体看产能并未过剩,但是具体到某个企业或某个地区,确实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
此外,谈及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问题,苗圩认为,有一些地方政府越过了边界,急于去招商引资,特别是招新能源汽车的新项目,导致出现很多烂尾项目的教训。
苗圩还点名,“比如说2016年以来新建的苏州前途、淮安敏安等等这些企业,它的产能利用率都低于5%,像赛麟、拜腾、博郡、汉腾这些项目基本上都已经烂尾了。打开来看看,地方政府招商太迫切了,有的是土地不要钱,甚至有的代建厂房,代买机器设备,这不是地方政府应该做的事情”。
当前,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出钱,吸引社会资本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在苗圩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风险投资方式,但地方政府不合适作第一大股东,“因为你不懂汽车,你也不会管理汽车企业,你无非就是手里有点钱,你看的准不准很难说”。
苗圩坦言,现在要启动内需,很多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都提到了要进一步招商引资,搞大项目,搞新能源汽车的项目。“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一定要很好的总结一下前期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们不是不犯错误,但是我们至少不要重复的犯已经犯过的错误”。
苗圩指出,用评估产能过剩来控制准入更是南辕北辙。“如果产能利用率太低了,不要再去铺新摊子,这是可以的。难在什么呢?难在那些从来没造过车的造车新势力,怎么把握好这个准入的门槛?”
苗圩还担心新能源造车的资质会变成“壳”。新进入者由于门槛太高,只能花钱买壳,这是绝对不应该发生的。
苗圩以IPO注册制做类比,建议“中央政府只审查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要把好这个关”,即地方政府不要去代投、代建,产业投资基金也不要做第一大股东。而造车新势力自身,只要敢真金白银的投资,地方政府应营造一个好的营商环境,投资环境,并乐见其成。
“真正投资形成产能这个事,还是交给企业去做,这里头特别要管好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有的时候会有投资的冲动。只要管好了国有企业,管好了地方政府不要亲自投,地方所管理的产业投资基金不要当第一大股东,那么谁愿意来投谁就投,真金白银的放在我这里,最后投资失败了,砸锅卖铁那铁还在我这里,就是这个道理”,苗圩表示。
“过去拿个PPT就造车了,有的甚至拿个样车就说我将来就这个车型,然后在社会上募了很多的资,最后形成了烂尾,还有的跑到美国去逍遥法外,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再出现了”,苗圩说,你真想造车就得真金白银的往里头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