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在免除万亿美债和台湾和平回归之间,中国必须做出取舍
美国《时代周刊》曾经对沙利文进行过简单又意味深长的评价:沙利文对于美国甚至于整个西方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十分不简单的人物。
相比起美国其它政客对待中国实施的压制态度,沙利文更像是一个充满理性的“和平派”。
可即使是这样,沙利文仍然在不久前向全世界说出一个针对中国的观点:在免除万亿美债和台湾和平回归之间,中国必须做出取舍。
这种所谓“花钱买和平”的言论,我们应不应该听?
沙利文的“花钱买和平”
5月10日,中国绕过布林肯会见了沙利文。
相比起布林肯带着国务卿的头衔,几次三番的表达想要访华的意愿,中国不仅置之不理,后来又直接和美国领导人的国家安全助理沙利文展开会面。这究竟是为什么?
或许是因为沙利文对待中国的态度属于理性派,他更善于站在理性的地位思考,通过和平方式来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沙利文更加倾向于和中国“谈生意”,既然是谈生意,那么就会有着对等谈判的可能性。
而布林肯一直以来推崇的是通过金融、贸易、军事以及地缘威胁的施压,来维护自身的霸主地位。
所以相比较于布林肯,中国更愿意和沙利文进行会谈。
然而拿着1.2万亿美债的注销来换取台湾省的和平问题,也恰恰是沙利文在“理性”基础上的建议。
然而早在2015年的时候,和特朗普争夺美国领导人之位的希拉里遭遇了“邮件门”事件,希拉里被爆其在担任国务卿期间和高层进行官方通信。
2017希拉里一部分私人邮件被曝光,其中一封涉及台湾省的邮件引发众多关注。
沙利文给希拉里转了一篇名为《为了拯救我们的经济,抛弃台湾省》。
该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呼吁美国政府抛弃台湾省,然后换取中国注销美国的1.2万亿债务。
在沙利文将该文章转发给希拉里之后,两人还认真探讨了一番,认为这是一个聪明的想法。
这封邮件或许能够从侧面证明,沙利文对于想让我们中国“花钱买和平”的想法,并非临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
美国银行的暴雷潮
从2023年一开始,美国以硅谷银行为首的各大银行宣告倒闭。
随后第一共和银行也正式宣告倒闭;5月2日,西太平洋合众银行也传出“正在考虑出售”的消息。
两次三番的银行倒闭,让美国的经济遭受到了严重损失。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美国倒闭银行资产的金额一共是5485亿美元。
众所周知的2008年金融危机中,全部银行倒闭的总资产也只有3736亿美元。
而这种危机的产生,和美国自身的做法脱不了关系。前几年因为疫情和贸易战等因素,美国为了解决当前困难,开始印刷钞票,结果造成了通货膨胀。
补完一个窟窿,自然会有下一个窟窿出现。于是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美联储开始走向加息之路。
而一旦走向加息之路,就会面临这样的结果:更多的群众开始不喜欢往银行里存钱,他们更喜欢将钱从银行里取出来。
这个时候,银行就面临了挤兑风险。很显然在这场逻辑线条中,银行为了不被挤兑,就只能提高存款利率,但是这个时候的银行就一定会亏损。
所以看起来,美国银行的这场暴雷风险似乎无解。
于是美国只能将目光看向了中国,所以沙利文想用“交易”的方式,试图让中国拉美国一把。很显然,面对沙利文的这种言论,我们是不会答应的。
中国的反应
台湾省本来就是属于中国的领土,哪来的花钱买自己领土的说法呢?沙利文本身的言论就是具有很大问题的。
他们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削弱中国的主权和利益。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并没有中国人会认可。
这种思维很显然就是在违背国际社会原则,国债就是为了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国家的信用基础之上的。
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如果是因为政治利益免除债务,会影响到以后国家的信用评级。
美国是国际上最大的债务国,拥有着最大的经济体量。一旦美债的信用体系崩塌,全球经济都会带来很大的灾难。
假设我们接受了美国的提议,其实就是在将中国的领土主权弃之不顾,也相当于在支持美国插手台湾省的问题。
再加上按照美国以往的惯例,难免不会使用这样的手段拿着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去获利。
这不仅是对我们自己国家领土主权的不负责任,也是在动摇社会秩序,也可能会引来其它国家的不满。
中国的外汇储备市场相对而言比较大,所以沙利文说出的言论到底是在向中国示弱还是另一种“威胁”中国的手段,我们一目了然。
写在最后
台湾省始终是中国不能分割的一部分,这种立场和原则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坚守的,不会改变。其他国家不能以任何理由和任何手段来进行干涉,这是中国多次在公共场合强调的问题。
美国的错误言论,只会把中美之间的关系越推越远。如果美国真的需要中国的帮助,就应该拿出实际行动,拿出真心诚意来和中国进行谈判。
沙利文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美当前的紧张状态,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引起了美国的警惕之心,或许这种竞争和互相牵制的状态,仍然会经历很长的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中美之间应该多些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够避免出现矛盾和纠纷。美国真的应该看清当下局势,现在已经不是霸权主义的时代了。
只有各国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尊重,才能够实现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国际上也能够因此得到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