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奇帆最新演讲:当下的严峻形势,怎么办?

文琳资讯 2024-04-11

文 | 黄奇帆

研究助理 | 杨严、维特


导语:
11月6日,以"洞察消费新趋势 激发消费新潜能"为主题的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消费分论坛在上海举行。重庆市原市长、研究员黄奇帆参加大会并发表演讲。
今年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八成,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无论是出行人数、旅游消费还是住宿、餐饮收入数据,都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彰显了市场消费的潜力和活力。
消费加快复苏。但不可忽视的是,现实中的债务仍比较重,医疗教育支出比较大,也同时抑制了消费。
随着当前房地产市场进入深度、结构性调整阶段,要进一步激发消费潜能,黄奇帆强调,要避免房地产的硬着陆。
以下是黄奇帆在本次大会上的演讲全文:


中国消费的5个特点

我国消费结构的五个基础性特点,一是中国人均GDP在2021年赶上和超过了全球人均(水平),这是对全球消费有着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结构性变化。

二是,在中国14亿人口中,中高等收入群体有4亿多人口,这是中国消费的主力军,在全球消费范围内也是一个非常令人瞩目、非常重要的存在。

第三,中国城乡差距还比较大,区域差距还比较大,贫富差距也还比较大。

黄奇帆表示,缩小三大差距,是中国未来共同富裕过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主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也是中国未来消费潜力巨大发展的基础所在。

第四,中国老百姓房地产方面消费产生的负债较高。黄奇帆表示,根据有关智库统计,中国城市居民的房地产债务占家庭收入比重达到137.9%,高于美国的90%,也高于英国、法国、德国的130%。

同时,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年用于还本付息的部分相当于收入的15%,美国是7.8%,欧洲一般在8%-9%。所以,由于房地产消费带来的高负债,使得中国家庭用于每年生活消费的支出会受到很大的约束。

第五,中国居民的教育、医疗方面支出也比较高,会约束其他方面的各种消费。

怎样支持扩大消费,更好启动内循环的消费需求?

黄奇帆表示,中国已经进入到以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中,在以外循环为主体的时候,中国经济由消费、投资、出口"三架马车"拉动,三者分别占到GDP比重的30%、40%、30%,形成"三四三"的结构。

但当转向以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时候,消费拉动将成为三驾马车的主动力。"今后消费拉动应该占GDP拉动力的50%左右,投资占比降到30%,出口降到20%,形成五三二的结构。"黄奇帆说。


激励消费的6大措

基于此,要做大做强做好中国消费,黄奇帆提出了进一步激励消费新潜能的六条主要措施。

1.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2022年,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43%,大体在52万亿元人民币。黄奇帆认为,按照内循环为主体的要求,居民可支配收入至少应该占GDP的52%。

如果在现在比重的基础上增加10个百分点,以2022年中国GDP规模1210207亿元来计算的话,就应该增加12万亿元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如果十几年以后GDP翻番变成250万亿元,就额外增加了25万亿元的可支配收入给老百姓消费。

黄奇帆表示,目前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60%,所以要增加拿工资收入的人群,增加在企业就业的人群,使现在4亿中等收入人群在今后十几年翻一番,变成7亿、8亿人,低收入人群从6亿减半变成3亿,实现重要的结构性变化。同时,要增加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资产投资性收入。这部分目前占比只有个位数,比较低。

2.要增加汽车消费

中国汽车产业在2009年达到1800万辆车,成了世界第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到2017年的8年里,又从1800万辆车增加到2700万辆车。但最近5年中国汽车产量和销售没有增加。

"我们已经连续5年没有增长,是到了极限,没有增长空间了,还是有关激励措施不到位?这是值得思考的。"黄奇帆说。

黄奇帆表示,在全世界目前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的国家中,发展中国家的汽车保有量大约在40%,发达国家在60%,中国已经超过了人均GDP1万美元的基点,但现在中国汽车的保有量是21%,离40%距离甚远。

如果达到发展中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度等等这些国家的状态,中国的汽车产量从现在的2600、2700万辆,增加50%到4000万辆是可以的。

3.避免房地产的硬着陆

房地产正在进行深度、结构性的调整,要避免房地产的硬着陆。黄奇帆说,房价、地价、售量跌40%、50%,形成暴跌的趋势,这不可以。一定要采取措施,实现软着陆。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对现在城市还存在的城中村、危旧房、棚屋区进一步进行结构性、局部性的改造。

另一方面,利用现在处于房价低迷的过程中,与其政府拿钱征地动迁造保障房,不如拿出一部分资金购买卖不掉的商品房作为保障房,使中国城市今后至少有30%的居民是住在保障房、公租房或者各种人才房,这样使得各种相对低收入,或者刚刚工作的、农村进城市落户就业的群体能住在保障房里。

这些保障房的支出、租金,大体等于住保障房居民年收入的1/6,使得住在保障房的人群,或者城市住房人群的消费不会受到房地产按揭贷款、租金压力等各方面的约束。

4.加强医疗、教育体系的改革

进一步加强医疗、教育体系的改革,使得老百姓能够减少教育、卫生公共服务中的支出。

黄奇帆认为,今后几十年中国人口是逐步减少的过程,现在供不应求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压力会趋势性的减缓,各种优质的小学、幼儿园,优质的初中、高中都会更多的、充分的供应,甚至出现供过于求。在这种情况下,今后中国教育、卫生方面的费用支出,各种额外的支出都会相应下降。

5.增加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

中国农民年收入中的财产性收入不到3%,黄奇帆表示,怎么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从3%变成10%,是应该考虑的基本面。同时,城市居民的收入中,除了房产是一种财产性收入外,很重要的今后就是资本市场怎样健康的发展。

黄奇帆表示,逻辑上讲一个合理的资本市场规模应该超出这个国家GDP的20%左右,中国现在120万亿元的GDP,资本市场是80万亿元的体量,还有1/3的发展空间。如果到2035年GDP翻一番,资本市场按照120%健康充分发育,应该达到300万亿元。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上市公司融资会得到充分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中国老百姓的收入在资本市场里理财,会得到比较公平、合理、安全的保障。

比如,黄奇帆说,全国性的公积金现在有25万亿元,除了5万亿元发挥了贷款买房的作用外,还有20万亿元只是存在银行里进行基础性的保值,没有任何投资。今后这一块如果转向企业年金,跟着资本市场转的话,一个人交公积金从20几岁到60岁,一共交了30万,这30万理财应该可以翻一番变60万。

这个意义上,资本市场搞好了不仅是对国民经济、上市公司、独角兽资源优化配置、经济发展的动力,更重要的是,资本市场也是共同富裕的一个基础性资本市场,是中国老百姓增加家庭财产收入的重要方面。

6.消除各种抑制消费

应该消除经济政策中、调控中的各种抑制消费,由政府管住贷款或者管住各种消费通道的措施。

黄奇帆表示,过去中国老百姓出去旅游,每年会从海外带回1500亿美元左右的各种消费品、奢侈品或中高档的商品。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国内开了大量的免税商店,商务部和海关也降低了各种奢侈品或中高档商品进口的关税,中国的平均关税税率从15%降到了7%,这些措施使得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去年超过美国成为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市场。

这也带动了70多个奢侈品行业协会做出了三个决定:一,新产品第一时间在中国、欧美同步销售;二,在中国大陆的各种奢侈品公司,从原来的第三级公司变成直属于总公司的二级公司;三,取消了中国市场的非关税贸易差价。

黄奇帆表示,我国进行一系列的宏观政策调整繁荣了国内的消费市场,同时又让老百姓分享了世界各种高档商品。在这个意义上通过政策调整,最终可将中国国内巨大的消费潜力发挥出来。

再说说今天的金融市场。

1,北交所成功“破圈”,个股一度全线飘红,北证50指数一度飙涨超10%,成交额创历史新高。

近两个交易日,北交所相关个股出现了集体大涨,尤其是今天,北证50指数涨幅一度大涨超10%,盘中突破900点大关,创出近5个月新高。

同时,北交所成交额也大幅放大,突破百亿大关,较昨日增长达到170%,创出历史新高,这表明,北交所正在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市场活跃度在极速提升。

对于北交所近期的上涨行情,我们认为,存在三方面原因:首先,在政策层面,9月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也称为“深改19条”),奠定了北交所扩容的基础;其次,从流动性来看,北交所做市商扩容进入倒计时,同时,中证指数决定将符合条件的北交所证券纳入中证全指指数样本空间;最后,从估值来看,北交所的公司普遍估值较低。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尽管北交所的流动性在增强,但还是可以发现,这像是近期市场“炒小炒新炒垃圾”现象的蔓延。

市场一开始炒作“龙凤呈祥”,接着变成炒生肖,后来又炒作数字概念,最新的变成了炒北交所。

2,跨界追“光”退潮,近10家A股公司终止光伏项目。

近几年,光伏产业高歌猛进,在资本市场备受瞩目,因而吸引了一批企业跨界“追光”,据统计,仅2022年,就有超过50家上市公司进军光伏领域,其中既有美的、中国燃气等知名企业,也有皇氏集团、沐邦高科、*ST正邦、仕净科技等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

然而,随着赛道日趋拥挤,光伏产业逐渐出现产能过剩、价格战愈演愈烈的现象,使得光伏“盛宴”变成“剩宴”,在此背景下,专注光伏领域的企业尚且面临生存危机,“跨界者”的处境更是岌岌可危。

因此,多家跨界光伏企业决定终止或大幅减少对光伏项目的投资,据统计,今年下半年以来,此前高调跨界光伏的上市公司中,已有近10家公司相继终止或缩减光伏项目投资计划。

尽管跨界“追光”者变少,但当前我国光伏扩产的脚步依然较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9月,我国光伏电池总产量为51.4GW,同比增长65.4%;前三季度光伏电池总产量为384.28GW,同比增长63.2%。

同时,随着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扩产计划陆续落地,整体供应链价格今年以来持续下滑,最上游硅料从去年底每公斤超过300元降至目前约69元,组件价格从年初的每瓦0.245美元降至目前约0.135美元。

我们认为,光伏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可能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一方面,因为行业技术更新较快,导致新增产能不断加码,而落后产能退出缓慢;另一方面,目前光伏产业中的玩家都有雄厚的资本,面对行业“寒冬”都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3,网红债基“豪赌”未评级债券引热议。

近日,一只定开债基“一日售罄”的消息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东瑞定开,作为一只定期开放基金,仅开放了一天,就因为触及20亿元规模上限而宣布“闭门谢客”。

而东瑞定开被“爆抢”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亮眼的业绩,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东瑞定开今年以来实现的收益率高达10.75%,而同期,数千只主动权益基金中仅有110只收益率超过10%。

此外,今年还有很多债基都成为了“网红债基”,例如泰信添鑫中短债因为业绩节节走高,被称为“划线派”神基,成立一年以来,该基金获得5.4%的收益率,最大回撤仅2个BP,因此,这批网红债基也收获了“炒股不如买债基”的声誉。

这些债基之所以能在业绩上“秒杀”上千只主动权益基金,主要是因为它们在策略上重仓信用债,基本不配置利率债,整体通过对信用利差的暴露来获得较高的息票收益。

以东瑞定开为例,最新披露的持仓信息显示,其持有的五大债券均为城投债,与此同时,该基金持仓比例达到132.53%(使用杠杆)。

然而,在债券投资中,债券的利息越高,意味着投资的风险越大,因此,这类网红基金被认为是在“豪赌”城投债,意图通过国家“化债”政策逐渐明晰而大赚一笔。

我们认为,债券基金在资产配置中一般起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投资者初衷通常是追求稳健收益,尽管通过重仓城投债、信用下沉、提高杠杆率可以获取超额收益,但无疑也放大了基金的风险。

4,Sam Altman离开OpenAI加入微软。

自OpenAI上周五突然发布声明免除奥特曼CEO和董事会职务后,相关事件就不断在发酵。

尽管OpenAI人事风波还在持续,但剧情并未如市场预期的那样迎来反转,奥特曼最终还是被他亲手创立的AI公司“踢出局”。

据外媒报道,OpenAI已经告知员工,奥特曼不会重任CEO,公司将聘请前Twitch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Emmett Shear成为OpenAI的新临时首席执行官,与此同时,微软CEO纳德拉也宣布,奥特曼将加入微软领导新的AI团队。

从AItman的离职和Shear加入OpenAI,我们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公司相关的生存风险,OpenAI一直在努力应对其广泛使用的大模型的影响,同时,监管机构加强对人工智能公司的审查,敦促他们解决有关误导信息和潜在的工作岗位流失的担忧。

此外,OpenAI领导层动荡,Altman转投微软以及Shear进军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发展,描绘出了科技行业中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动态画面。

我们认为,无论事件后续将如何发展,随着尘埃落定,OpenAI的未来、微软的角色以及人工智能发展的更广泛影响将持续引起行业的关注,该事件也将成为人工智能行业一个重要篇章。

《文琳资讯》

提供每日最新财经资讯,判断经济形势,做有价值的传播者。欢迎关注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中央金融委召开会议!

  2. 大涨1500点!人民币,变盘节点来了?

  3. 裁员25000人?阿里报警!

  4. 如何看上市公司交了多少税?上市公司年报的税收分析

  5. 不容乐观,毒地背后的中国土壤污染

  6. 四十天之后,以色列摇摇欲坠。


文琳行业研究,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行业研究 2018年—2023年10月文章汇总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2023年双11好物节电商数据报告

  2. 2023年自上而下观察中国消费新趋势研究报告

  3. 由“佛系经济”洞察品牌商机

  4. 2023中国购物中心营销价值报告

  5. 2023年中国电商营销趋势及增长策略研究

  6. 2023中国首席营销官研究报告-破译增长密码

  7. 2022年儿童媒体使用报告

  8. 深度伪造技术和语音克隆之消费者情绪报告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
点击下方可看
  1. 周其仁:越来越多的人另起炉灶,“不和你玩了”,才叫最大的失败!

  2. 2023年两院院士评选,尘埃落定!

  3. 55个中华老字号被踢出局!它们发生了啥?

  4. 金融圈刷屏!两年薪酬9800万,一私募风控负责人火了!两年偷逃税3200万,税务局出手了

  5. 2023年中国线下消费市场创业洞察白皮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