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2个深圳项目获省科技奖,正瞄准怎样的创新高地?

晚间报道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2022-05-23


4月15日,广东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颁发了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180个项目(人)获奖,深圳有52个项目获奖,获奖数在全省排名第二。


52个项目反映出深圳有着怎样的科创土壤?深圳将如何进一步发挥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效应,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针对以上问题,深圳卫视《晚间报道》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 陈湘生、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项目研究员 陈颖仪进行解读。



深圳52个项目

斩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中,深圳共有52个项目获奖:获自然科学奖4项,技术发明奖5项,科技进步奖43项。


其中,企业获奖36项,企校研院合作项目34项,分别占深圳市获奖数的69.2%和65.4%,显示企业创新发展聚合产学研多方资源,势头良好。



比亚迪“高端纯电动乘用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在3个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占据一席,是近五年来深圳市第三次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此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获2017年度、2019年度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深圳大学共12项成果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在获奖总数和一等奖获奖数两方面创该校历史新高。


其中,陈湘生院士团队研发的“近运营地铁隧道结构-岩土性能演化机理与地下空间开发成套技术”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项目花费18年时间

解决地铁隧道相关问题



对于刚刚斩获的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获奖项目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陈湘生说,该项目大概前后花了将近18年时间,主要是解决运营地铁隧道的相关问题。


运营地铁隧道内外都有一个安全保护规范,跨运营地铁隧道地下空间成套技术,解决了过去地铁两侧各50米范围内土地不能利用的问题。


项目将两侧原来各50米的限制,缩到隧道两侧各3米,形成了地铁隧道两侧土地连片开发,解决了前海片区一些规划不能落地的技术难题。


这个突破使得前海直接节省资金超过75个亿,同时在广州、上海、杭州、宁波、苏州被运用。



谈到团队下一步的规划,陈湘生说,团队已经连续三年着力于解决深圳建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联合深圳地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国交建在深圳地铁开展了泥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此外,他们还将在智能化、数字化方面为深圳经济建设数字转型助力,包括与深圳其他高校、科研单位合作,为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交通智能化服务。


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2022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挥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整体效应,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今年将高标准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城实验室,推进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的光明科学城。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力争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提高到5%以上。


报告提出,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协同。高标准建设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新开展50个以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



将“卡脖子”压力

转化为科技自立自强动力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项目研究员陈颖仪认为,此次获奖可见深圳的科技创新含量进一步提升,深圳瞄准世界性前沿科学领域,主要做的是“从0到1”的工作。


此次深圳的获奖情况看,企业仍然是主力军,对此陈颖仪表示,深圳基本已经构建了“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体系


以深圳先进院为例,是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中文大学三方联合成立的,政府可以做到支持和引导,尤其是布局一些前瞻性的科学领域,和研发周期比较长的基础性学科。


此外深圳先进院还积极与市场合作,目前合作的知名企业有华为、中兴、腾讯等,累计合作的产学研项目超过800个,基本构建起“科技、产业、资本、市场”四位一体的微创新体系。


深圳以企业为科创主力军,自下而上,更贴合市场,这就意味着科研成果转化必定大幅提升,可以预见未来深圳的转化效能也会持续领先。



陈颖仪说,深圳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提出,是把“卡脖子”的压力转化为科技自立自强的动力,通过光明科学城、鹏程实验室、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重大科创载体,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晚间观察

52个深圳项目斩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说明近年来深圳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面对实现城市发展的战略性,面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性,面对突破“卡脖子”问题的紧迫性,深圳也正拿出有力举措,与时间赛跑,与强手竞争。更重要的是,深圳将持续保持定力、久久为功。


主笔 / 杜一凡

记者 / 殷梦、杜一凡、焦皎、王延林

责编 / 周占武、聂双双

编辑 / 付佳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