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咏春》闪耀背后的岭南文化宝藏丨赵畅观察
舞剧《咏春》至今已走过十几个城市、完成超70场演出,这部在全国巡演了近半年、已成为现象级精品的舞剧,即将重回广东、重回岭南大地。
《咏春》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深圳歌剧舞剧院创排演出,2022 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广东省文艺精品(文艺人才)专项扶持资金与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共同资助。
我们在采访中得知,其实,去年底,《咏春》在深圳首演后就准备前往广州——当时,它作为广州大剧院的跨年大戏,十分受关注,一票难求;但由于疫情等原因,没能按期上演。
虽然从“起点”变成了“中点”,但广州站的演出依然是3天5场门票全部售罄。可以说,这次,是一个不断打磨、经过重重检验,更有沉淀、更加成熟的《咏春》闪耀回归。
过去这几个月,《咏春》登上最高舞台国家大剧院,也在多位驻华外交官、国际组织代表面前表演,还作为文博会、华表奖典礼等重大活动的演出嘉宾;足迹遍布华东、华北、华中、东北、西南,每一场演出之后,演员们都手挽手,跑到舞台最前边,向满场热烈鼓掌、欢呼的观众,一次次谢幕、鞠躬……
此时,“让台上台下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有人这样形容当时的场景。
我想,“让台上台下的界限变得模糊”,或许就是《咏春》如此“能打”的要义。
岭南本一脉,湾区原有魂。
已有千年历史的香云纱,传承数百年的咏春拳……
舞剧《咏春》根植于底蕴深厚的岭南文化,用“深圳设计”巧妙融合“双非遗”元素,通过舞台艺术的创新,将传统文化和历史进行活化和再创造。
源自佛山的“非遗”宝藏,深圳的创新和设计,加上故事线中香港狮子山下的拼搏精神……
这些粤港澳大湾区传统文脉中重要的元素,跨越时空、相互呼应、同频共振,在广东文艺沃土上孕育出了又一喜人硕果。
近年来,在这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厚土上,大家就见证了《狂飙》、《隐秘的角落》、《雄狮少年》、《白蛇传·情》等等优秀作品的诞生。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作品百花齐放,深厚积淀的岭南文化,以独特的魅力一直以来都深受各界观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喜欢。
其中,“咏春情怀”尤为凸显。除了舞剧《咏春》,还有电影《一代宗师》、音乐剧《侠影·咏春》等众多文艺作品相继取材于咏春拳的传承故事,通过塑造以广东武学宗师梁赞、叶问为代表的“中国英雄”形象,展现了以中华武术精神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也从中照见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的历史人文风貌。
台下,观众满怀对岭南文化的热爱;台上,岭南文化的传承在闪光。
台上台下,交相辉映。
生活到舞台,一次次“破圈”。
除了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和观众产生共情的真诚,是《咏春》又一“大招”。
每个人心中都有武侠电影梦。匡扶正义、惩恶扬善的武道之风,也是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都存在的基因。
“主题由英雄而来,由追光者而展开,最终说的是理想。”
作品用双线叙事,把一部凡人英雄的奋斗故事,从台下搬到台上;用舞蹈的艺术语言,成为时代与现实的连接点,再将台上的情感传递到台下……
多维度的诚意,让舞剧《咏春》在每一次和观众的对话当中,都能够触发更多人的共鸣。这也是为什么有忠实粉丝可以一路追随《咏春》,全国N刷。
市场是检验优秀艺术作品的重要标准,只有经得起市场的检验,艺术作品才能拥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时间与空间的“破圈”,传统文化、舞蹈艺术、情感共融的“破圈”。《咏春》用极高的舞剧魅力,俘获各观众群体、尤其“戳中”了更多的年轻观众,让大家心甘情愿“买账”,实现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并重。
台上台下,双向奔赴。
台上的 《咏春》,在台下累计十万名观众的关注和建议下,不断打磨定型;而在力求“百场如一”的同时,剧组还在进行“量身定制”的升级。
例如,本次回到广东,道具组把“咏春杂货铺”更名为“咏春士多”,增加与广东观众的亲切感,进一步拉进台上台下的距离。
台上与台下,有界似无界。
回到了故事主角的故乡广东演出,《咏春》将用积累了70多场的经验、感动、感悟,为大湾区观众呈现出更加饱满而热烈的舞台表现,展现出中国人的精气神。
主笔 / 赵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