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在深圳打响|锐视角

郭保瑞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2024-10-02


日前,广东首个行政执法监督码在深上线,为深圳330万商事主体赋予了“保护码”。

深圳要求行政执法人员入企检查前须扫“执法监督码”,限制重复检查、多头检查等扰企行为,剑指“不规范执法”“选择性执法”。

行政执法监督码先行在深圳市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和大鹏新区上线试点。后续深圳市将以“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推广执法监督码在全市范围内应用,将执法监督网络覆盖全部商事主体。
自执法监督码系统上线以来,截至9月6日,在试点区实现“扫码入企”的企业达6900多家。光明区还率先探索“统筹执法+扫码入企”模式,积极为企业减负。
这是一项刀刃向内的改革,破立并举——破的是重复检查、多头检查等扰企行为,立的是联合检查、协同高效的政务服务。

“执法监督码”分行政执法端、执法监督端和企业端。


行政执法端,执法主体可以发布涉企行政检查计划,开展联合检查。光明区先期收集各执法单位的执法计划,再组织联合检查,既形成监督合力,也大幅度降低入企检查对企业生产活动的干扰。


执法监督端,可全面掌握涉企行政检查总体情况,精准化开展专项执法监督。深圳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副处长吴华升介绍,通过监督码系统可以分析检测入企检查数据,及时跟踪企业投诉处理情况,开展定期通报等执法监督工作。


企业端,可对行政执法部门入企不扫码、重复检查等行为进行投诉。


不过,有市民可能会提出疑问:这样会不会降低对企业的监督效能?


市司法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执法监督码系统虽然开发了检查预告功能,但为保证检查成效,防止企业弄虚作假等情形,执法单位可以不使用该功能,直接扫码入企检查。突击检查、“不打招呼”检查,也可以在检查完成后补“码”。


这是一场可感知的改革。改革效果既有硬核数据呈现,更有可感知的“体感”。

深圳市光明区司法局局长杨镇华在接受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区在全市率先打造“统筹执法+扫码入企”模式,并在马田街道试点,试点期内进企频次大幅下降61%。
拓汇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美华说,马田街道通过“统筹执法+扫码入企”工作模式,组织各执法部门把检查集中在一天完成,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而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深圳一直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已迭代推出千余条改革,连续4年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

今年6月,深圳继去年之后再次连发3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围绕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增强深圳对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提出105项主要任务。
其中提出,深圳将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开发“执法监督码”系统,实施“综合查一次”制度,减少对企业的干扰,降低企业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不到三个月,这一创新探索,就在深圳落地了。
法治化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行政执法监督码,以“深圳速度”率先落地。虽是“小举措”“小切口”,但却是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深圳落地见效的具体实践。一“码”当先,深圳可以。

主笔 / 郭保瑞记者 / 马晓阳排版 / 张雪莹审校 / 毛芸 靳阳懿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