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科普】儿童听力障碍危害大!这些情况父母要注意→
2021年3月3日
是第22次全国“爱耳日”
今年的主题是
“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生一个健康的宝宝”,是每个新生儿家庭最大的心愿。
但是,统计数据显示,儿童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发病率高达1‰-3‰,居儿童先天性疾病之首。
“筛查”、“康复”、“沟通”是听力健康的三个重要环节。每个人的听力健康,应从“听力筛查”做起,发现听力问题后应“早干预早康复”,从而保障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
筛 查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将听力筛查纳入新生儿常规筛查范畴。0-3个月婴幼儿对突发的大声无惊跳或眨眼反射,3-6月婴儿在有声音时并不停止哭闹或活动,9-12月的婴儿头仍不会转向说话者,2岁仍不会讲两个字以上的词语,父母就应引起注意,如发现异常,应尽早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查。
康 复
佩戴助听器或进行人工耳蜗植入后,家长理所应当地认为“孩子就跟普通孩子一样了”,这个观念是不正确的。
听障儿童在听力补偿或重建后,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
虽然听障儿童的听力得到了补偿或重建,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听觉言语功能障碍,对他们进行康复治疗非常重要。
听障儿童临床康复
主要包括听觉康复、言语矫治等内容
▼
听障儿童的听觉训练就是就是让儿童感觉声音是否存在,帮助他们充分利用残留听力,对各种声音进行反复的认识、辨别、记忆、理解,建立正确的听觉概念。
1.察知:察觉声音的存在,即有声无声的训练;
2.分辨:分辨两组声音是否相同,可包括分辨长短音、分辨节奏、分辨数字等;
3.识别:把握声音主要特性,在这一阶段,能复述出听到的音、词、句;
4.理解:能将音与义结合,能明白字词句的意思,并能进行交流。
▲听障儿童适配助听器后进行听觉察知康复训练
▲听觉识别和听觉理解训练(指认)
在听力补偿或重建后,听障儿童仍存在不同程度言语的功能性障碍。言语矫治通过发音训练,使听障儿童呼吸、嗓音、共鸣系统协调统一,能够自然舒适地发音与准确地构音,提高语音清晰度。包括呼吸训练、放松训练和发声训练。
1.呼吸训练
呼吸功能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发音质量。对听障儿童进行呼吸训练,建立平静状态下的腹式呼吸方式以及有效的言语呼吸运动,为发声提供最佳的动能。
2.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的方法通常采用咀嚼哼鸣、喉部按摩、打哈欠叹息法练习。通过头、颈、肩部的放松运动,使呼吸肌群、发声肌群以及构音肌群之间达成协调与平衡。
3.发声练习
针对长期失用或误用的口腔构音器官进行训练,增进其灵活性,为构音训练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发声练习的方法主要包括张大口伸舌发音和哈气发音练习。
▲张大口发声训练
孩子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家长要尽可能多地参与,找到孩子的兴趣点,让孩子保持愉悦的心情。
沟 通
经过一定时间的听觉语言康复训练,孩子虽然掌握了一些字、词,但不能把字、词运用到生活中去,日常生活中,要创造良好的氛围,设计趣味的活动,提高听障儿童对语言的应用能力,不断促进他们的沟通与交往。
▲社交沟通
▲社交沟通
对于听障儿童,要做好早期的听力筛查和诊断,尽早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并及时对其进行听力重建和临床康复,促进其言语发育和沟通交往,帮助其尽早融入学校和社会。
我院儿童康复治疗科设有康复评估、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吞咽治疗、引导式教育、全方位密集性运动训练系统、水疗、辅具应用等。
除了会为每位患儿制定综合的个性化康复计划,还开设了许多适用于医教结合的感觉运动小组课、感统小组课、注意力小组课、同伴介入小组课、认知小组课和社交团体课等。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光星路2209号
门诊直线:021-37790132
咨询电话:021-37730011转3156
(张老师、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