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三桂当上了平西王,为何还要反清?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地图帝 Author 地图弟



全文共1901字 | 阅读需3分钟



吴三桂先反明后反清,首鼠两端,用现在话来说,没有一个最基本的“人设”,争取不到当时并不愿服于清朝统治的明人之心。


有人说清朝能从关外入主中原,离开吴三桂献山海关是不可想象的。这话虽然有些绝对,但并非没有道理。清朝统治者也知道吴三桂对他们统一天下的重要性。顺治八年(1651年),因为西南地区的反清势力还很强大,比如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的影响就比较大,清廷就派吴三桂入蜀。

顺治十四年(1657年),吴三桂受封平西大将军,专门对付永历帝。吴三桂当然不是白忙活,清廷和他心有灵犀一点通,等吴三桂拿下云南勒死永历帝之后,就把云南“送给”了吴三桂。


此时的吴三桂势力有多大?他的平西王级别是亲王级,不但牢牢控制着云南,还兼管贵州。这样的实力,让吴三桂想到了一个人——明朝初年的云南王沐英。很显然,吴三桂是想做大清朝的沐英,世代为大清守云南。

云南和贵州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云贵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云南,地势较高。云南北有金沙江、大凉山、鲁南山、锦屏山、横断山等为天堑,东有蒙山、东南有六诏山,几乎将云南与其他地区隔绝开。

从单纯的军事角度讲,这样的地理环境是有利于吴三桂搞军事割据的,何况还有贵州这样重要的战略外围。


不过吴三桂的算盘虽然精明,清朝的统治者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当然不允许在大清内有独立王国的存在。清朝本就只是在利用吴三桂、尚可喜这样的降将,让吴三桂管云贵也不过是临时性的举措,怎么可能甘心让吴三桂世代守云南?任何一个朝代都不会允许朝廷之外还存在独立王国,无论是汉唐,还是宋明皆是如此。

明朝允许沐氏世守云南是有历史原因的,再加上沐氏与朱明皇室还有特殊的亲情联系,吴三桂和清朝爱新觉罗氏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康熙帝和吴三桂之间的矛盾就很难调和了。

早在康熙帝即位之初,辅政四大臣就撤掉吴三桂平西大将军的职务,这等于说清朝不承认吴三桂有拥有军事力量的合性法,这是吴三桂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接受的。

清朝准备设云贵总督,驻地设在吴三桂在云南的统治中心昆明,但吴三桂不想有清廷的耳目在自己身边,就耍了花招,逼着清廷把云贵总督府设在贵州的贵阳。


当然,吴三桂毕竟是清廷大臣,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割据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割据福建的耿精忠以及吴三桂先后上书要求撤藩,其实主要还是试探康熙帝对异姓藩王的态度。

很多大臣主张各个击破,三藩要区别对待。康熙帝毕竟年轻,做事还没那么沉稳,主张三藩一并除掉,反正撤不撤藩,这些汉姓藩王早晚也要反。

吴三桂其实未必就想反抗清朝,他只希望能世守云南,再说他已经六十岁了,也没几年折腾了。但当康熙帝决绝地撤藩时,吴三桂“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硬起头皮扯起反旗。


清朝当时刚刚统一天下,形势还不稳,尤其是南方还存在很多反清复明的势力,这其实是有利于吴三桂反清的。只是吴三桂犯了战略性的错误,就是不迎请朱明皇室,反而在其快要兵败时称帝建国号曰周。

崇祯帝在明朝遗民心中的地位非常神圣,永历帝也得到大多数遗民的同情,这本是可资吴三桂大加利用的人心资源。有人劝吴三桂继续使用崇祯年号,可收天下遗民之心,结果却被利令智昏的吴三桂拒绝了。

在吴三桂看来,他反清纯粹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不想为已经灭亡的朱明皇室做嫁衣裳。这么一来,本来是想与吴三桂联系反清的大批遗民就对吴三桂没什么兴趣了,让老头子自己折腾去吧。


吴三桂和明朝遗民不对付,还有一个原因。明朝遗民是想将清朝完全驱逐出关外,回到白山黑水打猎去,但吴三桂只想割据一方。

按吴三桂的意思,进可划长江而守,与清朝形成南北朝,退可死守云贵,逼清廷认清现实,让他做清朝的沐英。比如吴三桂的军队在初期席卷大西南,兵锋直指长江,再加广东和福建二藩都起兵席卷南方,这就让吴三桂自认为已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

清朝在经历初期的慌乱后,逐渐稳住阵脚,最终用了八年时间扑灭了这场著名的三藩之乱,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结束。

吴三桂先反明后反清,首鼠两端,用现在话来说,没有一个最基本的“人设”,争取不到当时并不愿服于清朝统治的明人之心。吴三桂最终身败名裂,遗臭万年,成了历史的丑角。

文:姜狼 
图:卫大将军


-完-
本文转自公众号“地图帝“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 有一种爱叫做在看 ·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并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敬请关注

商务合作、订购微信号:zggjls01
投稿邮箱:zggjls01@126.com
邮发代号:28-474
QQ群:460382533
电话:13372012240


热文推荐

点击标题立即阅读



苏联伏龙芝学院为中国培养了多少军事人才?


三位“丽华”,不同芳华

有王佐之才的周瑜为什么变成了人品低下的庸才


丁盛和张灵甫同样“中心开花”,为何一胜一败?


黄果树大瀑布形成之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