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屈原的不解之缘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蔡运磊 画
苇叶、艾草、龙舟、粽子……是专属于屈原的端午记忆。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
这个端午,我们吟诵《楚辞》,将他从千年的波涛中唤醒。我们唱起《九歌》,把他远去的灵魂招还。
端午节,我们走进屈原祠,与一个伟大的灵魂交谈。
屈子祠美景
▼
以下图片横屏观看效果更加
▼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个端午节,我们在缅怀楚国诗人屈原的同时,又不禁怀念起另一位伟大的楚国人毛泽东。
作为湖湘文化和楚文化杰出代表的毛泽东,一生都与屈原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毛泽东就如痴如醉地学习《楚辞》,到汨罗和屈子祠寻访屈原遗迹,对屈原崇拜得无以复加,可以说屈原对毛泽东的爱国思想、忧患意识、求索品格、治国方略、诗词文采等影响几乎是全方位的,而且影响始于青年、贯穿于终身、成就于中国,同时也传播到世界精神文化领域。
1949年12月,毛泽东在访苏旅途中,常与苏联汉学家费德林交谈。毛泽东说:“屈原生活过的地方我相当熟悉,也是我的家乡么。所以我们对屈原,对他的遭遇和悲剧特别有感受。我们就生活在他流放过的那片土地上,我们是这位天才诗人的后代,我们对他的感情特别深切。”
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
1953年,毛泽东、周恩来亲定郭沫若、游国恩、文怀沙、郑振铎组成四人班子开展推荐屈原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工作,并指定齐白石为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和平大会画屈原像。
毛泽东与郭沫若在一起交流
1954年10月26日,印度总理尼赫鲁离京与毛泽东话别时,主席当场吟诵了屈原《九歌・少司命》中的“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两句,并说:“离别固然令人伤感,但有了新的知己,不又是一件高兴的事吗?”
毛泽东与蒙哥马利
1958年前后,毛泽东读《离骚》最勤,并多次推荐给其他领导干部阅读。在3月中央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在提倡干部要讲真话时,说屈原是敢讲真话的人,敢为原则而斗争,虽然不得志。
毛泽东在中央成都会议上讲话
1961年秋,毛泽东专门写了一首《七绝屈原》:“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七绝屈原》 毛泽东
1972年9月27日晚,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会见了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外相大平正芳和内阁官房长官二阶堂进。在一个小时的会见中,话题涉及政治、历史、文化、哲学、生活,气氛友好。会见结束时,毛泽东主席将一部《楚辞集注》作为礼物,赠送给田中角荣首相。
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穿过两千余年的历史烟云,我们一同见证了屈原的建树和生命轨迹。一个人死了,留下了一大笔文化遗产,任古今中外的学者揣摩聆听;一个人死了,留下一个巨大的问号和感叹号,引领着炎黄子孙一路求索奋进;一个人死了,留下了一个民俗节日,中华民族的发展就像龙舟竞渡一样,年年岁岁为实现新的目标奋勇向前;一个人死了,升起来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浇铸成民族之魂。
屈原与楚辞 冯远(北京) 中国画
让我们重温郭沫若先生的一段话:“楚人是把政治上统一中国的功名和产生一位屈原的功名兑换了,但楚人在精神上的生产却收到了意外的成功。由楚产生的屈原,由楚产生的《楚辞》,无形之中在精神上是把中国统一着的。中国如果不灭种,中国文化如果不消灭,《楚辞》没有毁灭的一天,楚人的功劳是不朽的,屈原是永远存在的。”
千百年来,屈原的命运,汨罗江上的传说,不仅影响着文学史,还触及思想政治,哲学道德等形而上的问题,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源头,融入了瑰丽的中华文化。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接购买历年合辑!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并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敬请关注
点击标题立即阅读
美国到底有多假
历史上令人头痛的匈奴,今天演变成了哪个民族?你可能想不到
省会之战,霸都赢了
什么是新发地?
翻译官:历史的另一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