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人被杀,一人封侯:刘邦的两位救命恩人

明月清风 中国国家历史 2021-06-14


全文共2912字 | 阅读需7分钟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刘邦为何对两个同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丁固和项伯,却采取砍头与封赏两种截然不同的手段对待?

  

草根皇帝刘邦给后人留下了很多谜团,如:他一个小人物为何能逆袭成为开国之君?明知吕雉不会放过戚夫人,为何不在生前早做安排?明知自己的侄子刘濞野心勃勃,为何仍封其为吴王……


今天我们要破解的谜题是:为何对两个同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丁固和项伯,却采取砍头与封赏两种截然不同的手段对待?


丁固,薛郡薛县(今山东省滕州市)人,是西楚霸王项羽麾下一名不太出彩的武将。丁固本应是个被历史遗忘的小人物,机缘巧合使其蹭上了西汉历史的名人榜。据史书记载,丁固是一诺千金中的主角——季布的同母异父弟弟。


绘制:李玉明


公元前205年,丁固一不小心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彭城之战中,刘邦被项羽打得一败涂地,落荒而逃,彼时的丁固,率领一彪人马跟在刘邦的屁股后面紧追不舍,终于在彭城以西约二十里许撵上了刘邦。他立功心切,当即拍马挥刀,杀上前去。见丁固杀来,刘邦这边不得不回头接招,可是因敌众我寡,再加败逃之军,士气低落,几个回合下来,刘邦这边渐渐不支,关键时刻,刘邦又耍起“二赖子”手段,冲着丁固高声嚷道:“两贤岂相厄哉!”两条好汉难道非要往死里整吗?意思是提醒丁固不要得意忘形,最好给自己留个后手。丁固一愣,可能觉得刘邦说的颇有几分道理,再加堂堂的汉王刘邦竟与自己称兄道弟,称自己为贤,一时间颇有几分得意,愣怔了片刻,遂调转马头,领兵而去,刘邦等人这才得以逃脱。


五年后,刘项再次大战,以刘邦的胜利和项羽的失败而告终。此时已是败军之将的丁固,以恩人自居,自信满满地拜见了胜利者刘邦,希冀刘邦能封自己个一官半职。可哪知,刘邦想都没想,当即将他拿下,然后绑于一架破烂的牛车之上,让人押着在军营中来来回回地巡游示众了几圈后,又十分不屑地说:“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说完,遂将丁固砍于营门之外。可能觉得过于无情,刘邦又一本正经地向众将解释道:“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后世做臣子的人不要效仿丁公!”


来源: 红袖添香读诗书


因为救人而被受救者杀之,估计丁固在被杀的那一刻一定是悔青了肠子,心中肯定要不停地念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来源: 红袖添香读诗书


可是另一位项王的不忠者——项伯的命运却与丁固大相径庭。项伯,名缠,项羽的叔父。秦二世执政时,天下大乱,项伯随项梁起义,并一起拥立熊心为楚怀王,项伯被任命为楚国的左尹(相当于左丞相)。定陶一役,项梁战死,项羽继之,项伯成了项羽军团中的核心成员。此后不久,项伯的人生轨迹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汉元年(公元前207年)十月,面对风起云涌的反秦大潮,秦王子婴权衡再三,最终向当时的楚将——沛公刘邦投降,秦国灭亡。获胜后的刘邦利令智昏,竟采纳了一位谋士出的馊主意,派兵占领了函谷关。十一月,项羽率领联军到达了函谷关,正准备过关,没想到却被一队人马拦住了去路。项羽一打听原来是刘邦派来的守关之军,再打听,刘邦已攻破了咸阳。项羽勃然大怒,当即率军攻关,结果刘邦守关的军队不堪一击,一触即溃,被项羽联军一追就追到了戏西。


正在这一当口,刘邦手下的左司马曹无伤又乘机添油加醋、煽风点火,竟背着刘邦派人向项羽打起了小报告:“刘邦想霸占函谷关,任命子婴做国相,珍宝样样被他占有!”项羽更是大怒,当即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当晚,项氏集团的二把手——项伯,便单骑私会敌营之将,即刘邦阵营中的朋友张良,泄露了第二天的军事机密。项伯之所以违背原则,不讲规矩,泄密于张良,皆因张良曾有恩于项伯。


项伯单骑私会敌营之将


张良曾用大铁锤击杀秦始皇,失手后逃到下邳(今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躲藏。张良平时常急人所难,爱打抱不平。一次项伯杀了人,张良无原则地帮他隐藏,躲过了追捕。对张良的救命之恩,项伯一直心存感激,徐图后报。


得知项羽军的军情后,张良随即上报并将项伯引荐给了刘邦。刘邦感其冒险相告,且觉得项伯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当即便与项伯“约为婚姻”,结为儿女亲家。项伯感其礼遇,回营之后,随即劝说项羽善待刘邦,没想到项羽竟然应允,不仅下令罢战,而且在第二天还摆下了鸿门宴。


鸿门宴


鸿门宴上,当范增授意项庄借舞剑之名伺机刺杀刘邦时,不曾想项伯竟然拔剑和项庄共舞,并且“常以身翼蔽沛公”,造成“(项)庄不得击”的尴尬局面,从而为樊哙入帐,替刘邦解围赢得了时间。最终,刘邦因项伯的掩护而得以脱险而去。


此后,在荥阳之战处于胶着之时,项羽以烹杀刘邦之父刘太公为要挟,逼刘邦就范,不成想刘邦再次以“幸分我一杯羹”的无赖手段加以回应。项羽大怒,想一烹了之。又是项伯以一番“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的冠冕堂皇之语,使项羽最终放弃了对刘邦家人的迫害。


楚汉战争结束,刘邦获胜后,论功行赏,项伯被刘邦封为射阳侯,赐姓刘,但始终不见刘邦将自己的女儿嫁与项伯之子或娶项伯之女为儿媳。可见当时所谓的结为儿女亲家,不过是刘邦的敷衍之语而已。


丁固和项伯都是施恩者、救命者,都是项羽集团的成员,而且项伯的职位要明显高于丁固,与项羽的关系也要近于或亲于丁固,因而,项伯投敌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也要大于丁固,如果按刘邦所言“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的逻辑来看,使项王失天下者,恰恰不是丁公,而应该是项伯。再者,虽说二者都背叛了项羽,但不同的是,项伯是在刘项初次交恶尚未开战时就背叛了项羽,而丁固则是在战争中,或在刘项大战的中后期而抬手放了刘邦一马,背叛了项羽。


也就是说,二者背叛的时间、时机不同,从性质上看,项伯更为恶劣和可恨。如果说要杀不忠之臣以儆效尤,不管怎么说也应该杀项伯,而不是丁固。再从救命的具体过程中也可以看出,丁固救命救得更为直接和紧要。彼时刘邦的小命全捏在丁固的手中,生与死也就是丁固一句话的事儿。而项伯虽说多次救过刘邦的命,但都是间接而含蓄,也就是说,倘若当时项伯不出手,刘邦也不见得一定会死。因此,从报答的角度上讲,刘邦更应报恩于丁固,而不是项伯。可是为何最应报恩的丁固最终却被刘邦杀之,而应杀之的项伯却被封侯呢?


原因大致有:一者,背景不同。丁固只是项羽手下的一名无名小将,武不精,才不广,除救了刘邦一命之外,既无功劳也没人缘。杀之,就像将一片羽毛丢进了池塘,连水花都激不起来;也就是说,杀之,不仅不会引起不良的反响,反而只会收到一片叫好声和“活该声”。而项伯则不然,其在项氏集团中的职务仅次于项羽,又是项羽的亲叔父,且在项氏集团中经营多年,关系盘根错节,如果将其杀之,其亲朋好友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定会为其鸣不平,借此生非,作乱不止,这对人心和江山尚不稳固的刘邦来说,是个大忌,因此,不仅不能杀之,反而只能拉拢之,这样对人、对己、对汉朝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二者,靠山不同。丁固虽然有个了不起的哥哥季布,但季布只是项氏集团的骨干,在刘项大战中还让刘邦吃了不少的苦头。战争结束后,刘邦的心头之恨仍未消除,又是悬赏又是通缉,想尽一切办法想要得到季布的人头。也就是说,此时的季布泥菩萨过河,自命尚且难顾,哪里有能力有机会去护佑自己的异父弟弟丁固?不仅无力保护丁固,反而促成了刘邦杀死丁固的诱因。季布成了刘邦的座上宾,那还是在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经朱家、夏侯婴等人反复做工作,季布才拣了条命,并被重用。而项伯则不同,除了有根深蒂固的社会关系外,在朝中还有张良这棵大树好乘凉。彼时众人皆知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是刘邦的重要谋臣和功臣,在刘氏集团中可谓是一言九鼎。因此,即便刘邦有杀项伯之心,仅凭张良的面子,刘邦也不能不三思而行,有所收敛。


张良


三者,功劳不同。丁固虽然在关键时刻救了刘邦一命,但也只有一次,而且救的只是刘邦一人之命,而项伯则不然,不仅多次救过刘邦的命,而且还救过刘邦的父亲和妻子,甚至在危急时刻还挽救过刘氏集团的命运,因此,从功劳的角度讲,十个丁固也比不上一个项伯。


从此件事情中,也可以看出,所谓的忠诚、正义、气节,在刘邦这些统治者的眼中,都是神马浮云,都是他们口中的口香糖,有味时嚼一嚼,无味时则一吐了之。

  

- 完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中国国家历史》邮局征订套装(征订代码:28-474)正在火热进行,一套四本,一次性拥有全年装!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接购买历年合辑!


下单送馆藏图书一本!

· 有一种爱叫做在看 ·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并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敬请关注

商务合作、订购微信号:zggjls01
投稿邮箱:zggjls01@126.com
邮发代号:28-474
QQ群:460382533
电话:13372012240

热文推荐

点击标题立即阅读

内外交困中,这个国家选择了“弃台就陆”(上)


创造霸业,又葬送了霸业:一代霸主齐桓公那些事儿


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美国人,两次因“间谍罪”入狱,他在中国的人生跌宕起伏,实在太传奇!


山海关的历史传说


见证冷战:一堵墙的历史(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