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清华从来都是奢侈品,房子却不是

安柏 海淀花生妈 2021-03-07


最近流行的段子:一对北大清华毕业的年轻父母拜问禅师:买不起房,更买不起学区房该怎么办?禅师答曰:如果北大清华毕业都买不起房,还买学区房做啥?

 

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哎。如果把挣钱买房子当成人生目标,那么去北大清华上学只是手段。如果这个手段不能导向既定目标,那么上个北大清华也没有什么卵用。

 

按照这个逻辑,我们还可以推导出:

 

如果读很多书也买不起房,那么读很多书也没什么卵用。

 

如果努力工作也买不起房,那么努力工作也没什么卵用。

 

如果不断积累也买不起房,那么不断积累也没什么卵用。

 

…………

 

如果把买一套北京的房子作为人生目标,似乎活着也没什么用呢!买不起房的人还不如拿根绳子,直接上吊算了。

 

房子到底是什么?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衣食住行都是必需品。

 

住,有住所就行,不代表一定要买房子,租的也可以,借的也可以,有本事自己造一座房子也可以,当然北京不让自己造。

 

所以,房子是必需品,买房子却不是。

 

1套自住房是必需品,多出来的房子只是投资品。

 

北大清华代表着中国至高的学府,这种限量的优秀教育,到底是什么?肯定不是必需品,9年义务教育才是必需品。

 

在国际上,奢侈品的概念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无形价值/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

 

北大清华有百年品牌,拥有众多名师和全国最高的教育水平,向往的人无数,每年报考的人也众多,真正能进入者却寥寥。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超出了人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范围,无形价值和有型价值关系比值相当高,怎么看都是一种奢侈品。

 

而且,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还需要凭自身的实力。用钱能买到的那不叫真正的奢侈,不能用钱买到的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据抽样调查统计,中国大陆城镇家庭住房自有率位居全球第一,已经高达89%,平均10户人家就有9家有自己的房子。而中国每年高考考生大约1000万上下,北大清华的本科录取人数只有3000多人,相当于每3300多考生中只有1人能考取北大清华。和房子这个几乎家家都有的必需品比起来,北大清华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

 

所以,值得炫耀的,是拥有一个北大或清华的学位,而不是房子、车子、爱马仕包包。拿着金钱一把尺子,去衡量世间万物,导致了价值判断的严重失误,捧高了椟,舍弃了珠。


海淀和西城的学区房如此之贵,要到一平米10万以上,就这样还抢不到。海淀区教育水平如此之高,还要拼命拼娃,去上人大附中。这都是为了什么?

 

因为,去年人大附中上北大清华的人数达到114人,其次是西城著名的四中,87人,一个学校,比起中国很多省份上北大清华的人数都要多。

 

买学区房,为的是将来上北大清华或国外名校的可能性。不是学区房奢侈,而是北大清华奢侈!


为了娃读书,耗资千万,拼死老命,家长没有疯,他们只是太热爱高水平教育这个奢侈品。这些家长拼的方式有待商讨,不过,他们的眼光还是值得肯定的,拼教育,总比拼房子更有未来。

 

是的,北大清华毕业又怎么样,不也买不起北京的房子?那么其他学校毕业的,难道就更买得起了吗?

 

再说,从北大清华毕业,只把人生目标设定成买一套北京的房子,也算白读了。不要忘了北大前身燕京大学的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读了北大清华,却只以争前恐后当房奴为荣,搞没搞错,自由呢?服务呢?

 

就像网上那个出租车大爷的段子:


下次,再有人和我们说,北大清华毕业又怎么样?不也买不起北京的房子?

 

我们可以这么回答:买得起北京的房子又怎么样?不也上不了北大清华?

 

搞搞清楚,哪个才是奢侈品。

 

从来都是教育兴邦,哪来的买房兴邦?不然,中国没有未来,我们都没有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